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超:別讓教育的功利化思維污染了孩子
「加油!努力!為了人民幣!」、「夢想將來有很多錢」……11月22日,湖北省實驗小學校長張基廣翻閱學生畢業留言冊後,直言「目瞪口呆」。留言中那些庸俗、功利的價值判斷讓他擔憂。(11月25日《武漢晨報》) 思想日趨多元化,本是值得高興的,畢竟文明的社會需要不同的聲音。但是與此同時,急功近利、功利浮躁的思想已無孔不入,教育也不能倖免。嫌讀大學不能賺大錢而不讓孩子讀書的父親、因做保安、城管而感到無奈的名校高材生……就連小學生也將接受教育的目的定位成了賺錢,令人堪憂。 其實,小學生將夢想定位為賺錢在冥冥之中也透露出一種必然。就拿現在的教育本身來說,就存在一種定位的偏差,這是社會、學校、家長共同作用的產物。 不同的人接受教育之後,發揮的價值本來就是的不同的,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差別,工資自然也就不同,可怕的是在整個社會的功利化思潮之下,人們往往把賺錢的多少作為評價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標準,有錢者似乎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與此同時,學校更是以升學率為榮,藉此大力宣傳,從而賺取名氣和經濟效益,從近些年來中學對高考狀元的炒作現狀來看,更是如此。而家長也不甘落後,從小便教育孩子好好讀書,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優秀」,不惜重金砸向補習班,目的是為了讀名校,畢業了賺大錢,有出息,動輒就以「××家的孩子第一名,多優秀」來說服孩子。 不管是讀書無用論還是讀書有用倫,都是不合理的,因為其評價的出發點都有違教育的目的。在這種語境下,孩子的價值觀難免會功利化。 當整個社會充斥著教育功利化的思維,不僅要反思更要引起我們警惕的是,切勿讓這種思想污染孩子的心靈。一旦他們將接受教育是為了賺錢定為信條,那麼教育的功利化傾向真的就無解了。 整個社會在飛速發展,人們也在適應著現在快速的生活節奏,但是人的心靈真的應該慢下來,去思考一些本源性的東西,而不是只知道前進,卻忘記了出發時的方向,在逐利當中迷失自我。也只有少一些功利,少一些浮躁,才能讓教育回歸本真,才能讓我們的下一代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優秀。 稿源:荊楚網 作者:張松超
(本文來源:荊楚網 編輯:羅莎)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