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它將是你終身的遺憾,趕緊收藏吧!
病重才艾灸,此為下等人!
小病即艾灸,此為中等人!
無病也艾灸,此為上等人!
灸法則不問虛實寒熱,都可以使用灸法。只是施灸的穴位和方法有所區別罷了。
艾灸在中國古代是主要治療疾病的手段,用中醫的話說,它有溫陽補氣、祛寒止痛、補虛固脫、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的作用。
灸法尤其對一切寒濕痹痛,或久病體弱者,具有促其產生溫熱,發揮溫通氣血、宣經活絡、回陽補虛、祛寒逐濕的作用。
艾灸廣泛應用於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對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頸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其次,艾灸具有奇特養生保健的作用。用灸法預防疾病,延年益壽,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女性常艾灸,遠離婦科病
1調理宮寒,痛經
艾灸調理宮寒首先通過扶陽術來扶陽固本,增強脾腎功能,提高免疫,艾灸女性保健要穴來溫宮暖腎,從而達到溫經散寒、生化氣血、化淤止痛、調節內分泌的功效,能夠有效的調節女性手腳冰涼、畏寒怕冷、腰酸乏力、月經不調、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一些列婦科癥狀。
最常用的穴位就是小腹部的氣海、關元和中極穴。
如果月經少,可以加水道穴。「水道」也就是水出的通道,在關元的兩側。
盆腔炎、子宮炎、宮頸炎,都可以用中極配三陰交。
痛經:月經來潮前2天,取關元、 氣海、曲骨、外陵、三陰交穴,連續 艾灸4天。
手腳冰涼:多是因為陽氣不足導致的。取足三里和大椎這兩個穴位,堅持艾灸兩個月,對通經脈、補虛祛寒很有幫助。
宮寒不孕:取中脘,神闕,關元,子宮,歸來。
2乳腺增生
艾草燃燒後的葯氣和溫熱的刺激,可直接化解女性乳腺增生等煩惱,可改善心肌供血不足。
灸乳房部及腋下部,能溫通乳房及其乳絡,使氣血疏通,重灸乳房腫塊處,能促進鬱結消散;
灸內關與足三里,能疏通臟腑經絡,調和陰陽,陽氣充足,能促進乳房腫塊消散,增強體質,有利乳疾恢復。
3調節內分泌
女性艾灸調理,調內而養外,標本兼治,通過調節內分泌等系統,使人體的陰陽氣血充足而上達頭面,滋養五官髮膚的功效,能淡化、表皮的黑色素,消除水腫、眼袋、黑眼圈等,有效的改善面部倦容,令女性肌膚紅潤,有彈性、無皺紋、無斑點、在美容的同時,通過內分泌等系統起到減肥,根除婦科疾病的作用。
皺紋:取百會、陽白、印堂、下關、神闕、阿是穴。
色斑:取四白、迎香、肝俞、脾俞、氣海、足三里、三陰交、太溪及色斑局部。
暗瘡:中醫認為,過食肥甘厚味,以至脾胃濕熱內蘊上蒸;或肺經蘊熱,外受風邪;或其他原因致使血熱蘊結,均能釀成痤瘡。艾灸取穴:曲池、合谷。
瘦身:取三焦俞、陽池,配合大椎、命門、三陰交、地機。
更年期:取神闕穴,腎陰虛,加灸太溪穴(雙側);肝鬱氣滯,加灸太沖穴(雙側)。
產後風:取神闕穴、足三里。
男性常艾灸,身體倍兒棒
艾灸調理前列腺疾病痊癒率可達到95-98%。原為艾草的藥力本身具有補腎培元、清熱利濕功能。艾火的熱力(溫熱刺激),補腎通淋、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祛濕逐瘀、消腫散結作用,故對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所致疼痛及其相應癥狀能逐漸減輕,乃至消失。
男性的一般來說,主要是兩種,一種是前列腺問題,再一種就是性功能低下。前列腺問題可以灸中極,如果身體弱的,氣很虛的,一般要加灸氣海穴。正常情況下,就是關元、中極用的多一些。
對於性功能低下的人來說,關元是必灸的。從量上來講,可以灸大些,然後堅持長期灸,對功能的恢復很好。
1、遺精
臨床特點:夜不安寐,陰莖易舉,夢擾遺精頻作,伴頭暈耳鳴,腰酸神疲,體倦無力,尿黃赤。
艾灸穴位:腎俞、次髎、關元、大赫、心俞、神門、然谷。
2、陽痿
臨床特點:臨房陰莖萎軟不舉或舉而不堅,精液清冷或射精障礙,伴頭暈目眩,腰酸耳鳴,畏寒肢冷,面色眼圈暗黑,精神萎靡不振。
艾灸穴位:關元、中極、心俞、腎俞、腰陽關、神闕、三陰交、太溪。
3、酒精肝
臨床特點:酒精肝早期無明顯癥狀,但肝臟已經在慢慢受損,當肝臟病毒積蓄到超過自身承受範圍時,因肝臟引起身體在短期內有明顯變化,如體重減輕,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全身倦怠乏力,發熱,腹痛及腹瀉等現象。
艾灸穴位:大椎、肝俞。
4、性冷淡
臨床特點:缺乏性高潮,對性生活淡漠,對性生活沒有正常的需求甚至厭惡。
艾灸穴位:關元、腎俞。
專家提醒:
1、在艾灸期間減少飲酒、熬夜
2、規律飲食,晚上7點後不進食
3、飲食以清淡為主
4、保持情緒的舒暢
兒童常艾灸,勝過針和葯
中醫重視「治未病」,即在疾病的發生之前進行有效的干預,防止疾病的發生。通過艾灸,可強壯機體,增強體質,尤其適用於小兒嬌嫩之體,尤其對於小兒常見慢性疾病,艾灸療法操作簡便,療效可靠,既避免了藥物的不良反應,又具有自身獨特的無創傷優勢。
小孩子艾灸沒有歲數的限制,只要有需要,新生兒也可以放心艾灸。《萬病回春》就記載「剪臍落地,猶恐臍竅不閉有傷嬰兒之真氣,隨用艾火熏蒸,外固臍蒂之堅牢,內保真氣而不漏……壯固根蒂,熏蒸本原,卻除百病。」
風寒感冒:表現為惡寒重,發熱輕,頭痛無汗,流清涕,痰稀白等癥狀。
艾灸取穴:百會、大椎、風門、肺腧。
咳嗽:表現為發熱,畏寒,流涕,咳嗽,咳痰等癥狀。
艾灸取穴:大椎穴、風門、肺俞。
如果咳黃痰,流黃膿鼻涕表示為:風熱咳嗽,可配合清熱止咳的藥物治療;
如果咳清痰,流清涕為風寒咳嗽,可口服解表祛風的藥物配合治療。
腹瀉: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排稀便,腹痛,口渴等癥狀。
艾灸穴位:神闕,關元和足三里。
注意:腹瀉期間由於排便次數增多會造成脫水,一定給孩子多喝水。
厭食:長期食慾減退或食慾缺乏為主的癥狀
小兒厭食取穴:中脘,天樞,神闕,足三里,身柱。
慢性鼻炎
艾灸取穴:迎香、鼻樑、印堂、攢竹、陽白、太陽、肺俞。
艾灸方法:每次每穴1-2柱。
小兒哮喘:咳嗽,喘息,運動後喘息加重等
艾灸取穴:風門、肺俞、膏盲穴、大椎、身柱。
個子矮小,發育不良:身高比同齡孩子低很多,面黃肌瘦,牙齒稀疏等
艾灸取穴:大椎,身柱,中脘,神闕,胃俞,四縫等。
小兒夜啼:夜間啼哭不止,白天正常,或陣陣啼哭,通宵達旦,或面赤唇紅;或陣發腹痛:或腹脹嘔吐;或時驚恐,聲音嘶啞。
艾灸取穴:勞宮,中沖,神門,神闕。
用艾炷隔姜灸,在勞宮、中沖、神門穴施以隔姜灸,各灸1-2柱,於每日臨睡前施灸,每日灸1次,中病即止。
用艾炷隔鹽灸,取適量食鹽納入臍窩,上置艾炷,每次灸2柱,於每日臨睡前施灸,每日灸1次,中病即止。
老年人常艾灸,健康又長壽
老年人艾灸可以防病抗病、延年益壽。艾灸相關穴位可以調節臟腑功能,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提高機體的免疫力,還能夠增加紅細胞、白細胞的數量和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
老年目昏
每晚卧前,端坐,灸光明、足三里及上肢養老穴,每穴一次1-2柱。
此法能疏肝養血,健身明目。此法老年人尤宜多用。
心絞痛心絞痛患者常伴有心慌、胸悶等癥狀,纏綿不愈、反覆發作。
艾灸穴:膻中、膈俞、內關、心俞穴。
對於慢性心衰患者可配合肺俞穴。
灸法:每次每穴一柱,每天一次,6天為一療程。
註:心絞痛病程較長患者,一般灸感會入心,膈俞、心俞穴先按壓兩側,如果有壓痛點則重點艾灸壓痛點一側。每隔一月即做心電圖進行檢查。
冠心病
冠心病的病機多以心腎陽虛引起水濕瘀血內停,可配合艾灸進行預防、康復。
主穴:神闕、足三里。
灸法:每次每穴一柱,每天2次。連續治療4周。對於冠心病導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水腫、心悸等均有較好的效果。
高血脂高脂血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中老年患者進行預防至關重要。
主穴:心俞、肝俞、脾俞、巨闕、天樞。
配穴:神闕、大赫、足三里。
灸法:將丹參、山楂、澤瀉、何首烏各等份打成粉,用醋調均勻,製作成直徑為2~3cm,厚度為1cm,重為2.5g的薄餅。放在相應穴位上,每次每個穴位一柱。每天一次,30天為一個療程。
本方可有效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對心腦血管疾病有很好的預防效果。
耳鳴耳聾
每晚睡前俯卧床上,選腎俞、命門穴,每穴一柱。
此法能補腎益氣聰耳。
白癜風
將愛艾貼貼在白癜風處,一般每晚1次,10次為1療程。
此法能疏風養血通絡。
凍瘡阿是穴,每晚每次一柱,10次為1療程。
此法能溫通氣血,適用於凍瘡初期未潰者,此法對預防凍瘡有明顯效果,故對易患凍瘡者,從初冬凍瘡未發時開始施灸,效果最佳。
風濕性關節炎常常會出現關節腫脹、疼痛、嚴重關節會變形、肌肉萎縮,以預防為主。
配穴:大椎、風門、腎俞、阿是穴、足三里、陽陵泉。 每穴每次1-2柱,15次為一個療程。
禁忌:關節灼熱疼痛、伴有發熱、口渴等癥狀,慎用艾灸,及時就醫。
類風濕性關節炎配穴:肺俞、腎俞、大腸俞、腰陽關、命門。也可以使用隔姜灸。
配合藥物敷貼效果會更好。每次艾灸20分鐘後,採用薑汁、威靈仙、乾地龍、獨活、桑寄生、杜仲、當歸、防風、秦艽、、川芎、人蔘、茯苓、細辛、甘草粉,敷貼於上述穴位上。7天為1療程。
腰椎間盤突出本病多因風寒、濕熱、體虛、肝腎虧虛、勞筋傷骨等原因所致。
配穴:阿是穴、環跳、殷門、陽陵泉、足三里、委中、承山、懸鐘穴。
推薦閱讀:
※來澳大利亞,不可錯過的10種旅行體驗!
※世間所有的錯過,都難以再重逢。
※這輩子不能錯過的8本書
※又替娃將紅包收起來了?別錯過用壓歲錢培養財商的好機會!
※錯過的人,就不必再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