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氣貫頂法網路教學講課教材 (4) 網路講課教學 國際智能氣功中心 :: 智能論壇
06-19
捧氣貫頂法網路教學講課教材 (4) 余 洋 四、捧氣貫頂法"起式"動作講解(1)、怎樣做好「翹掌」這個動作? 一開始這個翹掌看來很簡單,表面上看就是這麼一轉、一翹掌就完了,其實並非這麼簡單。按照姿勢要求,一開始我們是自然站立,兩個手心在腿側放著,手心向著腿的,虎口向前的。 翹掌的時候,這個動作姿勢要領是: 1)、把掌心從向內轉向後。這個轉向後的時候,不是僅手腕子轉,連整個胳膊都要轉。 2)、這個轉的時候,不是這麼一個簡單的轉,手腕子一翻就完了,而把整個臂放鬆,意念想一下小手指,(定住神門,容易安靜),然後肩帶著向後一轉; 3)、不能就這樣一擰,再轉過來,要整個手臂、手掌整體的轉四分之一個圓,然後翹掌。 4) 、翹掌時,肘關節要下垂放鬆,手腕不能不能出力,好象有個小人在下丹田用線在抻動肩關節這樣轉,抻動腕關節,再翹掌。 這個動作的要領我們這樣展開了,給大家講清楚,要一步一步來。掌心向內轉後,再把掌翹起來,做的時候姿勢是這樣做,按地拉氣,要用意念一按,按到地下。(2)、 「下按」,怎麼說是按到地下呢? 怎麼說是按到地下呢?我們練 「捧氣貫頂法」是以帶脈來分天地,也就是說,以帶脈延伸出去就是天地交合處。帶脈以下為地,帶脈以上為天。或者把人體看著是一棵樹,帶脈就是地面,帶脈以下的形體為樹根,帶脈以上為樹榦、樹枝、樹葉。因此練功時,手臂放鬆下垂,手掌在帶脈以下翹掌下按,意念是按到了地下,按住了地下的地氣。(3)、 怎樣做好「拉地氣」這個動作? 講解 「拉地氣」這個動作。 這樣拉氣,意會帶動地氣前推,後拉,前後動,一般是一推,一拉,一推,一拉,就完了,這是很自然的推拉動作。 1)、這是剛開始學功時這樣做動作,當你稍稍練熟了一點的時候,就不是這樣簡單的推拉了。 這個推拉我們首先要明了,他是什麼目的,推拉有時候往下一按,是要把自己的氣和地底下裡面的氣接上。地下的氣是什麼?一般的人不容易理解,意念活動往往沒有著落。其實地下之氣也是虛空之氣,按地拉氣時要用意念想像手穿透地球,延伸到地球的另一端,地球的哪一面不也是天空(虛空)嗎?所以不是隨便一按就完了,要帶著意念往下一按,按穿地球,按到了地球哪面的天空,地底下的氣也到了虛空那去了,地下也好象天空那麼多的氣。 2)、 第二個,使自己的氣能放出來和地下虛空的氣接上。因此,練姿勢熟了以後,要加上意念。一開始不會練功的時候光會推拉的還做不過來的時候不能加意念,熟練了之後,再加意念,這是第二步,要有意念活動。 3)、 意念活動練熟了以後,就要走第三步。第三步是什麼呢?這一推,一拉,一推,一拉,不能隨隨便便那麼推拉,推過去,怎麼回來呀?氣不能斷了。 實際上,當你熟了以後,往前推的時候,實際咱們做任何動作都是一個圈圈,這麼一推,回來的時候,這手再轉那麼一個圈回來。推過來,不能這麼直著回來。要用手指、手掌稍稍劃點圓的回來。圓一些,不是直的回來,這個圓的,可能是圓的非常小,一點點,那手指頭那麼一動,就夠了,一推出去,一擰,不是那麼直著按原路回來,一擰,稍微一擰就回來。手掌不是走的直線,是走了一個平 ∞ 字,要精心體會其中的奧妙。 這一擰,那就有學問了,身體放鬆了擰,那麼一擰,就把你的氣兜回來了,那本身一擰的時候,那氣,那手,還要配合手心一擰,一吸,把氣吸進去了,把手往下一按,掌心凸出去,這一開出去了,到那兒一轉圈,一回來的時候,掌心往那麼一合,那就把氣又吸進去了。它裡面是一開一合的, 「捧氣貫頂法」不就是要求一開一合嗎? 這樣的開合,是在動作熟了以後,到了第二步時才這麼做。到了第二個層次,就是要這麼開合了,同時要用你的意念,一開,把體內的氣放到地下的虛空,一混元,再一合,地下面有氣,把地氣往回這麼一收。 手能這樣開合了,將來就一按地的時候,一推,身體整個都會往外脹,往回一收的時候,身體都往回收,往內一收,都收到裡邊去,那才行。將來每一個動作都要這麼開、合,才能提升練功的層次。 這些問題講課時只能這麼一層一層的講下來。但在練的時候,你可不能一下都練,你要想,氣要往外脹、脹……急於求成不行,照顧不過來,也練不好功了。(4)、 怎樣做好「貫肚臍」這個動作? 做了三個推拉以後,下面就開始松腕轉掌,捧地氣上升,在松腕轉掌的時候呢,要是又恢復到原來的情況,再鬆開手掌不翹了,然後再轉掌心向里,再回來四分之一。這個情況,不能光轉腕子,要膀子這兒擰過來才行。這個意思就是別光手掌動,要上面跟著動,膀了也跟著動,這樣全身的氣就整了。 這一點一開始練功可能做不到,但是慢慢慢慢的,要逐漸的按這個要求去做。 接下來的動作是松腕轉掌,體前抱球,抬與肚臍高,回照肚臍,順勢轉掌心向下,沿天邊向體後外展,把身後天地之間氣貫入命門…… 1) 這個動作,同學們要注意,一松腕的時候,往下一松,這一下又按到地底下里去了,從地底下一轉,捧起個氣球來,從地底下一拉,往上一拉的時候,這個氣球拖著一個大尾巴,把地裡面的球都帶起來了,前半身都是氣,從地底下到這兒都是氣,然後這樣去照肚臍,把這個氣和身體結合到一起了,再往裡面一擠,氣就進到身體裡面去了,把體內外的氣就連上了。 2)、做「回照肚臍」這個動作的時候,不能太隨便了,要注意以下幾點。 A) 手掌不可以把地氣捧出「地面」 ——肚臍以上,有很多人,特別是女人,很容的捧到胃前,甚至乳房前,捧得太高;應該是手掌的中指與肚臍在一個水平面上。 B) 肚臍向外延伸的平面,無限遠處即是天地交合處——「天邊」,用意念將天邊的混元氣引進肚臍。 C) 意念引氣至肚臍這樣還不行,要把氣穿透肚臍,引至命門,這樣氣才能深入體內。有了一定功底之後,貫進肚臍,穿透命門,川流不息,提升功力。 肚臍到命門是軀體混元氣(元氣)貯存之地,此處氣只要充足,生命力即旺盛,我們練 「捧氣貫頂法」,首先以意引氣,在此建立一條與宇宙原始混元氣的暢通的通道——「長壽通道」,對加強生命活動有著重大的意義。(5)、 怎樣做好「體側外展」這個動作? 體側外展,這個動作還是個拉氣的問題,是要把自己氣和大自然的氣結合到一起,按著地,往外展,是按著天邊上刮著走,這個手好像擄在天邊上,我們朝田野上遠處一看,天地交合的一個邊上,你一想天邊上的天地交合處,要有用手這麼擄著天地交合處走的概念,就不能隨隨便便那麼一走,相交了嘛,好象是有一個邊,手要按著天邊那麼轉,就是手擄著那天邊走的,擄到體後,手在後面雖然沒碰上,可是意念要想手掌碰上了,從那個天邊上往回一拉,把氣拉回來,往命門那麼一貫,是這個意念。 同學們一定要有這個概念,沿天邊向後展,說天邊,你得想著天邊才行,這手是按著天邊走的,這樣的話,就很自然的用你的意念和這個虛空的氣結合上了,然後這麼一拉的時候,就把這個氣貫到身體裡邊來了。 順勢轉掌心向下,沿天邊向體後外展,兩手外展時,手不能低於腰帶。 容易出現的錯誤有以下幾種: 1)、外展時,手臂沒有伸展開(要似直非直),肘關節、腕關節沒有放鬆,肘彎曲有角度; 2)、手掌到背後低於命門,有的手臂在體後仍然伸展不開; 3)、掌間距離太大,沒有呈揹球狀; 4)、掌心不能向內回照命門,而是掌心向外翻。 同學們一定要有這個概念,沿天邊向後展,說天邊,你得想著天邊才行,這手是按著天邊走的,這樣的話,就很自然的用你的意念和這個虛空的氣結合上了,然後這麼一拉的時候,就把這個氣貫到身體裡邊來了。(6)、 怎樣做好「貫命門」這個動作? 同學們在體後貫命門的時候,,把手腕翻起來手心要高一點。好多人這個地方都矮了。這個動作,一般的一做就矮了,很多同學一照,就照到臀部,要往上來一點,把這個肩膀鬆開一點兒,把手腕翻一翻就能照準命門了,把身後天地之間氣貫入命門…… 貫命門,也同樣要意念要想貫至、貫透肚臍,道理同貫肚臍一樣。命門到肚臍是軀體混元氣(元氣)貯存之地,此處氣只要充足,生命力即旺盛,我們練 「捧氣貫頂法」,首先以意引氣,在此建立一條與宇宙原始混元氣的暢通的通道——「長壽通道」,對加強生命活動有著重大的意義。(7)、 怎樣做好「貫大包」這個動作? 中指點大包穴這是個關鍵部位,目的是氣貫中丹田,人體有十五個大的絡穴,每條絡脈有一個絡穴,大包穴是脾之大絡。我們練混元氣就必須把全身的絡脈打開,點此穴,有助周身絡脈張開。因此點大包穴時,要精神專註地用手中指往裡按,似乎中指尖在體內碰上了,就容易把絡脈衝開。屆時全身有酥酥的感覺,直通內臟,有時從里往外沖,有時從外向里沖,使絡脈之氣和暢。點大包穴,也可以指尖從後向前劃個小圓再點按。 兩手從體後貫過了命門以後,然後兩手攏氣向上,至腋下貫「大包」。 1)、我們在講十三門的時候,講過了一個「大包」,這大包是啟動全身的絡脈的開關,先把全身的絡脈打開,打開以後,這個氣在體內外就比較容易暢通了。因為地氣貫足了,氣足了,再往這兒一點,往這一貫,就容易把這絡脈打開,至於怎麼開就別管它了。 2)、不能在大包這兒也沒往裡面貫,一比劃就完了。意念要往裡面一擠,一擠,哦,覺得氣進去了,要往裡面進,要往這兒用意念,意念往這兒一放,要真進去,兩個手一點的時候,兩個手在裡面碰上了,有這個概念,往那兒一碰,這氣兒就給沖開了。你可不能往這兒一比劃,就完了。這一點是我們能不能打開絡脈非常關鍵的問題。 練外混元,如果絡脈不能打開,你想要能把體內的氣開出去,那就不容易做到,所以往這個地方一點,意念一貫,兩手一接,是最大的關鍵。 3)、兩個大包貫通還有更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心、肺所在的中丹田與宇宙的混元氣得以暢通,同時也有打開人體混元竅的的重要作用,混元竅的氣充足了,通暢了,就使人的情緒健康有了基礎。因此,在大包與大包之間建立一條混元氣的通道——「健康通道」是非常重要的,練功者要精心體會和掌握。 有人問,穴位點不準怎麼辦,大包就是這一片地方,差不太多就行,因為這個手這麼大,往這裡面一擠,就擠進去了。所以基本上擠進去了,相當於在膻中穴下面點,相當於在紫宮穴,紫色的紫,相當於在中庭這個位子,從裡面這麼一擠,就擠進去了,它就開開了。(8)、 怎樣做好「回照印堂」這個動作? 回照印堂,這個動作也不能隨隨便便,要用意念把在胸中相碰的一股氣,由膻中穴衝出來與虛空的混元氣混化,回照印堂時再貫進頭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一開始練功的時候,回照印堂,拿手腕往裡面微微一曲就夠了,就照印堂了。 2)、將來慢慢慢慢的練熟了以後,就不是拿整個手照了,手伸平了,要微微的用中指未節一點,一頂,一屈曲,就夠了,可是你一開始中指尖這塊你不會曲,你就將兩個手指大屈曲就夠了,慢慢動作越小越好,要是能放鬆了,一按一頂,這腦子中這兒會,咚,一跳,你要是動不好,他不會跳,動好了,一個手也行,動好了,就這麼一點,咚,會一蹦,會一炸。 要放鬆了才能有這種感覺,不放鬆了,綳著勁兒就不行,不練熟了也不行,熟了以後,這兩個手,兩指頭,一直射到頭裡邊來,意念一想,就過來了,熟了,才會慢慢體會得到。 3)、回照印堂的動作初學者可以掌微內扣,熟練後不能意念把氣只停留在印堂上,可用中指末端向印堂一翹,把手中之混元氣球收至印堂,動作越小越好,兩中指尖如兩條線匯合於印堂,印堂內就會有脹、緊的跳動感,甚至耳根部會有動感。要把氣引進頭腦中,直達玉枕骨下,向頭腦中貫氣;練熟了之後,還要能穿透玉枕骨下,以意引氣,讓混元氣川流腦海之中,氣進頭裡把上丹田打開,敏感頭內關竅,利於開天目,導引意識感知,有助開發各種功能。 從印堂到玉枕骨下,正是左右兩腦形成的前、後腦腔,即俗稱的上丹田,此處混元氣的充盈度、通暢度對頭腦的活力與靈明至關重要,同時,由於我們人的意元體中心也處在兩腦之中間,此處氣充足了,對保持意元體的穩定性和開發意元體的各項超常智能作用很大,因此在印堂和玉枕骨下建立一條通暢混元氣的通道——「智慧通道」,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9)、 回照印堂以後,怎樣做好「兩臂外撐、外展」這個動作? 一點印堂以後,隨之兩腕微微轉動,帶動十指斜相對,而後轉肘外撐,力點在肘,帶動兩臂向兩側展開。 兩臂外展,至體側呈一字,手掌不能低於肩,胸要闊展開,兩臂要真正做到外展成一字; 兩臂撐開這裡頭又有點學問。這個學問在哪兒呢?可以分三層來講。 1)、一開始同學們撐的時候,就這麼往外一張就行了,往外張開,拉著,把他拉開就行了。 2)、稍稍練熟了以後,這手的拉開是這從裡頭膀子往外撐,好象是抱著個越來越大的氣球,圓的,圓著撐出去。再轉陰掌,一開始這麼做就行了。 3)、等將來再熟了以後,兩臂外展時可體會三種力量:一是光這個手臂往外擠,有點擠不動,用背膀往外擠,會感到擠不動(阻力);第二種力量是外邊拉,裡面吸,拉不開。肩帶肘外拉,感到兩臂內有吸力,拉不開(吸力);三是兩臂之間像有個大氣球似的脹開,臂內充滿了氣(漲力) 臂由內往外撐開。手撐捋著天邊走,把內外之氣連通在一起,氣就整了。這三種力量,可以慢慢的去體會。 但是,練功初學者,一開始不要這麼去搞。當你練熟了,對這三種力量都有體會了,你才會感覺到手臂裡面有氣,到那時候,裡邊的氣在裡邊充斥,裡邊流行,將來你有了這個感覺以後,把氣都貫滿了,裡邊通透度都有不一樣了。你光會這麼隨便一比劃,那就不行了。(10)、 怎樣做好「轉陰掌、連續轉陽掌」這個動作? 「轉陰掌、連續轉陽掌」這個動作是,兩臂外展將至體側成一字時,用小指帶著向下轉四分之一圓,掌心將向下,繼續轉掌心向上,這個動作是掌臂從兩側劃弧上升的同時連續轉掌。只有動作圓活連綿不斷,氣才不會斷。 我們 「捧氣貫頂法」的動作要領,不是講了要連綿不斷嗎,要連續嗎?在轉陰掌的時候,要注意動作還要保持連續,連綿不斷。同學們練功往這兒一展,展開了以後,這個轉的時候,手掌都要用小指帶動,小指帶動著繼續轉成掌心向下,轉成陰掌;然後要連續轉陽掌,從天邊那兒撩起來,你要從容不迫這兒轉過來,手臂邊向上起,邊轉成掌心向上,向上劃弧,其中暗含手掌要用小指帶動划了一個 ∞字 ,要是這麼一愣擰,氣就斷了,是斜著轉過來的。(11)、 怎樣做好「向上攏氣」這個動作? 向上攏氣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胳膊要直而放鬆,兩手如托物,會覺得沉而費力,這是承受了天地之氣,兩臂之氣充足的表現。兩臂從體側慢慢上升。 2)、意念要想手臂在虛空中沿天穹向上捧氣,這兒一起,就是從天邊起來了,從天地邊上那兒擰一下,拉起氣來,關鍵是這個大拇指擰起來,手張開,托起來,手如果放鬆了,這麼一托,,這胳膊應該是很沉重的,有托不起來的感覺。 3)、要是感到輕輕鬆鬆,很容易起來就不對了,說明沒有放鬆,用力了。把地氣攪起來以後,拿著很沉,手向上一起非常非常費力氣,胳膊酸疼酸疼的,有些人手一比劃就舉上來了,哪就不對了。真正撩起來,手攤開,你放鬆了以後,這麼大的和面積,這麼多氣,沉得很。 什麼叫一個大氣壓?就是在空氣中一平方厘米,有一公斤重,稱為一個大氣壓。你的手臂、手掌伸展開了,這有多少平方厘米呀!得有多少公斤重!有人說下面不是還有氣托著嗎,但是當你練功意念一鬆開以後,跟上面的氣結合上了,下面托的氣就沒有作用了,那你要想向上托著走,應該沉得很,非常沉,一氣撩起來,一托,都會有出汗的感覺。(12)、 怎樣做好「兩掌頭頂上方相合」這個動作? 「兩掌頭頂上方相合」這個動作不能就這麼隨便一合,要加強意念,要注意的是: 1)、兩手攏氣起來之後,這個起,你不能光攏頭頂這一點氣,意念是從天邊那兒起,手摸著天那麼走,這半個天哪都歸你了,你從天邊那兒起,是走了一個弧線,正中天頂上,最高那個地方也叫「天心」,天之中心。 2)、到頂上,兩手一擠,到上面一相合,從上面碰到以後,輕輕上拔一下,用意念把體內的氣先由頭頂放出來,與天心之氣相混元(化)。 3)、兩手到了天的中心,兩手才這麼一擠,天心的混元之氣沒地方跑了,就被手擠著下來,「呼」的擠到身體裡邊了。不是貫氣它也在貫氣。兩手一合,把氣都擠下來了,從頭頂往下一落,進入到體內去了。(13)、 怎樣做好 「合十手」這個動作? 相合兩手,沿體中線下落,將落到頭頂上方(百會)約10厘米時,向前滑落,兩手落下來之後,至胸前成 「合十手」。做好合十手的要求有: 1)、大臂與身體大約45度; 2)、兩小臂成一字,兩掌相合,雖然有的人手指長,有的人手指短,基本上手指尖都在頭以下,指尖向上朝天; 3)、手掌和這個小臂,成90度,指尖向下的垂直綫與小臂的水平綫形成一個十字; 4)、拇指根正對膻中穴,離胸約10厘米。 5)、這腋窩要往外張開,把這個胸也要張開。 6)、意念頭頂上方虛空有一雙混元氣的手――「混元手」(佛教可稱「佛手」)由百會直落,經頭、經胸,在胸中成「合十手」。意念讓進入胸中的混元氣在胸中鼓蕩鼓蕩,融入體內。 7)、不要故意用胸前的手掌去劃圈圈,干擾氣的運行。 這個動作是個整體作用,就是把這個人放到天地之中。而且把天地之氣,整個空間的氣都收到身體裡邊來。 在胸前成合十手。起式就到這兒結束。(14)、 「起式」都有哪些作用? 這個預備式一啟動,就是天,地,人三才,也叫三才式。起式有以下的作用: 1)、這個起式,看來簡單,實際上是走了地盤、人盤、天盤,天地人三才,也叫「三才式」。 一開始翹掌按地拉氣,這一起來,一轉圈,下面一貫氣,回照肚臍貫下丹田,為地盤,這是「地」。 兩手順式向上攏氣,往大包這兒一點,點按大包穴是向中丹田貫氣,往當中一碰,中田,為人盤,一直到了這個地方,那都是「人」。 轉掌照印堂是貫上丹田走天盤。這是「天」。 在頭頂上方兩手相合是向百會、天門貫氣。胸前合十落到中丹田,落到人盤,把上下統管起來。 智能功收混元氣,雖不講天陽、地陰之氣,但可以從不同層次去理解體會。通過起勢把天地之氣、內外之氣結合到一起,調動了全身的氣機。 2)、在起勢中手的轉動大都以小指帶動,小指屬心經,可調動心經,收攝心神。 3)、雙手下落於胸前合十,這個動作叫合十手當胸,可使十指氣脈左右交通,形成環流,而勞宮相對又可使左右氣機平衡,大拇指對膻中可收氣血相合、收攝心神和排除雜念之效。 4)、從腋下一出來,是上田,再上來就是走天盤,從上面再下來,是從頭頂擠下來,這個是貫頂,是頭上合十,一擠,他從頭頂上百會走了,從天門走了,再下來,最後,落於人盤當中的中田這個地方。 5)、就這麼一個簡單的預備式,這天,地,人三才之氣,攘括氣功來講,就都有了。我們現在搞混元氣就不講天陽,地陰,不講那個了,只是一個混元氣,但是這各起式是從三個不同的層次上來收取混元氣的。我們大家對這個起式必須要作這樣的領會,要重視它。(15)、 「捧氣貫頂法」採氣的方法有哪三個? 「捧氣貫頂法」採氣的方法就三個: 1)、一個是一推一收,就這麼前後推拉氣, 2)、再一個是平拉氣, 3)、再一個是立拉氣,就三個拉氣。 這一拉把你內氣放出來,內氣放出來以後,你只要想著天邊,不要想著氣。我們向外推的時候,你可千萬別想著:「我們把氣放出去吧!」這樣想,那就壞了!往那麼一推,就要想到天邊上去,意念這麼一動就把氣放出去了。 這氣出來以後呢,我們人體的氣,有人體混元氣的特徵,讓我們人體混元氣和大自然界混元氣一結合,氣增強了,氣多起來了,就在人體周圍形成很濃厚的氣場。就在這推拉,推拉,推拉的時候,就把人體的氣同外界的混元氣混和了之後,再收回來,這個氣就把人體混元氣充實起來。 就這麼幾個拉氣,再加上一個貫氣,這就是我們 「捧氣貫頂法」的精華,精髓。那我們還要其它那些姿勢幹什麼的呢?就是把他前前後後視為一體,整體性更強一點,而跟本精髓,精華,就是這個推拉推拉,再往裡邊貫,主要就是這個東西。當然那些前後次序的安排,也有它的作用。 (續5)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新型網路詐騙出現,網購時注意了!
※網路緣
※盛大將推出中國版《第二人生》網路遊戲
※憤怒!「長白山事件」韓國媒體的無恥報道 - 雲中漫步 - 王朝網路 - wangchao....
※【網路原創】月容聯集(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