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966-1976的地下文學

容簡介······

文學——社會思潮的風向標。「文革」十年,文藝界一片蕭殺。但是在地表的高壓和蕭殺下,卻生髮和涌動著激情澎湃的思想岩漿。包括紅衛兵文藝、新詩歌運動、知情歌曲、知青文學、手抄本、民間口頭文學等,在城市的街道上,在農村的穀場上,甚至是幹校和監獄裡,到處都有地下文學的聲音。本書對「文革」十年的地下文學進行全面的梳理,原汁原味地呈現大動亂年月的民間文學思潮。

目錄······引言第一章紅衛兵文藝浪潮的興起·一個長期缺乏文學藝術,甚至沒有正常娛樂生活的漫長時代開始了。·「文化大革命」掃蕩了「舊文化」,開創了無產階級「新文化」的紀元,沖在最前面的是「紅衛兵文藝」和「紅衛兵文學」。·這種「新文化」出現時,也有片刻的新鮮感,但最終掩蓋不了自身的貧乏和蒼白。·「紅衛兵歌謠」折射出「文革」時代的審美標準,最常用的辭彙是:老子、殺、砸……橫蠻、粗野是美,典雅、溫文是丑,稚氣未脫,又霸氣十足。·「無產階級新文化紀元」紅衛兵文藝的高潮:1967年夏-1968年秋《寫在火紅的戰旗上——紅衛兵詩選》話劇·舞劇·史詩劇大聯唱:《紅衛兵組歌》紅衛兵話劇的頂峰之作:《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老紅衛兵詩歌創作《獻給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勇士》第二章最初的地下文藝沙龍——李堅持、黎利地下沙龍(1967-1970)·脫離了政治鬥爭的紅衛兵,做了「逍遙派」、「頹廢派」,遊山玩水,讀書寫詩,成為文藝沙龍的雛形。·知青下鄉後,大城市一片肅靜、冷落,留城知青和從鄉村逃回的知青在沙龍里重新聚合。·司馬麗是地下文學悲劇人物畫廊中的典型,她在狂狼滔天的社會中絕望掙扎,最後甘於毀滅。·在「文化大革命」中,哪一個人心靈深處不曾掀起「九級浪」?·1967年北京文藝沙龍雛形黎利等人的文藝沙龍批判現實主義小說:《九級浪》、《逃亡》第三章從郭路生、依群到童話詩的泡滅——趙一凡地下沙龍(1970-1973)·食指、多多、芒克、北島、史鐵生、依群……代表千百萬知青伏在草莽深處,暗暗舔吮身上的創痕。·朦朧詩虛無縹緲、純潔稚弱,經不起現實陽光的照曬。·這是知青們的心理需求.——固守自己美妙的童話世界。·大量下鄉知青逃回城裡,或各尋出路;而城市知青則儘可能躲在避「風」的地方。·現實的嚴酷是「童話」存在的充足理由。·隨著1974年政治局勢的嚴峻,「童聲」合唱很快消失。·精神「教唆犯」趙一凡與新詩歌運動灰皮書、黃皮書、手抄本新詩歌第一人:郭路生與《相信未來》X小組的覆沒及郭世英之死形式革命第一人:依群知青「幼稚病」與童話詩第四章黃金時期與「白洋淀詩群」的產床——徐浩淵地下沙龍(1972-1974)·1971年夏,岳重讀著芒克的一句詩,像吃了甜甜的東西。·1972年春,多多反覆地看岳重的一首詩,不但不解其文,反而感到這首詩深深地侵犯了他。詩,不應當是這樣寫的。他對它有氣!·1973年起,多多和芒克相約每年年底像決鬥時交換手槍一樣,交換一冊詩集。·徐浩淵和她的沙龍白洋淀詩群三主將詩歌的「決鬥」黃金時期的結束——寒流襲來第五章「知青歌曲」的泛濫·知青歌曲是知青上山下鄉真實生活的寫照,是他們在清苦歲月中的自娛。·知青歌曲前期多表達悲壯、凄婉的思鄉情緒,後期更多是對生活的幻滅感。·上山下鄉的艱苦歲月,浸透了知青的青春血淚。·知青悲歌是在那段歲月中用真誠的心靈譜寫的。·上山下鄉清苦生活的自娛——知青歌曲《南京知青之歌》案始末「火車,火車,慢些走!」——知青離鄉曲「世上人,譏笑我,精神病患者」——知青悲歌「請你忘記我」——知青情歌第六章軍中地下文學活動·知識青年大量入伍,軍隊中也出現了許多知青文藝圈子,不同城市的知青分幫聚合,交流手抄本小說、詩歌。·當時的女兵的詩作中,最時髦的題材是「海」。海給予她們夢想的天地,成為自由、青春、烏托邦的象徵和寄託。·西安第二軍醫大學文學沙龍女兵之作第七章知青文學·1969年後,知青內部展開了激烈的思想鬥爭、理論爭辯,造成朋友圈子的衝突、瓦解和重整。·從長詩《決裂·前進》和《生活三部曲》中可以窺見知青內部的分裂和蛻變過程。·「懷疑派」的詩基調是灰色的,彷彿更長的詩全是廢話,一刀下去就要見血。有時,他們又顯得怒氣沖沖、心煩意躁。·對下鄉知青來說,丟棄了「旗幟」、「口號」,他們將一貧如洗,那將是一種可怕的境地,他們唯一可行的只有固守、等待、憧憬下去。·小說《波動》是知青部落內部世界的揭秘之作,處處表現出「優雅」和「粗暴」的強烈對比。·《決裂·前進》、《生活三部曲》——知青群體裂變、蛻變反叛的詩歌與詩歌的反叛從黑暗和血泊中升起的星光——知青小說《波動》馬背詩篇——內蒙古牧區知青文學創作第八章舊體詩詞在「文革」中的復興·「文革」中舊體詩詞被視為封建黑貨,列入掃蕩對象之列,但有人不顧文網密織,反其4道行之,把舊體詩詞作為打破八股的高雅藝術手段。·九一三事件和陳毅逝世,促進了全國範圍的舊體詩寫作和傳抄。·在五七幹校進行改造、閱盡興亡後的詩人,所發之聲大致凄楚蒼涼;也有的詩人更加倔傲,不屈不撓。他們的詩作記錄了當時真實的思想感情·《未發表的毛主席詩詞》成年知識分子們的地下詩作兩個事件與手抄舊體詩的流行一個寫舊體詩詞的知青圈子第九章郭小川、郭小林父子對床夜雨·郭小川、郭小林父子在「文革」中共同經歷了一段曲折、艱辛的心路歷程。·父子二人先後踏上了地下詩歌的創作之路。·曾被譽為「時代歌手和號角」的郭小川,在運動中被監禁、打罵、剝奪了寫詩的權利,滿腔忠誠被視為糞土。·經過漫長的反思、磨鍊,郭小川終於一拳打碎了心牢,1975年寫下「文革」十年中最負盛名的地下詩歌:《團泊窪的秋天》和《秋歌》。手抄本的作品都是作者用心寫成的,如果你不在每一個字上澆注你的血淚,那它就根本不值得別人去抄寫和傳誦。送給毛澤東的紅蘋果:《誓言》疾風暴雨中的郭小川「堅持派」的代表作《大雁》——致郭小梅、郭小惠埋在壩下的詩篇:《團泊窪的秋天》、《秋歌》第十章監禁文學的詩人群像·「我就是因為不會給他們磕頭下跪才落得今天這個下場!以後,我還要憑著這點骨氣活下去!」——陶鑄·「爸爸變了棚中牛,今日又變家中馬。……只怪爸爸連累你,乖乖兒,快用鞭子打!」——流沙河·「如果說我是罪人,那麼,這樣的罪人越多,人民越少受罪。」——張志新·「重上戰場我亦難」——圈禁中的詩人陶鑄獨樹一幟的流沙河懸崖邊的樹:「胡風集團」分子曾卓、牛漢的命運及詩作「升華起來吧,我的詩行!」張志新:《誰之罪》、《致愛人曾真的信》第十一章1974年江青集團對地下文學的圍剿·1974年在「批林批孔」的大局面下,一場全國範圍對地下文學的圍剿開始了。·各地公安機關奉命查抄手抄本,追查來源。在圍剿中,許多「現行反革命分子」、「利用小說反黨」的活動被清查出來。·彷彿秋末的寒蟬,文化沙龍紛紛解體,文學知青分散隱伏,地下文學的冬眠期開始了。·山雨欲來風滿樓《九級浪》作者畢汝協的「漏網」「第四國際反革命集團」案張揚與《第二次握手》第十二章愛情文學與性文學·「文革」時代社會輿論諱言愛情,甚至抹煞兩性區別,把男女關係簡化為「同志」、「戰友」,試圖用政治觀念消解兩性關係。·在愛情題材方面,地下文學中突入禁區沒有絲毫猶豫。它們大多有著一種幽郁之美,這是那一代人對愛情生活的特有體驗。·焚書的結果,使舊言情小說以手抄本方式流傳開來,真是始料未及。·禁區——「文革」中的愛情文學地下文學對愛情禁區的突破性文學與性意識的萌動:《曼娜回憶錄》、《少女的心》舊小說的浮起:《塔里的女人》第十三章民間口頭文學·「文革」是一個荒誕的年代,荒誕是諷刺和笑料的製造器。·「文革」中大量笑話湧現出來,廣泛流傳。·「文革」中流布最廣的故事當屬《梅花黨》和《一雙繡花鞋》。·「文革」中的笑話《血的鎖鏈》、《梅花黨》、《一雙繡花鞋》第十四章「文革」中的秦城監獄秘密寫作·「文革」後倖存的原北京市公安局長說:我要是知道我建的這座監獄是關押我自己的話,一定會把它建得更好一些。·李英儒創造了當代文學史上的一個奇蹟,在監獄裡寫出了兩部長篇小說,合計百萬字。·李銳在秦城監獄用紫藥水進行寫作,獄中詩作後來結集出版,名為《龍膽紫集》。·李英儒:八年秦城,兩部長篇獄中吟——李銳與《龍膽紫集》第十五章丙辰清明天安門運動前前後後·「赤縣山崩擎柱鐵,黃鐘玉毀扶輪月。民族魂,大地不能埋,海難滅!」——陳明遠·「人民的眼淚是封鎖不住的,一隻手豈能把十六億雙眼睛盡遮!……當心!它們全是熔化了的鉛彈,衝出來就能洞穿你們的心窩!」——郭小林·「告訴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縱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北島·一月的哀思和憤怒所謂的「周總理遺言」丙辰清明天安門廣場見聞清明節後地上文學與地下文學的鬥爭丙辰獄中詩作尾聲未完的結局後記
推薦閱讀:

誰知道「報菜名」順口溜,說一下?
六朝雲龍吟9,好看嗎?
竹海 - 第一節·菲菲舊夢
小說《簡愛》最觸動你的地方是什麼?

TAG: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