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的小孩」沒有跟我們一起長大!

一、內在的小孩  心理學所說的「內在的小孩」來自於兒童式的不安全感。    我們長出了成人的身體,受過高等的教育,發展出相當的智力,又學習到某些工作的技能,但那內在的小孩還呆在我們幼年的創傷里,躲在過多被威脅或過度受保護的經驗里。 這個小孩內心充滿恐懼,眼光流露出不安,對事物的理解滲透了非理性的因素,對人與事做出的反應是逃避的和自我防禦的。 這個小孩,它的行為動機是尋求舒適與安慰,它的行動傾向是逃回到過去,甚至退行到母腹里。他不讓我們面對現實(因為沒有絕對保障),它阻礙我們成為自己(因為不夠完美),它拒不接受事情的後果(因為不合心意),它要求成為關注的中心(最好變成上帝,有天使環繞著唱讚美詩)。受到極深的不安全感的控制,它用兒童的奇幻思維把我們的生活變成了一個可怖的世界,用象徵的方式在事物之間建立一種神秘莫測的恐懼關聯。二、生命存在的目的  人性的兩個基本傾向:追求舒適的逃避傾向,渴望成長的直面傾向。  一個人的成長環境中,總有各種文化因素對其內部的這兩個基本傾向發生作用,或助長其逃避本能,或促進其成長需求。考察前述個案的家庭環境:父親的粗暴給個案帶來過多威脅,母親的過度保護又造成個案的心理依賴。家,既是當事人因為恐懼而試圖逃離的地方,又是她出於依賴而用來逃避精神成長的舒適區。  從小到大,我們的父母很多時候都把我們當成小孩子,使我們有空間不去長大,我們也更有理由不去面對和承擔成長的困難。而且,有些能幹的父母甚至一直在為子女安排一系列的人生。幾乎可以說為子女創造了一個文化意義上的「母腹」,使子女與她維持著一種共生體關係,不能在精神成長上實現與母體的分離,從而長成自己。而父母親很有可能意識不到這些,他們確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子女好,都是出於「愛」。但這樣的「愛」所創造的條件不能讓生命長大。很多時候我們的內部卻有成長的渴望,它如此強烈,但走出舒適區是如此困難,因為,我們內心有一個擔驚受怕的孩子。所以,當我們帶領內在小孩成長時,我們生命內部那些被壓抑的資源就會湧現出來,我們的生命才能如花綻放。因為,生命存在的最終目的是成長,而關注內在小孩的最終目標是促進生命成長。 三、內在的關係模式——內在的小孩與內在父母    情商比智商重要已成公論。  情商是什麼?是性格,是人格,而人格是我們內在的關係模式。從這一點而言,父母不必太忙於給孩子灌輸知識,因為他們與孩子的關係,實際上遠比這些知識重要。  假若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和諧,那麼,孩子的精神胚胎就會在這個關係中自由而安全地得到最大限度的成長。  所以,父母應切記,與孩子的關係,才是壓倒性的關鍵所在。  新精神分析流派、現代客體關係心理學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內在的關係模式,這個關係模式決定了我們與其他人、與社會、與世界乃至與自己的相處方式。這個關係模式,用簡單而形象的解釋,那就是「內在的父母」和「內在的小孩」的關係。  這個內在的關係模式在6歲前建立。所謂「內在的小孩」,其實就是孩子自己一方角色的內化。所謂「內在的父母」,則是父母一方的角色的內化。內在的關係模式,基本也是童年時,孩子與父母等重要親人的現實關係的內化。  1、衡量親子關係模式的質量——愛和自由自由對孩子而言非常重要。因為自由意味著孩子的精神胚胎可以充分地獲得發育,也意味著這個孩子的意志得到了尊重,他被允許並被鼓勵走向自我實現。  這聽起來有點抽象,但做起來並不難。當孩子開始進行自我探索的時候,既不要替他完成,更不要限制他。  給予孩子自由的同時,還要給予同等重要的愛。  按照羅傑斯的定義,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相反,假若我們做不到對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而急於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這就不是愛。  我們很容易急於給孩子建議和命令,這是因為,給建議和命令,遠比理解容易。理解了,才能接受。談到接受,羅傑斯認為,只有無條件的接受,才能令孩子感受到被愛。然而,無數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有條件的——「你必須做到什麼,我才愛你。」  當父母這樣做的時候,孩子就會把注意力從內部轉化到外部上來。  本來,他是因為精神胚胎的召喚,才去爬10米遠拿一個玩具的。但現在,他不去拿那個玩具,是因為他知道,那樣做會令父母不高興。這樣一來,這個孩子就會失去對事情本身的原動力,一切行為都以獲得父母的關注和認可為目標。於是,他現在很容易被父母控制,等長大了,就很容易被其他人控制。2、內心和諧,才有愛的能力——關係的平衡性  按照客體關係理論,關係的兩極——「內在的父母」和「內在的小孩」——同等重要,假若關係中一極過分強大,而另一極過分虛弱,那麼這個孩子一定會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因此,關係的平衡性非常重要。  若父母溺愛孩子,那麼這個內在關係中,「內在的父母」就會過於虛弱,而「內在的小孩」會過分強大,「內在的父母」就會淪為「內在的小孩」實現自己的慾望或目標的工具和對象。簡單說,這個孩子的心中就只有自己,而沒有別人。  可想而知,正常人不會樂意和一個在溺愛中長大的人建立關係,因為這個人只知索取,而不知回報。即便他意識到這樣做不好而想改變,也很艱難。因痴迷劉德華而聞名的楊麗娟就是這樣的例子。  愛,是我們用得最多的字之一。但什麼是愛呢?愛就是自愛和愛別人。  按照客體關係的理論,會愛的人,得有一個平衡的內在的關係模式。「內在的父母」愛「內在的小孩」,於是這個人就懂得了自愛。「內在的小孩」愛「內在的父母」,於是這個人就懂得了愛別人。  楊麗娟的內在關係嚴重失衡,只有「內在的父母」愛「內在的小孩」,而沒有「內在的小孩」尊重「內在的父母」,所以她也就沒有愛父母和愛別人的能力。  相應的,楊麗娟的父親的內在的關係模式可能恰恰相反,也是嚴重失衡,但卻是「內在的父母」極其強大,而「內在的小孩」卻被嚴重忽視。於是,他成了一個能愛別人但不能自愛的人,這個邏輯發展到極點,就是他為了滿足女兒的不合理需求,而犧牲了自己的一切。 3、孩子忍受不了分分合合——關係模式的穩定性  一些父母,既能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又尊重孩子的獨立空間,他們本來是好父親和好母親。然而,因為一些現實的局限,或一些錯誤的觀念,當孩子幼小時,他們不斷與孩子分分合合,最終令內在的關係模式極不穩定,而這個孩子也因此成為一個無法與別人建立穩定關係的人。  一位男士,他無法與別人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既沒有知己朋友,又沒有戀人,而他回憶自己的童年,似乎一直是與父母居住在一起的,且父母一直既愛他又從不過分干涉他的自由。後來,在心理醫生面前,他說他腦子裡經常有一個畫面:他從一輛轎車中奔入另一輛轎車。  經過回憶,答案映現了出來。原來,他父母事業都很成功,他出生後,父母誰都不能天天守護他,又不願請保姆照料他,於是誰有時間誰照顧,沒有時間時,就把他轉給親戚。因為他們家族都有錢,大家都有車,所以他小時候經常被親人從一輛轎車轉到另一輛轎車。 親人們雖然都對他很好,但一個幼小的孩子是無法承受不斷地分分合合的,也因為此,他小時候不敢與別人建立親密關係,這對一個3歲的孩子而言是難以忍受的傷痛。  有時,我們還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年輕的父母太忙了,於是把孩子交給老人帶,時間寬鬆了,再把孩子接回來,忙了,再送走。這樣會對孩子造成難以逆轉的傷害,總是經歷分分合合的孩子,長大後在對人的信任度上勢必會出現問題。  我們最重要的生命訴求是成為自己,而最容易對這一根本性的生命訴求造成阻礙的,就是關係,尤其是童年時與父母等重要親人的關係。  通過上述,我們看到,父母與孩子的良好關係需要太多的因素:   第一,要有愛。    第二,要有自由。  第三,關係要平衡。  第四,關係要穩定。  這四個條件缺少任何一個,孩子就會受傷,他就難以在內心中建立起一個好的內在的關係模式來,他的人格就會存在一些缺陷,他的心靈成長就會出現一些問題。四、內在關係中的投射與認同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描繪說,自我實現者的一個人格特徵是:一方面疾惡如仇,另一方面對人性的脆弱又無比包容。這,才是真正的堅強,才是真正的強大。  我們應切記,真正的強者絕對不是那些從不怕疼而且總是無情地嘲笑別人的柔弱的人。真正的強者,應該是一方面堅強,另一方面又非常溫和、非常富有包容性。  我們的一生,可以說是不斷與別人玩投射與認同的遊戲的一生。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影響並改變別人,也被別人影響並改變。有時候,這個過程進行得如此隱秘,以至於我們很難發覺。  有一女子,她很漂亮,旁邊一個小女孩稱讚她說:「姐姐,你好漂亮啊!」  這個女子溫柔地撫摸了一下小女孩的頭髮,用很好聽的聲音對她說:「小妹妹,你也很漂亮啊!」  她說得看似很真誠,但接下來,她不經意但又極自然地補充了一句:「小妹妹,你臉上這裡有一個雀斑啊!」  這句話令小女孩很受傷,她一聲不吭地走開了。 這句不經意的話表明,這個女子內在的關係模式有一些問題。在與這個小女孩的關係中,她要在相貌上保持一個優勢。那麼,大致可以推測,在她內在的關係上,只怕她與一個重要的女性親人——譬如姐姐或妹妹,也有可能是媽媽——存在著嚴重的競爭關係,令她無法坦然欣賞其他女子的優點,而總要有意無意地去打壓對方。  假若不留意這個細節,這個女子看上去是很可人的,她不僅漂亮,並且非常會說話,能力也非常出色。然而,儘管她看上去會很用心地對待你,但你總會感覺她有一些說不出的東西會時不時刺痛你一下,這些說不出的東西,應該正是來自被她壓抑的「內在的自卑的小女孩」。  她指出小女孩臉上的雀斑,也許並非是有意的,而更可能的是源自「內在的自卑的小女孩」的投射。  那個小女孩被這個投射給擊中了,她認同了這個投射,於是很受傷。如果她足夠成熟,審視一下這個女子的內在關係,她會明白,這個投射首先反映的是這個女子內心的問題。如果明白了這一點,她能在相當的程度上避免自己的受傷,相反還可能對她生出一些同情,知道她是因為自己內心不夠和諧才忍不住這樣做。    同樣,我們在認識自己時,也應學著審視自己的內在關係,以便更好了解我們對其他人的態度。譬如,這個女子,假若她能審視一下她自己的內在的關係,她就能懂得,自己忍不住地指出那個小女孩臉上的一個雀斑,其實反映的是自己心靈深處的「雀斑」。五、內在小孩療法  「內在小孩療法」 是心理學中的一種特殊的心理療法。主要治療目標在於提升人的自尊與自我價值感、減少自憐自恨、增進自愛與自我撫慰的能力。  心理治療領域最早討論內在小孩概念的是卡爾·容格, 內在小孩的概念類似於「赤子之心」。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人們隱含地認為成熟即是不要孩子氣,導致逐漸與內在小孩分離,造成情緒的問題。因此應找尋一個適當的情境,重新創造我們在孩提時所曾有過的感受(尤其是與父母相處的感受),以便能有回家的感覺。 除了強調其是活在內心的小孩,容格更以聖童來說明內在小孩在人的心靈意識中的地位,容格認為內在小孩是從潛意識,人類本性的深處所誕生,而意識對他一無所知,他代表的是所有存在中最強大的衝動,努力地想了解自己,而這種想要自我了解的力量是一種自然律,因此具有無可比擬的力量。 對容格而言,聖童象徵著未來的希望、幼小的心靈、生命的潛力以及自我的新生,但同時也很輕浮妄動,樂天頑皮,以及永遠不以長大成熟為目標。  換句話說,所謂回歸內在的赤子之心,可以是變得更自由、開創、有活力,但也可能變得撒野、忽視他人與逃避責任,而讓聖童往好或往壞的方向變化,其關鍵就在母親原型,若能處理好聖童原型與母親原型間的依賴與獨立議題,才能發展聖童的正向靈性經驗。如果過度認同聖童原型又忽略了與母親原型的關係,可能導致個人拒絕長大,逃避成人世界的現實與責任。六、愛自己,看顧自己的內在小孩  今天,讓我進入我心靈的內在,  與我內在的小孩團聚。聽著柔和的音樂,  我閉上眼睛,讓全身放鬆,  讓我的頭放鬆地垂下,  讓身體輕鬆地挨著椅子,  讓手輕輕地垂下。我進入內心深處,在我生命很長的一段時間,我都忽略自己的心聲、呼聲,今天,我盼望,盼望著與我的內在小孩團聚。我知道,和童年的我,心會是相通的,我,看到了,在玩耍的童年的我,他在我眼中逐漸清晰,我看著他開心的臉,他跑過來邀我一起來玩,我拖著他的手走過去,和他快樂地玩了起來,我看見他笑得非常開心。我對他說,我就是他多年之後的樣子,這麼多年中經歷了很多學習和成長,力量也更強大了,現在回來幫助他,給他支持、給他保護,讓他更開心、更成功地走他未來的路。他聽了,帶我去另外一個地方, 他跑了過去,我去找…… 在那裡, 我看到童年另外一個時候的我, 一個不開心的我,他在那個地方偷偷地哭,小聲地哭,我上去把他用力地抱著,安慰著他,他放聲哭了起來,我也傷心地流下眼淚,也哭了起來,他盡情地哭著,我讓他把痛苦說出來, 我願意耐心地聽他,我不會責備他,我會保護他,無論怎麼樣,我都會那麼地愛他,他跟我說,說他的痛苦傷心,我細心地聽每句話,每個詞,聽一句我也回應一句,跟他說,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看法, 我們說了很多…… 說了很多……感受我們兩人連在一起的力量, 那份力量使我們更為完整、更能處理人生中需要處理的事。我對小孩說:「我倆以後再也不會分開,一同快快樂樂地在人生中前進。」 然後,感覺兩人融合在一起。 這個時候,童年的我最好的朋友,最親密的家人、親人, 也走了過來,我們緊緊地擁在一起,他的心情漸漸好起來了,他其實知道我會來,跑去自己的房裡,他已經偷偷地給我準備一份神秘的禮物, 拿出來,走到我面前,送到我手上,我很意外地收到這禮物, 很開心地看了又看, 我也拿出一份禮物,回贈給他,他高興地接過去,和我說,謝謝!  讓我們帶著和內在小孩在一起感受到的愛,  慢慢的回到我們的生活中,  讓這份愛時時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慢慢地清醒過來。七、尾聲當你初次見到你的內在小孩時,你可能會覺得羞恥、害怕。其實正因如此,你的內在小孩才被長久地遺棄在那兒的。現在,感受他,擁抱他,不管他多麼不堪,因為那是你自己。看顧自己的內在小孩,讓他知道,成年的你會永遠守在他身邊,幫他洗凈被拋棄、被忽視、受虐待、被困之苦。告訴他,雖然身邊所有的人都可能會棄他而去,而你永遠不會離開他。由於我們的內在小孩可能是在不同的年齡被遺棄,找到自己的內在小孩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但有一點,愛護自己,是我們能給予內在小孩的最好的看顧。因為自我痛惜和自我照顧是對自己負責任的心態,當別人對不起我們時,至少我們自己對得起自己。當別人無暇、不願或不能給我們溫暖時,收拾起哀怨憤恨,給自己一個深厚的擁抱。一旦我們認領並愛護了我們體內那名受傷的小孩,他會成為我們生命重生與活力的源泉。心理學家榮格將其稱為「奇妙之子」一一他才是我們探索、敬畏與創造性本質的內在潛能。建議你花多些時間學習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當然,如果有機會,也可以找專業人員協助,相信對療愈受傷的內在小孩會大有助益。
推薦閱讀:

我們和震區災民守望相助
我們活過的剎那,前後皆是暗夜
語文課:我們能否從教材中「突圍」?
『松』的問題——那些年,我們一起練拳(101)
我們最該知道的10大科學定律及理論

TAG:沒有 | 內在 | 我們 | 小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