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中國佛教的文化建設---學誠法師
06-19
略論中國佛教的文化建設學誠法師 佛教文化的建設即應從佛教信仰的根本,延伸到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的各個層面,再回歸到佛教教育的中心,從而把信仰、文化、教育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更好地為人類社會的文明與進步服務。 佛教是一種以信仰為根本,解脫為目的,教育為中心,文化為紐帶的宗教。中國佛教文化的溝通與交流,把世俗與神聖融入於相依共存的緣起世界裡,給人類留下了偉大的文化遺產。如敦煌、雲崗、龍門、麥積山、大足——五大石窟,峨眉、普陀、五台、九華——四大名山等名勝古迹,以及佛教建築、雕塑、鑄造、繪畫、音樂、印刷、戲劇、詩歌、小說等文化與藝術方面的創造,對中國文化影響之深且廣,實在無與倫比。輝煌燦爛的中國佛教文化,光耀古今。千百年來,佛教經律論三藏聖典及歷代高僧大德的著作,蘊含著博大精深的人文資源,是佛教文化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智慧寶藏。當歷史的車輪駛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加強佛教文化建設,承先啟後,繼往開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再塑佛教的全新風貌,是佛教自身建設與發展的需要,是佛教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重要內容與途徑,是佛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尋求新的自我定位的一項重要任務。佛教文化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所不可或缺的內容之一,具有無限的潛力與廣闊的前景。 站在人類文化學的角度來觀察佛教的普世性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慈悲、智慧、平等、寬容是其始終不變的主題,佛教的文化建設與發展也依此而一脈相承,綿延不絕,源遠流長地影響著後世的人們。然而,佛教文化的過於通俗的普及,往往使一般人們的認識,局限在文學、藝術、建築、雕塑、音樂、繪畫、舞蹈等表現形式上,而忽略了佛教內在的精神實質,使佛教文化與佛教信仰之間產生了距離,因此導致信仰者本身對佛教文化的冷漠,使佛教文化變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因此,佛教文化的建設,不能離開了信仰的土壤,否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當然,佛教文化的價值不能單從信仰的有無,機械地判斷它存在的意義,即使沒有信仰,它仍然有其存在的作用,但那與佛教本身已沒有太大的關係了。因此,佛教文化的研究與弘揚首先應該重視其信仰的根本與教化的中心作用。我們不難發現,諸如觀音文化、彌勒文化等,正是因為它是以佛教信仰為根本的,所以才會在現實社會產生那樣深遠而廣泛的影響與作用。所以,佛教文化的生命力正是植基於信仰的沃土,才會枝繁葉茂,流傳千古。今天,我們在佛教文化的建設方面也應把握這一根本與中心,在吸收佛教傳統文化精髓的同時更好地服務於當代社會。尤其是通過推動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思想的弘揚和開展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運動,佛教文化會日益凸顯其紐帶作用,即成為聯繫社會各界共同為改革開放、社會安定、民族振興、經濟繁榮而做貢獻的積極因素。 中國佛教協會歷來重視佛教文化的建設。已故趙朴初會長曾於1991年在全國政協宗教委員會報告會上指出:「宗教包容豐富的文化內涵,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宗教是文化。從宗教的實在整體來說,它既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又是一種社會實體。從它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來說,它既是一種特定形態的信仰,又是一種文化形態。」1992年,中國佛教協會佛教文化教育基金委員會成立,同年創辦了《佛教文化》期刊在全國發行,一時間,佛教文化成了教內外共同關注與討論的熱點,各種佛教期刊雜誌也如雨後春筍般的應運而生,到現在已達數十種之多,極大地豐富了當代佛教文化的內涵,併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勿庸置疑,佛教文化的建設對當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民族、宗教、生態保護、倫理道德、價值觀念、認知模式等都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特別是,發掘、整理並深入研究、探討佛教思想寶庫中諸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的倫理道德、行為規範、人生準則等文化義蘊,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此外,佛教的文化交流,是促進世界和平、人類共同進步的載體,比如中韓日三國佛教共同締造的「黃金紐帶」關係,便為睦鄰友好的外交政策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在歐美等國悄然興起的佛教熱,尤其是藏傳佛教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傳播,正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或改變著西方人的生活觀念。「兩岸三地」的佛教文化建設與學術交流在本世紀的開篇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由此可見,佛教文化建設的歷史性機遇已經來臨,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文化結構多元化的環境中,秉持佛教的高度自覺,依據契理契機的原則,變換出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佛教新文化,將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與使命。 佛教文化的建設是多層次、多角度、多領域、多方面的綜合性工程,不能把它狹義地理解為是一種文學藝術。佛教自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傳入中國以來,即對中國人的思想形態、政治經濟、人生觀念、生活方式、語言習慣以及文學、美術、音樂、建築、交通等各個領域都產生過深遠影響。其次,從佛教的本身而言,教理、教義、教團、教制等有關思想、制度、組織、管理等各方面的內容,都蘊藏著豐富的文化資源。因此,佛教文化的建設即應從佛教信仰的根本,延伸到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的各個層面,再回歸到佛教教育的中心,從而把信仰、文化、教育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更好地為人類社會的文明與進步服務。寺院不僅是佛教信仰的載體,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社會文化設施,在文物保護、旅遊觀光、圖書收藏、對外交流、以及文藝、園林、醫療、武術等各個方面,都有其不容忽視的文化價值。寺院可以通過講座、音像、壁畫、板報、舉辦講經法會、教唱梵唄、攝影展覽等靈活多樣的方式,讓人們能夠通過各種喜聞樂見的渠道認識和了解佛教的歷史文化,達到凈化身心、教育自我、增進道德、覺悟人生的目的。佛教的組織與團體應該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加強佛教文化的建設,積極穩妥地開展諸如關愛生命、慈善救濟、心靈環保等為主題的佛教文化常識普及活動,以此為契機,積極倡導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時尚新風,讓佛教文化的涓涓清流匯入茫茫的人海思潮,在物慾橫流的時代環境中,巍然地屹立在「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基石上,成為照亮世間的燈塔與指引人生前進的航標。 (選自2004年《法音》第一期)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六字真言戴身上有哪些地方不能去嗎?
※《藥師八佛名號稱念 ● 生一切成就》儀軌
※釋迦牟尼佛像的手為什麼都是右手掌對外,左手捏指呢?
※三教淺論
※走近一代高僧,聆聽他們最後的囑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