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醫史詩

遊學大學城中醫藥大學獨特的建築吸引了我正門兩側十幾個浮雕石刻展現了源遠流長的中醫文化中醫藥的博大精深開拓傳承閃耀著智慧的光芒

炎帝是傳說中的上古帝王神農氏(或神農氏的子孫)。因以火德王,故稱為炎帝,又稱赤帝、烈山氏。繼女媧後為天下共主,傳說是農耕和醫藥的發明者,又創造五弦瑟,開始蜡祭和市場.自他以後中國進入農耕社會。一、制耒耜,種五穀,奠定了農工基礎。耒耜的使用和種五穀,解決了民以食為天的大事,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為人類由原始游牧生活向農耕文明轉化創造了條件。二、嘗百草,開醫藥先河。據《帝王世紀》載,神農"嘗味草木,宣葯療疾,救夭傷人命"。為嘗百草,一日之間而遇七十毒。炎帝炎帝在與大自然,與疾病作鬥爭中,為後世醫藥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三、立市廛,首辟市場。據《周易繫辭下》載"神農"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農發明的以日中為市,以物易物的市場是我國貨幣,商業發展的起源和基石。四、治麻為布,民著衣裳。原始人本無衣裳,僅以樹葉,獸皮遮身,神農教民麻桑為布帛後,人們才有了衣裳,這是人類由朦昧社會向文明社會邁出的重大一步。五、作五弦琴,以樂百姓。據《世本下篇》載,神農發明了樂器,他削桐為琴,結絲為弦,這種琴後來叫神農琴。神農琴"長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宮、商、角、徵、羽"。這種琴發出的聲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農之和,能使人們娛樂。六、削木為弓,以威天下。神農始創了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獸的襲擊,有力地打擊了外來部落的侵犯,保衛了人們的生命安全和勞動成果。七、製作陶器,改善生活。在陶器發明前,人們加工處理食物,只能用火燒烤,有了陶器,人們對食物可以進行蒸煮加工,還可以貯存物品,釀酒,消毒。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對人類的飲食衛生和醫藥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了促使人們有規律地生活,按季節栽培農作物,炎帝神農還立曆日,立星辰,分晝夜,定日月,月為三十日,十一月為冬至。炎帝管理部落,治理天下很有方法。他不望其報,不貪天下之財,而天下共富之。智貴於人,天下共尊之。他以德以義,不賞而民勤,不罰而邪正,不忿爭而財足,無制令而民從,威厲而不殺,法省而不煩,人民無不敬戴。炎帝還是我國教育的始祖。他教民使用工具,教民播種五穀,教民醫藥,教民制陶、繪畫,教民弓箭、獵獸、健身,教民制琴、教民音樂、舞蹈,還教民智德。可見,炎帝時期,德、智、體、美得到了全面重視和發展。炎帝神農氏對人類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炎帝精神,首要的是創業精神,奉獻精神,敢為人先的創造精神,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炎帝精神使中華後裔在與自然和社會的鬥爭中,擺脫愚昧和野蠻,追求先進與文明。這種精神使華夏民族獲得了高度的團結和統一。炎帝神農氏、神農文化、農業文明,文明依寄著人性化神明而發展,又促使人性化神明升華為一個民族的文明支柱,不僅構成了世界文明史中絢爛多彩的重要組成,而且成為人類文明寶庫中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

岐黃論道黃帝是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黃帝在位期間,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制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等。相傳黃帝常常與他的臣子岐伯、雷公等坐而論道,探討醫學問題。其中的很多內容都記載於《黃帝內經》這部醫學著作中。後世出於對黃帝、岐伯的尊崇,遂將岐黃之術指代中醫醫術,並認為《黃帝內經》是中醫藥學理論的淵源、最權威的中醫經典著作。直至今天,凡從事中醫工作的仍是言必稱引《黃帝內經》之論。

神醫扁鵲扁鵲(前407前310),漢族,姬姓,秦氏,名越人,又號盧醫,渤海莫(今河北省任丘市)人,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因他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少時學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秦太醫李醯術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殺之。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相傳有名的中醫典籍《難經》為扁鵲所著。古人把那些醫術高超、醫德高尚的醫生稱作"扁鵲"。而這個出生在盧國、名叫秦越人的醫生醫術高明、學識淵博,走南闖北、治病救人,順理成章地被人們尊敬地稱作"扁鵲"。扁鵲精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應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扁鵲創造瞭望、聞、問、切的診斷方法,奠定了中醫臨床診斷和治療方法的基礎

金元四大家指金元時期(公元1115-1368年)的劉完素、張從正、李杲、朱震亨等四位著名醫學家。朱震亨 滋陰派 在治療上提倡滋陰降火之法。李東垣 補土派 治療上當以升發脾陽為主張從正 攻下派 去邪的方法主要有汗、吐、下三法,張氏特別善於應用這3種方法,他擴大了三法的應用範圍 劉完素 寒涼派 六氣皆可從火化,因而大力倡導火熱論,治療上以清熱通利為主,善用寒涼藥物金元四大家的學說標誌著中醫發展的一個新階段,而且對後來的中醫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本草綱目是內容最豐富的藥學著作。作者是明朝的李時珍,撰成於萬曆六年(1578年)。《本草綱目》集中國16世紀之前藥學成就之大成,是對16世紀以前中醫藥學的系統總結,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對人類近代科學影響巨大。 李時珍用了大約27年的時間才編寫完成《本草綱目》,經過了三次改寫,於萬曆六年(1578年)才最終完成。在這個過程中,李時珍參考了800多種書籍,多次去各地進行實地考察,採集樣本,耗費了他非常大的心血。《本草綱目》的書名是在書籍編撰完成後由李時珍定名的。為了《本草綱目》一書的體例,李時珍翻閱了不少書籍,並從《通鑒綱目》中得到啟示,決定採用"以綱挈目"的體例來編這部書,並以《本草綱目》這個名稱作為自己經歷二十七年搜集、整理、編纂的這部書的書名。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簡稱《綱目》)雖被譽為"集本草之大成者,無過於此矣",然該書尚存錯誤和遺漏。為使《本草綱目》趨於完善,清代著名醫學家趙學敏曾撰輯一部更正和補遺《綱目》的力作《本草綱目拾遺》(簡稱《拾遺》)趙學敏是繼李時珍以後總結明、清時代藥物學的巨匠。他的《本草綱目拾遺》被後人列為中國本草學發展史上六大代表作之一,與《神農本草經》《神農本草經集注》《唐·新修本草》《經史證類備急本草》《本草綱目》齊肩,為中國藥物史增添了光輝的一頁。

張景岳張景岳(1563-1640),明末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名介賓,字惠卿,號景岳,因其室名通一齋,故別號通一子。同時因為他善用熟地,有人又稱他為"張熟地"。他是傑出的醫學家,古代中醫溫補學派的代表人物,時人稱他為"醫術中傑士"、"仲景以後,千古一人",其學術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他幼時即從父學醫張景岳晚年集自己的學術思想,臨床各科、方藥針灸之大成,輯成《景岳全書》64卷。《景岳全書》內容豐富,囊括理論、本草、成方、臨床各科疾病,是一部全面而系統的臨床參考書。景岳才學博洽,文採好,善雄辨,文章氣勢宏闊,議論縱橫,多方引證,演繹推理,邏輯性強,故《景岳全書》得以廣為流傳。後世葉桂亦多承張氏的理論。張景岳閑余博覽群書,思想多受其影響。他通曉易理、天文、道學、音律、兵法之學,對醫學領悟尤多。薛己,明醫家。其學術思想悉以東垣脾胃內傷論為中心,強調"人以脾胃為本","胃為五臟本源,人身之根蒂","若脾胃一虛,則其他四臟俱無生氣",趙獻可,明醫家,著《醫貫》,闡發命門學說,自成一家言。其論命門,認為位居兩腎之中,有位無形,為人身之君主之官,居於十二官之上,實為生命之主宰。

皇甫謐堪稱是針灸學的鼻祖。首先皇甫謐是一個文學家、史學家最後皇甫謐在困厄中奮起,在前人《靈樞》、《素問》等醫學著作的基礎上寫出了《針灸甲乙經》。此書不論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醫學經典,內容囊括內、外、婦、兒諸學科,以及對各種施針原則祥加解釋,將先人研究的一百多個穴位增加到349個,既醫療自身之病痛,又救治世人之頑疾,是當之無愧的中華文化瑰寶。皇甫謐留給後人的不僅僅是這些文學著作和《針灸甲乙經》,更有他在逆境中自強不息的堅韌和堅守內心準則的精神,這些都是更是值得後人學習的。 皇甫謐是西晉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哲學家,是《針灸甲乙經》的作者,現代中醫的針灸學就是在他這本名著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皇甫謐堪稱是針灸學的鼻祖。 《針灸大成》是針灸專著,又名《針灸大全》,10卷。明楊繼洲(濟時)撰,刊於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楊氏根據家傳《衛生針灸玄機秘要》(簡稱《玄機秘要》),參考明以前20餘種針灸學著作,並結合作者針灸臨床經驗編成此書。卷1首載仰、伏人周身總穴圖,針道源流,次載《針灸直指》,包括選自《內經》、《難經》17篇有關針灸論述;卷2為周身經穴賦、百症賦、標幽賦等10篇針灸歌賦;卷3為五運、六氣歌、百穴法歌等20篇歌賦及針灸問答;卷4為仰伏人尺寸圖、背俞、腹部穴歌、中指取寸、九針論、針法補瀉、針灸禁忌等;卷5為井滎俞原經合穴、子午流注針法、靈龜八法等;卷6、7為五臟六腑、十四經穴之主治、經穴歌、考證法、奇經八脈、經外奇穴等;卷8載《神應經》穴法及諸風、傷寒、痰喘咳嗽等臨床各科疾病針灸取穴法;卷9選錄各家針法及灸法,並附楊氏本人之針灸醫案;卷10附陳氏(佚名)《小兒按摩經》(系現存最早之小兒按摩專書,賴此書之轉載而得以流傳)。本書較全面論述針灸理論、操作手法等,並考定腧穴名稱和部位,記述歷代名家針灸醫案,為對明以前針灸學術的又一總結,是學習研究針灸的重要參考著作。

清代溫病學的發展已盛行大江南北,溫病學在理論證治上形成完整體系。使溫病學趨於成熟的,是以葉天士、薛生白、吳鞠通、王孟英等醫清代對溫病學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做出貢獻的醫家是葉桂、薛雪、吳瑭、王士雄,後人稱之為溫病四大家。有"溫熱大師"之稱他們確立了衛氣營血、三焦辨證綱領為主要標誌。其中葉天士是溫病學發展史上建立完整體系的傑出代表,葉桂(1667~1746):字天士,他善於吸收其他醫家的理論與經驗,擅長治療時疫與痧痘,著作有《溫熱論》等。在溫病學的基礎上,起了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為溫病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薛雪(1681~1770):字生白,號一瓢,江蘇長洲(吳縣)人。青年時練過武術,擅於詩畫,擅長治濕熱病,撰有《濕熱條辨》一卷。在我國醫學史上,對濕熱病專篇進行論說,薛雪是第一人。吳瑭(約1785~1836):字鞠通,他首先提出九種溫病,創立三焦辨證,總結溫病治療原則,有效方劑及危險階段的藥物使用,直到現在醫界仍有將三焦辨證和衛氣營血辯證結合運用的主張。吳瑭在溫病學上做的貢獻使溫病學說獲得了更進一步的發展。王士雄(1808~1868):字孟英,著有《霍亂論》《溫熱經緯》等。其中《溫熱經緯》一書中將溫病分為新感和伏氣兩大類,並就其病源、癥候及診治等進行闡述,既是溫病學論述的彙編又是溫病診治參考書,流傳頗廣。

傅山(1607-1684)明清之際思想家、書法家。他是著名的學者,哲學、醫學、儒學、佛學、詩歌、書法、繪畫、金石、武術、考據等無所不通。他被認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氣節的典範人物。傅青主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李顒、顏元一起被梁啟超稱為"清初六大師"。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傳世之作,在當時有"醫聖"之名。1917年民國政府在太原建"傅公祠",閻錫山題寫了"塵表孤蹤"的牌匾。

中西匯通張錫純其代表著作《醫學衷中參西錄》是其一生治學臨證經驗和心得的彙集。由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張錫純醫案》,是通過對張錫純1909年所撰的《衷中參西錄》研讀與實踐所得的一部張氏醫案,書中從診症、辨治、方葯到方解、按語,明了清晰;書後附有本書作者撰寫的"張錫純醫學思想探討"等系列文章及張氏自擬方索引,既使人看到了張氏精湛的醫術與仁厚之人品,也通過作者的筆加深了人們對張氏醫學思想的理解。張錫純(1860~1933)中國醫學家。中西匯通派代表人物之一。字壽甫。河北鹽山人。出身於書香之家,自幼讀經書,習舉子業,兩次鄉試未中,遵父命改學醫學,上自《黃帝內經》、《傷寒論》,下至歷代各家之說,無不披覽。同時讀了西醫的一些著作。1911年曾應德州駐軍統領之邀,任軍醫正,以後受時代思潮的影響,張氏萌發了衷中參西的思想,遂潛心於醫學。1900年前後十餘年的讀書、應診過程,使他的學術思想趨於成熟。1909年,完成《醫學衷中參西錄》前三期初稿,張錫純不避勞苦,自奉甚儉,常念學與年俱進,終生治學不輟。雖至晚年,每為人合藥餌,必躬自監製;修訂著作及複信答疑不肯假手他人。又力辟醫不叩門之說,每遇疑難重證,輒輾轉籌思,查考書籍。時人稱之為一代大師,實當之無愧。 唐宗海,字容川,四川彭縣人,中醫七大派"中西醫匯通派"創始人之一。生於清代同治元年,卒於民國七年,享年五十六歲。他先攻儒學,為諸生時在四川已經頗有名氣。光緒年間舉進士,中年之後則轉而研究醫學,主張兼取眾家之長,"好古而不迷信古人,博學而能取長舍短"。著有《中西匯通醫書五種》,包括《中西匯通醫經精義》、《傷寒論淺注補正》、《金匱要略淺注補正》、《血證論》、《本草問答》等。其中,《血證論》、《中西匯通醫經精義》為其主要代表著作。 王清任(Wang Qingren,1768~1831)又名全任,字勛臣。清代直隸省(今河北省)玉田縣人。富有革新精神的解剖學家與醫學家。他從少年時期開始學醫,由於學習刻苦,他很快就精通了醫學理論,醫術也很高明。他開過藥鋪,對許多藥物的性味、功用都很熟悉。王清任根據自己豐富的實踐經驗,對疾病的病因、病理有獨到的見解。他認為:許多病是由於血液流通不暢引起的。血液不流暢,淤積在某個器官或血管里,就影響了這個部位周圍組織的生理功能,引起疾病。根據這種"血淤致病"的學說,他研究處一些方劑,除上面說到的"通竅活血湯"外,還有"血府逐淤湯"、"嗝下逐淤湯"等,都很有效。雖然後世醫家對王清任的《醫林改錯》有著褒貶不一的評價,但是他肯於實地觀察,親自動手的精神值得肯定。他為醫世者留下了寶貴的資料,在瘀血證的立法及方劑的創立上,其發揚和革新有著很大的學術價值。
推薦閱讀:

懷古詠史詩
《溫州一家人》:一家平凡人的史詩
一個女人的史詩,景甜的紅在於她不紅
《軒轅大帝》定檔4.1 打造華夏文明史詩
重溫《南昌起義》史詩畫卷

TAG:中醫 | 史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