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養生
·我們為什麼要提起養生?我們的身體好好的幹嗎要養生?其實當我們提及養生的時候就已經說明我們的身體遇到了麻煩!
·亞健康?
· 亞健康是指非病非健康的中間狀態,主要表現為活力、反應能力、適應能力、免疫力降低,出現身倦乏力,易感冒,食欲不振,頭痛、失眠、焦慮、記憶力下降、人際關係不協調等。由於亞健康的癥狀不典型,或表現錯綜複雜,一般沒有病理體征,實驗室輔助檢查未發現異常,故該現象還沒引起人們的充分重視,往往只簡單地認為與工作疲勞有關,很少作系統的防治,但長期的亞健康狀態未得到糾正,則易引發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意外等疾病。
·中醫看待的亞健康
· 中醫認為亞健康狀態是由於飲食不節,起居失常,情志不暢,勞逸過度等因素導致臟腑氣血陰陽暫時失去相對平衡,但尚未發展為疾病的中間狀態。中醫學歷來十分重視發病前的預防工作,它不僅確立了「治未病」的預防思想,而且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預防疾病發生、流行的原則及措施,這與近代學者提出的亞健康的理念不謀而合。中醫學的未病先防,不是被動消極地對治病邪氣的防避,而是主動積極地對機體正氣的保養,強調「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把預防寓於養生之中。未病先防的方法很多,有針對人體正氣的,如飲食調養、情志調攝、運動鍛煉、婚育衛生等;有針對邪氣的,如順應四時、隔離避毒、針葯防邪等。
·現結合亞健康的原因、表現,對中醫的防治亞健康的措施作出小結。
·1、順應四時
·在眾多的防病養生法中,中醫學從人與自然這個整體出發,把順應四時放在諸法之首。因為在漫長的生活歲月中,人類已經形成了與四時氣候相應的生理節律。如果打亂或破壞這些生理節律,就會削弱或損壞人體的正氣,給病邪的侵入創造條件。自然界的氣候存在著春溫、夏熱、長夏濕、秋燥、冬寒的周期性變化。隨著四季寒暑的變遷,人體的陰陽、氣血、臟腑、津液也有相應的盛衰改變,即使在一日之中,人體的陰陽之氣也有類似四時的變化。故應根據四時氣候特點,調適人體的起居動靜。《內經》謂「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張景岳指出「人應以春溫之氣養肝,以夏熱之氣養心,以長夏之氣養脾,以秋涼之氣養肺,以冬寒之氣養腎」。
·《攝生消息論》謂「春日融和,當眺目園林亭閣,以暢生氣,不可兀坐,以生抑鬱……天氣寒暄不一,不可頓去棉衣;夏季心旺腎衰,雖大熱,不宜吃冷冰、冷粥……秋間不宜吐並發汗,冬三月,宜服山藥酒一二杯,以迎陽氣」。除了四時的攝養,還應重視晨昏的調護。為了資助陽氣的發生,清晨宜多去戶外活動,吐故納新,導引肢體,舒展筋骨,流通氣血,旺盛生機。傍晚日落,陽氣開始潛藏,衛外能力減弱,要注意防寒保暖,減少活動,按時入睡。同時應利用氣候因素,進行身體鍛煉,如日光浴、空氣浴,及耐寒鍛煉。
·2、調理飲食
·我們的老祖宗在飲食方面就用一句話概括了:「飲食有節」。
·《黃帝內經》中說:「飲食有節……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管子》亦說:「飲食節……則身體利而壽命益;飲食不節……則形累而壽命損。」《千金要方》里亦云:「飲食過多則聚積,渴飲過多則成痰。」
·所謂飲食有節,是指飲食要有節制,不能隨心所欲,要講究吃的科學和方法。一是飲食要適量。這是說人們吃東西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要恰到好處,饑飽適中。人體對飲食的消化、吸收、輸布、貯存,主要靠脾胃來完成,若飲食過度,超了脾胃的正常運化食物量,就會產生許多疾病。《黃帝內經》中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博物志》說:「所食逾多,心逾塞,年逾損焉。」《東谷贅言》中更明確指出飲食過量對人的具體危害:「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數,二者小便數,三者擾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養,五者多患食不消化。
·過飽不利於健康,但食之太少亦有損於健康。有些人片面認為吃得越少越好,結果強迫自己挨餓,由於身體得不到足夠的營養,反而虛弱不堪。正確的方法是「量腹節所受」,即根據自己平時的飯量來決定每餐該吃多少。「凡食之道,無飢無飽———是之謂五臟之葆」。這無飢無飽,就是進食適量的原則。只有這樣,才不致因饑飽而傷及五臟。
·二是飲食應定時。「不時,不食」,這是孔子的飲食習慣,即不到該吃飯的時候,就不吃東西,這是正確的。一日三餐,食之有時,脾胃適應了這種進食規律,到時候便會作好消化食物的準備。好吃零食的人,到了該吃飯的時候,常會沒有飢餓感,勉強塞進些食品,也不覺有何滋味,而且難以消化。對飲食宜定時這一點,《尚書》早就指出了「食哉惟時」,意思是,人們每餐進食應有較為固定的時間,這樣才可以保證消化、吸收正常地進行,脾胃活動時能夠協調配合,有張有弛。
·中醫學認為,一日之中,機體陰陽有盛衰之變,白天陽旺,活動量大,故食量可稍多;而夜暮陽衰陰盛,即待寢息,以少食為宜。因此古人有「早餐好,午餐飽,晚餐少」的名訓。清代馬齊《陸地仙經》中提到:「早飯淡而早,午飯厚而飽,晚飯須要少,若能常如此,無病直到老」。
·3、調和情志
·情志,泛指喜、怒、憂、思、悲、恐、驚等多種情緒變化。中醫認為情志變化是臟腑生理活動的一種反映,與五髒的關係最為密切。和調的情志能夠條達臟氣,促進其功能活動,若七情異常,超越了生理調節範圍,就會引起臟腑、氣血的功能紊亂。
·4、調適勞逸
·亞健康主要表現為軀體慢性疲勞,近年來,中年知識分子體質普遍下降,主要原因是長期工作,疲勞過度,若不能及時緩解疲勞,積勞成疾,進一步惡化,可導致過勞死。
·中醫認為:生病起於過用。勞和逸太過,均能損傷臟腑精氣,削弱機體的抗病能力。勞則氣耗,思則氣結。如勞動用力太過,可傷及肺脾之氣,出現氣短乏力、喘息汗出等症。久行久立可傷及肝腎之氣,出現筋痿、骨弱等症。心神過度勞倦,主要傷耗心、脾、腎、腦之氣,導致心悸、失眠、納悶、眩暈等症。但若長期過度安逸,則使氣血郁滯,臟腑組織失養,久卧傷氣,久坐傷肉,導致肺脾之氣耗傷,出現氣短乏力,納呆食少,倦怠等症。故要合理安排勞逸時間,有充足睡眠時間,嚴格把握勞動強度。忙碌者要學會忙裡偷閒,張弛有度,不要為物役,為名累,為情牽,要能屈能伸,使自己忙而不累,忙中有閑。
·5、運動保健
· 中醫學特別注重運動在強健脾胃中的積極作用。如華佗指出:「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說明運動不僅能鍛煉肌肉、四肢,還能增強脾胃的健運功能,促進脾胃對飲食物的納運、吸收和輸布,從而保證充足的氣血化源。我國傳統的健身術豐富多彩,如「五禽戲」、「天竺國按摩法」、「八段錦法」、「易筋經」、「太極拳」等,這些健身術在鍛煉中既有肢體的運動,又有意氣的配合,以意領氣,以靜御動,形神兼養,所以鍛煉的效果較好。
·6、推拿療法
·自然衝擊療法、推拿療法可以通經絡,行氣血,濡筋骨,通過氣血、經絡調整臟腑功能,從而達到陰平陽秘的目的。身體的經絡、血管、神經無處不暢通,氣血循環無有障礙,那疾病就不會在我們身體內滯留。自然衝擊療法有其獨特的優越性:舒運安全、簡便易學、免受針葯之苦。
推薦閱讀:
※傳統四物湯的配方及做法
※秋季常常脾胃不調 可吃十款養生粥調理
※日常飲食養生中養肺吃六種食物好
※最完美養生運動
※中醫十二時辰養生法
TAG: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