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靈魂伴侶有損婚姻
- 關鍵字: 靈魂伴侶人生性格不合心理自我結婚
心理引言:中國詩人徐志摩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感動了不少人,也讓「靈魂伴侶」成為很多人的畢生追求。但與此同時,精神病學家法蘭克· 皮特曼卻從實際情況出髮指出:「沒什麼比『靈魂伴侶』一說造成更多人生不幸了。」 ——心靈咖啡網
中國詩人徐志摩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感動了不少人,也讓「靈魂伴侶」成為很多人的畢生追求。但與此同時,精神病學家法蘭克·皮特曼卻從實際情況出髮指出:「沒什麼比『靈魂伴侶』一說造成更多人生不幸了。」
在過去的20年,美國的離婚率接近50%,「小甜甜」布蘭妮等娛樂明星兒戲般的婚姻引起社會大眾的圍觀。在從前,人們對婚姻的要求只不過是「男人掙錢,女人持家」,但現在的要求是全方位的――伴侶要能體現自己的品位和身份,能夠理解自己,能夠幫我們自我實現……一旦某個方面有所欠缺,我們就會反省:這輩子就這樣了嗎?我的人生快樂嗎?外面的世界還有沒有更適合我的人?這種對「靈魂伴侶」的期望過大,導致人們的婚姻深受其害。
現實中婚姻都「性格不合」
案例:28歲的邁克爾娜被30歲的本納多吸引,原因是他們在成長背景上存在差異,對對方產生了興趣:她在歐洲的寄宿學校長大,從小嬌生慣養;而他在紐約的貧民窟長大,從14歲開始就獨立生活。他們婚姻的頭兩年很美滿,但之後矛盾就多起來了。邁克爾娜說:「他不是在正常的家庭里成長的,所以在禮儀教養、責任心上都不是做得很好。」他是一個一點就爆的炮仗,而她卻很悶騷。每次吵架之後,她在生悶氣,而他卻認為老婆在搞冷戰。最後她不得不承認,他們倆的「性格不合」,於是提出離婚,最後成了一位有錢企業家的女友。
那個更適合自己的人,就是所謂的「靈魂伴侶」(soulmate)――他(她)能夠彌補我們的缺點,增加我們的力量……但現實中,很少婚姻或戀愛關係能夠達到這個理想境界。結果,我們一方面很在乎伴侶,卻留著一扇後門,經常審視著自己的親密關係:和別的人在一起,我會不會成為一個更開心、更有智慧、更完美的人?靈魂伴侶,成了現代人的一個謎局。 實際上,研究婚姻的心理學家認為根本就沒有「性格不合」這回事。婚姻專家黛安·蘇里稱,婚姻本來就是不和的,所有夫婦都會為一些相同的事情產生分歧。我們的想法總是過於浪漫,以為只要遇上合適的人,就不會吵架了。吵架的內容總是圍繞金錢、子女、性等,但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研究證實,保持長期婚姻幸福的夫婦在這些問題上的分歧與離婚的夫婦一樣多。
美國亞特蘭大精神病學家法蘭克·皮特曼說,「選錯了人」是一個誤區,實際上所有婚姻可以說都是「性格不合」的――夫婦都來自不同的家庭,對事物有著不同的看法。幸福關鍵在於用兩隻眼來看事情:一隻眼從配偶的角度看,一隻眼從自己的角度看。
「靈魂伴侶」導致婚姻出軌
案例:傑里米是一名社工,在他二十齣頭的時候和一位女商人結了婚。後來他在29歲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女心理諮詢師,在糾結了兩年以後,終於和妻子離婚,與後者同居。4年以後,他又離開了女友,儘管對方不斷提出結婚的要求。傑里米現在才意識到,和結髮妻子的關係才是最穩固的,可惜自己10年前離婚的時候沒看清楚。現在他42歲,孑然一身,感慨道:「婚姻外總有更好的人,讓婚姻的穩定性變成單調無聊的感覺――女人的熱情總是很難抗拒。我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
事實上,在親密關係的早期階段,特點是充滿興奮和理想。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巴里·麥克阿瑟稱:「很多浪漫的戀人期待這種興奮能夠持續到永遠。」逐漸衰退的激情經常被認為是親密關係的喪鐘。舊金山心理學家約書亞·戈爾曼說,目前的社會文化追求高質量的性生活和美滿的家庭,這勢必形成一種壓力,使人們感到留在不夠完美的婚姻里,不能使自己幸福快樂,是一種懦弱的表現。本來不滿與失望是婚姻中正常的反應,但人們向完美的標準看齊,就變得不能忍受了。戈爾曼建議即使婚姻平淡――注意,只是平淡而已,而沒有不可協調的嚴重衝突――也要堅持下去,特別是當你有了孩子以後。
婚姻功能變得形而上
忠誠的婚姻關係能夠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包括經濟上的利益。芝加哥大學社會學家琳達·威特研究發現,已婚人士在財務上更穩定,比單身人士有更多資產。對於女性而言,這種差別是很巨大的。已婚人士比單身人士活的壽命更長,對男性尤其如此,夫婦們的生活質量也更高。威特說,雙方在一起生活的時候能夠整合大家的資源和專業技能,例如在烹飪和理財上,於是提高了生活的標準。一般而言,女人能讓男性停止一些單身漢時代的壞習慣,督促老公們多做運動、多吃蔬菜,從而改善男性健康。而且,不去比較自己伴侶和別人的床上功夫的人在性愛方面表現得更好,也更容易滿足。人生的美好,不一定要通過親密關係來實現――統計數據顯示,婚姻質量一般的人和婚姻很有激情的人同樣可以過得很好。
世易時移,今天的人們對婚姻的要求大大提高了。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社會學教授保羅·阿瑪托認為,在婚姻問題上考慮自我實現和人生快樂,還是近年來才出現的潮流。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對美國高中和大學學生的調查中發現,大多數人結婚的目的是為了建立家庭和生孩子。今天大多數的調查卻發現,人們是為了愛而結婚。這強調了婚姻的感情方面,但卻讓夫婦們對將要面臨的現實問題準備不足。過分關注我們自我實現的潛能,容易把配偶當成自我實現的手段。紐約心理治療師美琪·羅賓斯稱,我們認為配偶應該反映自己的美麗心靈,還要彌補自己心靈中的不完美,因此你會跟妻子說「減減肥啦,你不能顯得我也像個邋遢鬼!」而不是「減減肥啦,你要得糖尿病!」
婚前要問15個問題
英國威廉王子訂婚,他為未婚妻凱特安排了婚前心理指導,成為廣受關注的話題。專家指出,目前年輕人「閃婚」、「閃離」現象多源於婚前沒有做好心理準備。美國婚姻專家列出婚前必問的15個問題,據說可以排除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婚姻痛苦。
1、要不要孩子?如果要,由誰主要負責?
2、賺錢能力及目標是什麼?消費觀及儲蓄觀是否有衝突?
3、我們的家庭如何維持?誰來掌握可能出現的風險?
4、我們有沒有交換過雙方的疾病史?包括精神上的。
5、父母的態度有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會不會給足夠的祝福?如果沒有,我們如何面對?
6、有沒有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性需求、性的偏好及恐懼?
7、卧室能放電視機嗎?
8、我們能傾聽對方訴說,並公平對待對方的想法和抱怨嗎?
9、我們清晰地了解對方的精神需求及信仰嗎?我們討論過孩子將來的教育模式和信仰問題嗎?
10、我們喜歡並尊重對方的朋友嗎?
11、我們能不能看重並尊敬對方的父母?我們有沒有考慮到父母可能會幹涉我們的關係?
12、我的家族最讓你心煩的事情是什麼?
13、我們永遠不會因為婚姻放棄的東西是什麼?
14、如果我們中的一人需要離開其家族所在地陪另一人到外地工作,做得到嗎?
15、我們是不是充滿信心面對任何挑戰使婚姻一直往前走?(文章來自:騰訊空間)
推薦閱讀:
※2017大型佛學微電影《芸芸》三部曲宣傳片來襲!敬請期待正片上映!
※女人對男人的五種心理期待
※你們可能在期待那部猛片,我卻更期待另一部丨本周看什麼?
※德芬 | 期待是婚姻的殺手
※萬眾期待的維秘20周年大秀,最精彩的原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