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學基本理論問題新探

  [摘要]倫理就是社會角色配置之道,人們把對社會角色配置之道的認識與體悟現實化就成為道德。道德的本質就是倫理的現實化。現實化有三種形態:一是現實化為社會道德規範,二是現實化為個人道德品質,三是現實化為具體道德實踐。倫理總是對一定時空範圍的社會共同體而言的倫理,我們把特定倫理適用的時空範圍稱為倫理時空。倫理關係的本質是自我主體(self-sujects)與他者主體(other-subjects)之間的價值關係。哲學倫理學的基本問題應當是「倫理理想與道德現實的關係」。正義是具體條件下最能夠實現共同體價值最大化的價值。道德正義有四種涵義:一是指道德規範的正義性;二是指作為美德的正義感;三是指道德實踐領域的正義,即道德行為主體的道德權利與道德義務之間的均衡;四是可以作為一切道德規範的總原則的規範。我們將對金規則的解釋合起來就是「以人為人、助人成人;人道人宜、非人非宜。所宜所欲,不宜不欲。」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4/view-3077107.htm  [關鍵詞]倫理理想;道德現實;倫理時空;道德正義;金解釋   [中圖分類號]B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372(2012)01-0072-07   一、倫理學的基本概念   倫理學根據其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劃分為哲學倫理學與實證倫理學兩大部分,哲學倫理學又可稱為理論倫理學,實證倫理學又稱為應用倫理學。本文的探討限定在哲學倫理學範圍。   把倫理學放在哲學大觀園裡面非常恰當,因為倫理學離開哲學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倫理學建構的基本概念都必須從哲學的高度去研究才能辨析清楚。哲學倫理學屬於哲學,它為社會科學提供倫理導向,為社會發展提供倫理理想,為個體人生提供角色定位。哲學倫理學與哲學價值論存在一定的交叉關係,哲學價值論為哲學倫理學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持。   哲學倫理學最基本的概念是倫理與道德,這方面的研究已經比較多了,但多數囿於詞源分析而沒有挖掘這兩個概念的可能意義。倫理與道德是兩個有密切關係的概念,但並不存在誰包含誰的問題。我們把倫理道德四個字拆開分析,首先存在的是「倫」這種社會現象,「倫」就是社會共同體的不同成員在社會結構中充當不同的角色。對這種社會角色分配的合理性的反思與辯護就出現了倫理。倫理就是社會之道,人們把對社會之道的認識與體悟現實化就成為道德。道德的本質就是倫理的現實化。現實化有三種形態:一是現實化為社會道德規範,二是現實化為個人道德品質,三是現實化為具體道德實踐。個人道德品質又稱為「德性」,具體道德實踐又稱為「德行」。倫理的本質就是社會共同體成員的不同角色配置的合理性。哲學倫理學通過研究這種合理性並依據這種合理性演繹最佳的角色配置模式,然後運用這種模式去評價社會現實與引導社會發展。角色在這裡指不同社會成員在不同情境下應然的行為模式。   倫理總是對一定時空範圍的社會共同體而言的倫理,我們把特定倫理適用的時空範圍稱為倫理時空。隨著人類共同體的規模逐漸擴大,倫理時空的範圍也逐漸擴大,從部落到部落聯盟,再到國家、國家間組織,最後擴展到全人類。不同層次的倫理時空其倫理的合理性依據是各不相同的。血緣關係、地緣關係、業緣關係都分別作為相應情境中的角色配置依據。普世倫理存在的合理性是地球上全人類是同根同源的,我們把這種所有人都是同類的關係稱為類緣關係。如果再將倫理時空擴大到地球生態系統中的一切生物,就形成生態倫理,那麼其合理性依據就是所有生物都是生命,都擁有生命權,這種同是生命的關係稱為生緣關係。如果繼續將倫理時空擴大到宇宙中所有存在者,就形成存在倫理,其合理性依據就是包括人在內的所有存在者都有存在權,這種萬物同在的關係稱為在緣關係。親權、族權、身份權、人權、生命權、存在權,形成一個權利主體範圍不斷擴大的演化序列。倫理關係的本質就是自我主體(self-subjects)與他者主體(other-subjects)之間的價值關係。自我主體是作為價值關係主體的主體,包括個體、個體組成的不同層次不同規模的社會組織:自我主體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同心圓,他者主體是作為價值關係客體的主體。之所以將價值關係客體統一作為主體是因為從存在倫理角度來看一切存在者都是主體。這樣倫理關係就成為主體間關係,角色配置原則的制定就應該遵循協商對話、達成共識的步驟。人類倫理思想發展史就是人類的認同意識不斷進步的歷史,是自我主體範圍不斷擴大的歷史,也是不斷將他者主體納入自我主體範圍的歷史。從人類視角來看,有五大類倫理關係,即天人關係、己我關係、人我關係、群己關係、群類關係。天人關係就是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己我關係就是個體不同自我之間的關係;人我關係就是自我與他者、我所在的群體與其他群體之間的關係;群己關係就是個人與群體的關係,包括個人與家庭、個人與單位、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等關係;群類關係就是自我所在的群體與全人類的關係。這五大倫理關係的合理狀態應當是天人互益、己我互知、人我互愛、群己互利、群類互助。   道德是倫理的實現方式。道德的三種不同現實化形態,其起源各不相同。道德規範起源於原始人群的行為習慣,道德品質萌芽於原始人的准德性(准德性是指原始人具有的合群性與順從性),道德實踐脫胎於原始人運用意志控制自己的動物性衝動的成功經驗。人性不是道德的前提,而道德是以塑造人性為依歸的。人的本性不同於人性,人的本性是人作為生物人具有的屬性。而人性是人已經成為人類學、社會學意義上的人所應當具有的屬性。人性包括人的物性、感性、理性、德性、靈性。是否具有人性是區別社會人與人形靈長類動物的標準。人類文明史從人形靈長類動物具有意識的那一刻開始。意識是主體感知與調控自己的心理活動的能力。高等動物無疑也有心理活動,也有類似於人類的知、情、意,但只有人類有對自己心理活動進行感知與調控的能力。意識是人類認知、情感、意志、信仰等心理特質發展的基礎。一部人類發展史就是人類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人性、不斷自我確證、自我實現、自我超越的歷史。而個體的生命歷程也是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人性,不斷自我確證、自我實現、自我超越的歷程。人類是未完成的X,而每個人則是未完成的x,個體的生命歷程是人類發展史的重演。人生的終極目標就是成人(becoming best-being)。成人就是努力成為自己心中最理想的那個自我的過程。生命不息,成人不已。   人的本性同一切生物的本性相同,都是趨利避害的。利是能夠滿足生物生存需要的價值對象,害是能夠威脅生物生存的對象。道德的目的就是將人的趨利避害的本性轉化為人的為善戒惡的德性。善是符合特定道德規範的動機與行為,惡是違反特定道德規範的動機與行為。行為動機與行為效果並不總是一致的,善的動機可能產生惡的效果,惡的動機也可能導致善的效果。評價行為的善與惡,應當將動機與效果分別對待。   社會發展水平決定社會的角色配置形態,而角色配置形態作為倫理思考的對象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倫理思考的深度。倫理思考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特定共同體的道德規範設計的合理性程度。道德規範本身的合理性又決定了該道德規範約束下的社會成員的德性的健康性。不合理的道德規範本身將激發人的虛偽性或者叛逆性。一個處於劇烈轉型期的社會,不同的倫理時空交錯,不同的道德規範同在,導致人們迷失善惡的可靠標準,從而出現所謂「道德滑坡」、「倫理淪喪」等現象,這說明在轉型期儘快促成倫理共識的形成、儘快制定基本道德規範是非常必要的。

  相同的倫理關係在不同時代重要性不同。不同時代的倫理關係要求個體具有與其適應的德性。當今時代的五大倫理關係要求人類個體具有五種美德,即自主、仁愛、誠信、感恩、公正。自主就是個體要自尊自強,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主體性,提高自我實現、自我超越、回報社會的能力。自主意識是現代社會成員必須具有的基本意識,每個人是自己命運的主宰與生活的主人,每個人有自我表達意志、自我維護權利的權利。仁愛就是要熱愛祖國、敬愛師長、關愛親人、友愛他人、博愛萬物。誠信就是對自己實事求是、對他人言行一致,守承諾、守道德、守法律。誠信從根本上看是主體性強大的表現,自卑者常自欺、自欺者常欺人。感恩就是珍視自己擁有的一切並感激創造這一切的所有他者,努力回報為自己創造一切的他者。每個人在出生之前是「無」,是父母給他(她)生命,是社會撫養教育其成人,是國家保障其安全,是他人為其提供各種服務,是萬物無私地被其利用,因此,無論一個人個體能力如何強大,離開了世界將寸步難行、自身難保。感恩與仁愛相輔相成,因為仁愛而施恩於他者,因為感恩而回報於他者。感恩心理在某些動物的行為中也有表現,而人類恰恰對這種淳樸的心理有所忽視,導致感恩意識普遍淡薄。既得利益者同更大的既得利益者比較覺得自己小巫見大巫,利益相對剝奪者見到既得利益者則恨意難平。總之,加強感恩教育,普及感恩意識,對於促進人們的心理平衡、促進社會和諧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公正是指有正義感,個體待人處事不偏私、言語行動不偏激,不損公肥私、不損人利己,天下為公,正道直行。公正是比較高級的德性,公正德性的養成離不開教育,離不開公正的社會環境。而公正意識的普遍提高也有利於社會公正。   五大倫理關係與五大基本德性合稱為「五倫五德」。「五倫五德」可以作為我國新時期倫理道德建設的基本內容。   二 、倫理學的基本問題   倫理學研究的基本任務是通過研究古往今來的人類倫理道德思想、倫理道德的歷史與現狀,回答倫理學的基本問題,為倫理建設與道德建設提供理論支持。任何一門學科都有自己的基本問題,通過對基本問題的不斷反思、不斷批判、不斷建構,推動學科的發展。   「倫理學的基本問題」是一個隨語境變遷而其答案與時俱進的問題。特定時代特定形態的倫理學必定有其特定的基本問題,基本問題是學科的生命,對基本問題的不斷設定與不斷解答是學科保持生命的脈動。因此,倫理學的基本問題是一定存在的,但究竟是什麼卻是不確定的。   善與惡是倫理學的一對比較基本的範疇,但善與惡是第二性的問題,是在道德確定的情況下才有的評價,沒有確定的道德標準,善與惡將變成純粹個人的價值判斷。因此,善與惡的關係不適合作為倫理學的基本問題。   道德與利益的關係確實是很重要的問題,在中國也用義利關係來表達道德與利益的關係。利益是特定評價主體依據特定的價值觀確認的、對特定的價值主體的生存和發展有促進作用的價值對象。價值觀不同,利益的範圍也不同。但道德歸根結底就是協調利益關係的,是利益在先,道德在後,倫理結構也是利益結構,道德要為促進利益結構的穩定和諧服務。將道德與利益的關係確定為基本問題與基本問題的開放性、創造性、多義性的基本要求不相吻合,因此,並不適合作為倫理學的基本問題。與此類似的主張還包括道德與經濟利益的關係、道德與社會發展水平等等,這些主張都不適合作為基本問題,基本問題不是一個簡單的論述題可以一次性回答清楚的,而是一個常問常新、常思常得的問題。基本問題是一個問題域,可以衍生許許多多小問題。基本問題是學科的生長點,依託生長點,結合其他學科的成果,可以不斷創造新概念,形成新理念。   還有人主張將公與私、群與己的關係作為倫理學基本問題,這些問題本質上屬於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的問題,應當由法學、政治學、社會學來解答。這些解答可以作為我們展開倫理學研究的依據,而不需要我們把這些問題作為倫理學的基本問題來研究,不能越俎代庖。   也有人主張將「什麼樣的生活是值得過的」、「什麼是幸福,怎樣獲得幸福」等問題作為倫理學的基本問題。「什麼樣的生活是值得過的」是一個很大很基本的問題,需要歷史學、邏輯學、倫理學、美學、心理學、人生哲學等學科通力合作才能給出完整解答。倫理學的回答只能是「沒有德性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什麼是幸福、怎樣獲得幸福」確實是倫理學應當關注的問題,但這個問題與心理學、政治學、經濟學息息相關,倫理學只能告訴人們通過德性修養可以提高人的幸福感。幸福是什麼,幸福是特定主體基於某種需要的滿足感這種心理體驗的刺激而產生的興奮和滿足的心理感受。幸福是二階心理活動,是對滿足感的興奮和滿足。單純的滿足感並不意味著有幸福感產生,如果這種需要的滿足感讓人興奮併產生新的需要,這時候的心理感受就不是幸福感而是得隴望蜀的貪慾感。如果這種需要的滿足感讓人滿足而不興奮,這時候的心理感受是安寧、寧靜。如果這種需要的滿足感讓人不滿足也不興奮,這時候的心理感受就是無聊、空虛。如果需要的滿足方式與當事人的良心發生衝突,當事人會產生自責、悔恨、內疚等心理感受。因此,需要的滿足並不必然帶來幸福,幸福感的產生有其自身規律。如果用幸福指數來表示當事人的幸福感強度H,那麼幸福感強度與當事人的幸福感受能力C和當事人對需要滿足程度的自我評價S成正比,與當事人對自己滿足某種需要的可能性的概率預期P成反比,即H=CS/P。幸福感受能力是主體發現讓自己幸福的事情並敏銳感受到幸福的能力。幸福感受能力的個體差異是相當大的,這種能力與先天稟賦、後天的教育、自身的閱歷都有關係。當事人對需要滿足程度的自我評價是當事人實際滿足程度與當事人用作參考系的滿足程度的比率。如果用作參考系的滿足程度高於當事人的實際滿足程度,當事人產生的是不滿足感,如果用作參考系的滿足程度低於當事人的實際滿足程度,當事人產生的是滿足感。當事人對自己滿足某種需要的可能性的概率預期是指當事人自己估計的需要被滿足的可能性的大小。如果當事人預期概率很低結果竟然是需要完全被滿足,當事人有喜出望外之感,幸福感隨之上升。如果當事人預期概率很高而結果是需要沒有完全被滿足,當事人就容易產生失望感、失落感。   一個社會要讓更多的社會成員產生幸福感需要做以下工作:一是儘可能滿足人們的多層次需要;二是通過教育宣傳提高人們的幸福感受能力;三是教育人們學會合理比較,不要盲目攀比;四是降低人們對需要滿足的概率預期。無條件地滿足人們的基本生存需要並不合適,要無例外地滿足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需要,但要求當事人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   哲學倫理學通過對現實倫理關係合理性的追問從而促進現實倫理關係合理化,哲學倫理學的基本問題應當是「倫理理想與道德現實的關係」。倫理理想就是依據人類的基本共識設想出來的最合理的社會角色配置模式。小國寡民、桃花源、理想國、烏托邦都是人們設計出來的倫理理想。社會角色配置模式包括配置權的運行方式、角色腳本的設計模式、角色的內化模式、角色擔當效果的調控模式等等。特定倫理時空生活的人類共同體的歷史就是該共同體的成員分別充當劇作者、導演、演員、觀眾而完成的歷史劇。倫理學起源於觀看歷史劇後的反思。不同時代的思想家所掌握的思想素材不同,其能夠設想出來的倫理理想也各不相同。人類歷史早期的思想家們設計出來的倫理理想在現代人看來簡直就是荒唐至極,這是歷史的局限性所致,是不能苛求於前人的。現代的人們也只能依據現有的思想素材設計自己的倫理理想,其合理性在我們的後輩看來也可能是漏洞百出的。

  道德現實是指特定的人類共同體的道德規範、道德品質、道德實踐的實際狀態。具體包括道德規範的完備性、合倫理性,德性的真實性、普遍性,德行的自覺性、有效性等。道德現實是倫理理想的現實化產物,倫理理想本身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道德現實的合理性程度。道德現實本身又是倫理思考的對象,道德現實的不合理性會激發人們完善倫理理想,然後以完善後的倫理理想重新審視道德規範體系與美德體系。倫理理想總是要高於道德現實的,倫理理想對道德現實起一種引導、批評的作用。而道德現實又會反作用於倫理理想,促進倫理理想的合理化。   「倫理理想與道德現實的關係」作為倫理學基本問題的理由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倫理理想是倫理學的活的靈魂,不同時代、不同學派的倫理學其倫理理想也往往大相徑庭,將倫理理想的設計作為倫理學的基本問題域中的基礎問題使倫理學保持了其形而上的超越品質,更好地發揮其為社會發展的倫理導向作用。   第二,道德現實是倫理學的源頭活水。對道德現實的關切是倫理學被社會接納的前提,坐而論道、引經據典、探微索隱、張皇幽眇而讓人不知所云的所謂純學術是不會有生命力的,是遲早要被社會淘汰的。   第三,倫理理想與道德現實之間的矛盾是特定倫理時空內最基本的矛盾,沒有倫理理想作為參照與尺度,道德現實就無所謂合理不合理的問題。社會上所謂的倫理衝突、道德衝突歸根結底都是倫理理想與道德現實之間的矛盾的具體表現。每個有理性的社會成員都會有自己的倫理理想圖景,當其用自己的倫理理想圖景作為尺度去衡量道德現實就會發現二者出入很大,這種差距會使其產生人心不古、道德淪喪之感。倫理學的重要任務是為現實的倫理時空設計出凝聚人類智慧與美好願望的倫理理想圖式,並通過各種手段成為特定倫理時空的倫理共識。以倫理共識為基礎,全面審視修訂道德規範體系與美德體系,設計讓道德權利與道德義務保持必要平衡的道德正義機制。通過這些工作,充分發揮倫理學促進社會良性發展的巨大作用。   三、道德正義與金規則   正義是一個神聖的字眼,也是一個神秘莫測的概念。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思考過正義的本質並給出了各不相同的答案。時至今日,正義仍然是一個言人人殊的多義詞。正義是有其倫理時空範圍的,在一個倫理時空的正義可能在另外時空是非正義。正義是特定倫理時空範圍內最有利於該共同體總體的生存和發展的原則。在宇宙範圍內正義就是所有事物共存的秩序,在地球生態系統內正義就是所有生命共生的和諧,在全人類範圍內正義就是所有個體共享的人道,在日寇企圖亡我中華時正義就是救亡圖存的抗日,在當代中國正義就是所有國民共治的民主。在理論上,自由、平等先於民主,而在實踐上,則是先有民主然後才有自由、平等。自由、平等不可能在未實現民主的條件下得到充分的保障。正義有兩種形態:一是客觀正義,即超越特定倫理時空客觀考察該倫理時空內的共同體生存和發展最基本、最迫切的需要,這是惟一的、確定的;二是主觀正義,即人們對該需要的認識,這是多元的、多變的。每個共同體成員對正義的理解與期待往往各不相同,因此必須區別正義共識與正義觀念。古往今來的任何人類共同體內部都可以分成兩大集團,即強者集團與弱者集團。強者集團與弱者集團對該共同體的應然的正義的看法往往相互衝突,二者都把集團的利益當做共同體整體的利益來維護。如果兩種正義觀衝突過於激烈,那麼主張調和、中庸、中道的聲音就會應運而生。如果兩大集團能夠形成正義共識,那麼這個共識就是該共同體的正義。即正義的本質是特定的倫理時空範圍內特定的人類共同體普遍認為的可以實現該共同體價值最大化的最優價值選擇。正義共識就是被當做最優選擇的價值。正義不是一種固定的價值,而是在具體歷史條件下最能夠促進共同體的生存和發展的價值。不同的學者根據自己對某種價值的偏愛而將某種價值當做正義的本質,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如平等、公平、人權、美德、自由等等都被不同的學者各自理解為正義的本質。正義是具體條件下最能夠實現共同體價值最大化的價值。我們設想,假如有一個國家,瘟疫流行,人民健康普遍不佳,嚴重影響到該國的生存和發展,健康成為這個國家最稀缺、最緊要的價值,那麼該國提出「正義就是健康」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選擇。依此類推,假如一個國家的不公平狀況已經嚴重到威脅該國生存和發展的程度,該國可能提出「正義就是公平」的口號。正義不是一種具體的價值,而是某種具體價值在具體條件下具有了最優價值選擇的資格,正義就好比一頂金光燦爛的皇冠,戴在那個具體價值的頭上。在某個倫理時空追問正義是什麼等於追問什麼價值是最能夠促進共同體生存和發展的價值。回顧人類發展的歷史,價值資源在成員間的分配從來沒有公平過,因此,公平這一訴求充當正義的呼聲的歷史也最悠久,在許多人心目中覺得公平就是正義,公平和正義的關係類似於金銀與貨幣的關係,「金銀天然是貨幣,而貨幣天然不是金銀」。與此類似,公平最適合作為正義原則,而正義原則並不必然是公平。   正義與公正、公平、平等、對等等概念很容易被人混淆。本文給出一個清楚的辨析。對等,是甲方對待乙方的價值行為方式與乙方對待甲方的價值行為方式相同。具體說來,就是以鮮花對鮮花,以鐵血對鐵血。平等,是在配置某種所得時,不論所得的接受方的具體情況,所有接受方的所得一律相等。所得,可以指權利、義務、獎勵、處罰、工資、職位等等一切能夠使接受方的利益總量發生改變的事物。公平,是某種所得的所有接受方其接受的所得的標誌量與之所以得的標誌量之比率相同(通常情況下二者正相關即可)。所得的標誌量就是運用一定的方法將所得量化得到的數字。之所以得是指配置所得的那個依據,之所以得的標誌量就是將依據量化後得到的數字。舉例來說,按能力授予官職,官職就是所得,能力就是之所以得,官職可以分級量化。能力則可以通過考試、測評等方式量化。公平在這裡體現為能力強者授予的官職愈高。再舉個例子,按照罪行的輕重決定刑罰。刑罰就是所得,罪行就是之所以得,公平在這裡就體現為罪行愈嚴重所受刑罰也愈重。公正,就是無任何例外地按照公平原則為接受所得的各方配置所得。   按照常規的理解,公正、公平、平等、對等等原則都是合理的、善的。其實這是極大的謬誤。公正、公平、平等、對等都只是一種價值配置方式,本身並不是價值,這種價值配置方式用之於配置好的善的東西,它就是好的善的,用之於配置壞的惡的東西,它就是壞的惡的。假如有個專制集權國家被一個嗜血成性的殺人魔王統治著,他每天要殺一百個人取樂,那麼這一百個人怎麼產生呢,魔王說按照公平原則來確定,具體辦法就是各個鄉鎮依次舉行馬拉松比賽,跑到最後面的一百人就是當天的被殺者。很顯然,沒有人願意要這樣的公平。這說明,價值配置方式不是最根本的,而價值配置權力才是第一位的。   通過對正義以及與正義相關的概念的辨析,我們對正義的本質應當有了新的理解。以此為基礎,我們再來看道德正義。道德正義有四種涵義:一是指道德規範的正義性;二是指作為美德的正義感;三是指道德實踐領域的正義,即道德行為主體的道德權利與道德義務之間的均衡;四是可以作為一切道德規範的總原則的規範。道德權利是道德生活領域的權利,包括公民作為個體不受社會任何歧視的權利、公民作為道德評價者的意見自由表達權、公民作為道德義務履行者享有的被社會輿論肯定的權利、公民享有的其所作所為得到社會公正客觀的道德評價的權利、公民享有的不危害公序良俗的而且法律無明文禁止的事項的自由權、公民享有的無確實證據證明動機為惡的無惡推定權,等等。道德義務是法律義務、職業義務之外依照道德的基本規定由相關當事人履行的義務。道德權利與道德義務並不是嚴格的對當關係,任何一個公民都是道德權利享有者,但不是任何公民都是道德義務履行者,無行為能力的人就不是道德義務的履行者。沒有履行道德義務也具有道德權利。道德權利是不可剝奪的權利,公民從出生時即享有道德權利,死亡後道德權利並不消失,仍然享有獲得社會對其一生的所作所為進行客觀公正評價的權利。

  道德正義、道德權利等概念的提出不是純粹的學術演繹,在現實生活中屢屢發生的「英雄流血又流淚」、「做好事無好報」、「見義勇為反遭誣賴」等摧毀道德長城的極端事件,引起人們的沉思,道德正義、道德權利等概念就是人們力圖改變這些極不合理的現象而運用思考的力量取得的成果。道德正義在當下最緊迫的要求就是落實各項道德權利,使道德機制繼續運行。沒有道德正義的維護,沒有公民道德權利的落實,老人摔倒無人敢扶、小孩被碾無人施救等等諸如此類悲劇將愈演愈烈。   作為道德正義的第四種涵義的最基本道德規範,有一個美稱叫「金規則」(the golden rule),又叫金律。1993年8月28日至9月4日,芝加哥世界宗教議會(來自世界各地的 120 多個宗教團體的代表參加)發表《全球倫理》宣言,認為,「道德金規則」是世界各傳統文化及宗教最易達成共識的一項古老的倫理傳統,並列舉出 13 種宗教傳統的不同表達方式,其中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一表述最流行、最通俗也最易為人接受。但各種表述形式的「金規則」所表達的倫理精神與倫理內容是一致的,即本著自律、寬容、平等的精神,遵循推己及人的原則對待他人。   國內學者趙汀陽認為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修改為「人所不欲,勿施於人」更好些。趙先生的看法是有道理的。本文則認為,從推動倫理建設與道德建設的大戰略考慮,應當尊重金規則的權威性,而依託金規則給出「金解釋」(the golden explain)。   在前面我們指出,對於全人類而言,正義的要求就是人道。人道的涵義就是「以人為人、助人成人」。(Regarding a person as one personage, Helping everybody to become best being.)人道就是正義,正義就是最適宜做的事情。人道就是人之所宜,就是人間正義。(humanity is suitability. inhumanity is unsuitability.Suitability is be wished, unsuitability is be unwished.)人道人宜、非人非宜,所宜所欲、不宜不欲。一個完全人道的社會就是臻於至善的社會,而正義是實現至善的首善,人類只能用人道的手段去實現人道的目的。   我們將對金規則的解釋合起來就是:「以人為人、助人成人;人道人宜、非人非宜,所宜所欲、不宜不欲。」將「欲」改成「宜」,「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變成「己所不宜、勿施於人」。在國內,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對金規則的所謂金解釋展開討論,形成共識,並通過學術交流的方式,逐漸形成全球共識。

轉載請註明來源。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4/view-3077107.htm

推薦閱讀:

美國的種族主義問題遠未解決
【專欄】當前電影業發展所面臨的突出問題
問題:女人是否真的需要婚姻?
問題、痛苦和成長
蘋果吃的不好也會增加身體毒素,導致甲狀腺問題的發生!

TAG:倫理 | 理論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