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捧氣貫頂法
捧氣貫頂法作為智能健身功法的第一步功,具有簡單易學、安全高效、得氣快、氣感強等特點。推廣三十多年來一直深受廣大習練者的喜愛,但在實際練功中能夠真正窺其堂奧者恐怕不在多數。下面就其功法理論及其運用意識兩方面作一粗淺的剖析,從而達到「拋此粗成之磚,以引連城之壁」之目的。
關於捧氣貫頂法的功法理論,主要從以下我提的幾個問題談起。第一,捧功運用意識的根本原則是什麼?第二,捧功的關鍵是什麼?第三,捧功從功法層面上講主要練什麼或主要是解決什麼問題的?至此讀者不妨暫停閱讀半分鐘「思考」一下這幾個問題。接下來的閱讀我們要隨時帶著狀態或者要隨時將作者的文字變成狀態並進入其意境,切勿咬文嚼字或進行常態的思辨。
首先我們來回答第一個問題:捧氣貫頂法運用意識的根本原則是「神與氣合,以意引氣,神氣並重」。神,指意念;氣,一是指大自然中的混元氣,二是指彌散在自身周圍的自己的氣,同時也包括自己身體內的氣,不過以體外的氣為主。練功時要求神與氣相需為用,即神與氣緊密結合起來。《功法學》中講的外混元的三層含義(也是外混元的三個層次)就是神氣相合的具體體現;第一層含意:意念與虛空的原始混元氣相合;第二層含義:意念與彌散在人體周圍的自身的混元氣相合;第三層含義:意念和人體皮表的通透性相合。就是說練捧氣貫頂法在不同的練功階段要和不同層次的氣相結合,一般來說,初練者意念和虛空相合最容易想像;練到一定階段意念就和自身周圍彌散的混元氣相合;再到一定的階段意念和周身的毛竅、腠理、穴道等出入的氣相合,體會開合出入。意念一開,想像氣從毛竅、穴道經過身體周圍向四面八方衝出去;一合,氣從天邊,從四面八方,從身體周圍經過毛竅、穴道合進來。我們想像所有的毛竅都打開了,意識裡邊的氣孔多了,如同大水漫灌似的,就不會存在領氣的問題了。至於神氣相合的四個功夫層次:1、神念氣,2、神觀(guan四聲)氣,3、神入氣中,4、神氣合一,大家可參照《功法學》閱讀,這裡不再贅述。下面我從六個方面淺談一下在練捧功中如何能夠更好地神氣相合。為了便於大家記憶,我將這六個方面總結為四個「貫穿」,兩個「重視」。四個「貫穿」是指在練捧功當中將這四點貫穿於捧功練功的承始承終,需要強調一點,以下六條內容是為捧氣貫頂的根本原則——神氣並重練法而服務的,通俗一點講,就是做到這六條,可以使我們在練捧功時能夠更好的聚氣收氣,感受氣體察氣並增強身體通透度。
首先我們來看「四個貫穿」。
第一個貫穿:開合。本文開頭我們提的第二個問題:捧功的關鍵是什麼?捧功的關鍵就是開合。升降開合(升降寓於開合之中)是宇宙萬事萬物共同的基本的運動規律,也是人的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人和大自然無時無刻都在進行著升降開合的氣機變化。我們練捧功抓住升降開合這個人和大自然相同且亦相通的最基本的規律來練功,就等於抓住了人的生命運動的根本。捧功尤其強調通過意識主導強化這一生命活動的開合過程,因此說,捧功功法的安排是把人體自為的進行的生命運動自覺運用罷了。開合不僅僅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也是練捧功的關鍵,更重要的是練氣功運用意識的著眼點也是在「開合」二字上。由此可見,開合在練氣功當中尤其是練捧功當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說,捧功中每一個動作都是開合或開合的變通。那麼,在練捧功時如何把握好開合這個關鍵點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捧功有哪些開合。從總體上講有「形」的開合,「意念」的開合和「氣」的開合三種,其中「意念」開合最為重要。因此,在開合當中,我們首先要注意的一條是「意念在先或意在形先」,比如推揉動作,「推」的指令一發,推的意念就已經到虛空了;「收」的指令一發,在沒做動作之前「收」的意念就已經到體內了;「推收」的意念始終在「推收」的動作之前。(這一點對練捧功非常重要,希望大家特別注意)。再比如點穴貫氣,不少人是手點到穴位上然後再慢慢往裡貫氣,應該是手即將點時意念就已經帶著一個大氣柱貫到裡邊去了;再點時,除了意念繼續往裡貫氣之外,更多的意念要體察穴位深處的變化。推揉、點穴如此,其他動作也是一樣,一定要注意「意在形先」這一點。練氣功受制於形、被形所縛是許多練動功功法者要解決的一大難題,所以捧功一再強調,意識的開合是本功的關鍵,意念在先更是關鍵中的關鍵。
其次,要注意開合的整體性。這一點需要在習練當中一步一步的強化,初學者不能急於求成。捧功開合的整體性有「形的整體,意念的整體和氣的整體」(所謂的整體性它只是一定層次的整體,實際上它是更高層次上的整體的一個局部。捧氣貫頂法更大的整體應該是初步的人天混化。),形的整體有肩帶動的整體,諸如推揉開合,捧氣貫氣等均以肩先動而帶動肘腕運動,從而使肩肘腕一體化。以捧氣貫氣為例,你不妨體會一下用肩帶著兩臂整體地慢慢往上捧和到頭頂後再用肩帶著兩臂整體地慢慢往下貫,你是不是體會到身體內外的整體性不一樣。下面我們對比一下,捧氣貫氣時不用肩帶而用手帶的感覺。好,我們一起用手帶著捧氣,到頭頂後再用手帶著往下貫,用手帶著雖然氣感也很強,但內外整體性就差多了。(註:大家一定不要光看文字,要將文字變成狀態,邊看邊比劃著體察)。所以一般來講,捧氣貫頂法動作有一個規律性的東西,那就是做動作時靠軀體近、離心臟近的先動。「形的整體」還有腰帶動的整體。《功法學》明確交代腰帶動的有兩處,一是下按上提,一是轉身撈氣。其實,推揉開合也可以用腰帶動。比如推收時,腰先動,腰微微前塌時帶著手臂再往回收;腰微微後凸時帶著手臂再往外推。當然腰帶動的整體性練法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腰要松到一定程度;第二,要懂得「一身備五弓」的道理。對於不具備以上條件者我們也可以通過意念去體會初步的腰帶動,如推揉開合,捧氣貫氣時意想兩臂像兩個大氣柱一樣就長在腰上,連著丹田做開合。另外,在做推揉開合,捧氣貫氣時,上肢和下肢始終用意念連著的,即外三合中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腳合,這樣上下就容易整了。以上是舉例說明「形的整體」,下面我們看一下「意念的整體」。
捧功動作是局部的,但開合的意念卻是整體的、全方位的。比如轉蓮花掌,一轉意念象大氣蓮花一樣轉到六合虛空,一合意念整體的收到全身再收到胸腔。一轉一合就是人體和大自然虛空的一個大開大合。所謂大開大合,並非動作,而指意念要開闊豁達,幽遠深邃,體現一種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之意境。再比如推揉開合,捧氣貫氣等動作都要有一種我動場動,場動天地虛空都在動的意念,這樣整體性的運用意識很快就能體會到人和場、人和大自然虛空融為一體的狀態,也就進入了《功法學》所說的「初步的人天渾化的狀態」,這就是氣功所謂的感覺上的一種整體狀態。這種狀態對人體生命健康相當有利。如果能長期處於這種狀態,不僅能大大減少甚至消除疾病的不適、疼痛,而且很多病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好起來。可惜的是生活中我們的慾望、情志及意識的偏執等嚴重的在破壞著這個整體狀態,這就是有的人光練功法而不能解決身體疾病問題的根本原因。
第三、開合時要注意體會開中有合,合中有開,開合一如。比如往外一推,意念外開至虛空,熟練後往外推的同時意念也在向身體裡面推。或者說往外一推,意念不能一下子都到虛空去,裡面要有意念拽著點,往回收時意念要連著虛空,意念並非全到體內。須知虛空是包含自身的虛空,天邊是連著體內的天邊。再如沿天邊捧氣上升時也可以邊捧邊收氣,向頭頂貫氣時要連著銀河系的深處往下貫。另外,有的人在練捧功時有時會進入一種混沌狀態而從感覺上分不清哪個是開哪個是合了,實際上這是一種開合一如的狀態。筆者曾有過這樣的狀態,當體察到這種狀態後意識里突然產生「怎麼這麼好」的念頭,緊接著又想「這在哪兒練功」、「是白天還是晚上」,至此狀態全無。由此可見,練功中出現的狀態景象要用平常心對待。
總之,要將開合貫穿到捧功的承始承終,貫穿到每一個姿勢,每一個動作當中,通過開合來感受氣,體察氣,從而更好地體現練捧功的根本原則——神氣並重。
第二個貫穿:松靜。本文開頭我們提的第三個問題:捧功從功法層面上講主要是練什麼的或從功法上講是解決什麼問題的,正確答案是松靜。何謂靜,靜者並非一念不起,而是意念的集中、專一。意念的集中、專一是我們練氣功運用意識的根本大法,也是做到神氣並重練法的先決條件。的確如此,練功時精神越集中氣感越強;精神渙散,則很難有氣感。這已經是每一個習練捧功者的共識,對此不再贅述。對於精神集中專一的層次,不同層次的練功人群存在很大的差異。一般來說,我們在練功中出現以下幾種情況,說明入靜層次較深。第一,時間過的非常快,練一兩個小時功感覺就一會兒的功夫;第二,外面有什麼響動你渾然不覺;第三,口水比平時增多;第四,自動出現勻細深長的呼吸且是腹式呼吸。以上四點如果反過來講,則說明我們的練功得注意好好地收神了,否則練功起碼的神氣相合都談不上,更不用說功夫了。下面著重談談關於放鬆的問題。
練氣功要求放鬆,是各家氣功的共法,也是練氣功首先解決的問題之一。放鬆雖然是我們練功者老生常談的常識性問題,但在實際練功中對放鬆從道理上理解了並在練功中能做得很好的並不在多數。一些習練者在練功中往往是上身放鬆,下身未放鬆;體表松,深層未松;形體松,精神未松;局部松,整體未松;更多的人開始能放鬆,但不能貫穿練功的全過程;特別是不會用意念,松下身時上身的意念又沒了。放鬆了後一項丟了前一項,使放鬆成了走過場,沒有實效。那麼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我想從放鬆的步驟、標準、方法及放鬆的重點等方面作一簡單敘述。
1、放鬆的步驟。在未放鬆形體之前,首先要放鬆神意,即《功法學》講的「神態悠閑,恬靜安舒,怡然自得,美在心中,樂在心中且堅定自若」,唯在此神松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松形。
形體的放鬆有三步:一形松;二意透;三氣充。即八句口訣的「形松意充」。練功時形松而意不充,則達不到練功的要求,若形靜不動時謂之「空癟」;光意充而形不松則意念也往往進不去,若形體運動時謂之「空描」,屬有體而無用,是難以練出功夫的。唯形松意充兩者同時並舉方能夠形神兼備、體用兩全。
2、放鬆的標準:松而不懈,緊而不僵。人睡著了是典型的鬆懈狀態;而兩三歲小孩走路、拿東西的動作基本上就是一種「松而不懈,緊而不僵」的狀態,但練氣功的放鬆更強調主動地用意念充斥到形體的深層組織去.練功中當意念越充足,練功時形體就越充實飽滿、動作越自然渾厚、氣勢越磅礴大氣,從而避免因意念不足而造成的形體「乾癟」,動作「輕浮、空描」等現象。另外,練捧氣貫頂法做動作用力時,只允許用能把胳膊抬起來並能維持平衡的力就足夠了,再多一點力也不要使,否則動作就會僵硬。
3、放鬆的方法。共有六種方法,①從上到下分部放鬆法;②三線放鬆法。前兩法亦可稱為意想放鬆法。是各种放松法的根本與實質,後面的放鬆法是在此基礎上借用了一些有形的方法而已。③深呼吸放鬆法;④發聲放鬆法,發「松」字音,一聲轉四聲,意念從頭到腳把僵勁、濁氣、病氣都從腳心送出去。⑤貫氣放鬆法,此法不僅僅是一种放松法,而且是一種單獨的氣功功法,可作為練功前的預備功和練功後的收功式,亦可作為降血壓的方法。貫氣放鬆法可配合三線放鬆法,捧起氣來向前面貫——體前中線,任脈為中心,捧起氣來向後面貫——體後中線,督脈為中心,再捧起氣來向側面貫——(體側線,百會至兩耳、兩臂、兩腿外側到腳)。⑥脊柱放鬆法,就是用意念想像敲打著脊柱或意念手捏著脊柱由上到下一節一節地放鬆。此法為老師後期新教的放鬆法,未見諸書籍,須引起重視。
4、放鬆的重點。形體的放鬆有幾個重點部位須引起注意並著重放鬆。①腦中心,②印堂,③心口,④玉枕,⑤大椎和身柱,⑥命門,⑦全身的大小關節。其中前三項的放鬆關係到心神的放鬆,最後一項全身的大小關節關係著全身氣血的周流。古人講「關節者,神氣遊行之室也」,即說明關節對人體氣血流通的重要性。形神庄功法在松關節方面效果很突出。中間的④⑤⑥三項,為背部三關的重要穴道,放鬆這些部位,則有助於人體陽氣的上升,尤其是身柱穴的放鬆,則有助於全身整體的松。另外,練功時全身都要放鬆,唯獨會陰肌不能松,只有會陰肌收縮上提了,裡邊真正的會陰穴才能不受壓迫而放鬆。(會陰真正的位置,男性在前列腺射精管開口,女性在子宮頸和子宮口)。
關於神的放鬆筆者再補充一下。練功中如果神意放鬆的不夠或意念過重過緊不僅會導致氣功所講的「意有餘便是火,」而且對諸如高血壓、心臟病、神經官能症等病不易取得效果。那麼如何判定在練功中神意未放鬆或意念過緊過重呢?當練功中出現以下情況時也可能預示著你得注意放鬆神意了:①口乾舌燥,心煩意亂,雜念叢生;②眼球發緊,眉頭緊鎖;③頭緊腹脹,動作僵硬;④意念無法外放到虛空,也無法收到體內,意念處於沾滯狀態。
第三個貫穿:八句口訣。八句口訣看起來簡單,其實它包含了氣功的根本理論和方法。它文字通俗易懂,意境卻深奧玄妙,可直指本元,充分體現了氣功理即是法,法即是理,理法圓融,理法不二的特點。它不僅是練捧功前的重要準備,而且也可用於組場,使神形從深層次上放鬆,更為重要的是八句口訣把傳統功法中守氣、守竅、守神的內容全部包含進去了,它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功法。練好了八句口訣就等於練好了捧功的三分之一多。因此,練捧功時要高度重視對八句口訣的體會,要進入八句口訣的意境之中,並將其意境貫穿於捧功的承始承終乃至日常生活之中。至於其具體含義大家要參照《功法學》逐字逐句體悟。
第四個貫穿:形象思維和體察思維。練氣功主動運用意識,首先是沉伏邏輯思維,使之融合於形象思維,進而融合於感覺運動思維,再進而融合於體察思維。形象思維是與事物形象相關的意識活動,其優越性在於有鮮明的形象性,信息量大,容易調動氣機。密宗的觀想,道家的結胎,瑜珈的冥想等無一不是用形象思維。練捧功的前期要多藉助形象思維,如練習時想像自己站在另一星球上,銀行系象氣的絲帶一樣圍繞著自己。虛無之我就是大自然虛空的中心,同時又是整個大自然虛空,我一動虛空整體的動,我一呼吸整個虛空都在呼吸;再如往前推時想像從身後的虛空一堵大氣牆不斷地穿透身體,往回收時大氣牆從體前往後不斷的穿透,推揉時也可想五個氣柱(四肢和頭部)往丹田拽著。總之形象思維的內容可以千差萬別,但都是為了自己更好的入靜,調動氣機。當然,形象思維也不能過於具體化,否則就容易著相。「著相」與「頑空」一樣對練功來講都有很大的障礙。當練功內氣變化到一定層次就逐漸以體察思維為主。如果說形象思維是「定」,是「止」的話,那麼體察思維就是「慧」,是「觀」了。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止觀雙修」、「定慧雙運」的練功法則實際在不同練功層次的人身上的運用是不同的。確切地說是「定」和「慧」、「止」和「觀」所佔的比重是不同的。據此我們再看練功達到至高層次的六祖慧能所講的定慧無別、定慧不二、定慧勻等則會更明白一些。
練功中的體察是練功能否進步能否長功的關鍵,它直接關係到練功入靜的層次問題,也是破除「頑空」這一練功大忌的最有效的方法。那麼練功究竟體察些什麼呢?要體會體內的各種變化,如酸、麻、脹、痛的感覺,氣機流轉,經脈的運行,穴位的開合,神意的變遷等。古人把體察叫「靜觀」,認為靜觀必須遵循其原則——靜觀其變,即我們講的不分辨。具體講就是對待體內的各種氣機變化,景象變化不能陷入其中,那個內在靈明的我始終是一個安靜的觀察者,不為所動,不受其擾,不因所謂的「好」而喜,也不因所謂的「壞」而憂等。總之,練功中體察必須遵循的原則——不分辨,關係到練功的安全問題,必須理解深透並嚴格遵守。筆者在教功當中曾見到此類事例,最後只能以中輟練功作罷。
以上是練捧功做到神氣相合的四個「貫穿」,我們稍作總結,第一貫穿開合;第二貫穿松靜;第三貫穿八句口訣;第四貫穿形象思維和體察思維。
下面談一下做到神氣相合的兩個「重視」,一是重視動作的轉換和停頓,另一個是重視小的動作。這兩個「重視」也是我們練好功的兩個重要訣竅。
一、重視動作的轉換和停頓。從練養結合的角度講,動作的轉換和停頓則為很好的養。如捧功捧氣至頭頂後停留一個呼吸長貫氣,此時此刻動作一停,意識一安靜,一空,應該說這是非常高級的養,傳統功法稱之為沐浴,象洗澡一樣,很舒服;再比如捧功推收的動作,收的動作一結束,即將推出還未推出,這中間一停,動作停,意念停,心裡一空,體會這種內在的整體狀態,慢慢就步入較高層次的體察了。
二、要重視小動作。過去講「小里藏奸,小里藏訣,小處可以降魔」,就是指練功中小的動作往往被人忽略,而恰恰是小的動作對神意指揮的要求更加確切,所以重視小的動作,更容易使精神集中而收到入靜效果。象捧功練功前的目視前方,百會帶動身體微微晃動,練功中的小指帶功,松腕轉掌,胸前合十的輕輕轉掌,下按上提時腳心的一凸一含及諸多貫氣動作里的對手心內含的提示,收功時的養氣,之後的意照全身,再次想體周圍想體內等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動作小意念。可是往往就是這些小動作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我們的練功效果。比如練功時的養氣,養好了則事半功倍,草草收功而不認真溫養,則會導致前功盡棄或「只種不收」的後果。有的人練捧功效果不明顯估計和平時練功不注意認真養氣有很大關係。故此,重病人和嚴重氣不足的練習者更應該注重收功後的養氣並且時間要長些。再比如胸前合十的輕輕轉掌,動作很小很小,但意念要想像一個大氣團在胸腔中丹田裡攪動、鼔盪,認真體會精氣神合一之景象。
總之,捧氣貫頂法蘊含著傳統功法中的很多奇妙功法與訣竅,筆者在此解讀的只是捧功的冰山一角,更多精華內容尚需同仁共同研修。行文至此,忽覺愧心漸起:別師十數年,雖傳法未輟,但用功不勤,而愧對師之教誨及同仁之期望。所幸對智能科學之恭敬虔誠之心始終未減,真所謂「心存恭敬師如在,意秉虔誠法始靈」,謹以此句與智能同仁在今後的修鍊大道上共勉、共進!
文中若有不當之處,當以老師的書籍為準。在此衷心感謝佘華老師逐字逐句地將此文錄入電腦。
肖世強編於滄州青縣康泰健身中心
2017年2月16日
推薦閱讀:
※相宅者說 解讀藏風聚水的中國建築文化 魏憲田
※《刑法修正案(八)》解讀(一)
※八字解讀·哪些男兒痴情
※面相解讀你的運勢密碼
※解讀[孟母三遷]
TAG: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