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姚雪垠之子憶父親

姚雪垠之子憶父親
《李自成》創作資料將全部捐獻一、二、三卷手稿已捐給家鄉南陽
稿件來源:南陽晚報*南陽新聞網

  ▼長篇小說《李自成》

  今年10月10日是中國現當代著名作家、長篇小說《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誕辰100周年紀念日。前天,專家學者、姚雪垠生前的親朋好友40餘人,共聚「姚雪垠百年誕辰紀念座談會」,追思姚雪垠不凡的人生經歷和創作歷程。今年70歲、現任中國青年出版社編審的姚雪垠兒子姚海天稱,遵照父親遺願,有關《李自成》創作的所有文獻資料都將捐贈給國家。

  

  一、二、三卷手稿

  已捐給家鄉南陽

  

  22卷本800萬字長篇小說《李自成》是中國當代文學的一座豐碑,被譽為中國17世紀上半葉的百科全書,第2卷於1982年榮獲首屆茅盾文學獎,凝結著姚雪垠心血的《李自成》手稿,自然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

  參加座談會的記者程秋萍,回憶與姚老生前親如父女的友誼,她特意提到了一件有關手稿的往事。她說,《李自成》一卷、二卷出版時,當時稿費很低,姚老只拿到了2萬元稿費,正值姚老妻子王婆婆中風住院,家中十分拮据,作為記者的程秋萍找到北京幾位朋友,同他們講了姚老的人品和生活艱難的處境,要朋友們想想辦法。

  有位喜歡收藏的朋友願出30萬元收藏姚老的書法作品、部分手稿及幾位大作家寫給姚老的信件,當程秋萍把這些情況告訴姚老時,沒想到卻遭到他的怒斥,他說:「我是黨和國家培養出來的作家,我這些信件和手稿都是黨和國家的,我要無償捐獻給國家。」

  姚海天說父親說到了,也做到了。1990年,姚雪垠向家鄉南陽的檔案館捐出了《李自成》第一、二、三卷手稿等一批珍貴文學資料,今年10月9日,姚海天將小說《李自成》的第四、五卷手稿捐贈給中國現代文學館。

  

  2萬張資料卡片

  編纂出書後捐出

  

  座談會上,著名作家方方談及與姚老生前交往的往事,她說,上世紀80年代,她在電視台工作時,曾為姚老拍過專題片。記憶最深的是,看到姚老家中有一柜子的卡片,卡片上有野史、正史、抄錄,也有批註、按語,深為感慨:一個老作家,為寫書,下了這麼大工夫,治學精神是這麼嚴肅、認真、刻苦,值得每一個作家學習。

  「父親認為有志於治學的人,應特別重視卡片工作,他從青年時代起,就養成了記卡片的習慣,經常收集河南各地的方言土語。」姚海說,「當然在父親抄錄的卡片中,數量最多的還是為寫作《李自成》收集的關於明末清初的各類歷史資料」。

  姚海天說,這些卡片分十大類,下面又分若干小類,在卡片櫃的抽屜上和卡片上分別用毛筆字和鋼筆字標出說明,一目了然。父親去世後,他和父親生前的助手俞汝捷整理卡片,統計出其抄錄的文獻涵蓋了500種各類文獻典籍,十分浩繁,足見父親為寫作《李自成》讀書之廣,用心之深,下工夫之大。

  姚海天說,「父親數十年積累的卡片,共有2萬張,是父親留下的寶貴文學遺產,將這些卡片編纂出書後,再按照父親遺願無償捐給國家」。

  

  父親的刻苦精神

  影響自己的一生

  

  姚海天說儘管父親名氣很大,文學作品震撼文壇,一副楹聯書法作品在上世紀90年代就拍出了34萬元高價,但他沒有給家人留下什麼經濟財富,留給子女的只有自食其力。

  「我父親是1999年4月份去世的,他的心愿就是設一個獎項,來鼓勵埋頭寫長篇歷史小說的作家。」姚海天稱,除了手稿和卡片外,家中還收到《李自成》四、五卷版稅50萬元。2000年,他代表母親按照父親生前遺願,將這筆錢捐給了中國作協,發起設立了姚雪垠長篇歷史小說獎勵基金,現已評獎兩屆。

  「父親留給我們的,是不隨波逐流、剛正不阿、勤奮上進的優秀品質」,姚海天說,寫歷史小說,尤其是長篇,那種艱苦,局外人很難想像。《李自成》第一部是「文革」前出版的,「文革」結束後,父親害怕自己的身體撐不到把全篇寫完,於是開始倒著寫,先寫最後一部。「後來艱苦到什麼程度?80多歲的老人,一天有的時候只睡兩三個鐘頭!」

  「父親的這種勤奮精神影響了我一生」,姚海天說,姚家後代有工有農,但除了自己,都沒有走上文學之路。而自己原本在中國青年出版社從事自然科學的編輯工作,「父親去世後,才半路出家當了文學編輯,現在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整理父親的遺作」。近年,姚海天出版了22卷的《姚雪垠書系》,還有從《李自成》節選出來的小說《崇禎皇帝》等。(中新)③4

推薦閱讀:

父親二,三事
好男人合格父親的準則
寫在父親節
初為父母,「睡覺」這個詞聽起來有點諷刺
《我的父親王近山》(11)

TAG:父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