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窮養富養,都不如恰到好處的教育

你的孩子,無論男女,都不能只做溫室里的花朵,或者在貧瘠的沙漠里長大。

——江晚舟

1

前兩天逛街的時候,看見這樣一對父女。

從父親的穿著打扮來看,應該就是很普通的家境;女兒看著不大,也就十幾歲,高中生的樣子,但是全身穿得還不錯,鞋子還是名牌,得好幾百。

兩人從一個知名品牌的服裝店出來,臉色都不是很好看,但也沒有走遠,就在服裝店的門口附近。

我在旁邊的奶茶店等奶茶,恰好聽完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這個女兒看中了一件衣服,要500多,可這個價錢對這個爸爸來說真的有點接受不了,可是這個女孩兒實在想買,於是就開始任性,不買就不離開。

爸爸覺得女兒不懂事,說了她幾句,誰知女兒卻頂撞了回去:

「人家都說女兒要富養,你連件衣服都不給我買!」

當時那個爸爸的表情可以說是很難看了:「你每天讀書受教育,就學會了怎樣刁難你的父母是不是?天天要買這買那,你怎麼不想想自己的爸爸媽媽每天掙那點錢都多辛苦!」說著連眼光都紅了。

這對父女離開以後,我覺得莫名的壓抑,腦海里一直重放著那個畫面。

因為我小時候的家境也不好,雖然對於好看的衣服玩具也心有嚮往,但從來不會這麼不懂事地要求父母必須怎樣做。

但是,現在的我,也活得不錯,並沒有因為兒時沒有得到物質上的滿足,有什麼身體或者心裡的缺失。

最近大家都在倡導的觀點:女孩要富養,男孩要窮養。

我是不以為然的。

正如魯迅所說:

從來如此,便對嗎?

所有人都這樣說,就一定是對的嗎?

就像這對父女,家庭條件很不好,富養女兒成了一種負擔,甚至還會不小心讓女兒學得不知感恩和節儉,得不償失。

2

還有窮養兒子這一說。

看過偶像劇的人都知道,一般劇中的父子矛盾產生的源頭,就是因為老爹有錢,卻不怎麼給孩子花錢,於是兒子表示納悶了:「我到底是不是親生的?」

其實,在今天,我們會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男孩子家世好,可以說是富養長大的,但是,並沒有走彎路。

為什麼呢?

在知乎上看過一個典型的富養兒子的例子:

樓主小寶家境富裕,他的爸爸也從來不限制他花錢的自由,但是每次花錢,他都會讓兒子想清楚兩件事:

「需要多少錢,怎麼分配?」

「這些錢用來幹什麼事,是值得的嗎」

「這些錢是怎麼來的?」

第一個問題,讓小寶學會了對錢的支配能力,

第二個問題,花錢和事情本身聯繫起來,讓他能判斷自己所做事情的價值;

最後,錢不是自己努力得到的,不值得炫耀。

所以,雖然小寶富養長大,但是家教極好,絕對不是嬌生慣養的大少爺,而且,他的父母從小就教育他勤儉節約、吃苦耐勞,所以一點不比窮人家長大的孩子弱。

作家張家瑋在《窮養的女孩和富養的女孩差別在哪》說:

促成女孩子健全人格的,不是單純物質上的窮養與富養,而是綜合的、平衡健康的環境,以及少一些對比。

養兒養女,家庭教育至關重要,絕對不是單純的增加或者減少經濟物質上的提供,而是,從一開始,就依託現有的實際狀況,用恰到好處的教育提高孩子的教養。

盡你可能教他/她做人,而非幫他/做人。

3

提到孟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婚戀節目的著名主持。

他還主持了一個節目,叫《四大名助》,專門幫助別人解決各種各樣的困惑。

前段時間,有位苦惱媽媽,求助的原因是:女兒整容成癮,兩年花80萬動刀20次,她覺得女兒作為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如今每次見她都和上次不一樣。

女孩的媽媽總擔心她因整容而發生意外。

但是節目中,女兒卻一直不以為意,覺得整容沒什麼大不了的,一句「我整丑都不怕難道還怕死嗎?」讓媽媽急得眼淚直流。

為此,孟非提起了自己女兒曾想整容的往事:

「我女兒二十歲,長得普普通通,她曾經問我『老爸,我要去整容,你願不願意給我錢?』

孟非想了想對他的女兒說:「我們可以商量。我就只是想問你,你的目的是什麼,你要為此支付什麼代價。

你把這些想清楚了,你願意做我也不攔著你。」

他的做法讓我想到之前聽過一種說法:窮養富養,都不如良好的教養。

無論是窮養還是富養,都有其各自不可避免的弊端,所以,讓你的子女擁有良好的教養,樹立正確的三觀才是最終目的,而達到這個目的的有效手段就是恰到好處的教育。

其實這就和不同的家庭養貓一樣。

家庭條件不錯的都喜歡養純種貓,用最貴的貓糧,而且必然要用備齊各種各樣的養貓工具,把貓像孩子一樣養,生病了上醫院,弄髒了就去洗澡。

但是,在偏遠的農村,養貓也是常事,但是一般不論品種,只論抓老鼠的能力,所以農村對對養貓基本上實施放養政策,沒有窩,有什麼吃什麼,斷個腿有個病全靠自愈。

家庭環境不同,養貓目的不同,但是主人對貓的情感是一樣的,而且在我看來,兩種環境下,養出來的貓各有各的可愛。

所以,恰到好處的教育,和孩子是男是女沒什麼必然聯繫。

無論是男孩女孩,出生在不同的家庭,採取不同的家庭教育,培育出有教養的孩子,這才是教育的真諦。

而所謂恰到好處的教育就是:

無論什麼樣的家境,培育子女時,一切從實際出發,教會他們做人的基本教養和道理,以及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基本技能,讓他們形成獨立健全的人格。

富裕者,可以讓孩子不貪圖享樂;貧窮者,可以讓孩子不困於眼界。

4

台灣作家劉墉談到自己對兒子的教誨,他說:

希望他兒子未來有一天在女朋友家做客,既能把一整隻龍蝦吃得乾乾淨淨,讓對方知道孩子見過場面;而當女朋友家龍頭漏水時,又能立刻拿起扳手修理,讓對方知道自己絕非嬌生慣養,而是有責任和擔當。

你的孩子,無論男女,都不能只作溫室里的花朵,或者在貧瘠的沙漠里長大。

因為他們總有一天要自己體會人生。

要想長成可以自己面對風雨的大樹,你要用恰到好處的教育去澆灌它,告訴他們自己所面臨的是怎樣的世界,並且將來一切的苦難都要自己品嘗。

等有一天他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一定會心存感激,並把這種正確的教育觀傳承下去。

恰到好處的教育,就是讓孩子走正確的路,做有教養的人。


推薦閱讀:

為什麼大學作弊成風?
兒童計算機教育改革:美國深入邏輯思考層面,中國止於工具使用
教育研究的類型
能否用vr技術解決貧困山區兒童的上學問題?
《牛津通識讀本》系列中,有哪些書是你所推薦的好書,而又有哪些你認為是個坑?

TAG:教育 | 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