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內部突然生變,德國遭遇打擊 ,中國該給那些老外一點教訓了!
寶馬因
德國車企壟斷歷史悠久
壟斷本來就是資本主義的深層代碼,西方經濟學家還專門為它們的壟斷形式造了詞:卡特爾、辛迪加、托拉斯。
德國這幾家車企的壟斷形式就是辛迪加,直白點說就是幾個行業大佬嫌賺錢少,私底下一合計,一方面向消費者抬價,另一方面向供貨商壓價。
正所謂,會當媳婦兩頭瞞,會開公司兩頭賺!
對於賓士,寶馬這種百年企業,早尼瑪混成德國企業的老油條了,壟斷這種事他們幹得還不少嗎?
遠的不說,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德國汽車品牌五大郎:賓士、寶馬、大眾、奧迪和保時捷就被懷疑成立了一個秘密組織。
五個品牌湊一起,打麻將多一個,鬥地主多兩個,這些都不可能。
表面上殺得你死我活,私底下卻打著那些齷蹉的小九九:在設計、成本、配件、市場方面步調一致,喪心病狂的追求利潤!
在90年代,日本經濟最輝煌的時候,日本車企一騎絕塵。豐田的利潤常年超過大眾三分之一的情況下,英國,義大利,法國車企的日子都不好過,美國福特汽車也被迫將世界500強的榜首讓位於沃爾瑪。
德國車企卻在這期間做得更強了,德系三甲BBA常年與日系車拉開檔次,接連收購英國的賓利和勞斯萊斯,大眾和奧迪也在中國高端市場扎深了根。
既然德國車企的壟斷是一直都存在的事,以前也有單個的被爆出,為什麼這次被一鍋端了呢?看來歐盟真是窮瘋了!
為什麼是德國?
按理說英國退出歐盟之後,德國就是歐盟的老大了,而德國車企又是德國人的寶貝兒子,心頭肉。
可歐盟這次卻拿了盟主家的兒子放血,是腦子短路了還是裝傻賣萌?
其實這是歐盟的正常邏輯——「地主」家裡有餘糧嘛!
歐盟的前身是德、法、意、荷、比、盧六國在1952年搞的歐洲煤鋼共同體,目的就是推動煤炭和鋼鐵的生產銷售,其成立的目的就是基於利益的。
後來英國的加入,肯定也是無利不起早。以利相交,利盡則散,關於英國退出歐盟知乎上有個很恰當的比喻。
幾個大佬建了個微信群,互相發紅包玩,後來進來一群窮逼,來了只搶紅包不發,於是一個大佬就生氣退群了。
這個比喻還可以完善一下,雖然群不是英國建的,武功也不是它最高,但是要論在江湖的地位,就非它莫屬了,於是它成了群主。
這群窮逼不發紅包就算了,還天天催著群主發紅包,不發就罵群主是傻X。
英國二戰前是老牌帝國,二戰後是五常之一,經濟玩得不咋地,套路可是一大堆,縱然是身處歐盟的時候,英國依舊用著英鎊而不是歐元。
英國就對歐盟這種劫富濟貧的「內部反壟斷」提出過質疑,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發展到24個成員的歐盟,扛著民主大旗的歐盟,不再以單個大國的意志為轉移了。你不是盟主嗎,不吃你吃誰啊?
歐盟對英國的反壟斷調查依舊我行我素,2015年和記黃埔宣布將以92.5億英鎊收購英運營商O2全部股權。143億美元的大型交易被歐盟盯上了。
如果壟斷成立,罰款將在10億美元以上。
連美中俄都要給英國一個面子,歐盟居然把英國的憤怒不當回事,再加上難民問題,英國乾脆退群了。
歐盟本來只有三個地主,現在跑了一個,該吃誰呢?
歐盟老三法蘭西,以奢侈品聞名於世界,路威酩軒集團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集團。反壟斷的大刀一砍下去,錢還不跟水一樣的流啊?
但是,法國的葡萄酒,時裝以及化妝品等產業與經濟不景氣的弱雞義大利有重合。同樣一個行業,歐盟砍了法國,不砍義大利,是說不過去的。
而且,法國也是五常,政治地位已然很高了,經濟也比不上英國,逼急了它也是會退群了。
歐盟裡面的窮國,就只有拿德國當地主打了!
首先是德國經濟實力強勁,全球第四,歐洲第一。其次是戰敗後的德國需要在歐洲謀求政治話語權,肯定會為了政治影響力付出一定的代價。勃蘭特華沙一跪,德國人站起來了,現在德國想要的是坐下去把二郎腿翹起來。
因為難民問題,德國民眾對默克爾和歐盟已經相當不滿。
這群難民也是傲嬌,把他們放在郊區吧,這群大爺還嫌棄不夠發達。按照他們的邏輯,歐盟就該把唐寧街和白金漢宮騰出來給他們住,巴黎的愛麗舍宮和柏林的總理府騰出來讓他們上班。
中國的小學生都知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有本事回去把你們自己國家建設好啊,國家一有難就往外國逃,尊嚴全無,還出國丟人現眼!
抗日戰爭的時候,林徽因一家逃到四川,也並不安寧。有一天,她的兒子梁從誡問她,日本人打來了怎麼辦?
林徽因淡淡地說:中國的讀書人向來只有一條路,你家門口不就是嘉陵江嗎?
幾乎每一個國家都經歷過災難,有災難不可怕,可怕的連骨氣都丟了。
連歐洲三哥法拉西都被難民嫌棄經濟不景氣,何況是那些常年吃補助的東歐呢,大多數難民都想往德國和北歐跑。
2015年德國接受了超過100萬的難民,2016年前三季度的接收量更是佔到了歐盟的一半以上。難民的大量湧入,本身就加劇了德國的經濟負擔。
這次歐盟又把德國民眾為之驕傲的汽車產業一鍋端了,按照歐盟對反壟斷處罰的最高標準——年收入額的10%,罰款總額接近500億歐元。
500億的罰款對德國也不是小數目,真要砍下來,對難民怨聲載道的德國民眾裹挾默克爾退出歐盟又多了一個理由!
萬事靠別人的歐盟小國,逮著個大戶就想一口吃成大胖子,按它們這種吃法別說是德國,就算是美國,也會被掏空的。
中國要不要撈一把?
2015年,歐盟對高通進行反壟斷調查後,中國也對高通開出了60億元的罰單,之前在中國手機廠商面前趾高氣揚的高通,立馬就慫了,也不討價還價,直接認罰。
有些外國壟斷企業就是欠收拾,在中國對高通開出壟斷罰單之前,高通憑藉專利技術可是沒在中國少賺錢。
管你中國廠商賺不賺錢,反正老子高通就是要賺錢,你那個手機就是賣100塊虧20塊,老子也得收你5塊專利授權費,用老子晶元的還得單出錢。
那副不可一世的樣子好像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沒有能收拾他們的人了。等到罰單一開出,高通立馬變成了孫子。
西方企業在中國的壟斷與差別對待不是一天兩天了,有一個算一個,隔一個罰一個,絕對沒有冤假錯案!
一些觀點認為,憑國內車企目前的實力,對外資品牌的反壟斷調查會削弱國產汽車的成本優勢,如果我們對德系三甲開出罰單,日美韓系車企也會因此降價,從而與國產品牌形成更直接的競爭。
所以對外國車企的壟斷目前還應該忍耐,忍耐下去才有利於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
日韓車企那些欠收拾的癟犢子玩意兒,它們不打下來,我們遲早是要打上去的。
本姑娘的觀點是:不忍了,西方企業當中那些欠收拾的貨,你越忍,它越不拿你當人。國內的車企也是,國家越給他們保護,他們越是不爭氣。
韓國的現代起亞從建立工廠到能夠獨立自主開發車型僅用了18年,而我們的一汽從建立合資企業開始已經26年了,搞出什麼像樣的車型了嗎?
拋開國有企業不談,吉利,奇瑞,比亞迪等民營車企業也都在20年以上了。
在溫室里待了這麼多年了,也該放出來闖闖了。真正有能力的,中國消費者自然會捧你,就算是有差距,只要不是太大,多數國人還是會支持的。
對於那些隨便在國外買個落後車型就來騙取中國老百姓信任的,趁早倒了算了。
真祭出了反壟斷的大刀,罰款所得還可以用來補貼那些敢和外資企業真刀真槍對著乾的中國車企。那些真正有實力的企業,必將在暴風雨中飛得更高。
我們就不信,諾大個中國,就出不了一個全球聞名的汽車品牌。
作者:王姑娘身高一八五
推薦閱讀:
※陽光下的潰爛:揭秘德國第一大產業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德國卷)
※德國刑法頂尖期刊都在研究什麼鬼?(2)
※德國高級音響協會示範天碟 藍調人聲NO Blues - Farewell Shalabiye 4c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