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載]【壇經故事之五,說不著空亦不住有】

  僧智常,信州貴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見性。一日參禮。  師問曰:「汝從何來?欲求何事?」  曰:「學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禮大通和尚,蒙示見性成佛之義。未決狐疑,遠來投禮,伏望和尚慈悲指示。」  師曰:「彼有何言句,汝試舉看。」  曰:「智常到彼,凡經三月,未蒙示誨。為法切故,一夕獨入丈室,請問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見虛空否?對曰:見。彼曰:汝見虛空有相貌否?對曰:虛空無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猶如虛空,了無一物可見,是名正見。無一物可知,是名真知。無有青黃長短,但見本源清凈,覺體圓明,即名見性成佛,亦名如來知見。學人雖聞此說,猶未決了,乞和尚開示。」  師曰:「彼師所說,猶存見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此之知見瞥然興,錯認何曾解方便。汝當一念自知非,自己靈光常顯現。」  常聞偈己,心意豁然,乃述偈曰:「無端起知見,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寧越昔時迷。自性覺源體,隨照枉遷流。不入祖師室,茫然趣兩頭。」  智常一日問師曰:「佛說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願為教授。」  師曰:「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義,不在口爭。汝須自修,莫問吾也。一切時中,自性自如。」  常禮謝執侍,終師之世。

.........................

  第五個案例是接引智常,為他開示既不能著有也不可住空之理,以及佛陀施設三乘和一乘教法的真義。  「僧智常,信州貴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見性。一日參禮。」信州,今江西上饒。髫年,幼年。有位僧人名叫智常,是信州貴溪一帶的人,年紀很小就出家了,一心只求開悟。有一天,前來參禮六祖。  「師問曰:汝從何來?欲求何事?」六祖問他說:你從哪裡來?想來做什麼?  「曰:學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禮大通和尚,蒙示見性成佛之義。未決狐疑,遠來投禮,伏望和尚慈悲指示。」伏望,表希望的敬辭。智常回答說:學人最近在洪州白峰山大通和尚那裡求法,承蒙大通和尚為我開示了見性成佛的道理,但並沒有解決我的疑惑,所以不顧路途遙遠前來參拜於您,懇求和尚慈悲,為我指明方向。  「師曰:彼有何言句,汝試舉看。」六祖說:大通和尚對你說了什麼開示呢?你說給我聽聽。  「曰:智常到彼,凡經三月,未蒙示誨。為法切故,一夕獨入丈室,請問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智常回答說:我到大通和尚處有三個月,一直沒有得到開示和教誨。因為求法心切,有天傍晚就單獨進入丈室求教:請問和尚,什麼才是我的本心本性?  「大通乃曰:汝見虛空否?對曰:見。」大通和尚對我說:你看見虛空了嗎?我回答說:看見。  「彼曰:汝見虛空有相貌否?對曰:虛空無形,有何相貌。」大通和尚又問:你看見虛空有形狀、有顏色嗎?我回答說:虛空是無形的,哪有什麼形狀和顏色?  「彼曰:汝之本性,猶如虛空,了無一物可見,是名正見。無一物可知,是名真知。無有青黃長短,但見本源清凈,覺體圓明,即名見性成佛,亦名如來知見。」大通和尚就開示說:你的本性像虛空一樣,沒有一物可見,這就是正見。也沒有一物可知,這就是真知。不分別青黃之類的顏色,也不分別長短之類的形狀,就能見到本來清凈的覺性。悟入這個圓滿光明的覺悟本體,就是見性成佛,也是如來的知見。  「學人雖聞此說,猶未決了,乞和尚開示。」我雖然聽了大通和尚的開示,但還是對見性不甚了了,懇請和尚為我開示。  「師曰:彼師所說,猶存見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六祖立刻指出問題所在:大通和尚所說,還是存在知見,所以令你無法透徹。現在我為你說一首偈頌。  「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說像虛空一樣什麼都沒有就是不見一法,這本身就是一種見,存在這種空的見、無的見,也是不對的。著有固然不對,著空同樣不對。就像浮雲遮住太陽,會障礙我們對覺性的體認。  「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說是不知一法,其實卻守了空知,是執著於空,就像虛空出生閃電,也是一種遮蔽和障礙。  「此之知見瞥然興,錯認何曾解方便。」瞥然,忽然。這個對於空的執著一旦生起,心有所住,就不可能見到覺性。所以,對空的執著也是錯誤認識,哪裡能作為悟入覺性的方便呢?  「汝當一念自知非,自己靈光常顯現。」如果能意識到這種認知是錯誤的,不再陷入對空的執著,覺性靈光自然就能時時顯現。正如百丈禪師所說:「靈光獨耀,迥脫根塵。」  「常聞偈己,心意豁然,乃述偈曰:無端起知見,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寧越昔時迷。」智常聽到六祖開示的偈頌後,內心豁然開朗,也說了一首偈頌報告心得。內容是:無端生起空的知見,執著於空相而求菩提,以為菩提是有的,或以為菩提是空的。哪怕內心還存有一點「我要開悟」的想法,就不能超越無始以來的迷妄。修行是一場沒有目標的旅程,不要想著開悟,不要想著幹什麼,這些念頭都是妄想,恰恰是我們不能開悟的原因。  「自性覺源體,隨照枉遷流。不入祖師室,茫然趣兩頭。」我們內在的菩提自性,就是覺悟的源頭和根本,但因無明執著而隱沒不現,使我們輪迴生死,流轉六道。不能領會祖師西來意,心就會在兩頭奔忙,不是著常就是著斷,不是著空就是著有。  「智常一日問師曰:佛說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願為教授。」一天,智常向六祖請教說:佛陀說了三乘法,又說了最上乘,弟子不了解其中內涵,請您為我開導。  「師曰: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四乘,或依《法華經譬喻品》羊、鹿、牛及大白牛車立四乘教,或曰聲聞、緣覺、菩薩、佛為四乘。六祖說:你只要觀照自己的心,體認本自具足的覺性,這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向外執著法相。法是法法平等的,並沒有四乘的差別,只是因為人的根機有利鈍,所以才出現與之相應的不同教法。佛經施設的各乘只是方便安立,是幫助我們認識本心、契入覺性的方法,根本目標是一致的。  「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大小乘的區別,從教下的觀點來看,主要是以發心而論。六祖則從禪宗角度作了分判:停留在聽聞教法或讀誦經文,就是小乘;能夠進一步如理思惟,依文解義,就是中乘;能夠如法修行,依法實踐,才是大乘。  「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如果能通達萬法,具備萬法,同時又超越對法相的執著,於一切法不染著,心無所住,就稱之為最上乘。教下講一乘和三乘,是代表修行的不同途徑,分別指向聲聞、緣覺和無上菩提。此處,六祖立足於覺性的聞思修進行說明,可謂獨樹一幟。  「乘是行義,不在口爭。汝須自修,莫問吾也。一切時中,自性自如。」六祖又告誡智常說:所謂乘,只是實踐的意思,不在於爭什麼大小之分。你要自己從修行中體悟,不必總是問我。在一切時中,都要安住於覺性,於如如不動中來去自如。  「常禮謝執侍,終師之世。」智常得到六祖的開示後,感恩戴德,終生都在侍奉六祖,直到六祖去世。


推薦閱讀:

[轉載]名人話幸福之三(語絲)
[轉載]書聖故里
(轉載)明星素描照,你更喜歡哪一個?
[轉載]描寫春天的古詩100首

TAG:故事 | 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