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市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簡介

濟寧市共有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58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49處,現分別簡介如下: (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崇覺寺鐵塔 崇覺寺鐵塔坐落于山東省濟寧市內的崇覺寺。崇覺寺始建於北齊皇建元年(560年),北宋崇寧四年(1105年)在寺內建鐵塔,寺院也由此俗稱「鐵塔寺」。鐵塔原來是八角七層樓閣式塔,明萬曆九年(1581年)重修,並增建為九層,塔通高23.8米。塔的下部是一磚砌的八角形基座,南面辟門,室內頂部砌作藻井,室內有宋代的石刻千手佛像和清光緒七年(1881年)的塔銘。鐵塔塔身呈八角形,內部充填磚體,每層均設塔檐、平座、勾欄等,塔檐和平座都施有斗拱,塔剎是鎏金的寶瓶式。每層塔身四面辟門,其餘四面設龕,並放置佛像,在第一、二層塔身上還有「大宋崇寧乙酉(1105年)」的題記。整個鐵塔的構件均為仿木結構形式的雕模鑄制,不僅反映了宋代本構建築的形制,也體現了宋代鑄造技術的高超水平。  2、曲阜魯國故城  曲阜魯國故城遺址位於山東省曲阜市內及其外圍地區。魯國故城是周代魯國的都城,是周王朝各諸侯國中延續時間最長的都城。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周公旦於魯,是為「魯公」。成王時周公之子伯禽代父就封,在這裡建立了都城,自此至魯頃公亡國止,共歷三十四代,建都時間達873年。西漢的三百餘年間,這裡繼續是魯國的封地。故城從西周到漢代共經過八次大規模的興建修葺,後為縣治。宋代遷縣治於壽丘,城逐漸毀廢。1940年日本人曾對故城遺址進行過勘查和小規模的發掘。  1977年-1978年山東省博物館又進行全面勘查和發掘,揭示了故城的概貌。故城周長11.9公里,城垣東西長3.7公里,南北寬2.7公里,城的四周圍有城壕;東、西、北三面各闢城門3座,南面辟城門2座,門道寬7~15米。今日的曲阜市位於魯國故城的西南角,面積僅占故城面積的七分之一。內城在故城的西南角,約佔大城的四分之一。內城的中心有一片高地,是宮殿區和太廟的所在地,宋代在高地建立的周公廟,保存至今。高地的四周分布著衙署、商業區和住宅區。故城的北部和西部是冶銅、冶鐵、制骨、燒陶等手工業作坊遺址,排列十分密集。西部還有墓葬區,現已發掘了100餘座周代的墓葬,出土了許多的青銅、陶、骨、蚌等器物,這些隨葬品帶有商文化和周文化的共同特徵,這也證明了周代魯文化是綜合了商文化和周文化等因素而形成的。  故城遺址保存著豐富的文物古迹,目前已確定了多達36處的重點保護區,用各種措施加以保護,遺址的保存對研究周代的歷史具有很重要的價值。  3、孔林  孔林位於山東省曲阜市。孔林即孔子及其後裔的家族墓地,它是世界上延續時間最長的家族墓地。經過考證,孔林已經延續了2340多年。根據史書的記載,孔子死後葬於此地,最初的墓地約有一頃,後經過歷代帝王的不斷賜田,到清代時已達3000多畝,孔林的圍牆周長達七公里,有墓葬一萬多座。林內墓冢遍地皆是,碑碣林立,石儀成群。又有萬古長春坊、至聖林坊、享殿、楷亭、駐蹕亭等勝跡。孔子墓在東周墓區的西北部,墓前有明正統八年(1443年)所立「大成至聖文宣王墓」碑一通。東邊是孔子之子孔鯉的墓葬,南為孔子之孫孔伋墓,這種墓地格局在古代稱為「攜子抱孫」。附近還有「子貢廬墓處」。《史記》記載,孔子歿後,弟子皆建廬守墓,服喪三年,只有子貢思幕情深,又獨自守墓三年。明代重建三室,立碑以志紀念。楷亭前還有一株楷樹,相傳是子貢親手種植的。此外,清代著名的文學家孔尚任墓、歷代衍聖公墓、乾隆帝之女於氏墓等,也都是孔林的勝跡。林中古木參天,濃蔭蔽日,四時不凋,根據統計,孔林內有楷、柏、檜、柞榆等名貴古木數十種、共二萬餘株。  4、曲阜孔廟及孔府  曲阜孔廟位於山東省曲阜市內。 孔廟是祭祀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的場所,全國各地保存了許多歷朝歷代的孔廟,尤其是以孔子的故鄉——山東曲阜的孔廟規模最大、時代最早,它與孔府、孔林並稱「三孔」,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四大古建築群之一。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的魯國人,他辭世後一年,魯哀公把他的三間故宅改建成祠廟,親自祭祀孔子,從此以後歷朝歷代不斷的擴建,僅在宋天祐二年(1018年),增建殿堂廊廡就達360間,使之成為模仿王宮之制的龐大建築群,歷代皇帝到曲阜,都是在此舉行隆重的祭孔活動。 孔廟平面呈長方形,總面積327.5畝,南北長1120米。整個孔廟的建築群以中軸線貫穿,左右對稱,布局嚴謹,共有九進院落,前有欞星門、聖時門、弘道門、大中門、同文門、奎文閣、十三御碑亭,從大聖門起,建築分成三路:中路為大成門、杏壇、大成殿、寢殿、聖跡殿及兩廡,分別是祭祀孔子以及先儒、先賢的場所;東路為崇聖門、詩禮堂、故井、魯壁、崇聖詞、家廟等,多是祭祀孔子上五代祖先的地方;西路為啟聖門、金絲堂、啟聖王殿、寢殿等建築,是祭祀孔子父母的地方。全廟共有五殿、一祠、一閣、一壇、兩堂、十七碑亭、五十三門坊,共計有殿廡四百六十六間,分別建於金、元、明、清及民國時期。孔廟內最為著名的建築有:欞星門、二門、奎文閣、杏壇、大成殿、寢殿、聖跡堂、詩禮堂等。   欞星門是孔廟的大門。古代傳說欞星是天上的文星,以此命名寓有國家人才輩出之意,因此古代帝王祭天時首先祭欞星,祭祀孔子規格也如同祭天。欞星門建於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六楹四柱,鐵梁石柱,柱的頂端屹立著四尊天將石像,威風凜凜,不可一世。柱下石鼓抱夾,使建築風格穩重端莊。  二門又名聖時門,形同城門,有三間門洞,前後石陛御道有明代的浮雕二龍戲珠,圖中的游龍翻江倒海,噴雲吐霧,氣勢不凡。聖時門建於明代,飛檐斗拱,頂為綠琉璃瓦,門前的漢白玉坊,名太和元氣坊,坊名盛讚孔子如同天地一般,無所不包。門的東西兩側各立有一座木坊,兩坊形制相同,上邊置有牌樓,三間四柱,斗拱密集,檐翼起翹,柱上透雕有石獅、天祿像,造型古樸。 奎文閣位於孔廟的中部,是藏書的一座樓閣。中國古代以奎星為二十八宿之一,主文章。閣始建於宋天禧二年(1018年),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改建。奎文閣三重飛檐,四層斗拱,面闊七間,進深五間,長30米,寬17.62米,高23.35米。閣的內部有二層閣,中間夾有暗層,結構獨特,工藝奇巧。上層是專藏曆代帝王御賜的經書、墨跡的場所,明清兩代曾專設奎文閣七品典籍官員進行管理,暗層專藏藏經板,下層專藏曆代帝王祭孔時所需的香帛之物。這座藏書樓是中國著名的木結構樓閣之一。  孔廟的杏壇相傳是孔子講學之所,在大成殿前的院落正中。北宋天聖二年(1024年)在此建壇,在壇周圍環植以杏,命名為杏壇,以紀念孔子杏壇講學的歷史故事。金代又在壇上建亭,大學士党懷英篆書的「杏壇」二字石碑立在亭上。明隆慶三年(1569年)重修,即今日之杏壇。杏壇是一座方亭,重檐,四面歇山頂,十字結脊,黃瓦飛檐二層,雙重斗拱。亭內藻井雕刻精細,彩繪金龍,色彩絢麗。曾有詩人以妙句描繪杏壇的景色,「獨有杏壇春意早,年年花發舊時紅」,亭的四周杏樹繁茂,生機盎然。   大成殿是孔廟的主體建築,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高32米,長54米,深34米,重檐九脊,黃瓦飛彩,斗拱交錯,雕樑畫棟,周環迴廊,巍峨壯麗。擎檐有石柱二十八根,高5.98米,直徑達0.81米。兩山及後檐的十八根柱子淺雕雲龍紋,每柱有七十二團龍。前檐十柱深浮雕雲龍紋,每柱二龍對翔,盤繞升騰,似脫壁欲出,精美絕倫。殿內高懸「萬世師表」等十方巨匾,三副楹聯,都是清乾隆帝手書。殿正中供奉著孔子的塑像,七十二弟子及儒家的歷代先賢塑像分侍左右。歷朝歷代皇帝的重大祭孔活動就在大殿里舉行。殿下是巨型的須彌座石台基,高2米,佔地1836平方米。殿前露台軒敞,舊時祭孔的「八佾舞」也在這裡舉行。   此外,孔廟內還有祭祀孔子夫人亓官氏的寢殿、存放《聖跡圖》的聖跡殿、皇帝聽經習禮的詩禮堂、孔氏族人宴饗的金絲堂、供奉孔子五世祖的崇聖堂、祭祀孔子之父的啟聖殿,還有孔廟東側的孔子故宅闕里坊等,都是碧瓦翹檐飛脊的建築。 廟內還存有兩漢以來歷代碑碣二千多方,真草隸篆,諸體俱備,其中尤以漢魏六朝的碑刻稱譽海內外。 孔府位於山東曲阜孔廟東側。是歷代孔子的嫡裔衍聖公的官署和私邸,又稱「衍聖公府」。自從漢代起,歷代朝廷在尊崇孔子的同時,對其嫡裔也眷顧備至,優待有加。漢高祖劉邦始封孔子九世孫為奉祀君,漢元帝封十三世孫為關內侯,唐代封三十五世孫為文宣公,宋至和二年(1055年)封四十六世孫為衍聖公,以後歷代相銜世襲。明代衍聖公班列位居文官之首,清代班列閣臣之上,享有極高的特權。孔子嫡裔原住闕里故宅,稱襲封宅,宋寶元年間另外建造新的府第,封衍聖公後,改稱衍聖公府,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敕命在故宅東側重建府第,後屢經擴建,遂成今日孔府之規模。   孔府佔地200多廟,包括廳、堂、樓、軒等共463間,有院落九進,分為東、西、中三路。 東路是家廟的所在地,有抱本堂、祧廟、新祠堂、一貫堂、慕恩堂,以及接待朝廷欽差大臣的蘭堂、九如堂、御書樓等建築。慕恩堂上懸掛有清道光五年(1825年)皇帝致七十三代衍聖公孔慶鎔母於氏的祭文。堂內供奉著於氏和孔憲培的畫像、牌位、夫婦對坐木雕像、行樂圖等。 孔府建築規模雖大,但描金彩繪卻很少見,而慕恩堂遍飾和璽彩畫,成為孔府中唯一座描金繪龍彩畫的殿堂。   西路是衍聖公學詩習禮的地方,稱為西學院,有紅萼軒、忠恕堂、安懷堂等,院落共七進,有迴廊相連接,透雕花欄環繞其間。院中茂林修竹,奇花異草,四時景色不絕,環境深幽清雅。   中路是孔府的主體部分,現在按照孔府舊時的原狀陳列,前部是官衙,仿朝廷六部之制,設立三堂六廳,轄管勾、百戶、孔庭族長、曲阜縣衙四個衙門,並掌管禮儀典章。 大堂、二堂是衍聖公會見官吏和處理政務的地方。大堂的正中陳設著公府印信、文房四寶、令旗、令箭、紅簽、綠簽等,兩側排列著衍聖公出行時所使用的儀仗,以及雲牌鑾駕「襲封衍聖公」、「光祿大夫」、「賞戴雙眼花翎」官銜牌等,總共有100多件。六廳在大堂的東西兩廂,東廂的知印廳掌管孔府印信,典籍廳保存歷代帝王所賜的書、墨跡及典章制度,並管理訓練贊禮生,管勾廳掌管孔府租銀租糧,籌辦祭品;西廂的掌書廳負責辦理上下行文,處理來往的官文,司樂廳掌管祭孔樂舞,保管樂舞器具,教習樂舞生,百戶廳掌管孔府的各類勞役戶籍。   孔府的後部是內宅,主要有前上房、前堂樓、後堂樓、後五間、前後東西樓等建築,內宅的殿堂樓閣飛檐起脊,畫棟雕梁,朱欄漆柱,陳設豪華。 前上房是衍聖公及其內眷接待至親和近支族人的客廳,重大家宴和婚喪儀式也常在這裡舉行,現在屋內陳列著孔府使用的滿漢餐具和乾隆皇帝所賜的樹根巧雕床、椅等物具。院內四角各放置一個石鼓,是府內戲班扎戲台的石墜。 後堂樓原是衍聖公長輩的居室,1937年七十七代衍聖公孔德成在這裡舉行大婚,現在仍按原狀陳列。中間的餐廳里放置有國民黨中央執委、監委會送的銀鼎及國民黨軍政要員贈送的禮品。  東二間的起居間、卧室內有許多貴重的傢具、珍寶妝奩、金銀器皿、五彩帳幔、錦綾衣裘以及歷代的書畫古玩等,牆上還懸掛著梅蘭芳親自繪製的牡丹圖和孔德成結婚照、全家照等。內宅的最末端是孔府花園,始建於明代,清嘉慶年間重新修建,因為園內放置有一座鐵質的石山,故名鐵山園。園中花廳藤廊,山池水榭,琳麋典雅,分布有序,設計奇巧,中西合璧,情趣獨具。另有五株君子柏,一柏五枝,合抱一槐,又稱「五柏抱槐」,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更是園中奇景。 孔府內保存有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至1948年的孔府文書檔案,卷帙浩繁,內容豐富。從1949年至今,已整理了九千多卷,三十餘萬件。檔案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中國明、清、民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狀況,是研究中國封建社會後期歷史的重要史料。此外,孔府還收藏有元、明、清歷代皇帝所賜的珍品以及衣冠劍履等,多達萬餘件,其中的元代七梁冠是中國現在僅存的一件,尤為珍貴。  5、嘉祥武氏墓群石刻  武氏墓群石刻位於山東省嘉祥縣紙坊鎮武翟山村。武氏墓群石刻俗稱「武梁祠」,據祠內石闕銘文的記載,東漢末年,嘉祥的武氏世代為官,武氏的族人於東漢桓帝建和元年(147年)在墓前建立了武氏祠堂,歷經數十年才建成。關於祠堂的結構,說法不一,有的說祠堂是由四個石室組成的,前室是武榮祠,後室是武開明祠,左室為武班祠,中間的是武梁祠;有的說祠堂由三個石室組成,即上述四室中沒有後室。祠內的石刻有石闕、石獅、墓碑、畫像等,石刻中的畫像石早在宋代時就已經發現,宋金石學家趙明誠的《金石錄》、文學家歐陽修的《集古錄》都對此做過記錄。後來又經過了多次的洪水漫淤,石室被湮沒在地下。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金石家黃易親自到這裡尋找,第一次發現了三個石室以及漢碑、漢闕等,後又陸續發現了許多畫像石,現在除了流散國外的兩石及運往濟寧保存的兩石以外,還有石闕、石獅各一對,石碑二方,畫像石四十三塊,隸書題記共約有一千多字。   武氏墓群石刻的畫像多採用減地陽刻法,精密細緻,內容豐富,畫像內容的取材也很廣泛,其中有手持鐵鍤農具耕作的神農氏,手持鐵叉率眾治水的夏禹,肩扛武器坐在婦女身上的暴君夏桀等各具特色的歷史人物;還有曹沫刺桓公、專諸刺王僚、荊柯刺秦王、完壁歸趙、秦始皇泅水撈鼎等膾炙人口的歷史故事;有閔子騫蘆衣趕車、丁蘭刻木奉親、董永賣身葬父等孝義故事,以及列女故事、神話故事、宴會、狩獵、車馬出行、攻戰等,畫像人物眾多,雕刻精細,栩栩如生,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東漢的社會狀況、風土人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豐富的歷史信息,不僅是一組精美的石刻藝術品,也是研究東漢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歷來被考古學家、歷史學家譽為漢代畫像石的代表作。  6、鐵山、崗山摩崖石刻  鐵山、崗山摩崖石刻位於山東省鄒城市西北約1公里的鐵山和崗山一帶。這一帶分布有密集的北周時期的摩崖石刻,雖歷經1400多年的風雨剝蝕,至今字跡仍很清晰,保存完好。  鐵山摩崖石刻鑿刻在鐵山之陽的巨大石坪之上,坡度約45度,面積達1037平方米,鑿刻於北周大象元年(579年)。根據石刻的內容可分為金剛經文、石頌、題名三個部分。金剛經文共17行,900多字,字徑為40-60厘米;石頌,每字寬70-95厘米,高80厘米,是頌文的標目。頌文字徑較小,其內容是記述經主、書寫者及刻經年代,實際就是刻經的跋文。刻經主持者是西漢丞相匡衡後裔匡喆,書寫者是北齊的僧人安道一。整個石刻書法奇偉,雄逸高古,以變隸為主,篆、楷、行各種書體兼而有之,可與泰山經石峪刻石相媲美。石刻自從清代乾隆末年就開始屢見著錄。崗山在鐵山之北約500米處,二山緊連。石刻鑿於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分布在山崖之間,共26處,有刻字400餘個。  7、孟廟及孟府  孟廟坐落于山東省鄒城市的南關。孟廟又稱「亞聖廟」,是祭祀戰國著名思想家孟子的祠廟。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省鄒城市)人,先世是魯國的貴公大族。他受業於孔子弟子子思的門人,以後發展了孔子的「仁學」,提出「仁政」的主張,被稱為思孟學派,代表孔門的嫡系正傳,後人將他與孔子相提並論,並把儒家的治世思想稱為「孔孟之道」。宋代封孟子為鄒國公,元至順二年(1331年)加贈鄒國亞聖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稱亞聖。  宋時在孟子墓的邊上曾建祠廟,宣和三年(1121年)遷建今址,後經歷代三十多次的擴建重修,明代才建成現在之規模。廟呈長方形,南北長317米,東西寬85米,佔地100多畝。院落共五進,有殿堂六十四間,碑亭兩座,坊五座,存漢代以來的碑碣275方,漢畫像石101塊。廟內的主要建築大都建在中軸線上,有祭祀孟子夫婦的亞聖殿、寢殿,東有祭祀孟子父母的啟聖殿、孟母殿,西有家廟、齋堂等。亞聖殿是祭祀孟子的場所,重建於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殿寬七間,有二十六柱,都是八角形的,以石鼓為柱礎。孟廟內古樹蔥蘢,以柏檜居多,銀杏、藤蘿點綴其間,使古建築群依然充滿了生機,明代著名的書畫家董其昌贊曰:「愛此孟祠樹,森然見典型。沃根洙水潤,含氣嶧山靈。問世磨秦籀,參天結魯青。方智樗散壽,只人列仙經。」孟府位於孟廟的西側,又名亞聖府,是孟子嫡裔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孟翰博的府第。  孟府的始建年代已無從可考,今址是宋宣和三年(1121年)遷建於此的,現存的建築多為明清的遺物。府院坐北朝南,長226米,寬98米,為四進院,有殿堂門廡等116間。前部為官衙,第一進院的東西配房是差役住房。二門又名儀門,門內正堂五間,是孟子後裔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的公堂,在此迎接聖旨、接見朝廷官員、傳授家法等。正堂前東西廂房各五間,是祭掃孟廟的禮生、樂生、司書、執事等人員的聽差處。後部是內宅,主體建築有世恩堂、賜書樓等,賜書樓內專門存有皇帝御賜的墨跡和歷代的文書檔案。  8、顏廟  顏廟是祭祀復聖顏回的廟宇,始建年代不詳。顏廟現存規模,佔地面積35畝,全廟共有元、明、清建築24座,殿、堂、亭、廡、門、坊等159間,金、元、明、清碑刻53通。前後五進院落,分中、東、西三路。廟基南寬北窄,南北長247.3米;東西寬南端原為104.5米,北端原為87.5米。顏廟現有主體建築陋巷坊、復聖廟坊、卓冠賢科坊、優入聖域坊、復聖門、博文門、約禮門、陋巷井亭、歸仁門、克己門、復禮門、正統碑亭、正德碑亭、祭器庫、仰聖門、樂亭、復聖殿、兩廡、寢殿、杞國公門、杞國公殿、杞國公寢殿、見進門、退省堂、家廟等。  9、漢魯王墓  漢魯王墓分布於山東省曲阜市南九龍山、亭山以及鄒城市四基山一帶,共葬有漢魯國十四王中的十王,為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時期的古墓。  漢魯王墓共有漢墓八座,均依山開鑿,墓門皆向南,東西並列,墓室結構大同小異,有墓道、東西耳室。墓門直通前室,裡面有模型車,前室外兩側有小甬道通向兩耳室,東耳室存穀物,西耳室放肉食,前室兩側各有小南道通向南北相對兩側室,四室結構相同。墓內由前至後有完整的排水系統。四墓共葬車12輛,馬50匹,車馬飾器368件。漢魯王墓依山開鑿,工程浩大,在中國北方地區較為罕見,對漢代王陵制度及魯地的歷史和文化的研究極具意義。  (二)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1、寺堌堆遺址  寺堌堆遺址位於唐口鎮寺下郝村東,緊靠村莊,一九七七年公布為山東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現存的遺址高出地表約4米,為典型的堌堆遺址,文化堆積厚約5米。遺址呈圓形,直徑約100米,遺址上原為唐代寺廟,名為「大覺禪寺」後改為學校,現由村委辦公場所。從遺址暴露的部分看,底層為龍山文化遺存,上為岳石文化,商周文化遺存。遺址上有若干漢代磚石墓打破文化層。遺物為:磨光黑陶片,鬼臉鼎足、繩紋鬲、盆、罐等殘片。  2、蕭王莊墓群  蕭王莊墓群位於濟寧城北3公里的蕭王莊村附近,是東漢任城國王及其配偶的陵寢。墓群原有土塚九座,由於多年來風雨剝蝕和人為破壞,現地面僅存土塚4座,其餘均被夷為平地。由於一號墓遭盜掘破壞嚴重,1992—1994年,濟寧市文物局對其進行了搶救性發掘。隨後維修保護,就地開放。墓葬座北向南,為磚室券頂墓。墓室由墓道、耳室、甬道、前室、後室、迴廊、題湊石牆等部分構成。墓道在墓室南部,其中後部東西兩側各設一耳室,為「外藏」廚、廄庫。墓門為兩道牆封堵,門內甬道通前室。前室為橫長方形的廳堂,後室近似方形為「正寢」,中設大棺床。迴廊四面繞於前後室,象徵「便房」。迴廊外側為題湊石牆,象徵「黃腸題湊」。其形制結構基本符合漢代皇帝、諸侯王的墓葬制度。本墓以題湊石牆作外框,把整個磚室包圍在一個偌大的石屋裡。建築頗具特點,十分考究。  一號墓早年被盜,出土文物131件,其中3件玉器為一級文物。該墓重大的考古發現是,墓室石塊上鐫刻著大量題記文字,僅內面可觀睹的刻石就有782塊,為目前全國漢墓考古資料所僅見。據墓葬形制、出土物特點和銘刻地名分析,該墓年代在東漢前期,墓主人很可能是東漢任城國始封王—孝王劉尚。劉尚為東平憲王劉蒼之次子、光武帝劉秀之孫,就封於章帝元和元年(84年),薨於和帝永元十三年(101年),在位18年。  蕭王莊墓群是分布集中、保存較好的一處東漢諸侯王陵寢。已發掘的一號墓規模宏大,結構獨特,題刻眾多,是目前全國少見的一座東漢諸侯王石材題湊墓,也是目前全國出土石刻文字最多的一座漢墓,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3、朱總司令召開軍事會議會址  朱總司令召開軍事會議會址位於曲阜孔林享殿內。享殿闊5間,始建於明代,是舊時祭祀孔子墓的主要場所。1950年10月,朱德總司令曾在此召開中國人民解放軍9兵團團以上幹部會議。會議由兵團司令員兼政委宋時輪主持,朱總司令作了抗美援朝動員報告。  4、周公廟  位於曲阜城東北500餘米處,西周政治家周公旦祠廟。位於曲阜城東北500餘米處的高地上,相傳為魯國太廟遺址。周公,姬姓,名旦,武王之弟,封於曲阜為魯公,未就,留佐武王。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追封周公為文憲王,命曲阜新建周公廟。元明清歷代均有重修改建。面積1.6萬餘平方米,廟前原有神道,兩側尚存古柏。原有殿亭門廡21座,現存13座。欞星門為廟之正前門,原為石砌牌坊,清乾隆年間改為木構。兩側各立石坊,東曰「經天緯地」,西為「制禮作樂」。承德門、達孝門是第二、三道廟門。康熙御碑亭立於三道門之前。元聖殿,面闊5間23.7米,進深3間12.26米,通高11.81米。單檐歇山,頂覆綠琉璃瓦,斗拱用重昂五踩。殿正中有木雕神龕,內祀周公塑像,上懸「明德勤施」匾額,兩側金柱懸有乾隆御書木刻楹聯。東側另一木龕,祀伯禽塑像,西側立金人塑像。《孔子家語·觀周》載:孔子「遂入后稷之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殿側有清代《金人銘》碑。兩廡分列於殿前東西兩側,均5間,奉祀伯禽以後的歷代魯公。1977年被公布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5、尼山建築群(含尼山林)  位於曲阜城東南尼山東麓。《史記·孔子世家》載,孔母在此祈禱而生孔子。建築群包括尼山孔廟和尼山書院。尼山孔廟始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年間,宋慶曆三年(1043),作新宮廟,建講堂,立學舍,稱「尼山書院」。金末全部毀圮,元至順、至正年間重建,元末又毀於兵火。明洪武十年(1377)、永樂十五年(1417)先後鼎新重建。其後,各代均有修葺。現存廟堂、書院、山神殿等,佔地約1.6萬平方米,布局呈坐北面南,前為廟堂,後為書院,皆自成院落。孔廟橫分三路,五進院落,殿堂共計80餘間。大成殿在大成門內,祀孔子像及顏、曾、思、孟四配像。東西兩廡各5間,供奉十二哲及七十二賢木主牌位。寢殿5間,在大成殿之後,供奉孔子夫人亓官氏牌位。東西廂房各3間,分別祀孔子之子孔鯉、孫孔伋。東路有講堂、照壁、土地祠。西路有啟聖殿,祀孔父叔梁紇。後為寢殿,祀孔母顏氏。毓聖侯祠位於中路西北部,奉祀尼山神。尼山書院在廟東北百餘米處,元至元二年(1336)創立。院內有正房3間,東西廂房各3間,系當年講學授業和紀念孔子的處所。1977年被公布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6、防山墓群  防山墓群位於防山鄉宋家村北,防山西麓。時代為周至漢代,相傳為魯諸公墓群,現存封土墓十一座。為加強管理,1995年底至1996年初,文物部門在墓前樹立了11塊保護標誌碑和40餘塊保護範圍碑。  7、韋家墓群  韋家墓群系漢至現代的韋氏家族墓地。位於曲阜市董庄鄉東韋家莊水庫南岸。東西長約150米,南北寬300米。原有墓葬1000餘座,墓碑100餘塊,松柏楊各種樹木500餘株。1966-1967年,樹被伐光,碑毀殆盡。1978年為修水庫,取土築壩,墓區夷為平地。  8、姜村古墓  姜村古墓位於曲阜市小雪鎮姜家村西北。此處原有墓冢14座,13座已夷為平地,僅存此墓。錐形封土,南北長105米,東西寬97米,錐坡斜面高度55米,經夯實,夯層分明。未經發掘,墓室結構不詳,僅從暴露出的陶片、磚瓦等斷為漢代墓葬。  9、少昊陵  位於曲阜城東四公里的舊縣村。《史記》記載「黃帝生於壽丘」。據《曲阜縣誌》記載: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冬10月,宋真宗因黃帝生於壽丘,故在此為黃帝大修景靈宮、太極殿。景靈宮規模宏大,總1320楹,北宋末年毀於戰火。現在原址殘存巨碑兩塊,其中一塊曰「萬人愁」碑,高16.95米,寬3.75米,厚1.14米。其龜跌高2.22米,寬4.6米,長6.2米。景靈宮遺址之北即為少昊陵。《帝王世紀》載「少昊自窮桑以登帝位,徙都曲阜,崩葬雲陽山。」 雲陽山即今天的少昊陵。《闕里志》載「宋真宗幸魯,祀少昊,大建宮殿,以道教守之。古樹豐碑,林立櫛比,金、元亦加修葺。」清《重修少昊陵碑》記載:「乾隆三年(1738),知縣孔毓琚請帑於陵前,建宮門3間,享殿3間,東西配房各3間,門外石坊一座。」少昊陵南北長231米,東西寬90米,周有牆垣。陵前有陵道,長203米,寬12米。門前有一石坊3間,上刻「少昊陵」3字,過石坊即陵門,陵門後有享殿5間,東西各有配殿5間。享殿後便是金字塔式的陵墓,俗稱「萬石山」,系宋時疊石飾之。陵基東西28.4米,南北28.2米,高12.2米,斜坡高15.2米。陵上建有方形石室,高2.6米,內供宋代圓雕漢白玉坐像一尊。少昊陵因其特殊的陵墓形制,有「東方金字塔」之稱。  10、孟母林墓群  孟母林墓群位於曲阜市小雪鎮鳧村,系孟子母親及孟氏後裔的家族墓地。1985年修建林牆,享殿三間、大門三間。1996年,孟母林神道樹立兩根望天吼石柱;104國道旁建孟母牌坊1座。現孟母林內有各種樹木12844株,宋、元、明、清碑碣數百塊,成為一處不可多得的人造園林。1977年被公布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11、安丘王墓群  安丘王墓群系明代早期郡王墓地。位於曲阜市吳村鎮王林村後,有墓葬3座:一座為圓丘形封土,直徑80米,斜面高35米, 俗稱「釣魚台」;一座東西寬24米,南北長40米,斜面高度20米;一座於1958年夷為平地,墓室下塌,發現磚砌券形墓室,出土一合壙志銘,蓋銘日:「魯府安丘王鎮國將軍壙志銘」,據底銘,知墓主為第三代安丘王朱當遂,成化十二年(1476年)襲封郡王爵位。考《明史·諸王世表》,第二代魯王朱肇輝第四庶子朱泰寧於宣德十年(1515年)封為安丘王,傳八世,至天啟間除封。  12、野店遺址  野店遺址位於鄒城市城區南部6公里的野店村南,由於遭受歷年自然沖刷和人為大面積平整土地、開溝挖渠,已改變了原有地貌,成為一個北部向南傾斜的慢坡,現存東西寬約700米,南北長約800米,總面積約56萬平方米。遺址發現於1965年,經山東省博物館和鄒城市文物部門多次調查,初步了解內涵為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等新石器時代遺存。1971--1972年春,組成省、地、縣三級發掘小組,連續揭露面積1660平方米,約佔遺址總面積的0.3%,在這次發掘中取得了大汶口文化與龍山文化相迭的雙疊地層,並在大汶口文化層中出土了不同層次的大汶口文化不同階段的墓地、灰坑、房基等遺迹和豐富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裝飾品等1000餘件文物。共清理灰坑28個,房基7座,陶窯2個,墓葬89座。墓葬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和二層台兩種結構,大多有木質葬具,方向以東西向為主,少量為南北向,葬式以單人仰卧直肢葬為主。墓內隨葬生產工具有石、骨、角、陶等質料,以石質為主,石器有有斧、喯、鏟、刀及紡輪等,骨角器有矛頭、箭頭、鑿、錐、兩端刃器、角叉,陶質僅有紡輪一種;生活用具主要為陶質和骨質,陶器有觚形杯、鼎、豆、盆、盤、鬶、盉、器座、漏器、壺、背壺、罐、尊、碗、缽、瓶、缸及杯等,陶色有紅、灰、黑、白及乳黃等,常見紋樣有雲雷紋、渦旋紋、八角星紋、圓圈紋及斜柵紋等,骨器有針、柶和梳等;裝飾品有玉、石、骨、角、牙、陶等質料,器類分笄、束髮器、鐲、環、墜、管等。  發掘結果表明,遺址內涵為大汶口文化與龍山文化新石器時代遺存,遺址的大汶口文化絕對年代為距今6170—4640年之間,大約延續了1500年左右。  13、邾國故城遺址  邾國故城遺址位於鄒城市南部嶧山之陽,當地群眾稱為「紀王城」,為春秋時期邾國國都,建於魯文公十三年(前615年),共延續1100餘年。故城總體近似長方形,故城遺址周長約9200米,東西橫寬2530米,南北縱長2500米,現殘存古城牆約7200米,有土築、石砌,夯層堅硬,層次分明,一般高2—3米,最高處達7米,殘垣斷壁,時斷時續。故城內大致可分為三個區域: 北牆以北至嶧山之間的東北角地帶,地形較高,土冢遍布,發現大小墓葬數10座,並在孫家堌堆等地出土大量戰國時期青銅器和陶器等隨葬物品,為當時邾國貴族墓地;北城牆中部以南約 200 米處,有一高亢平坦地段,俗稱「皇台」,在此發現花紋磚、雲紋瓦當等建築構件,在斷崖處多次暴露建築石礎、夯土層以及排水陶管等,為城內建築所在;故城東南方向今金張庄附近,地表陶片密集,多次發現陶窯、陶井和制陶工具,並出土秦詔文陶量、戰國陶量及大量陶器,為當時制陶手工業作坊區。  邾國故城內地勢起伏不平,溝渠縱橫,城內窯址、房基、土冢隨處可見,灰坑、瓦礫、陶片遍地皆是。近年來,故城內出土各類文物400餘件,東周至秦漢時期的陶文3000餘件。  14、孟林  孟林,又稱「亞聖林」,位於鄒城市東北12.5公里處四基山之陽,是孟子及其後裔的墓地,佔地面積915畝,是國內規模宏大、歷史悠久的家族墓地。林內現存有松、柏、榆、槐、楷、楸、楓、柞、楊等各類樹木萬餘株。  孟林前有神道,中段有一拱形石橋,俗稱「御橋」。橋後立「亞聖林」碑。神道直通享殿大門。享殿始建於宋代,原為三楹,明代擴建為五楹,清代重修。享殿後是孟子墓。墓前立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亞聖孟子墓」碑,碑前設置有石爐、石瓶、石供案等。碑後,孟子墓封土堆高約6米,底徑約20米。墓西北約 300 米處, 有古塚三座, 稱為「三家塚」。據《三遷志》記載:「世傳即孟孫、季孫、叔孫三家塚也」。墓東南四基山之陽,有西漢崖墓兩座,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魯王墓的一部分。  15、興隆塔  興隆塔位於兗州市城區東北隅原興隆寺內。建於隋仁壽二年,唐大中年間、宋嘉佑八年重修。塔高54米,十三層,是一座八角樓閣式空芯磚塔。塔分上、下兩截,下截七層,粗壯碩大,層與層設磚砌踏步,層間設迴廊,上截六層,聚縮細小,中空,原設木質懸梯。兩截間有2米寬的平台,平台外緣設石質護欄,遊人至此,可憑欄遠眺。興隆塔於1977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一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16、西吳寺遺址  西吳寺遺址位於兗州市小孟鎮西吳寺村東南一片隆起的高台地上。遺址面積6萬平方米,屬於龍山文化和周代文化遺存。1984年春至1985年底國家文物局在此遺址上舉辦了三期「全國田野考古領隊培訓班」,共開探方138個,揭露面積3250平方米,出土文物1400餘件,並出版《兗州西吳寺》考古專著。西吳寺遺址於1977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一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17、尖山崖墓  尖山崖墓位於嘉祥縣城西南20公里處仲山鄉清涼寺村東的佛耳山上(俗稱尖山)。據田野調查,尖山崖墓為漢代王侯墓,佔地約1萬平方米,墓南有墓道痕迹,山坡上有當年修墓開鑿的水槽。  18、微山島古墓  微山島古墓位於微山島西部,有微子墓和張良墓及小型漢墓群。微子墓封土高10米,底徑70米,墓前有明、清碑4塊,墓主微子是殷紂王的庶兄,「微」是他的封國,死後葬於微山。  張良墓位於墓前村北,封土高15米,直徑100米,墓前有清康熙二年石碑一塊,上書「漢留侯張良墓」,微山是張良的封地,死後葬於微山,漢代原有建築物及漢碑早年損壞。附近漢墓眾多,近十幾年來,已發掘百餘座,出土各類文物600餘件,現仍有大批漢墓暴露在外。  19、汶上磚塔  汶上磚塔位於汶上縣城內西北隅,現汶上縣博物館院內。始建於北宋(政和二年)為磚砌八角形十三層樓閣式建築。高45米,底層東、西、南三面各砌一圈門佛龕,北面設洞門,通往塔內。遊人由底層北門可登循塔內,螺旋台階拾級而上,可至頂層遠眺,飽覽無餘。磚塔於1977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一批山東省保護單位。  20、卞橋  卞橋位於泗水縣泉林鎮卞橋村與泉林村之間的泗河上。始建於晚唐時期,金大定二十一年(公元1181年)重修。明萬曆九年(公元1581年)曾對部分欄板、望柱進行過補配。橋為東西走向,三孔聯拱券砌。橋身長25米,寬7米,高6.5米,兩端各有引橋。橋面兩邊各有14根望柱和13塊欄板。欄板上雕刻有人物、花卉、山水、鳥獸等各種圖案。橋身兩端各有一對石獅相向蹲踞於須彌蓮花座上。券孔兩側頂上均鑲有透雕龍首。拱腳處為蓮花托石。橋墩下部為梭形迎水。中孔券頂刻有「卞橋鎮重修石橋自大定二十一年八月一日至二十二年四月八日謹記」題記。橋下綠水長流,清波蕩漾,舊為「泗水十景」之一。  該橋正處在山東中南部由兗州、曲阜通往臨沂的古代要道上,在古代交通運輸中曾發揮過重要作用。1977年12月23日被公布為第一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21、戴庄天主教堂  位於濟寧市任城區戴庄村。1887年—1896年德國傳教士安治泰、福若瑟在戴庄將藎園(俗稱李家花園)改作為教堂。1898年清政府簽訂了「中、德、膠、澳租界條約」。戴庄天主教堂由安治泰、福若瑟利用清政府的賠款建成。總布局分東、西兩院,大聖堂居中樞,西院有神哲學院,修通院。東院有聖神會總會、學校、醫院、病房等。其他附屬設施有:鐘樓、圖書樓、宿舍樓、修女樓、洗衣樓、更衣室、儲藏室、配電室、機房、木工房、澡堂、花房、雞房、養峰房等。1948年7月,濟寧第二次解放,濟北縣委和縣政府即設在教會內。1951年3月至1956年屬中國人民解放軍建制的魯中軍區療養院遷至戴庄,並在原教會醫院和教會房地產的基礎上擴建醫院,後更名為康復四院和康復十一院。1956年以後續辦精神病防治院和幹部療養院至今。目前除聖堂交還天主教會使用外,其餘建築仍為山東省精神病防治院長期使用。  教堂建築群體佔地二百餘畝,部分附屬建築在公布文保單位前被省精神病院拆除改造。目前剩餘建築有:聖堂、修通院、神父辦公樓、宿舍樓、修女樓、工人院、教師樓、病房、鐘樓,共計800餘間,總建築面積8283.5平方米,另有原「藎園」建築水榭、涼亭、假山、曲橋、池塘保存尚好,另有10餘畝的「聖林」,蒼松翠柏、墳冢羅列。教會建築為哥德式建築風格。戴庄天主教堂是魯西南的傳教中心,也是當時天主教:「中華聖言會」總部所在地,在國內外影響巨大,1897年「巨野教案」被殺的司鐸韓、理伽略和能方濟格即為該教堂神父,德國以此為借口,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中德膠奧租界條約》,並賠巨款,致使教堂規模不斷擴大。  22、金口壩  金口壩位於兗州城東二里泗河交匯處上游,是一座石結構的古代水利樞紐工程。據《水經注·洙水》記載 :「......古結石為門,跨於水上也」,可推知在北魏以前即有此壩,又根據金口壩出土的漢代石刻等分析,此壩始建應在漢代之前。1993年金口壩出土的北魏守橋石人背銘記載:此壩建於北魏延昌三年(514年),由兗州刺史元匡主持建造。隋代兗州刺史薛胄在沂、泗交流處積石堰水,令其入黑風口西流,灌慨兗州城西萬畝糧田,百姓頌為「薛公豐兗渠」。元至元二十年「開會通河,乃修胄舊堰為滾水石壩,引泗入運」。明成化七年都水主事張克謙督修此壩,歷時九月,用石3萬餘塊,木樁8萬餘根,石灰百萬斤,壩身固之以鐵扣,嵌縫拌之以糯米。金口壩因鑄鐵扣上鑄有「金口壩」銘文而得名。  金口壩東西長123米,寬10.1米,高 2.65米(不含木樁基礎),壩體開五洞,並裝置閘門。壩為木樁基礎,壩體全用條石砌築,條石與條石之間以「鐵扣」相連接,上下鑿穿孔以木樁或鐵穿鋌相連接,其堅固程度被稱為「金口玉壩」。在壩的兩端雁翅上有兩尊元代雕刻,長138厘米,寬79厘米,高28厘米,雕刻精緻,栩栩如生,堰稱石雕藝術精品。  金口壩是一座集交通、灌溉、抗洪、濟運、蓄水、遊覽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古代水利樞鈕工程,有江北小都江堰之稱。金口壩經多次重修,歷1500餘年保存至今,它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傑出的建築技術水平,它是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智慧的結晶,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研究價值。金口壩1992年被公布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23、梁公林  梁公林位於曲阜市防山鄉梁公林村東北,孔子父叔梁紇、母顏氏、兄孟皮的墓地。南北200米,東西143.4米,林前有神道,林中有內圍牆。叔梁紇,魯國陬邑大夫,以勇猛剽悍聞名,先娶施氏生九女,再娶妾生孟皮,後娶顏氏生孔子。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追封為齊國公;元至順元年(1330)加封為啟聖王。  梁公林墓門名「欞星門」,四柱三間衝天柱式。木質,1983年重建。 門前石碑刻「啟聖王墓」4個大字,元至元六年(1340)立。進林門有甬道直通享殿,甬道兩旁有元代石雕望柱、文豹、甪端、翁仲各一對。享殿兩側各有掖門通向墓地。孔子父母合葬墓位於墓地正中,呈馬鬣形,高2.1米,圍35米。 墓前石碑刻「聖考齊國公墓」,為五十一代衍聖公孔元措立。再前有石供桌、石鼎。墓左前3米處是孟皮墓,呈圓丘形,高1.5米,圍16米。墓前石碑刻「聖兄伯尼墓」,明永樂十五年(1417),孔子五十六代孫孔希范立。清康熙十年(1671)建享殿及墓門、牆垣,乾隆二十年(1755)改建享殿3間,林門3間,成現在規模。1967年遭嚴重破壞,1982年修復。1992年公布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24、賈柏遺址  賈柏遺址位於汶上縣苑庄鎮賈柏村東南,為一高出周圍地面2—4米的河旁台地,距汶上縣城2.5公里,遺址北側地勢低洼,並有大片的沙層和沙坑,表明這裡曾是一條古河道。遺址現存面積約4萬平方米,遺址距今7000多年,1988年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隊對賈柏遺址進行了複查,1989—1990年對遺址進行了兩次發掘,揭露面積約1000平方米,發現房跡10餘座,灰坑十幾個,特別是賈柏遺址發現北辛文化墓地在山東境內發現尚屬首次。清理墓葬23座,這些墓葬習俗被大汶口文化早期先民所繼承,有的習俗一直延續到其晚期,為闡明兩支文化直接承襲關係,及研究有關北辛文化先民的習俗增添了新的資料。在發掘賈柏遺址過程中,遺址的東側地面上陸續採集到細石器百餘件,證明這裡確有細石器遺存,距今已有一萬年以上,賈柏遺址發現的細石器,在國內平原地帶也是首次發現,否定了「平原不可能有細石器」的觀點。汶上眾多細石器地點的發現,為追尋該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淵源問題,提供了新的線索。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無疑又給細石器的研究增添了一份重要的資料。  25、魚山堌堆遺址  魚山堌堆遺址位於金鄉縣城西6公里的魚山鎮尋樓村,現魚山鎮糧所建於其上,遺址面積約三千平方米,文化層厚約八米,曾出土陶俑陶馬、鬲足等文物,魚山堌堆遺址1992年6月12日被公布為山東省人民政府文物保護單位。  26、濟寧東大寺  濟寧東大寺位於濟寧市中區古運河西岸,坐西向東,是目前保存較為完好的禮拜寺,從建築規模上,是全國伊斯蘭教五大清真寺之一。始建於明洪武年間,1992年被公布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東大寺規模宏偉壯觀,全寺面積62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518平方米。主要建築有石坊、大門、邦克亭、大殿、望月樓、後門牌樓,排列在東西軸線上,左右為南北講堂、水房等。重重迭落、布局嚴密,結構合理,是中國伊斯蘭教建築的代表作之一。大殿,是寺院的主體建築,面寬28米,進深40餘米,最高點約30米,其建築面積達1057平方米。整座大殿有卷棚、前殿和後窯殿三部分,以勾連搭形式組成。殿內以40根朱紅的通天木柱和12根石柱做支撐,後窯殿為3層樓閣,上部為六角攢尖式窯頂。窯頂峰折陡峭,起伏錯落,檐下斗拱羅列,翼角飛翹,覆黃綠色琉璃瓦,頂嵌青銅質鎏金寶瓶,流光溢彩;殿後是「望月樓」,磚木結構,以精巧玲瓏著稱。  東大寺,整體布局嚴謹,設計精巧,營造高超,在國內清真寺中居顯要位置,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和宗教文化價值,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已故著名古建專家梁思誠曾專程來此寺考察,給予高度評價。  27、亢父故城  亢父故城位於濟寧城南50華里,現隸屬於任城區喻屯辦事處城南張城後村。1992年公布為第二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亢父城大致呈方形,城牆痕迹依稀可見,城南北長約1200米,東西長1200米,周圍有護城河,南、北、西三面尚有護城河址。目前,城址保存尚好,此地因是水田區,故城址的布局等情況未做深入調查。  亢父城中部有一村名「灣子村」隸屬微山,城西南是城南張村,東北角為城後村,東南500米為張橋村,城址表面散布部分漢代板瓦、盆、罐、陶片。《方輿紀要》載:「亢父城在州南五十里」。方位基本相符,另外在城南600米處曾出土一批東漢畫像石精品(現存市博物館)當地群眾傳為「亢王墓」,據此確定為漢代亢父縣城舊址。  28、洙泗書院  洙泗書院位於曲阜城東北4公里處的泗河南岸,原名講堂,是孔子設教講學的地方。相傳孔子曾在此刪《詩》、《書》,定《禮》、《樂》,系《周易》,作《春秋》。元至元三年(1337年),曲阜縣尹孔克欽出資重建,因南臨洙水,北近泗河,改稱洙泗書院。建有禮殿、講堂、門廡、齋庖等。書院佔地約1.94萬平方米,前有神道,布局呈南北向,縱分三路,成三進院落。現僅存大門及中路講堂、正殿、兩廡。東路更衣室,西路禮器庫、庖廚均傾圮。  29、西桑園遺址  西桑園遺址位於兗州市小孟鎮西桑園村西200米,中間有一條古路溝從遺址穿過。遺址面積4萬平方米,屬於北辛文化遺存。1990年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工作隊對遺址進行了局部發掘。西桑園遺址於1992年6月被公布為第二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30、王因遺址  王因遺址位於兗州市王因鎮王因村南面的一片稍隆起的台地上,與周邊平地高約1米。遺址東2公里為古老的泗河,遺址北側有一條古河道。遺址中心部分面積為6萬平方米,外緣面積12萬平方米,是一處較大型的遺址。1975年秋至1978年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此遺址共進行了7次發掘,揭露面積10180平方米,發掘新石器時代墓葬899座,房址14座,灰坑423座。出土了大量石、陶、骨、玉、蚌、牙、角質器物,還有不少的動物遺骸等。王因遺址分為五層,二至四層為大汶口文化早期地層,第五層為北辛文化晚期地層。王因遺址墓葬全部出在大汶口文化地層中,葬式以仰身直肢葬為主,合葬和二次合葬佔一定比例,側身和曲肢葬為數較少。王因遺址墓葬區是全國最大的史前墓地之一和發現墓葬最多的氏族公共墓地。王因遺址的發掘以墓葬區為主,尚有大面積的生活區保存完整。王因遺址中出土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墓葬隨葬品以及亞熱帶動物遺骸,為研究史前生活習俗、埋葬方式、人類體質特徵和史前環境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王因遺址所反映出來的大汶口文化和北辛文化,從而對確立兩種文化的傳承關係,提供了非常關鍵的地層依據。王因遺址的發掘資料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為《山東王因》考古專著,並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王因遺址1992年被公布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31、東頓村遺址  東頓村遺址位於新驛鎮東頓村東南約500米處。1973年文物普查發現。遺址堆積最高處4米,南北長40米,東西寬40米。為漢代故城東南城角。堆積的斷面上較明顯的表現 出城牆的夯築痕迹。夯窩每七個一組,夯層厚度約4~6厘米。夯層中伴有春秋以前的遺物。這與史書記載的漢代故城基本相吻合。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公布為第二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32、明魯王墓  明魯王墓包括魯荒王陵、魯靖王墓、魯鉅野王墓等。荒王陵位於城東北12公里處的九龍山南麓,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朱檀(1370--1389年)及其嬪妃湯妃、戈妃的陵墓,是明代親王第一陵園。陵區共分導引、陵園、陵寢三個部分。陵區共有3個墓塚,中為朱檀墓,西側60餘米處為繼妃戈妃墓;正妃湯氏墓,目前位置不詳。陵園主要建築有御橋、陵門、二門、享殿、明樓、地宮,地宮分前後兩室,出土各類文物1000餘件,是目前山東省出土文物最豐富的明代墓葬。  靖王墓位於鄒城市大束鎮官廳村北,是魯王朱檀庶第一子朱肇煇(1388-1466年)的墓葬,墓為鑿石開壙磚砌室,長方形券頂,墓室為並列雙室,墓前原有陵園,現已毀。  鉅野王墓位於鄒城市中心店鎮皇翥村,是魯靖王朱肇輝第四子朱泰墱(1416-1467年)及其妃子的墓 葬,墓為鑿石開壙磚砌室,墓室為並列三室,長方形券頂。  33、漆女城遺址  漆女城遺址位於鄒城鳧山街道辦事處和睦村、北宿鎮岳庄村,為一平原中突起的高地,高出周圍農田2-3米,並由東北向西南呈斜坡狀,東西長120米,南北寬100米,總面積1.2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3米左右。地表散步龍山文化罐口、鼎足、豆盤,東周鬲足、盆沿、豆柄,漢代繩紋板瓦以及隋唐瓷片,從斷崖上觀察,龍山文化地層厚0.5-1.5米,呈黃褐色,內含紅燒土顆粒、木炭屑等。196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工作隊對遺址進行了全面調查,1973年、1980年、1988年山東省文物普查隊對遺址進行了三次複查,採集和出土龍山文化石器以磨光三棱狀石鏃為典型器,陶器以磨光黑陶為主,盛行鳥頭式和扁鑿式三足器。該遺址屬典型的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居住遺址,距今已有4000餘年。  34、嶧山摩崖石刻群  嶧山摩崖石刻群位於城東南10公里處嶧山上,現存300餘處,其中,摩崖石刻有兩處,分別位於五華峰和妖精洞,五華峰刻經位於「光風霽月」石上,向陽面刻《文殊般若經》,刻面縱2.13米,橫3.65米,豎刻經文十一行,每行十字,首行刻「文殊般若」四字,由於風化剝蝕嚴重,現存79字。刻於北齊年間。妖精洞石刻位於山陽「妖精洞」西側烏龍石上,刻面豎高約4.0米,寬約2.65米,面積約為10.6平方米。有經文七行,十四字,字徑約20-30厘米,內容為《文殊般若經》。經文前有題名一行,十一字。由於刻石下部風化剝落,少量經文已殘毀。刻於北齊武平年間(570-576年)。  此外,嶧山現存隋唐至明清時期,名人留題摩崖洞壁石刻眾多,還有元、明、清、民國歷代碑刻78幢。  35、仲子廟  仲子廟位於微山縣魯橋鎮仲淺村,始建於唐開元七年,又稱「衛聖廟」,是奉祀孔子弟子仲由的祠廟。明清多次修繕,現存大殿、寢殿、前殿、南北廡,廟地面積東西長100米,南北寬約40米。  36、伏羲廟  伏羲廟位於微山縣兩城鄉劉庄村西。《魏書·地形志》將伏羲廟列為名勝,唐代殘損,宋代重修,金、元、明時期又多次修繕,現存的瓦件、大脊、垂脊為明代構件,石柱為宋代構件,有宋熙寧七年的刻字。廟後的山洞內有金代泰和二年的摩崖刻詩,提到羲皇廟。殿內立有元中統二年的重修碑。大殿建在6米高的大台上,殿後原有女媧殿、關帝殿、魁星殿,台下原有三聖閣、鐘鼓樓、禪堂,大部分已坍塌。  37、尹窪遺址  尹窪遺址位於微山縣歡城鎮尹窪村北100米處,北臨官(橋)西(崗)鐵路線,西靠濟微公路。遺址東西寬500米,南北長400米,總面積20萬平方米。尹窪遺址文化內涵豐富,屬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有2至3個文化層,所含陶片較多。1984年秋,濟寧市文物處組織發掘,出土石器及灰陶器。  38、明魯惠、恭、端王墓  明魯惠王、魯端王、魯恭王墓,舊稱三王墓,在泗水縣聖水峪鄉二岐山下的皇城村後。西南與尼山為鄰,南與盜母山相望,東為顏母山,四山環繞,群峰相拱,而以二岐山為最。境內地勢平坦開闊,土地肥沃。十分壯觀,別具氣象。三王墓中,惠王墓居東,端王墓居中,西為恭王墓。三墓約呈饅頭形。而以恭王墓為最大。封土高3米,長寬各約4米。該墓營建在由九塊長方形梯田連成的所謂「九級台階」上,處於二岐山下的中央部位。墓的周圍原建有陵園,墓前亦有享堂和建築物。現尚能找到柱礎石及琉璃瓦殘片。「九級台階」下便是一條南北大道,墓前約一里左右,現存有陵園門址,長6米,寬3米,高約1米,用石灰石壘砌,並有大量石灰及砂子。門址前200米處,有一石橋。橋長4米,寬3米,高2.5米,為拱形單孔石橋。橋的兩側額部各伸出一對獸頭石刻。除獸頭稍有殘缺外,其餘保存基本完好。橋南300米處,原有石坊,坊雄偉壯觀,上題「魯恭王之陵萬曆年建,」惜十年動亂中被砸爛。其餘端王,惠王墓封土都很小,已與一般墳墓無甚區別。  據《泗水縣誌》記載:「魯惠王墓」,在縣南二十五里二岐山之陽:「魯端王在二岐山之陰」,「魯恭王墓在端王墓西,陵前有坊」,上書曰:「魯恭王之陵,萬曆年建」。並載有惠王的墓誌,可知其墓早年已被盜掘。查《明史》、《諸王列傳》及《諸王世表》,魯惠王朱泰堪,乃魯靖王朱肇輝之子,即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魯荒王朱檀之孫。襲封於成化三年,死於成化九年。其子庄王陽鑄襲封於成化十二年,死於嘉靖二年。庄王死後,其子朱觀定襲封,是為端王。端王死於嘉靖二十八年。其子頤坦於嘉靖三十年襲封,是為端王。端王死於嘉靖嘉靖二十八年。其子頤坦於嘉靖三十年襲封,就是恭王。恭王死於萬曆二十二年。所生几子,史書不詳。唯載其世子壽爵早卒,六子壽曾萬曆二十四年襲封憲王,死於崇禎九年;九子壽鏞崇禎九年襲封為肅王,死於崇禎十二年。肅王嫡子以派,於崇禎九年襲封;崇禎十五年清兵破兗州,自縊而死。其弟以海,崇禎十七年襲封,後寄居台州,轉至紹興,號稱「濫國」。順治三年六月,清兵克紹興,以海遁逃入海,依附鄭成功。順治十一年,被鄭「沉之海中」。  關於魯惠王的情況墓誌與史書記載相同。據以上情況可以看出,從洪武十八年魯荒王就封於兗州,到崇禎十七年以海南逃台州,其間歷代生而封王者計有十一人,時間長達259年之久,與明朝相與始終。  39、南旺分水龍王廟  南旺分水龍王廟位於汶上縣城西南19公里南旺鎮北。面對素稱「水脊」的汶河、運河交匯之處,故得「分水」之稱。廟始建於明永樂年間,經明清多次擴廣增建,形成一組規模宏偉又十分壯觀的建築群體。座南向北,平面布局呈橫向扁方形。是一所以龍王廟為主體,附以禹王殿、宋公祠、觀音閣等綜合性的廟宇。東西闊250米,南北深220米,佔地55000平方米。  龍王廟是建築群中的主體建築,前有廟門圍牆起於石砌而成的高台之上,門外分列四對面目猙獰的石雕水獸。居高臨下緊連寬4米,長220米的石砌河岸。12根供船隻停泊挽纜的巨型石柱,如同衛仕一般屹立於河岸上。  拾級而上即廟門前院,迎面可見闊21米,深13米,高亦13米的單檐歇山式大殿,紅牆綠瓦,檐角飛挑,起翹掛有風鐸。重梁起架,內頂天花藻井,斗拱疏朗。殿內原奉20尊形象生動,神態各異的泥塑神像,懸掛「疏流利運」,「麻被汶泗」,「總制分流」,「廣濟群生」等橫豎匾額30餘面,皆為明清士紳名流所書,儼若書法展覽一般。殿左設鐘鼓二樓,右側設磚制結構「字紙樓」一座。殿前建一戲樓,樓上高懸「大咸池」巨匾,底層為門樓通道,門外有木製牌坊。  禹王殿,平列於龍王廟左側,單檐硬山,殿闊15米,深8米,高10米,頂覆琉璃瓦,脊飾蟠龍,內奉禹王塑像。殿前臨河矗立「水明樓」一座,起建於高4米,寬18米,長22米的台基之上。台下中間為券洞式通道,沿台階而下即運河登岸處。台上樓高8米,闊12米,深10米,前檐下高懸「水明樓」大字木匾,為清代書法家松年手書,筆法遒勁俊灑,另配有「四山朝拱」、「漢水分流」,「銀漢分光」等匾額,懸掛醒目處。登樓遠眺,峰巒疊起;俯瞰汶、運二水交匯。樓下有乾隆御碑亭。銘刻清帝南巡途經此處的詩賦題詠。  宋公祠居禹王殿之左,祠闊19米,進深10米,高10米,單檐硬山式,頂覆灰瓦,內奉在督導遏汶濟運的治河工程中,功勛卓著,備受人民愛戴的明永樂間工部尚書宋禮塑像。祠內有明清刻石10餘方,多為詩祠歌賦讚頌之詞。前有對列配殿二座,一座奉輔佐宋禮治河的濟寧同知潘叔正,一座內祀農民水利專家白英老人的塑像。  另有觀音閣、螞蚱廟等組成了這一汶運兩河匯流要塞的建築景觀。加之,地處京杭運河中段,在運河史上分水龍王廟佔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因而在運河暢通之時,凡過往商賈遊船,達官顯貴,文人墨客無不在此停棹瀏覽,就連康熙乾隆皇帝也曾多次在此留住。  40、水牛山摩崖石刻  水牛山摩崖石刻位於汶上縣白石鄉小樓村東南約1公里水牛山南麓山洞右側。摩崖刻字處為一長方形磨光石面,長2米,寬1.5米,隸書6行,共計52字,摩崖刻經當為北齊人所刻。  41、曾廟  曾廟位於嘉祥縣滿硐鄉南武山村西,南武山之陽,是祭祀曾子的專廟。曾子姓曾,名參,字子輿。曾子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孔子學說的正宗傳人,孔門「四大聖賢」之一,備受歷代尊崇。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元)尊封「宗聖曾子」。據曾廟明天順四年「重建郕國宗聖公廟碑記」碑和《曾氏族譜》記載:曾子去世後,於周考王十五年(公元前426年)在故里為其建「忠孝祠」,宋、元時稱「曾子書院」。明正統九年(公元1444年),地方官員奏請重修,稱「宗聖廟」,又稱曾子廟、曾廟。明代重修後,有曾子後裔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祀守,歷代帝王也常遣官致祭。  曾廟坐北朝南,佔地面積29808平方米。建築布局分左、中、右三路,前後共五進院落。主體建築宗聖殿位於中軸線中部,共有殿、廡、堂、亭等各式建築物30餘座,80餘間。廟內還保存有古柏350棵,明、清等碑刻20餘座。曾廟布局嚴謹,氣勢輝宏,是中國保存比較完整的明、清古代建築群之一。建國後,各級人民政府非常重視對曾廟的保護,多次撥款修繕,修建了消防、給、排水設施。社會各界賢達志士也給予了大力支持和資助。縣政府籌資整治了內外部環境,曾廟面貌煥然一新。  42、郗鑒墓  郗鑒墓位於嘉祥縣城南3.5公里馬集鄉上店子村南燈台山南麓,是東晉太尉郗鑒之墓。1985年,濟寧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市級文保單位,1992年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43、茅家堌堆墓群  茅家堌堆墓群位於汶上、嘉祥、梁山三界交界處。據《春秋、定公十年》載:「桓公游於闞,面南望氣卜吉,而欲葬焉。」公元前694年,桓公死,遵其遺願葬於闞城西南之鳳凰陵之陽。之後,庄、閔、僖、文、宣、成、襄、昭八公俱葬於此。又據《史記》記載:「魯昭公以前九公葬於闞里(即汶上縣西南南旺附近)。」  根據文獻記載的這些線索,1981年文物部門進行了實地勘查,汶上縣南旺鄉附近,即闞鄉澤共有八處遺迹,有的群眾直言為魯諸公墓,而大部分群眾將這些遺迹之處稱為堌堆,它們的名稱為:吳家堌堆、芭家堌堆、王家堌堆、黃家堌堆、姬家堌堆、周家堌堆、平家堌堆、三堌堆。前五處堌堆蹤跡可尋,後三個堌堆只是傳說,已不能確指其位置。姬家堌堆位於嘉祥縣劉桐梧村南約300米處;吳堌堆、茅堌堆、王堌堆、蓼堌堆均位於南旺鄉十里閘村西北或村西;據傳周家堌堆與三堌堆均在南旺鄉梁庄附近,平堌堆也在十里閘村西,但目前還沒找到這三個堌堆的詳細座落。吳家堌堆已劃為梁山縣境,黃家堌堆也已劃規嘉祥縣境。現地面上存在的幾個堌堆都有陶片散佈於地表,時代最早的是西周,大量的是東周及以後的陶片,時代與魯諸公墓的年代基本契合。吳家堌堆最高,高出地表約7米,為圓形封土,直徑約30米。王家、茅家、黃家三個堌堆也略高於一般地表。  44、緡城堌堆遺址  緡城堌堆遺址位於金鄉縣卜集鄉緡城堌堆村,屬漢代遺址。氏族部落時期,金鄉為有緡氏聚居的地方,夏商時代為有緡國,周設緡邑,屬宋國。該遺址位於金鄉縣城東北15公里的卜集鄉東鄰,緊靠高庄村,現有面積3萬平方米,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50米,文化層堆積約6米,在堌堆最高處現存一座清代二層硬山建築,2004年6月保護維修完工、修繕一新、恢復原貌。1992年6月12日,緡城堌堆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45、羊山戰鬥紀念地  羊山戰鬥紀念地位於城西北20公里的羊山鎮羊山之東峰,為紀念解放戰爭時期在羊山戰役而犧牲的烈士所建,1974年擴建成烈士陵園。主要建築物有:革命烈士紀念塔、烈士公墓、金鄉縣革命鬥爭史展覽館和羊山戰鬥紀念館。1992年6月12日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46、棲霞堌堆遺址  棲霞堌堆遺址位於魚台縣李閣鎮滿庄村西300米,是一處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九二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遺址海撥47.6米,南北長90米,面積7200平方米;上頂南北長38米,東西長26米,面積988平方米。原為棲霞寺院,現存唐碑一塊。文化層堆積20米,地下6米,地上14米。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層中發現有大型灰坑,大量紅燒土、深灰土夾有大量陶片、獸骨、鹿角,蚌器、粗沙、紅陶、鬶腿、石斧、骨針等。該遺址92年已落實了「四有」工作,84年清華大學教授帶領學生考古實習考查,確認棲霞堌堆遺址不僅是一處完整的新時器時代(龍山文化)及商周遺址,還是一處漢墓群,具有珍貴的考古價值。  47、武棠亭遺址  武棠亭遺址位於魚台縣王魯鎮武台村西,是一處商、周時代文化遺址。一九九二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遺址高3米,南北長125米,東西寬96米,面積12000平方米。此處為春秋時期棠邑治所,因魯、戎在此結盟及公元前718年魯隱公在此觀魚而著於史。魚台縣縣名即由此而來。遺址土層為黑花土、灰土、黑淤土。曾出土鬲足、鼎腿及粗、細繩紋陶片、商代石器和漢畫像石。遺址上現存伽藍殿一座和明碑(重修伽藍殿碑、魯隱公觀魚處碑)兩塊。  48、青堌堆遺址  青堌堆遺址原為高大的堌堆,處在東平湖二級湖區的梁山縣境內,1958年蓄水加之歷年的雨水沖刷,堌堆逐年縮小,現僅存東西61米、南北40米的緩坡堌堆,並大部分為農田所覆蓋。195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發掘隊在此進行了發掘。開探方三個,探溝一條,發掘面積72平方米。1976年菏澤地區文物工作隊又進行了調查性試掘,在堌堆的東北角和兩側各開5×5米的探方1個,發掘面積50平方米。經過兩次發掘,得知其文化內涵豐富,出土遺物較多。既有生活用具,也有生產工具。其典型的器物淺盤圈足豆,肥大袋足甗和側三角式足鼎等在別處龍山文化遺址較少見。該遺址文化既有山東龍山文化的特點,又有河南龍山文化的特點,是一處具有獨特的地域性特徵的龍山文化遺址。在學術界有人稱之為「龍山文化青堌堆類型」。遺址目前保存良好,基本上未遭到人為的破壞。  49、葛山摩崖石刻  葛山摩崖石刻位於城東北15公里北葛山西麓一花崗岩石坪上。刻面東西縱20.6米,南北橫8.4米,共173平方米。經文內容為《維摩詰所說經》。題名部分,位於經文右下部,由於風化過甚,今已漫漶難識。刻經字體隸楷相間,立意奔放,富有神韻,與鐵山筆意相通。刻經時間為北周大象二年(580年),與崗山刻經時代相同。
推薦閱讀:

保護鳥類——我們由衷的呼喚
我國城市文化建設與文化遺產保護
練太極拳保護膝蓋需要注意的問題
你體內的寄生蟲也許正在保護你
如此完美的氣質女神是你女友的話、如何去保護她?

TAG:文物保護 | 文物 | 濟寧 | 保護 | 單位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