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點結合畫梅法步驟 梅花花朵畫法
第一步,以較深的墨色,畫出第一層次的乾和枝。先用側鋒入筆畫出曲折的主枝幹,留出空白,以便前後枝交錯。再以中鋒起筆,用藏鋒自上而下發旁枝,留出空白填花。注意畫面重心和枝條疏密穿插。
第二步,用較淡的墨色,以側鋒入筆,畫出第二層次。行筆至上端時,筆鋒由側鋒轉成中鋒發旁枝和細枝。注意斷開留白和構圖,不宜將上發枝畫在畫面正中。同時要控制好題款加印章的位置。
第三步,用硃砂或朱磦點花朵。疏密聚散要和枝幹協調,畫面重心部分花點密些,其他部分稀疏些。密集處以正面花朵為主,枝梢上端以蕾、半開為主。形成第一層次。
第四步,用淡墨勾圈第二層次的花朵。特別要處理好紅梅間隙的圈花,不要怕重疊,而要將圈花擠進紅梅的某些間隙,從而形成層次和「密不通風」的效果。但要注意整幅畫的疏密關係,切不可平均對待。
第五步,勾點花心、花須、蕊、蒂等。紅梅用濃墨,圈梅可用胭脂勾點花心。然後在圈花輪廓線周圍或下側,用曙紅或牡丹紅加水調和成淺紅圈染或點染。再以更淡的水紅色在花與背景空白處灑布一些色點,使畫面花叢與花叢渾為一體,增加層次和氣氛。但不宜平均灑布仍須注意整個畫面的疏密和虛實關係。至此,已基本完成,可將畫面懸掛起來審視一下,不足之處再以點垛調整彌補。最後在適當位置落款蓋章,畫就完成了。點梅的畫法
點梅,就是用筆蘸墨或色,直接點出花瓣的結構、形態。故稱沒骨畫法。 點墨梅,是用淡墨點梅花。方法是用禿筆先蘸淡墨,再蘸適量較深的墨,然後按花的正側偃仰背,以中鋒垂直點下。花朵分布有疏有密,點要圓,不露鋒,花瓣墨色有濃淡,使之有立體感。花心、花須、蕊頭、花蒂,要用濃墨在花瓣將干未乾時勾點。最後,在枝條上加苔點。
點綠梅,畫法和點墨梅大致相同。 用濕筆蘸白粉,筆尖蘸綠,即可點出嬌嫩的綠梅。心、須、蕊,蒂等用濃墨勾點。
點紅梅,可用硃砂、朱磦、曙紅、胭脂等色。用禿筆先調蘸硃砂或朱磦,(含色稍飽和些)再用筆尖蘸胭脂,按花朵姿態和疏密點出,即成紅梅。硃砂顏色熱烈而沉著,點出的紅梅雅緻含蓄。朱磦則火紅明快,點出的紅梅生機盎然,色調熱烈。作畫時可依不同需求和懸掛場合,採用不同色調
畫紅梅,花心部分可用黃粉勾點,但效果不及濃墨勾點理想。 點粉紅梅花,禿筆先蘸白粉和曙紅或牡丹紅,加適量清水調成淺紅,然後筆尖蘸較深的曙紅或牡丹紅,逐瓣點即成。最後以濃墨勾點花心、加苔點,即成色調鮮艷明快,賞心悅目的畫面。畫圈梅的步驟第一步是出枝。先用筆蘸調淡墨,在盤子邊上括幹些,再蘸深墨,以中鋒畫出最前面的枝條。起筆時用中鋒,畫至枝條下端漸轉側鋒,務必注意行筆過程中,枝條留白斷開,以便填花。也可先用較淡的墨,以側鋒畫出後邊的粗枝幹,再加前面深枝條。要根據構圖需要靈活運用。無論那種方法,枝幹的穿插交錯、疏密關係和斷開留白等都是一樣的。第二步,用淡墨圈出花朵。注意花朵的聚散和正側偃仰背的表現。花朵與枝幹需反覆交替進行。畫好主要枝幹,決定畫面大局,畫好一部分旁枝後開始畫花,花畫得差不多時,再在花中穿插枝梢,而後再補些花,或再添些細枝梢,這樣交替進行,逐步完善,不可各步驟之間截然分開。第三步,處理花心、剔花須、點蕊頭、點花蒂。用較禿的筆,以中鋒濃墨為佳。花朵的正反背側往往通過點心才能表現出來。
關鍵字:畫圈梅
第四步是點苔,收拾整理。干、枝、花等基本完成後,再回過頭看看總體效果,不足之處再作充實調整。最後在適當的部位題款加印章。一幅梅花就完成了。畫圈梅,一般不著色。為托出白花,可在花瓣輪廓外圍圈染淡墨。也可用淡赭石或淡草綠圈染。圈染時水分要足,力求滲化效果,切忌乾澀、刻板。圈染後可再用較大的筆,加水調和成更淡的赭石或草綠,點灑於圈花或枝幹間隙,(點灑時要有疏密,不宜過多)使畫面層次更充實多變,總體氣氛更好。 花心處一般留白,或點黃粉。 也有畫者,在畫好後,往宣紙背面花瓣里填白粉,會使白梅更加飽滿突出,增添姿色。梅花畫法點苔要領點苔要領畫完枝幹、花朵後,要以點苔作最後的充實調整,使畫面更臻完善。點有大小濃淡以及墨點、色點之分,其作用效果名不相同。粗大的濃墨點:一般點在枝幹邊緣,表示樹皮上的苔蘚之類附生物。也可點在樹榦的敗筆之處,以掩飾、彌補不足之處,如運筆轉折頓挫不當或墨色缺少變化等。有時一筆揮出難免產生枝幹過於流滑,而顯得淺薄單調,則可用濃墨點垛,使之增加厚重感和豐富變化。細小的濃墨點:點在花叢之中和細小枝條上,以表示一部分花萼和細枝上的枝節及附生物等,以增加花叢的整體氣氛和枝條的筆墨效果。淡墨、點:一是點在花與花之間的稀落處,使花叢之間起聯綴作用,更為湊。另一方法是用較大的筆,連點帶灑,散佈於畫面背景空白處,使梅花與白紙之間有色調過渡,不僅增加了畫面層次,也增強了畫面的整體感和總體氣氛。著筆點垛時,以中鋒垂直點下,如高山墜石。灑點時則握筆略側,水份要足些,使灑落點子有滲化效果。無論點垛、灑落,都要疏密錯落、大小相間、濃淡得宜,水份飽和。切忌排列整齊,大小一樣,左右對稱,枯澀無味。梅花花朵的分布花朵的分布花朵除正側偃仰背等朝向的不同外,在入畫時分布的位置很重要,應有疏密聚散的變化,切忌圖案似的散點式分布。一般在畫三朵花時,兩朵緊靠,一朵稍離,形成疏密有變之不等邊三角形排列。當畫許多花時,最密集的部分是畫面的主要位置,是一幅畫的重心所在。花的總體布局要和枝幹的疏密協調,做到「密不通風,疏可走馬」。即畫面重心部分的花朵要茂密紛繁,其他部分則要稀疏透氣。畫面主要部分應以正面盛開的花為主,其他部分,側、背、蕾等可略多畫些。枝梢尖端不開花,一根枝條中,下部宜密。上部宜疏,以蕾或半開的花為多。
梅花花朵畫法花朵畫法梅花有正、側、偃、仰、背等朝向,有盛開的、初放的、含蕊的、花蕾、開殘的,並有單瓣、復瓣兩種花式。寫意畫,一般畫單瓣為多。梅花為五瓣,花瓣呈圓形。開殘的可畫四瓣、三瓣、二瓣。花的色彩有紅、粉紅、白、黃等。也有白色略帶粉綠的,但不多見。花朵的表現方法,常用的有三種:圈花法(又稱勾勒法);點花法(又稱沒骨法);圈點結合法。
畫圈梅順序:先勾瓣、後花心,再剔花須、點蕊頭,最後點花蒂。正面花畫法:正面花為五個近似圓形的花瓣構成,大小基本相等。先畫上半部二瓣,再勾圈下面兩瓣,一筆勾成一個花瓣,也可兩筆勾出一個花瓣。初學時,要畫得認真規矩,每瓣都交代清楚,不可馬虎潦草,熟練之後,筆墨自如,圈勾自然圓轉,生動靈活。五個瓣組成的一朵花,大體上是一個較為規矩的圓形。用淡墨勾圈時,線條可稍粗些,水份較飽和,圈出花朵有滋潤感。也有用深墨圈花的,但線條要略細而發毛(中鋒運筆時略帶偏鋒)。花朵的大小,最好與原花等大或略大一些,不宜畫小,不可因畫紙小而縮小花的比例。圈花瓣時切忌內外皆實,五瓣分離、花瓣過尖過長、無中心等。花心的處理,不能一朵一朵地個別進行,需在一張畫的花朵全部圈點完成後,再統一畫花心。梅花花形較小,花心部分可作適當誇張,正面花心,可在五個花瓣中間畫一小圓圈,花心須成輻射狀,用硬毫中鋒剔須,線條要挺勁粗實,「健似虎鬚」,要長短相間,齊而不亂。切忌剔使用彎曲無力,過於纖細。點蕊頭,最好用禿鋒舊筆,中鋒垂直點下,圓渾厚實,點子要略粗大些,如「椒珠蟹眼」。點時要隨花須長短,錯錯落落,才有風致,切忌機械規則。花心、剔須、點蕊頭,無論是勾勒法還是沒骨法,皆需用濃墨,用其他色彩不及墨色強烈鮮明,富有神彩。半側的花:五個花瓣的形態有區別。前面兩瓣呈扁圓,後面的兩三個瓣被前瓣所遮,故不能畫全。具體著筆時,先畫前面兩個扁圓瓣,再添加另外的三個瓣,這三個瓣十分機動,富於變化,可表現半側花的透視程度。花心部分必須隨透視變化而變化。即半側時,花心小圓圈也應該略扁。其位置也不在正中,剔花須只呈半圓輻射。半側花見其花托,花托呈「丁」點,一般「丁」加二點,但要視花形而定。花托點在瓣與瓣中間。全側的花:一般畫三瓣即可,中間較大,兩側較小,露出一部分花須、蕊頭。因透視角度不同,有些全側花可不點須蕊。 花蕾:呈圓形,比花朵小,有的緊包未開,畫成圓圈即可。初綻的,兩三個圓弧交疊便成。先畫枝,後畫蕾,蕾多生在枝梢。畫蕾,用濃墨點托,顯其精神。背面的花:生長在枝幹後邊,只見花萼,不見花心和須蕊。花托上部分裂成片狀,稱為花萼,共五片,有紅、暗紅和綠色之分,在花與枝的聯接處,以濃墨點垛而成,點一點或五點。側面多見兩三片萼,用筆隨意一些,墨點要稍濃重,不宜太細,也不必拘泥於嚴格的組織結構,力求總體視覺舒服即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