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史述略(二)
六十餘年的三國鼎立之後,晉代始立,而作為社會文化之一種的書法藝術,又出現了一次高峰。書法至魏晉,是一個空前的豐收季節,截止至此,篆、隸、草、行、楷諸體齊備,各立門戶。
此一時期的書體變化也最為複雜多端,幾種書體大規模地交軌並行,而不是單線發展。同時也可以說,在書法的實用與藝術這兩個主要因子中,藝術因子空前活躍,所以,在這一時期,造就了中國書法史上空前的書法大師。
《天發神讖碑》
三國吳出現的《天發神讖碑》、《禪國山碑》,懸針篆書中蘊涵隸書氣韻,這不只是地域性的書風代表,更能傳達書家的個性。相傳《天發神讖碑》為三國吳皇象所書,可惜不能定論。而魏《曹真殘碑》,東晉《爨寶子碑》、《好大王碑》以及《謝鯤墓誌》,奇縱方剛,隸書之形貌始蛻,啟後來北碑書法體格。
《禪國山碑》
《禪國山碑》局部
曹魏鍾繇《宣示表》、《季直表》,為楷書經典的開山之作。吳皇象《急就章》、《文武帖》,晉杜預《歲終帖》,索靖《月儀章》、《出師頌》,陸機《平復帖》以及無名氏《孤不度德量力帖》等,為章草書之範本。
書法史上所謂的「二王」帖學派系,即出自東晉的王羲之與王獻之。王羲之有章草《豹奴帖》、《十七日帖》、《寒切帖》,小楷《黃庭經》、《樂毅論》、《東方朔畫贊》;王獻之有章草《七月二日帖》,小楷《洛神賦》。
「二王」最有創新意義和存在價值的,是其流美飄逸的行書和行草書,如王羲之的《初月帖》、《喪亂帖》、《二謝帖》、《快雪時晴帖》、《游目帖》以及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帖》(唐人模本)等,而王獻之則有《鴨頭丸帖》、《中秋帖》等。此外,王珣《伯遠帖》,亦有「二王」法度(與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合稱「三希」)。
王羲之《寒切帖》紙本章草 25.6×21.5cm 天津博物館藏
關於行書,張懷瓘《書斷》云:「行書者,乃後漢潁川劉德升所造,即正書之變體,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稱之『行書』。」康有為《廣藝舟雙楫》云:「翻難者人所共畏也,簡易者人所共喜也。行書當因記載文字、傳遞信息需要簡易而生。」「行書」如行(步),無疑是楷書的便捷體,若進一步迅捷,如慢走(跑)則為行草書體,如踱則為行楷書體。
晉人墨本《法華經殘卷》,楷書而存隸書氣息、得行書筆意,橫筆輕起,捺筆重擲,在貌似謹嚴中暗含靈便,此類「經生書」,實現了實用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此外,樓蘭出土的大批殘紙,如《李柏文書》,不但使我們得以窺見晉人書法的真面貌,而且為研究當時書風的演化提供了實證。
2.陸機
陸機(261-303年),字士衡,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少有天才,文章冠世,嘗著《辨亡論》兩篇,所作《文賦》則為文論名篇,有《陸士衡集》。擅行、草,惜書名為文名所掩。《宣和書譜》云:「機能章草,以才長見掩耳。」
《平復帖》是目前傳世最早的名人墨跡(見圖11),歷來被視為章草書圭臬。張丑《管見》評曰「陸機《平復帖》最奇古,與索幼安(索靖)《出師頌》齊名,筆法圓渾,正如太羹玄酒,斷非中古人所能下手」。
陸機《平復帖》手卷 紙本 23.7×20.6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3.鍾繇
晉代書法,以楷書和行書成就最著,對後世的影響亦最巨。楷書,也稱正書、真書,乃規範、楷模、法式之意。
楷書得隸書之方整、章草之便捷,帶有隸意,故亦稱楷隸,代表書家有「鐘王」,即鍾繇和王羲之。
鍾繇(151-230年),字元常,穎川長社(今河南長葛縣東)人,曹魏時官至太傅,故史稱「鐘太傅」。 唐張懷瓘《書斷》評鍾繇書法云:「雖習曹、蔡隸法,藝過於師,青出於藍,獨探神妙」,「真書古雅,道合神明,則元常第一」,「元常真書絕妙,乃過於師,剛柔備焉。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餘,秦漢以來,一人而已……」。他學曹喜、蔡邕、劉德升,而能博採眾長,遂與王羲之並稱「鐘王」。擅隸、楷、行各體,尤以楷書最有影響。《宣和書譜》評價其書法「各盡法度,為正書之祖」。其楷書承隸書體格,有隸書遺風,結體開張,波挑外拓,外方內圓,雍容古雅。其書《賀捷表》,有姿態飛舉,被梁武帝蕭衍評曰「群鴻戲海,舞鶴游天」。其代表作尚有《宣示表》、《賀捷表》、《薦季直表》、《力命表》、《還示帖》、《墓田丙舍帖》等。
4.「二王」
王羲之(303-361年,或作321-379年),字逸少,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徙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故世稱「王右軍」。為晉時最傑出書家,被後世尊為「書聖」。出身於東晉名門望族,父王曠,堂兄王恬、王洽均擅書。早年從石衛夫人(鑠)習書,後轉益多師。楷書得鍾繇法度,草書學張芝、蔡邕等,諸體皆能,精研體勢,取捨古法,一洗漢魏樸質書風,成瀟洒流美一體。與鍾繇並稱「鐘王」,與子獻之並稱「二王」。梁武帝《古今書人優劣評》稱:「王羲之書,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卧鳳闕,故歷代寶之。」清宋曹《論草書》云:「王逸少力兼眾美,會成一家,號為書聖。」王羲之的最大貢獻,在其行草書。羲之行草,結體圓轉凝重,用筆內擫,脫略隸書筆意,開妍美流便一路。傳世書作有行書《蘭亭序》、《快雪時晴帖》、《奉橘帖》、《喪亂帖》、《姨母帖》、《二謝帖》、《上虞帖》等,草書有《十七帖》、《遠宦帖》、《初月帖》,楷書有《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畫贊》等,只惜真跡已難見,今所見者均為唐人摹本。
《孔侍中帖》,為唐代內府摹本,現由卷改裝成軸。
《蘭亭序帖》,被宋米芾稱此書為「天下第一行書」。 東晉永和九年(353年)農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紹興蘭亭修禊(一種祛祓疾病和不祥的活動),堪稱風流放曠的盛會,眾人飲酒賦詩,並匯成集,羲之當即揮毫作序,此為有名的書法絕作《蘭亭序帖》。此帖28行324字,記述當日雅集情景,興來之作,寓拙健於秀美,含欹側於規整,從容不迫,容與徘徊,其中二十三個「之」字,寫法不同,各自殊態,可見其藝術意識和功力把握之精湛。據云他醒來複書數紙,終未逮意。《蘭亭序帖》文書雙美(見圖12),為後人追慕。又傳說唐太宗李世民極其珍愛此帖,遂將之隨葬於昭陵;現流傳者為唐人摹臨本,著名者有《神龍本蘭亭序》(傳為馮承素摹本)、《張金界奴本蘭亭序》(傳為虞世南臨本)、《黃絹本蘭亭序》(褚遂良臨本)。
王獻之(344-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人,生於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羲之子,與乃父並稱「二王」。官至中書令,故史稱「王大令」。少享盛名,風流不羈。楷、行、草諸體兼擅,尤精行草。梁武帝《古今書人優劣評》中稱之「絕眾超群,無人可擬」。《書議》則評之曰:「子敬才高識遠,行草之外,更開一門,非草非行,流便於草,開張於行,草又處其中間。……情馳神縱,超逸優遊,臨事制宜,從意適便,有若風行雨散,潤色開花,筆法體勢之中,最為風流者也。」傳世作品有《鴨頭丸帖》、《送梨帖》、《洛神賦十三行》、《地黃湯帖》、《中秋帖》、《廿九日帖》等。《鴨頭丸帖》為獻之行草書代表作,現存於上海博物館。2行15字,曰:「鴨頭丸,故不佳。明當必集,當與君相見」(見圖13),其下筆隨意,率性為之,筆墨真切,潤枯分明,節奏明顯。
(四)南北朝
1.綜述
南北朝最突出的成績是楷書,主要見於墓誌碑刻當中。此一時期上續漢魏之隸意碑風,下開隋唐之楷體書韻。南朝名書家有羊欣、王僧虔、陶弘景、肖子云等。北朝名書家有崔浩、鄭昭道、趙文淵等。
南朝曾一度禁碑,故碑刻少見,但墓誌中不乏精品,如《爨龍顏》、《劉懷民墓誌》、《肖膽碑》等,均為上品,其書方圓並濟,已在碑體書中露出楷書靈秀之風。梁時《瘞鶴銘》石刻,楷書而有行書、隸書筆意,開張縱逸,有摩崖氣度。
北朝書法風範,同時顯著於大批造像、碑刻與墓誌當中,其面目之豐富,似又重複漢碑之輝煌。初期碑刻,方勁斬截,尚遺隸意,如《嵩高靈廟碑》,而龍門造像諸品,因勢布局,刀筆相加,《始平公造像》為其傑作。後來之《張猛龍》、《賈思伯》、《根法師》、《敬使君》以及造像《高歸彥》、《五百人》等,更見用筆之靈變,而《石門銘》、《華岳頌》與雲峰山石刻,則別有一番光景。
至若北朝諸墓誌,則體態多姿,各具風韻,《張玄墓誌》、《元楨墓誌》、《元鑒墓誌》、《元演墓誌》、《元慧墓誌》、《元倪墓誌》、《元文墓誌》、《元均墓誌》、《元顯墓誌》、《元詳造像》、《刁遵墓誌》、《崔敬邕墓誌》、《元顯俊墓誌》、《吊比干文》、《魏靈藏造像》、《鄭長猷造像》、《廣川王造像》、《楊大眼造像》、《高貞碑》、《李謀墓誌》、《於景墓誌》等等,不勝枚舉,其中《元懌墓誌》等,儼然已是唐人楷書的景象。
出土於新疆吐魯番的高昌十一年《令狐天恩墓表磚》墨書,猶有碑書之勁健斬截,與出於敦煌莫高窟北魏皇興二年墨跡《康那造幡發願文》一樣,頗堪玩味的是,碑書用筆方剛斬截之妙。
《令狐天恩墓表磚》墨書
釋文:延昌十一年辛卯歲四月朔戊寅六日水未,前為交河郢內幹將,後轉遷戶曹參軍,字天恩,春秋六十有八,令狐氏之墓表也。
2.名品舉例
「二爨」——《爨龍顏碑》與《爨寶子碑》《爨寶子碑》(全名《晉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寶子碑》),是雲南邊陲少數民族首領仿效漢制而樹碑立傳之作,刻於東晉安帝義熙元年(405年),其書法承漢《張遷碑》遺韻,為帶有明顯隸意的楷書,結體端古,用筆剛勁超拔,部分橫畫保留著隸書的波挑,樸拙厚重中見卻飛揚之勢。《爨龍顏碑》(全名《宋故龍驤將軍護鎮蠻校尉寧州刺史邛都縣侯爨使君之碑》),立於南朝宋大明二年(458年),其書法結體整肅,但筆畫姿態豐富,用筆渾厚大方,使轉處比《爨寶子碑》要圓活得多,已經泯滅了過重的稜角,更具後來楷書的特徵(見圖14)。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列為「神品第一」,評之曰:「下筆如昆刀刻玉,但見渾美;布勢如精工畫人,各有意度,當為隸楷極則。」
《始平公造像》作於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年),為《龍門二十品》(龍門石窟中二十尊造像銘記拓本的合稱)中之代表作。與其它諸品不同之處,《始平公造像》全碑為陽文(見圖15),轉折處重刻,鋒芒畢露,雄峻偉茂,為方筆極規。
《石門銘》陝西漢中石門摩崖刻,作於北魏永平二年(509年),王遠書。此銘書法翰墨渾穆神飛,頗見筆意,上接漢《石門頌》、《西狹頌》、《孔廟碑》之風骨。康有為臨此銘而成書名,雲「《石門銘》體態飛逸,不食人間煙火,書中之仙品也」。
《鄭文公碑》又名《魏兗州刺史鄭羲碑》,摩崖刻石,作於北魏永平四年(511 年)。書者為鄭羲子鄭道昭。書法結體寬博雄偉,筆法巧和方圓。清代包世臣《藝舟雙楫》評之「北碑體多旁出,鄭文公字獨真正,而篆勢分韻草情畢具其中。布白本乙瑛,措畫本石鼓,與草同源,故自署曰草篆。不言分者,體近易見也」。
《張猛龍碑》全稱《魏魯郡太守張府君清頌之碑》,立於北魏正光三年(522年)。該碑書法用筆剛勁斬截,方起方折,點作三角,類《始平公造像》而精熟細膩過之。
《瘞鶴銘》宋人黃伯思《東觀餘論》考訂為南朝梁天監十三年(514年)之作,陶弘景書,摩崖刻石,原在江蘇鎮江焦山西麓岩上,後崩壞墜江,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打撈移置於定慧寺,今殘存九十多字。該銘書法中宮開張,筆勢大度,歷代評價特高,北宋黃庭堅愛之,曰「大字無過《瘞鶴銘》」
(五)隋唐五代
1.綜覽
魏晉時期,雖已有楷書的體格,然「去古未遠」,仍帶有隸書的遺韻。至南北朝及隋,碑刻書法已然不再拘泥於碑書的斬截方勁之風,用筆漸呈簡約素樸之勢。
隋人書法的面目,介乎北碑與唐楷的中間過程。其他書體如章草書,代表作有《出師頌》,今所見者有寫本和拓本兩種,其用筆簡率中兼得老到。智永為王羲之的七世孫,習字刻苦,「退筆成冢」。 傳世《真草千字文》用筆藏頭護尾,線條飽滿,一波三折,含蓄而有韻律,可謂承前啟後,為後代真草書重要範本之一。
隋代楷書,承傳北朝墓誌之精華,脫略更多的鋒棱而日趨溫雅,若《龍藏寺》、《董美人》、《賀若宜》、《蘇孝慈》、《龍華寺》、《昭仁寺》、《孟顯達》等,已然唐人楷書的模樣。
唐代書法,各體皆備,名手輩出,可謂書法史上的又一高峰期。唐代書法藝術的發展,與社會經濟的興隆有關,也與文學藝術的推動,以及科舉錄仕等活動把書法作為重要科目不無關係。在中國歷史上,酷愛書法的皇帝不乏其人,自南朝梁武帝蕭衍而後,至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對書法推崇有加。李世民尤其尊崇王羲之,認為羲之書法已經盡善盡美。在此政治背景下,唐初書壇主要為王羲之書風所壟斷。
初唐,有所謂「初唐四傑」,即:歐陽詢、虞世南、禇遂良、薛稷。初唐四家,留傳者多為楷書範本,如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虞世南《孔子廟堂》,禇遂良《雁塔聖教序》,薛稷《信行禪師》以及歐陽通的《道因法師》等。其中,歐陽詢的成就和影響相對更大。
至盛唐,書家群起,風格紛呈。李邕、顏真卿為其翹楚。盛唐書家中,值得注意的是顏真卿。中晚唐書家柳公權,又築一重鎮。
狂草,是唐代書法中除楷書外的主要貢獻。狂草,堪稱書法藝術中的表現主義作品,其中的代表書家,有所謂「顛張狂素」——張旭和懷素。
公元907年,唐滅梁始,歷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代」,又前蜀、吳、楚、閔、南唐、荊南、後蜀、南漢、吳越、北漢「十國」,兵燹紛仍,天下裂亂,文事廢弛,藝家凋衰。蘇軾評五代書法嘗云:「自顏柳氏沒,筆法衰絕,加以唐末喪亂,人物凋落,文採風流,掃地盡矣。獨楊公凝式,筆跡雄傑,有『二王』、顏、柳之餘,此真可謂書之豪傑,不為時世所汩沒者。」楊凝式中國書法發展史上的一大重鎮,其人一出,承前啟後,書藝振拔,遂使唐人尚「法」的規矩贊告消歇,開啟宋人尚「意」的風氣。
2.歐、虞、褚、薛
歐陽詢(557—641年),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敏悟過人,博覽經史,入唐任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人稱歐陽率更。工書,學羲獻及北齊三公郎中劉珉。各體皆能,尤工楷、行。其楷書結體規矩,平中寓險,用筆硬朗勁挺,峻峭奇崛,自成面目,人稱「歐體」。《新唐書·儒學本傳》記云:「詢初仿王羲之書,後險勁過之,因自名其體,尺牘所傳,人以為法,高麗嘗遣使求之。」除《九成宮醴泉銘》、《化度寺》、《皇甫誕》等楷書刻本外,其行書如《卜商讀書帖》、《仲尼夢奠帖》、《張翰思鱸帖》等,皆為彌足珍貴的墨本,從中,尤可揣摩其結體和筆法之妙。《九成宮醴泉銘》由魏徵撰文,歐陽詢書(見圖16),立於唐貞觀六年(632年)。其書結字緊湊勻稱,用筆方整險絕;「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氣充腴」(明陳繼儒語)。明趙涵《石墨鐫華》更稱此碑為「正書第一」。
虞世南(558-638年),字伯施,越州餘姚(今屬浙江)人。曾封永興縣,世稱「虞永興」。書法承王羲之七世孫智永傳授,又取魏碑入楷法,楷書自成風韻,遒麗清和,外柔內剛。李嗣真《書後品》云:「虞世南蕭散灑落,真、草惟命,如羅綺嬌春,鵷鴻戲沼,故當子云之上。」。代表作有《孔子廟堂碑》、《汝南公主墓誌》、《臨王羲之蘭亭序》、《積年帖》等。著有《書旨述》、《筆髓論》、《北堂書鈔》、《觀學篇》等。
褚遂良(596-658年),字登善,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博涉文史,封河南縣公,人稱「褚河南」。為人篤實,治學謹嚴。書法學歐陽詢、虞世南,後直取「二王」,融漢隸。楷書自成一家,世稱「褚體」,體勢扁方,形態疏朗而氣息內斂,用筆瘦勁,方圓兼施。《唐人書評》云:「褚遂良書字里金生,行間玉潤,法則溫雅,美麗多方。」代表作有《雁塔聖教序》、《大字陰符經》、《倪寬贊》、《黃絹本蘭亭序》等。
薛稷(649-713年),字嗣通,蒲州汾陰(今山西萬榮)人。官至禮部尚書、太子少保,世稱「薛少保」。書學虞世南和褚遂良。時人有「買褚得薛,不失其節」之語。《廣川書跋》稱「其師承血脈,則於褚為近。至於用筆纖瘦,結字疏通又自成一家」。作有《信行禪師碑》等。
3.李邕
李邕(678-747年),字泰和,揚州江都人,官至北海太守,故稱「李北海」。書法初學右軍而得其氣格,後能別有會心,自成面目,筆力遒舒,優遊不迫,意態爽朗,平中見奇。《宣和書譜》云:「邕精於翰墨,行草之名由著。初學右將軍行法,既得其妙,乃復擺脫舊習,筆力一新。」代表作有行楷書《嶽麓寺碑》(又稱《麓山寺碑》,見圖17)、《李思訓碑》(又名《雲麾將軍碑》)、《葉有道碑》、《法華寺》。明楊慎《楊升庵集》云:「李北海書風度閑雅,縈轡回策,盡有蘊藉。」李邕行書之氣度閑雅,對後世影響深遠,如宋代黃庭堅、元代的趙孟頫、明代文徵明、清代吳昌碩、近代的齊白石。
今陝西西安),曾作平原太守(故世稱「顏平原」),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曾封魯國公(故世稱「顏魯公」)。 家學淵深,五世祖顏之推乃北齊著名學者,所著《顏氏家訓》為後世所重。秉性剛直,有正義感,後因勸諭叛將李希烈而遇害。書法初學褚遂良,後師張旭得筆法,兼取篆隸及北魏,一掃先前書風,開創樸厚雄強的「顏體」楷書。其書結體左右呈相向之勢,中氣內充,氣度恢弘;用筆沉穩厚重,點畫豐滿而不失峭勁,尤其那帶有「燕尾」的捺筆,一波三折,頓挫振拔。與柳公權並稱「顏柳」,亦有「顏筋柳骨」之說。
其楷書代表作若《多寶塔》、《東方朔畫贊》、《麻姑仙壇記》、《顏勤禮》、《顏氏家廟》、《告身帖》等,皆雄渾豪邁,一幅盛唐氣象,對後世影響極大。《顏勤禮碑》(見圖18)為顏真卿撰並書,為其曾祖所立,久埋土中,故歷歷如新,現藏於西安碑林,其雄勁雅壯可傳顏書真面目,最宜初學臨習。六十歲後楷書《麻姑仙壇記》,遒峻緊結,莊嚴雄秀,是顏體成熟期代表作。《顏家廟碑》(篆額有李陽冰書「顏氏家廟之碑」六字)則骨格風華,筆意老到,如屋漏痕,為學書者寶。
至如其行草書墨跡,有著名的「三稿」——《祭侄稿》、《祭伯稿》、《爭坐位》,以及《自書告身帖》、《劉中使》、《湖州帖》、《送劉太沖》等,以楷法為基,收放得宜,法度森嚴,為後世推崇,其中《祭侄稿》墨跡稿本(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頗可顯示用筆之妙,為元代鮮於樞評為「天下第二行書」(見圖19)。
5.「顛張醉素」
張旭(7-8世紀中,?—?年),字伯高,一字季明,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官至右率府金吾長史,故世稱「張長史」。工楷書,尤善狂草,革新曆代草法,下筆縱逸,變幻多端。張旭草書一出,徹底變革了「二王」草書的理路,時有「草聖」之譽。張旭嗜酒,放曠不羈,醉後呼叫狂走,乘興揮毫,而每成佳作。畫史上記載,他曾經用頭髮蘸墨寫大字,人稱「張顛」。 斐旻舞劍、張旭草書、吳道子畫壁,時人謂「三絕」(或謂李白詩歌、斐旻舞劍、張旭草書)。工詩,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號稱「吳中四士」,與李白、賀知章等稱為「酒中八仙」。傳世書跡有《肚痛帖》、《冠軍帖》、《古詩四帖》(見圖20)等。《肚痛帖》草書6行30字,筆墨縱橫,一氣呵成。明王世貞跋云:「張長史《肚痛帖》及《千字文》數行,出鬼入神,倘恍不可測。」 難能可貴的是,張旭狂草,筆墨縱橫,然左右逢源而遊刃有餘,乃苦工使然,其楷書《郎官石柱記》頗為謹嚴,可見其來由;《宣和書譜》雲「其草字雖奇怪百出,而求其源流,無一點畫不該規矩者,或謂張顛不顛是也」,所言恰切。詩人高適《醉後贈張旭》贊之「興來書自聖,醉後語尤顛」;杜甫《酒中八仙歌》贊之「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張旭狂草,出乎天性,而力運天成。韓愈《送高閑上人序》述之更確,云:「往時張旭善草書,不治他伎,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於心,必於草書焉發之。觀於物,見山水、崖谷、鳥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鬥,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於書。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終身,而名後世。」
懷素(725—785年),字藏真,俗姓錢,潭州(今湖南長沙)人,幼年即出家,受法於顏真卿(顏真卿受法於張旭),學書甚刻苦,書法史上的典故「筆冢墨池」即出自他。其書在章法、結字、筆法等方面均有突破,脫開章草及「二王」派系草書字間獨立的格式,參差錯落、欹正多姿,下筆連綿不絕,鼓盪奔流,其痛快處若「飛鳥出林,驚蛇入草」,充分展示了線條藝術的造型能力,具有強烈的空間節奏和韻律感。懷素狂草書代表作有《自敘帖》(見圖21)、《食魚帖》、《苦筍帖》。李白有詩讚之:「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掃卻山中兔。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字大如斗。恍恍忽聞神鬼驚,時時只見龍蛇走。」韓偓亦有詩讚之,曰:「何處一屏風,分明懷素蹤。雖多塵色染,猶見墨痕濃。怪石奔秋澗,寒藤掛古松。若教臨水畔,字字恐成龍。」蘇東坡跋懷素《食魚帖》贊云:「素公自序,尤能自譽,觀者不以為過,信乎其書之工也!然其為人倜儻,本不求工,所以能工如此。如沒人操舟,無意於濟否,是以覆卻萬變,而舉止自若,其近於有道者耶?今觀此帖有食魚、魚肉之語,蓋倜儻者也。至於行筆遒勁,如屋漏,如屈鐵,非工其能如是乎?」除狂草作,懷素《聖母帖》、《小草千字文》,則沖和雍雅,尚有幾分章草餘意,可窺其草法變化之源。
張旭與懷素草書相比照,有不同處:張旭字肥,參以隸意,或直接用章草,伏如卧虎,起如騰龍;懷素字瘦,筆畫圓轉活脫,活如遊絲飄舉,勁如剛繩繞空。
6.柳公權
柳公權(778-865年),字誠懸,京兆華宋(今陝西西耀縣)人,是歷史上不多得的專業書家。為人剛正,穆宗皇帝曾問用筆之法,答曰:「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筆諫穆宗」遂則成為千古美談。官至太子少師,世稱「柳少師」。博貫經術,書學王羲之,後融北碑方筆於楷書,取「歐體」之密瘦硬險峻,又削減「顏體」之肥厚,結體中宮緊縮,寬博開張,用筆瘦硬挺勁,骨峻氣遒,成自家楷體,人稱「柳體」,與顏真卿並稱「顏筋柳骨」。作品有《玄秘塔》(見圖22)、《金剛經》、《神策軍》,傳世墨跡有《王獻之送梨帖後跋》、《蒙詔帖》、《蘭亭詩》等。
7.其他
孫過庭(約648-703年),字虔禮,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官至率府隸事參軍。唐代著名書法家及書學家。草書最工,法王羲之,出規入矩,寓剛健於婀娜。張懷瓘《書斷》稱其「博雅有文章,草書憲章二王,工於用筆,俊拔剛斷,尚異好奇」。傳世墨跡《書譜序》(見圖23)既是書學理論名篇,又是難得的草書傑作,為後世習書之法帖範本。
唐人擅篆隸者,有李陽冰、韓擇木、徐浩、史惟則、尹元凱、李隆基等。唐詩人中,雅善書法者不乏其人,可惜墨跡鮮有流傳,因此賀知章《孝經》、杜牧《張好好詩並序》等彌足珍貴。
隋唐墨跡中,名家之作固可珍貴,但敦煌隋人寫經楷書《大般涅槃經》,唐人寫經草書《因明入正理論後疏》等,均揮灑自如而妙合法度。
8.楊凝式
楊凝式(873-954年),字景度,號虛白、關西老農等,華陰(今陝西華陰)人,居洛陽(今屬河南)。五代時仕梁、唐、晉、漢、周五朝,唐末為秘書郎,代時官至太子師,故稱「楊太師」,卒贈太子太傅。畏於政途之險,常以「佯狂」外示,時稱「楊風子」。嘗作《題懷素酒狂帖後》詩,中有句雲「草聖未須因酒發,筆端應解化龍飛」(《全唐詩》卷715),可見其心跡。興來揮毫,洛陽寺觀院壁為之題寫殆遍,黃庭堅遍觀後云:「欲深曉楊氏書,當如九方皋相馬,遺其玄黃牝牡乃得之」,並有詩讚云:「世人盡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誰知洛陽楊風子,下筆便到烏絲欄。」
傳世墨跡有《韭花帖》、《神仙起居法》、《夏熱帖》、《盧鴻草堂十志圖跋》等。《韭花帖》(見圖24)為楊凝式行楷書代表作,風格凸出,結字獨特,變幻多端,點畫遒麗,意趣超脫。蘇東坡嘗贊之曰:「自顏柳沒,筆法衰絕,加以唐末喪亂,人物凋落,文採風流,盡掃地矣。獨楊公凝式,筆跡雄傑,有二王顏柳之餘,此真可謂書中豪傑。」行草書《盧鴻草堂圖跋》奇逸雄渾。狂草《神仙起居法》則縱橫恣肆,「如橫風斜雨,落紙雲煙,淋漓快目」(《海岳書評》)。
(六)宋
1.綜覽
宋初書家,傑出者有徐鉉、李建中。北方金朝以王庭筠(米芾之侄)的行楷、党懷英(資料缺)的篆書為代表。李建中傳世作品《土母帖》、《同年帖》,「字形瘦健,始得時譽」,直追晉唐。然而真正代表宋代書法成就的,還是「宋四家」,即: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2. 蘇、黃、米、蔡
蘇軾(1036-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與其父蘇洵、弟蘇轍並稱「三蘇」。為宋代最傑出文學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博通經史,才華橫溢,詞開豪放一派。繪畫則為宋代文人畫之領袖人物。書法遠紹「二王」,中年後「喜學顏魯公、楊風子書,其合處不減李北海」(黃庭堅《山谷題跋》),結體篤實,筆墨潤朗,列「宋四家」之首。其書法提倡「我書意造本無法」,開啟宋人「尚意」書風。清書家劉墉《論書絕句》云:「蘇黃佳氣本天真,姑射丰姿不染塵;筆軟墨豐皆入妙,無窮機軸出清新。」著有《東坡集》、《東坡詞》、《東坡志林》等。傳世墨跡甚多,代表作有《黃州寒食詩帖》、《書歸去來辭》以及《致季常尺牘》、《赤壁賦》、《祭黃幾道文》、《洞庭春色賦》、《天際烏雲帖》、《新歲展慶帖》、《李白仙詩卷》、《江上帖》等。《黃州寒食詩帖》為紙本手卷,行書五言詩二首,17行,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清河書畫舫》、《式古堂書畫匯考》、《墨緣彙編》、《石渠隨筆》等均有著錄,《戲鴻堂法帖》、《三希堂法帖》亦刻入。蘇軾因烏台詩案遭貶黃州,此間其詩文書畫之成就達一高峰。該帖書於元豐五年(1082年),時東坡46歲(見圖25)。章法跌宕,用筆以側鋒為主,凝重而瀟洒,「懸針」長筆勢如破竹,激情宣洩。「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里」,「君門深九重,填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讀之,其凄苦狀況如在目前。卷後有黃庭堅大字題跋,雲「東坡此詩似李太白,尤恐太白有未到處。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台筆意,試使東坡後為之,未必及此。它日東坡或見此書,應笑我於無佛處稱尊也」,並稱絕倒。
黃庭堅(1045-1105年),字魯直,號涪翁、山谷、山谷老人,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文章天成,與張耒、晁補之、秦觀同為蘇軾門生,合稱「蘇門四學士」。長於詩詞,開「江西詩派」。書法宗晉唐而自成一家,為「宋四家」之一。其書結體中宮內斂緊湊而外圍疏放寬博,用筆奔騰恣肆,左右縱橫,如搖雙櫓,線畫之間錯落呼應,搖曳多姿。傳世墨跡有《松風閣詩》、《書李白憶舊遊詩》、《諸上座》、《廉頗藺相如傳》(見圖26)、《行書王長者墓志銘》、《花氣詩帖》等。著有《山谷集》。
推薦閱讀:
※中國書法秘訣(附:書法入門歌)
※房弘毅書法
※《沈尹默法書集》節選,沈尹默先生書法欣賞
※書法考(610) 書法—— 筆是骨,墨是肉,水是血
※書法與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