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成熟這件事和年齡已經沒什麼必然關係,持續的「幼態」除了幼稚,還包括不講道理、拒絕承擔責任。
現如今,從「坐地鐵一路霸佔不該屬於自己的愛心專座」、「大學畢業好幾年,不繼續升學也不找工作,整天在家裡靠父母的照顧生活」到「忘帶身份證趕不上火車,希望一車人都能等一等」、「出國旅遊對航空公司不滿,不知道依據規則解決問題,而是喊話大使館」,這一系列「我要」、「我就要」的行徑大約可以被統一概括為:「巨嬰」。
雖然以上行為一直都存在並被詬病,但從搜索引擎的數據看,人們對「巨嬰」這個詞的關注在 2016 年底經歷過一次大幅上升,百度指數均值從 2011 年 1 月到 2016 年 11 月間的 220 上升到 2016 年 12 月到 2018 年 2 月間的 745。
所謂「巨嬰」,從字面意思不難理解,就是有了成年人的年紀和身體,但心智還停留在嬰兒階段,呈現「幼態持續」狀。
2000 年,心理學家 Jeffrey Arnett 用「成年初顯期(emerging adulthood)」 這個說法來形容年輕人停留在青春期、延遲成年的現象。具體來說,雖然 18 歲被定義為成年的年紀,但從青少年成長為「大人」的過程並沒那麼簡單,挺多人即使年齡已經到了 20 多歲,還不覺得自己已經是成年人。有不少調查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哪怕只是從「和誰住一起」這個粗淺的判斷標準來看,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發現,在 2016 年,美國和父母住的年輕人比例達到 32.1%,超過了獨居、和對象住在一起等其他形態,這種情況在美國現代社會第一次出現,而在世界範圍內,趨勢也是這樣。
Arnett 提出,因為這種現象的存在,當代年輕人從青少年到成年的過渡過程需要一些心理和政策上的支持。其實美國已經有政策考慮到了這種情況,「正在長大中的青少年們」在 26 歲之前還可以繼續用父母的醫療保險,以及雖然 18 歲就能擁有駕照,但要到 25 歲才能租車。
如果只是因為青春期延長、長大之前需要幾年額外過渡階段的話,事情倒還比較簡單,但我們這裡討論的「巨嬰現象」帶給人的困擾還不止於此。
關於「成年人應該是什麼樣的」,我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總結過,在好奇心研究所的調查中,現在人們判斷長大的首要標準不是結婚成家什麼的,而是「經濟獨立、生活獨立當然要有,但還要感情獨立啊」。現實生活中的情況是,就算很多人的年紀早就超過了「20 多歲」的過渡階段,他們也還是保留著「幼態」,對他們來說,長大成熟這件事和年齡已經沒什麼必然關係。
關於現如今長不大的「巨嬰」還有哪些表現型,我們結合好奇心研究所關於職場、時間觀、反歧視、伸手黨等方面的調查總結出這幾類:
1.毫無責任心的職場隊友
覺得「我不想做現在的工作,但也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這種迷茫的結果是,現在的工作也做不好,需要別人給隨時收拾爛攤子;
成天吐槽工作,把「不幹了」「過了年就辭」掛在嘴邊,表現為說得特別多、做得特別少,除了抱怨什麼都沒留下;
做事水平三流,甩鍋水平一流,只要出錯就開始專業推卸責任;
從不主動溝通,開始溝通的時候一般是事情已經錯到彌補不了的時候;
辭職的時候行動速度變為平時工作的三倍,沒交接完的事情再也聯繫不上了。
2.缺乏時間觀念的人
把拖延當作常態,甚至做計劃的時候需要別人把會拖延多長時間也考慮進去;
來不及做的事情還給承諾,事到臨頭才告訴別人無法完成;
對時間沒有準確認知,約見面遲到半小時,並且每三分鐘說一句「馬上」、「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