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豐大安七月半鬼節
(圖為坪埔仔太陽公,來源@大安故鄉)
簡介由來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國古代以一月十五日稱上元、七月十五日稱中元、十月十五日稱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中元節也是海陸豐傳統節日。
(盂蘭勝會)節日名稱
普渡施孤:農曆七月十五日,為道教的「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盆會」,民間則叫做「鬼節」。
傳說,從七月初鬼門關開門,地府的孤魂野鬼紛紛跑到人間遊盪。於是,人們在中元節這一天除祭祀先人外,還要大規模賑濟孤魂野鬼。據《乾 淳歲時記》載:「七月十五日,道教謂之「中元節」,各有齋蘸等會。僧寺則以此日作盂蘭盆齋,而人家也於此日祀先。」
(圖為坪埔仔十八義士)佛經典故
這個節日,一般認為是根據佛經上的「目連救母」故事演化而來的, 其典出自《大藏經》:釋迦牟尼十弟子之一的目連尊者被地藏王度出家後, 其母卻為人歹毒,恣意非為,誹僧謗佛。王在一怒之下,將她打進地獄受 苦,又將她放進餓鬼群中,不給她吃東西。當目連得知她的母親正在第六 殿受倒懸之罰後,立即盛飯給母親吃。但飯剛到口,立即變成熾熱的灰炭, 燒得嘴巴起大燎泡。目連不解,跑去問佛祖。佛祖說她母親生前罪孽深重, 罪惡萬端,該受此罪。如要解救她,除非目連廣行好事,賑濟貧苦。目連 尊教行事,其母方才得食。於是這種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祭拜亡靈,圖片來源@大安故鄉)節日習俗
陸豐大安鎮的人們會在這一天祭祀祖先,按照鎮里的老人所講,以前一年四季所有的節日中,鬼節跟中秋節是在下午時分祭祀的,不過現在的人們都開始「趕早」,逐漸由下午改為上午,不過部分地區還是保存下午祭祀的傳統。同樣,七月的洗魚溪,於「大安西南慈善會」的路口搭起貼有「盂蘭勝會」橫幅的竹棚,設壇普渡祭幽。而其它各個路口的旁邊,如陸軍路口、安北路口等,將會放置面盆、毛巾、油燈供奉鬼魂。夜幕降臨,位於坪埔仔的太陽公將會傳來法師的搖鈴誦經,為已逝者超度亡靈。在這天,一般大安的家長們會限制小孩們夜出晚歸,禁止今晚在坪埔仔太陽公處隨便直呼人名。
(圖為2012年坪埔仔祭幽)調陰
「調陰」也叫「調下路」(下路指的是陰間),即通過神巫請死去的人來對話,神巫一般為婦女,東海以及其他鎮居多。香港的鬼神電影通常也有這類型的角色。這種民俗是否定義為迷信活動,小編就不予評論,但民間信者不少。因為人們相信在七月通過神巫請出自己想請的那個「人」會更准。除了七月,其他月份也有人請神巫「調陰」。
推薦閱讀:
※陸豐的遊子,千萬別忘了這條路!
※媽祖出巡,和諧陸豐—陸豐傳統民間習俗
※陸豐「太平清醮」下鄉很熱鬧
TAG:陸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