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凈心長老 :楞嚴經講記(一一七)

楞嚴經講記(一一七)

                      楞嚴經講記(一一七)

        ⊙講解:凈心長老

            

⊙整理:弟子釋悟超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 這一段經文是說明妄體是無生不可取的。「如是迷因」是指法之詞,就是這迷妄之因。「因迷自有」,不可以作「因迷生迷」解說,因為迷是不生迷的,怎麼可以說是因迷自有?應該要從上面之句連接下來解說,意思是說:如是妄因,正是因為迷惑,不了解無因的緣故,所以常自成有,不是實在有,只是好像有而已。就如前面的經文所說「昔本無迷,似有迷覺」,過去在迷的時候,也是沒有迷可得,不過是相似有一種迷情妄覺而已。

「識迷無因,妄無所依」,是說覺迷妄空。假如能夠知道迷本來就沒有生因,這樣的話,妄因本來就沒有,妄體也是空,妄就無所依了。「尚無有生,欲何為滅」,是結成無生故無滅。尚且沒有生妄的因可得,要怎麼去除滅呢?有東西生才說要滅除它,沒有東西生怎麼滅除呢?好比發生火災,火燒起來了,才需要把火熄滅,如果連火都沒有,要滅什麼呢?這裡所說的意思是:眾生在迷的時候,迷本來就沒有生;一切諸佛修行證得果位,好像是把無明滅除,可是,實在是無所滅,因為妄體本來就是空的緣故。就如一個人正在做夢的時候,好像真的有那麼一回事,可是一醒來之後,什麼都沒有,不需要用什麼方法把夢的境界消滅,只要醒了,夢境就沒有了,意思是說,只要一悟,無明妄想就沒有了。

「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這一段經文是引喻,以夢境本空,譬喻無明妄想,本來無所有。就算是已經覺悟的世尊,也是沒有辦法把妄體拿出來給我們看。「得菩提者」,是說一切諸佛已經得到無上菩提。「如寤時人」,是說得菩提者,無明長夢已經破了,就像睡醒的人。「說夢中事」,睡醒的人說夢中的事情──種種夢境。「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心縱然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夠說出夢中的種種境界、事物,還是沒有辦法把夢中的事物拿給別人看,因為夢中的境界,是虛妄的。既然是虛妄的,怎麼能夠拿給人家看呢?只是在作夢的時候,夢得很真實,好像有那麼一回事,可是,夢的境界本來是空,是無所有的,這虛妄的境界,是沒有辦法拿出來給人看的。

世尊已經是「五住夢破」,就像睡醒的人。「五住」是「五住地惑」:第一、見惑:是見一處住地。第二、思惑:是欲愛住地。第三、色愛住地。第四、有愛住地。第五、無明住地。同時,世尊也是「三智具足」,就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都具足了,就像一個人夢醒了之後,內心清清楚楚,能夠為眾生說無明妄想,就像一個人醒了,能夠說出夢中的境界一樣,可是,卻沒有辦法把妄體拿出來給我們看啊!

這一段經文,世尊是回答前面富樓那尊者所問,而說明妄元來無因,本無所有。富樓那尊者前面問世尊「何因有妄」,其問意以為世尊已經得到菩提道果,已經圓滅諸妄,一定能夠說出妄以及妄因。他那裡知道得證菩提者,雖然能夠說出妄,就像夢醒的人,說夢中的事,但是妄本無所有,如果要智辯具足的世尊說出「何因有妄」,也是有所不能。就好像睡醒的人,心雖然清楚精明,又如何能夠拿出夢中的事物來給人家看呢?由此可知,為了要滅除諸妄而求妄因是不對的,因為妄元來無因,本無所有的緣故。

況復無因,本無所有。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 這一段經文是以喻合法。「況復無因,本無所有」,這二句是牒法,重牒說明妄因本空,妄體亦空。前面的夢喻,拿夢中之物,尚且沒有辦法拿出來給人看,何況是妄想,本來就沒有因,妄體也是本來無所有。「況復無因」是說妄因本空,「本無所有」是說妄體亦空。既然因也空,體也空,而想要去追求它的因,怎麼能夠得到呢?所以,世尊下面就再提演若達多的譬喻來說明。

「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這一段經文是舉喻。「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是合妄因本空。就像在室羅筏城中的演若達多,在洗臉的時候,忽然起顛倒,生起怖畏心,以為自己的頭不見了,就發狂急走,這那裡有什麼原因?這是以狂走無因,譬喻諸妄無因。「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是合妄體亦空。演若達多正在發狂的時候,有好心的人,輕輕拍他的頭一下,對他說:「這不是你的頭,是什麼呢?」這個時候,演若達多忽然間醒過來,哦!原來我的頭還在!這就是「忽然狂歇」。演若達多的狂性停歇下來,他的頭本來就在自己的身上,並不是從外面得來的,所以說「頭非外得」。「縱未狂歇,亦何遺失」,縱然狂性還沒有歇息,就是正在發狂的時候,頭還是沒有遺失!

這一段經文,以「頭」譬喻「真」,以「狂」譬喻「妄」。交光大師說:「設使其頭真有得失,不名為狂;帖喻法中,設使妙覺真有得失,不名為妄。今乃歇非外得,未歇無失,帖喻法中,悟非外得,迷非真失,可見妄體,本來無有也。」意思是說,假使他的頭真的有得有失,就不能叫做狂;譬喻合法來說,設使妙覺真心真的有得失的話,就不能夠叫做妄。現在乃以「歇非外得,未歇無失」,譬喻合法,說明悟不是從外面得來,迷也不是真的失去,由此可見,妄體本來就是沒有的。

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 這一段經文是結成無因。世尊告訴富樓那尊者說:富樓那!妄想的體性,就好像演若達多的狂性一樣,妄因在什麼地方呢?這是世尊做出結論:無明妄想本來沒有體性可得,要到那裡去找它的因?

卯三 示令頓歇

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凈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消文):你只要不隨著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種能緣之心斷除的緣故,三種相續之因就不會生起。這樣的話,你心中的狂性自然歇息,歇息就是菩提。殊勝清凈明照的真心,本來周徧於法界,不是從他人所得,何須假藉辛勞勤苦的修證?

(分釋):「示令頓歇」,指示以令狂性頓歇的方法。富樓那尊者要索妄因,是因為要求真,所以世尊教以狂性頓歇的方法。

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 這一段經文是世尊教以頓悟的方法。富樓那尊者是四果位的聖者,已經破除我執煩惱,可是法執煩惱還沒有破,因此執著一切諸法心外實有,沒有辦法了解萬法唯心的道理,所以,前面就有萬法的忽生與相續,以及五大圓融這兩種疑問。世尊為富樓那尊者一一解答,說明都是由於最初一念無明為咎,也就是說,為什麼會有萬法的生續、五大的不圓融,都是因為最初一念無明是禍根。既然惹禍的根本是在無明,富樓那尊者就想要追究這妄因,希望認真修行,把這禍根斷除。前一段經文,世尊再回答富樓那尊者:妄因本來是空,妄體也是空,既然都是空,何必要苦求修斷呢?於是接下來,世尊就對富樓那尊者說「汝但不隨分別就夠了」。

這裡的「汝但不隨分別」非常重要,「不隨分別」是修楞嚴大定的下手工夫。眾生都是隨著外面的環境而起分別,假如能夠不隨外面的環境起分別,就不會造罪業而受種種痛苦的果報。「分別」兩字,是能分別的妄心,就是第六意識妄想心──徧計執性,對於世間一切諸法普遍執著計度,生起種種的分別。

「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是所分別的虛妄境界,是依他起性。「依他起性」是本來沒有的東西,乃是依真起妄。不管是意識妄想心,不管是所分別的境界,都是依著無明根本妄法,而得以建立。依他如幻,它的體本來就是空的,不但是能依法是空,就是所依的無明根本也是空,所以,只要不隨妄境而起分別妄心,就能夠把徧計執性消除,這就是「攝心亡塵」的工夫。「攝心」是收攝妄心;把本來向外面起分別的心收攝回來,外面的境界就沒有了,所以「攝心」就能「亡塵」。

「三緣斷故,三因不生」,《楞嚴經講義》說:「三種能緣之心既斷,則現行不熏,而能生三種相續之因,亦復不生,則種子不發矣!」「三種能緣之心」,是三種能緣妄境的心。斷三種能緣妄境的心,就是斷除意識妄想心,妄想心既然斷了,現行就不薰了。現行不薰的話,能生三種相續的因,也就不生了,這樣的話,種子就不會發生作用。能生三種相續的因,就是無明。無明不生的話,種子就不會發生作用,就象是樹倒根斷,這一棵樹就不會再活下去了;又例如世間的榖、麥、荳等,這三種種子為因,一定要有水、土等緣,才能夠生長。「三緣斷故」,就像沒有水、沒有土,雖然有種子,還是不能夠生長,所以說「三緣斷故,三因不生」。

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凈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這段經文是說明只要把狂心歇下來,就能夠當下證得本有家珍。「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前面以演若達多怖頭狂走,來譬喻無始無明。無明是一切虛妄法的因,既然已經三緣斷除,三因就不生,因與緣都斷絕了,這樣的話,心中的根本無明,狂性自然就歇息了。

《楞嚴經正脈疏》說:「歇字雙含伏、斷二意。若約伏意,則十信滿心,圓伏無明;若約斷意,則等覺後心,永斷無明也。」意思是說,「歇」字雙含伏、斷二種意思。「伏」是伏煩惱;「斷」是斷煩惱。「伏煩惱」就象是拿石頭壓草;雖然暫時把草壓住了,可是,不久之後,草還是會從旁邊再長出來。「斷煩惱」就像把草根拔除,草就不會再長出來了。從伏煩惱的意義來說,就是十信滿心,圓伏無明──能夠把無明煩惱降伏。從斷煩惱的意義來說,就是等覺後心,才能永斷無明;到了等覺菩薩之後,以一念的金剛智,把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斷了,才是永斷無明。

「歇即菩提。勝凈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這四句是說明妄滅真露。妄心一滅,真性就顯露出來,無證而證,得無所得。意識妄想不隨外面的境界起作用,當下就是菩提了,又何必要假藉辛勞,肯綮修證呢?

「歇即菩提」的「即」,是隨即、馬上的意思;是說妄心息滅的時候,就是真心顯露的時候。妄心息滅與真心顯露,是同一時間,就像雲一散,月亮的光就顯露出來一樣。本覺出離煩惱的纏繞,三智就圓滿了。

「勝凈明心」是菩提果覺之體。因為菩提果覺之體殊勝無比,所以是「勝」。「凈」是說菩提果覺之體清凈無染;「明」是說菩提果覺之體光明徧照。「本周法界」是說菩提果覺之體本來周徧於法界。我們心中的無明煩惱一歇下來,菩提自性就顯現出來,所具足的菩提自性,是殊勝無比、清凈無染,光明徧照於法界的。有一句話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種廣大無邊的心,就是菩提自性,而這廣大無邊的菩提真心,不是從他人得來,這在迷的時候,好像是遺失了,事實上,並沒有遺失。既然是沒有遺失,證得的時候,有得到嗎?沒有啊!因為本來就沒有遺失,怎麼要說得到呢?乃是自己本有的家珍,不是從他人那裡得來的,所以說「不從人得」。

所得到的勝凈明心,也含有發心、究竟二種意義。這是對前面的圓伏煩惱、圓斷煩惱來說的。從圓伏煩惱來說,位在十信滿心,破一分的無明煩惱,證一分的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就能夠登上初發心住,這就是「發心菩提」。菩薩的修行是「隨分斷、隨分證」。拿譬喻來說,好比日光燈的燈管,本來是有光亮的,可是,被灰塵層層蒙住,就失去光亮,因為蒙住太久了,開始用布擦的時候,很不容易擦除灰塵,可是慢慢的擦,擦一點,就把一點髒的灰塵擦除,那個地方的光亮,就顯現出來,這是譬喻「斷一分無明煩惱,證一分三德」。到了佛果位,就等於把日光燈所有髒的灰塵,都擦乾淨了,整個日光燈的光亮,就能夠顯現出來,也就是說,把心中所有的無明煩惱斷除之後,法性本體的光明就顯現出來。

從究竟義來說,是圓斷無明,它的階位是在等覺的後心,就是在等覺菩薩之後,破了四十二品的無明煩惱,證得妙覺果位,這就是「究竟菩提」。從初住位開始破無明、證法身,因為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一共有四十位,就是要破四十品的無明,才證得第十地的菩薩位;破了四十品無明之後,再破一品,就到了等覺位,就是破四十一品無明。到等覺位之後,用最銳利的金剛智,把最後最難破的一品──生相無明──破除了,就證得佛果位了,所以,破四十二品無明盡,證得妙覺極果,就是「究竟菩提」。

如果從大根器的凡夫眾生──具有頓根的人來說,雖然只在觀行位中,也能夠圓滿降伏五住煩惱,清楚見到菩提勝凈明心,就是初心與究竟,兩個階位所證得的無二無別,所以,過去的祖師大德說:「但離妄緣,即如如佛。」意思是說,只要能夠遠離妄緣,就是如如佛了,和這裡所說「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的道理一樣。「三緣斷」就是離妄緣,只要離開妄緣就是如如佛,也就是「狂心頓歇,歇即菩提」,只要無明狂心不發生作用,菩提自性就顯現出來了。

《楞嚴經講義》說:「但由歇而始顯,非由歇而始生。」這兩句話很重要。菩提怎麼能夠顯現?乃是在無明歇息的地方,就能顯現出來。「但由歇而始顯」,是說本來有的東西,只是被遮住,所以看不到,把遮蓋的障礙去除,就顯現出來了。「非由歇而始生」,並不是由於無明煩惱斷了,而生起菩提。就像太陽是本來在天空的,因為有雲遮住而看不到,雲一旦散了,太陽就顯現出來了,不是雲散之後,太陽生出來。也就是說,菩提是本來具有的,由於被無明煩惱遮住,所以看不到,把無明煩惱斷除,菩提就顯現了。

「何藉劬勞,肯綮修證」,這兩句是做出結論,責備富樓那尊者要奮修的用心。因為富樓那尊者認為,一切禍根都是由於無明,所以必須要找到無明的根本,而精進修行、斷除。可是,真心既然是本來有,無明本來是空,就沒有妄可以斷除,也沒有真可以獲得。既然是這樣,何藉劬勞,肯綮修證呢?「肯綮」是出自莊子養生篇。吳興仁岳法師說:「骨間肉曰肯,筋肉結處曰綮。」意思是說,「肯」是骨頭中間的肉,「綮」是筋與肉結合的地方。「肯綮修證」是說勞筋苦骨的勤勇修行,就是身體受種種的辛苦,殷勤勇猛修行的意思。只要把狂性歇止,菩提就顯現,同時菩提心周徧於法界,是本來具有,不從人得。既然是這樣,何必要辛辛苦苦修行來證得呢?世尊的意思是說:只要能夠了達妄是空的,真就顯現,何必要求索妄因,劬勞修斷而希望證入呢?

這一段經文,是頓教法門,直指向上一著,無修無證的究竟義。可是,必須要好好體會,不可以錯解。往往有錯解佛法的狂慧之徒,只執著菩提本具,認為心就是佛,何必修、何必證,而撥無修證。這樣的話,就把醍醐變作砒霜了!

《楞嚴經講義》說:「當知佛本是而須修,惑元空而須斷,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無修而修,修即無修,無斷而斷,斷即無斷,方合本經了義修證。」意思是說,學佛修行的人應該要知道,佛性是本來具足,可是,還是要修;妄惑元來是空,可是,還是要斷。傳燈錄南嶽章載:南嶽懷讓禪師親近六祖慧能大師,回答慧能大師時說:「修證即不無,染污亦不得。」「佛本是而須修」,好比米有酒性,能夠釀成酒,可是,米有酒性,並不代表米就是酒,這就是譬喻眾生有佛性,但眾生不等於就是佛,眾生還是眾生。米有酒性,要經過釀造之後,把酒性引發出來才是酒,這是譬喻眾生雖然有佛性,還是要修,修了之後,佛性才會開顯。「惑元空而須斷」,是說迷惑煩惱元來是空,可是,還是要斷。佛性與無明煩惱不同之處,佛性是有體有用,煩惱是無體有用。既然有煩惱的虛妄作用,還是需要斷除。「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我們淪為眾生,佛性被煩惱埋沒,所以需要修。「證」是證得;佛性雖然本來有的,因為迷時非失似失,需要證得,所以說「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佛性雖然被煩惱遮住,而清凈佛性的本體是沒有染污的,例如摩尼寶珠被泥垢所覆蓋,但這泥垢,只是在寶珠的外表,是不可能滲透到珠體裡面的。在清凈佛性上面,既然有染污,就要把染污去除。去除染污,就是「修」,染污去除之後,佛性顯現,就是「證」。可是,這種修、這種證,只是把佛性外面的染污煩惱去除而已,並不是佛性壞了所以要修,也不是修了之後得到佛性。「無修而修,修即無修」,本來是不需要修,可是外面有染污的煩惱,要把它去除,所以要修;雖然是修,只是把妄去除而已。「無斷而斷,斷即無斷」,煩惱本來是空的,何必斷?煩惱雖然是空,卻有它的作用,所以要斷。雖然是斷,只是把煩惱的作用去除而已。能夠這樣體會,才符合於《楞嚴經》了義修證的道理。

我們現在都是隨著外面的環境而起分別,時刻都活在他人的世界裡,而不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人家要你高興,你就高興,要你哭,你就哭,要你發脾氣,你就發脾氣。都是看人家的臉色,聽人家的聲音,隨人家起舞,就是隨著外境起分別,被外境所轉。「不隨分別」,是無修之修;「狂性自歇」,是無斷而斷;「勝凈明心,本周法界」,是無證而證。(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卷九
楞嚴經(全文)
《楞嚴經》淺譯五
【楞嚴經】---【127】----整個攀緣心的相貌,就是「前塵虛妄相想」
聖空法師:什麼人才是善知識?

TAG:楞嚴經 | 一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