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場戰爭,給你一張脈絡清晰的春秋諸侯爭霸圖
春秋以爭霸為主題,諸侯間常年混戰。這幾場戰爭,給你一幅脈絡清晰的春秋爭霸圖。
1、繻葛之戰。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以鄭莊公不朝天子、假命伐宋為由,糾合陳、蔡、衛三國聯軍討伐鄭國,鄭莊公率兵迎戰,兩軍交戰於繻葛(今河南省長葛市北)。鄭莊公採納公子突的建議,實行先擊垮兩翼,再居中決戰的方針,大敗周桓王軍隊。這是自周平王公元前770年東遷洛邑以來,周天子第一次率軍討伐諸侯國的戰爭,無奈以失敗告終,周桓王在混戰中還被鄭國將軍祝聃一箭射傷。從此,周王朝威望一落千丈,鄭莊公不經意地開啟了春秋200多年的諸侯爭霸戰。
2、長勺之戰
齊桓公即位後,逼迫魯國殺了有爭位可能的公子糾,拜管仲為相進行改革。公元前684年,
雄心勃勃的齊桓公在改革之初不聽管仲勸阻,以鮑叔牙為將,攻打魯國,直驅魯境長勺(今山東省萊蕪)。魯庄公針對齊強魯弱的局面,採納曹劌的建議,一鼓打敗齊軍。齊桓公經此挫折,對管仲徹底折服,便全權委託其治理齊國,數年之後,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曹劌一戰成名,留下經典戰爭理論,被魯庄公封為大夫,從平民晉陞貴族階層,實現人生逆襲。
3、泓水之戰
齊桓公死後,霸權出現真空,宋襄公想接手,學齊桓公會盟諸侯,卻在會盟中被楚成王公然綁架。經魯僖公的外交斡旋,才沒被撕票。公元前638年,被放回國的宋襄公爭霸之心不死,也為了洗刷自己的恥辱,便進攻依附楚國的鄭國,楚成王聽聞即刻派兵攻宋救鄭,宋襄公回軍抵楚,兩軍交戰於泓水(今河南省商丘市)。本來佔據地形優勢的宋襄公,以仁義之名,不聽大司馬公孫固擊之半渡、攻其不備的建議,執意等到楚軍渡過泓水列陣完畢後交戰,被楚軍大敗,自己也受傷,不久就去向齊桓公請教爭霸方略去了。自此,戰爭進入一種奇、詭、詐,不問形式只問結果的時代。
4、城濮之戰
宋襄公霸業未遂,楚國積極向北擴張。公元前632年,楚成王派成得臣再度攻打宋國,宋國向晉國求救,即位不久晉文公也想向齊桓公看齊,依託不錯的晉國家底,決定救援宋國。不過晉文公不是宋襄公,他先是以外交調停為契機,將秦齊兩國拉下水,站到自己一邊。後以守信為名,利用流亡楚國之時與楚成王退避三舍的約定,引誘楚軍至早已準備好的伏擊戰場城濮(今山東鄄城)。結果可想而知,楚軍戰敗,楚國向北擴張勢頭受阻,晉文公會盟諸侯,開啟晉國百年霸主之路。
5、崤之戰
晉文公稱霸沒幾年就走了,其子公子歡即位,是為晉襄公。公元前627年,依靠百里奚、蹇叔使秦國國力大增的秦穆公利用晉襄公即位不久、政局不定的機會,派兵跨境奔襲鄭國,力圖打開東出的大門,逐鹿中原。可是卻在奔襲過程中被發現,沒有成功,在經過崤山(今河南省洛陽市西)的歸途中,遭到晉國狙擊,秦軍慘敗,三位主將被俘。晉襄公通過這次狙擊,接手了老爸晉文公的霸業。秦穆公則喪失了中原稱霸的機會,之後他調整戰略,由東出轉為向西,展開西部滅國大戰,為秦國擴地千里,成為西部霸主。
6、邲之戰
一鳴驚人的楚莊王將楚國國力推向巔峰,飲馬黃河,問鼎中原,自然免不了跟昔日中原霸主晉國的對抗。公元前597年,楚莊王攻打常年在晉楚兩邊左右搖擺的鄭國,晉國出手救援,兩軍交戰於邲(今河南滎陽)。此時的晉國,經過晉靈公晉成公兩代不明之君,實力已經大不如前,也沒有什麼能人,即位不久的晉景公只是依例行事。而楚莊王則有孫叔敖,伍參等文臣武將,自然將中原霸主攬入懷中,中斷了晉國的霸業。直至晉悼公上台,晉國才恢復中原霸主之位。
7、柏舉之戰
吳國作為東南小國,離中原甚遠,本來是沒有什麼機會閃耀舞台的。不過通過政變上台的公子光(闔閭)極具野心與才能,重用出逃楚國的伍子胥,伍子胥還找來了一個叫孫武的人。勵精圖治之後,領土大幅擴張,國富兵強。從512年開始,闔閭派人不斷騷擾楚國邊境,達六年之久,楚國疲於應付。公元前506年,蔡國滅了楚國的附庸國沈國,楚國攻蔡。闔閭以救蔡為名大舉伐楚,孫武利用吳軍少而精、楚軍多而散的特點,長途奔襲。楚軍將領相互爭功,錯失了前期阻擋吳軍的機會,在柏舉(湖北麻城市)被吳軍打敗。最後,吳軍長驅直入,攻破郢都,楚昭王出逃。楚國大夫申包胥向秦國借兵回楚,楚國才免於忘國的命運。柏舉之戰震動天下,主要是後來楚國國都被破,楚國大部國土淪喪,伍子胥掘墓鞭屍,實在太狠。這場戰爭也誕生了一位兵學宗師孫武,孫子兵法十三篇享譽古今中外。
推薦閱讀:
※美國國會提交有關中國武器報告,重點關註解放軍哪五種武器?
※老兵自述:一面之緣的營長
※托爾斯泰的戰爭
※【特別關注】仇深似海深幾許:梳理歷史上的10次俄土戰爭
TAG: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