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作品為何「妖魔」橫行
求同存異·魔幻是皮相,現實是內核
影視作品為何「妖魔」橫行
近兩年,國產影視劇最受關注的現象莫過於「妖魔」橫行。電視劇《花千骨》以平均收視2.213%的驕人成績,再一次打破了由《古劍奇譚》所引領的仙俠劇的收視紀錄。而電影《捉妖記》也刷新了內地電影市場票房紀錄。無論是《花千骨》《古劍奇譚》《軒轅劍之天之痕》,還是更早的《仙劍奇俠傳》,這些明顯帶有仙俠、妖魔、玄幻、神怪、異志標識的影視劇作品以其奇幻的故事、遊戲元素的應用在網生代群體中具有驚人的號召力。
魔幻題材影視作品的集中出現且受到歡迎,並不難理解。這些作品的故事原型脫胎於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傳說、遊戲和網路小說,在上映之前即擁有大量受眾和所謂的「IP效應」。而且,中國自古就有神話志怪的文學傳統,觀眾接受起來難度不大。尤其被一系列婆媳劇、家庭劇、抗日神劇轟炸後,觀眾急需新鮮的題材和類型。另外,隨著觀眾的低齡化,影視劇製作者也越來越根據年輕觀眾的口味進行生產創作。雖然表面充滿了妖魔鬼怪,但這類作品走的還是《封神演義》《聊齋志異》的路子——借妖魔鬼怪寫人性。魔幻類影視作品在故事背景的設定上看似逃避現實的沉重,在與現實世界截然不同的世外仙俠、妖魔的世界展開故事,但在主題的處理上,無論是自我救贖的成長類主題設置,還是跨越族群的仙與人、鬼與人、妖與人的兒女情長的情感表達,抑或是舍小我,拯救眾生的宏大概念的設定都以其充滿想像力的情節設置和情感處理來揭露人性。魔、妖誇張化和臉譜化的形象處理,直指人內心不斷膨脹擴張的慾念,而由妖、魔恢復成人需要的是愛的指引和人性的回歸。無論是妖魔被刻意放大的「惡」的形象,還是神、仙所代表的至高的道德境界,人性的描繪在這些似人非人的形象中都被刻意放大了。在這裡,雖是神是仙是妖是魔,但神、仙、妖、魔亦有人性人情,亦有七情六慾,人性的力量足以超越一切,也足以毀滅一切,善惡存在一念間,全在於心。
此外,與現實主義題材影視劇作品直面社會現實問題所帶來的心理沉重和社會反思不同,魔幻題材影視劇的故事結局總是善惡有報,正義戰勝邪惡,真實的情感、信仰的力量最終拯救一切,觀眾在觀看結束後得以完成其懲惡揚善的情緒釋放。因此,好的魔幻類影視作品的內核,應該是「魔幻+現實」,以魔幻之皮相彰顯現實之精神,其異域氛圍的營造、奇幻冒險情節的設定、武俠動作的設計、各種神秘元素的應用都應著眼於激發觀眾的想像力。
然而,在現實實踐中,有些創作者卻只關注顏值,不關注演技;只關注特效,不關注邏輯;只關注談情說愛,罔顧現實生活,從而使得那個本該成為觀眾理想自我實現的試驗場變成了逃避現實、發泄情感慾望的自留地。這也是魔幻類作品飽受詬病的地方。因此,一些魔幻題材的影視劇因其粗製濫造的視效製作、漂浮空泛的故事結構、脫離現實的情節設計、流於表面的角色表演以及對於原作的肆意篡改被冠以「神劇」「爛片」之名,叫座不叫好,此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誠然,這樣一些魔幻、仙俠類影視作品以其天生的受眾優勢以及特有的類型優勢,無論是在前期宣傳上還是在對受眾號召力上都佔得先機,可以取得不俗的收視率及票房成績。那麼,當這種「竭澤而漁」的生產方式榨乾了觀眾對這一類型、題材的影視作品的興趣之後,其又該何去何從?這應是創作者認真思考的問題。
歸根到底,無論是魔幻題材的影視作品,還是現實題材的影視作品,都應當具備現實主義的人文關懷。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不管收視率有多高,影視劇創作者都應當具有對於現實主義的清醒認識,而不是迷失在趕時髦的大潮中。須知,能夠把器和道結合好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趙博雅,作者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光明日報》( 2015年11月07日12版)
推薦閱讀:
※說女生有慾望可恥的人,才真可恥!
※4·影視|【市場】影視眾籌如何不「眾愁"
※《想看你微笑》這部反類型娛樂大揭秘讓你開心到飛起
※她的眼神銳如刀,她拒絕平庸和無聊,下周《西部世界》里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