拒絕心理學

提供:心理學與讀心術【整理轉載:時英平】

關於人際交往中過分憨直可能會得罪人,過分順從則讓自己陷入困境。 每個人從小就在討好父母、同伴、老師、權威人物等關係中。體驗著討好的好處:被表揚、被重視、被獎勵,不被指責、不被怪罪、不被懲罰……

這是人在成長時的無奈,也是人成為社會人所需的。於是我們漸漸學會了接受,不去拒絕。

可是判斷人社交中的心理成熟度,要看你能否自如地對別人說「不」,能否主動要求別人幫助自己,能否承受別人的拒絕。 能夠說「不」和能夠接受被拒絕,都是需要自信和勇氣的。不會拒絕也不能自如地提出要求,又怕被別人拒絕的心理狀態,在心理學上稱為「被拒敏感」。 這樣的人其人際關係看起來挺好,他總是熱心助人,口碑好,別人喜歡找他「麻煩」,可內心苦水只有自己吞。這是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社交焦慮。 討好別人有雙重含義:一是功利性的,即通過主動討好別人而達到自己某種目的;二是防禦性的,通過討好別人而達成情感聯盟,避免樹立攻擊對象,為自己取得寬鬆的生成環境。 所以,討好別人有著它的積極作用。過分「討好」又會給人帶來無窮煩惱。害怕說「不」的心理,是一種以自己主觀為藍本來看別人的心理投射。 因為說「不」未必就能傷害到別人,本質上是自己內心受不了被人拒絕,所以認為(外投射)別人受不了拒絕而不敢拒絕別人。 怕說「不」的內心情結主要來自以下幾方面: 1、被拒創傷 怕說「不」的人,在他過去經歷和人際環境中,一定存在「不許你」太多,個性里會漸漸形成對「不」的高度敏感。 他不得不服從權威,又厭惡和敵視權威的「不許你」,他心裡體驗著「不也不是,不是也不是」的種種焦慮。 2、厚重而脆弱的自尊 一些人由於個性懦弱、內心自卑而在一個講究面子的文化環境里備受人際焦慮折磨。 這種人是活在別人的印象中,其個性決定了他在人際交往時,會高度關注他人的行為反應,包括他人的需求。 這種自我肯定來於別人肯定的人,是無法在他人面前給予否定的,即害怕說出不的 因為對別人否定,就意味著對自我的否定,所以,他在對別人有求必應的「討好」中,充分感到自我的存在和存在的價值。 3、依賴情結 人都有依賴性或依賴情結,只是依賴的對象、性質和程度不同而已。如果你對某人某物過度依賴,必然伴有恐失去他(它)的焦慮。 這是害怕說「不」的心結之二,是人的依賴性和分離焦慮。 因為在一個人的意識成長中,是很需要重要關係人物予以他人格方面的精神關注與肯定的。 如果他沒有獲得足夠認可,在他心裡會埋下被忽視的自卑,會產生尋求重視的渴望。 不會拒絕的人,雖然很想拒絕人,但潛意識仇視拒絕。因為拒絕和被拒絕對他而言都是一種傷痛,他不自覺地會遠離拒絕。「討好」便是遠離被拒傷痛的最好補償。
推薦閱讀:

馬蘇拒絕與孔令輝簽婚前協議:不想傷感情
拒絕反季催熟!教你按正確的月份吃水果, 趕緊收
商務談判中如何拒絕對方
拒絕傷害,職場上必須要躲的3種女同事
失眠者不要過於擔心產生藥物依賴而拒絕治療用藥

TAG:心理學 | 心理 | 拒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