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活得有滋有味的蘇軾 陸蓉

活得有滋有味的蘇軾陸蓉 摘 要:蘇軾不僅是個文豪、詩人、書畫家、思想家,還是個崇尚個性,懂得和熱愛生活的人。他的個人生活豐富多彩,喜好旅遊、美食、藝術、健身等,這些都在他的詩文作品中可以找到蹤跡。 關鍵詞:蘇軾;生活;情趣 蘇軾是一個懂得生活的人,一個富有生活情趣的人。蘇軾生活的時代,「存天理,滅人慾」的程朱理學尚未大行其道,這是蘇軾之幸,也是他身後一段歷史時代的不幸。受正統文化影響,《宋史·蘇軾傳》數千言,大量筆墨用在他的政治生涯上,對他的個人生活卻鮮有提及。後人對蘇軾的認識,大多在於他才氣橫溢的詩文、遒勁洒脫的書法和耿直曠達的性格,對他的生活情趣卻知之甚少。其實,雖然蘇軾一生充滿坎坷與曲折,屢遭政治迫害,才高八斗卻得不到重用,終身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但他都能坦然面對,採取積極的生活態度。蘇軾遭貶謫後,每到一處,總能發現新的可供安撫生命的良辰美景,找到自我愉悅的賞心樂事。 《林語堂·蘇東坡傳》認為:「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明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珈術的修鍊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癖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已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1]也許林先生對於蘇東坡過於偏愛了,然而無可否認,蘇軾是個天才,而且是個多才多藝的天才,在生活方面也一樣是天才。蘇軾的作品不斷向我們透露出他那超然物外,沉著、樂觀、曠達的人格魅力,正如蘇軾對他弟弟子由說的「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蘇軾過得快樂,無所畏懼,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中,始終保持著濃郁的生活情趣。一、縱情山水遺絕響——蘇軾作品中的旅遊  旅遊並非現代人的專利,古代中國文人大多都有壯遊天下的癖好,蘇軾亦不例外,給他冠以「旅遊家」的名號,一點都不過分。蘇軾的旅遊詩作十分豐富,清代王文誥輯注的《蘇軾詩集》存詩近三千首,其中與旅遊有關的約在三百多首,這在歷代文人中是不多見的。蘇軾的人生大起大落,南逐北走,使得他的足跡踏遍了大半個中國。他每到一處,總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慧眼,充分欣賞大自然賦予人類的良辰美景,融情於景,不斷寫出美妙絕倫的作品來。  難以割捨的廬山情節。廬山「漱玉亭」石碑三個字即為蘇軾題寫,保存至今。蘇軾第一次上廬山,是在當了四年黃州團練副使之後,在調往河南汝州的赴任途中(宋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世人對廬山的認識,很多就是源於「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這幾句通俗易懂而又富含哲理的詩。若論古人描寫廬山詩句膾炙人口的程度,恐怕也只有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能與之媲美了。蘇軾初登廬山,本不想做詩,「仆初入廬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見,殆應接不暇,遂發意不欲作詩」(蘇軾·記游廬山),但廬山的壯美景色卻讓他一發不可收拾,蘇軾關於廬山的詩有《初入廬山》等二十多首,從各方面儘力讚美廬山的秀麗景色,創造了歷代詩人盛讚廬山詩歌之最。  情有獨鐘的杭州西湖。「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才華橫溢的蘇軾到了杭州,自然就生出無數佳話,可以說蘇軾旅遊作品的精華,即在於杭州。蘇軾先後兩次到杭州做官,一是任杭州通判(宋神宗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另一次是任杭州知州(宋哲宗元佑四年,公元1089),兩次共達7年之久。《蘇軾詩集》中錄有三十多首關於杭州和西湖的詩作,無論春夏秋冬、還是風霜雪月,無論湖光山色、還是古剎幽寺,都在他的作品中有所體現,大多都有極高的文學價值。「欲把西湖比西子,濃裝淡抹總相宜」,這兩句詩至今仍是西湖的招牌。蘇軾熱愛杭州,把杭州看作是他的第二故鄉,曾在詩中吟唱「自己本杭人」。他在治理杭州期間,不僅為民大辦實事,還留下了蘇公堤等風景名勝。就在他離開杭州後,還寫了一首懷念西湖的詞《行香子》[2]。深厚的文學功底,對杭州西湖的特別感情,再加上杭州西湖的秀麗景色,使蘇東坡的杭州西湖詩作自然而然地成為他的旅遊詩中的精華。  排遣落寞的黃州游。「烏台詩案」後,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使,他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努力探尋另一種人生意義。在蘇軾看來,黃州雖然狹小,卻有大把的休閑時光和賞心的良辰美景。或月夜泛舟,或品酒賞月,享受著神仙般的生活。他曾與友人多次乘舟暢遊赤壁,寫下了最精美的作品。驚世之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就是在這一時期創作,雖然經後人考證此赤壁非彼赤壁,但並不影響「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一佳句成為千古絕唱。此外,《前赤壁賦》、《後赤壁賦》以及《記承天寺夜遊》也是少有的佳作。特別是《記承天寺夜遊》,只有寥寥84字,幾乎不能成其為遊記,但充分體現了蘇軾「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字唯期少意唯期多」的寫作主張。其中「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寓情於景,排遣落寞,與「同是天涯淪落人」有異曲同工之妙。  昂揚激越的萬里長江游。從蘇軾一生的遷移軌跡看,他出生於四川,多來往於浙江、安徽及京城一帶。古代交通主要依賴水運,即便是從四川到京城,也是先沿長江順流而下到揚州,再沿運河北上。所以蘇軾的旅遊作品中涉及到長江沿線壯美景色的詩文,也為數眾多。如描寫大小孤山[3]的《長江絕島圖》,描寫九江石鐘山的《石鐘山記》,描寫洞庭湖的《洞庭春色》等。在泛舟秋浦和橫渡清溪時,他留下了《清溪詞》,「大江南兮九華西,泛秋浦兮亂清溪」,這是一首楚辭風格的詩[4],在蘇軾作品中也不多見。  此外,他的許多作品涉及到名勝古迹,如《驪山絕句》、《游惠山》、《游恆山》、、《沼易洞》、《望湖亭》、《虎丘寺》、《南華寺》等。二、饕餮美食傳佳話——蘇軾作品中的飲食  蘇軾是一位美食家,他很善於也很樂於做菜,至今讓我們垂涎三尺的「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魚」等就是蘇軾開創的,他把烹調方法及品嘗心得留在了他的諸多詩文中。據記載,蘇軾在被貶謫黃州、惠州期間就開發出二十多道菜肴,有些一直沿用到今日。貶居惠州時買不起羊肉,蘇軾就臨時發明了烤羊脊,在給弟弟子由的信中詳細介紹了燒法和剔骨法,信的最後還不忘幽默地說道:「狗要不高興了,因為骨頭裡的好東西都被吃掉了」。無論身在何處,他總能找到別人看不到的樂趣,韓愈、柳宗元在嶺南的凄苦在蘇軾眼中變成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快樂愜意,難怪讓妒嫉他的仇人章惇也恨得牙痒痒,真是不可救藥的快樂詩人啊!蘇軾著有《老饕賦》云:「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他自己也承認是個「饞嘴貓」。  關於「東坡肉」的考證。因為「東坡肉」太出名,所以很多地方爭著當「東坡肉」的發源地。關於東坡肉的來源,主要有三種說法。按時間順序,一是徐州說。董治祥等人所著《徐州風物誌》(1984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記載,蘇軾任徐州知州時帶領軍民築堤抗洪,徐州人民感恩戴德,挑了豬肉感謝蘇知州,蘇知州把這些肉製成美味的紅燒肉回贈給老百姓,稱為「回贈肉」,這便是後來的東坡肉。二是黃州說。宋代周紫芝《竹坡詩話》記載,蘇軾在黃州時,見市面豬肉價賤,富人不肯吃,窮人不會吃,便親自烹調豬肉,吃得津津有味,據說還作了一首打油詩《食豬肉詩》[5]。三是杭州說。故事情節與徐州版差不多,也是抗洪之後百姓感恩送肉云云。比較下來,似乎第二說黃州說比較可靠,因為有宋代文獻佐證,而徐州說、杭州說都是民間傳說,無憑無據。從情理上講,蘇軾謫貶黃州比較空閑,而且經濟比較拮据,故常買當地價錢很便宜的豬肉,最終開發出一套新技術。後來到了杭州,因為名人效應,上行下效,東坡肉便開始風行起來。  古代文人似乎大多與酒有不解之緣,蘇軾亦如此。一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就把蘇軾的形象與酒緊緊捆在了一起,那次喝酒是「歡飲達旦,大醉」(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不僅愛喝酒,還是釀酒的行家,這從他的詩文里可以找到驗證。他的酒還有品牌,叫做「羅浮春」,在詩畫《寓居合江樓》中特別說明,「予家釀酒,名羅浮春」。還有一個品牌叫做「萬家春」,在一首《浣溪沙》序文中點明:「余近釀酒,名萬家春,蓋嶺南萬戶酒也」。  蘇軾對「茶道」也很有研究。首先很愛茶,把茶比作佳人,《次韻曹輔寄壑源試烙新茶》云:「仙山靈草濕行雲,洗溫香肌粉末勻……從來佳茗似佳人」。其次很享受茶,有《水調歌頭》為證,一盞好茶喝下去,立即「兩腋清風起,我欲上蓬萊」。三是會鑒別茶,《和錢安道寄惠建茶》詩中說,「我官於南今幾時,嘗盡溪茶與山茗」,在這首詩中他提到了杭州白雲茶、湖州顧渚紫筍茶、紹興日鑄雪芽、涪州月兔茶等當時的名茶。四是烹茶精到。對用水很講究,認為「精品厭凡泉」(蘇軾·求焦千之惠山泉詩);對火候要求也很高,「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蘇軾·汲江煎茶);而且親歷親為,「磨成不敢付僮僕,自看雪湯生幾珠」(蘇軾·魯直以詩饋雙井茶次韻為謝)。三、琴棋書畫養性情——蘇軾作品中的才藝  蘇軾是個多才多藝的人,琴棋書畫、詩詞文賦無所不能、無所不愛,是我國歷史上一位罕見的通才,才華橫溢卻得不到重用,在人生不遇之時,他不在意追求形骸、功名的長久,轉而追求精神境界的永恆,高雅的生活情趣幫助他化解了種種磨難帶來的痛苦,受貶謫之後所寫的詩詞文賦都體現了他泰然處之、物我兩忘,順乎自然的曠達心態,從而真正創造出永恆的精妙絕倫的作品來。  對音樂下棋的愛好。蘇軾家學淵源,父子三人都可謂是彈琴高手,蘇軾對音樂有很多見解,他自己創作歌詞,能唱能誦,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謠,《雜書琴曲》一文,對民歌民謠、民族舞蹈等發表了很有價值的意見,還改編了許多利於傳唱的民歌曲牌,如《竹枝歌》、《醉翁吟》等。貶謫儋州時期仍拄仗遠足到黎族人家尋歌採風,陶醉在音樂之中。下棋也是蘇軾興趣盎然的消遣項目之一,他喜歡下棋,也喜歡看人下棋,觀看兒子蘇過和別人對弈中還悟出了「勝固可喜,敗亦欣然」的人生哲理。  對書法繪畫的愛好。宋代四大書法家蘇黃米沛,蘇軾是佼佼者,他的書法遍覽晉唐諸家,轉益多師自成一家,擅長行書、楷書,筆法肉豐骨勁,跌宕自然,傳世書跡有《赤壁賦》《答謝民師論文貼》等。蘇軾對繪畫也有很高的造詣,是寫意畫、文人畫的創始人之一,善畫竹石,對畫卓有所見,主張「畫中有詩,詩中有畫」。他還為自己的畫和別人的畫寫了大量題畫詩,詩書畫結合,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保留至今的有《枯木怪石圖》等。 詩詞文賦的成就。蘇軾堪稱宋代文豪。今存詩2700多首,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憂國憂民如屈原,枯淡簡樸如陶淵明,任情揮灑如李白,寓意濃厚如杜甫,充滿了對人生的深刻感悟。從今存的三百多首蘇詞來看,他的詞雄壯為骨,超逸為肌,擴大了詞境,開創了豪放詞風。他的散文氣勢充沛,行若流水,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佼佼者,對宋代文學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其小品隨筆更開明清小品文的先聲。蘇軾的賦作以前後《赤壁賦》名聲最著,是宋代賦的佳篇。蘇軾的這些大量作品,是他留給後人的珍貴遺產。四、動靜有度享天年——蘇軾作品中的健身  蘇軾對傳統靜養之術頗有心得。他在被貶黃州期間開始鑽研佛道,以求延緩衰老、獲得長壽。首先是一種類似當今瑜珈、冥想的方法,蘇軾墨跡《養生論》以及他給弟弟子由及張方平等人的信中就推薦了這種讓人心靈獲得舒適寧靜的修練方法。其次是練道家的絕食和氣功,在他寫的《安國寺記》里可以知道在黃州那段時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練習打坐、深居不出的原因。再次是練丹,蘇軾為此還專門寫了兩篇札記,一篇叫「陽丹」,另一篇叫「陰丹」。經過潛心修練,蘇軾的精神人格都得到了升華,覺得一切都是那麼幸福快樂。  蘇軾似乎也知道「生命在於運動」的道理,動靜結合,自得其樂地漁樵農耕。蘇軾出身書香門第,在貶謫黃州期間,俸祿微薄,一位老友申請到廢地數十畝讓他來耕種,他不以為苦反以為樂,自稱「東坡居士」,率領全家老小斷壁殘垣,開荒播種,他的精力全用在築水壩、建魚池、喂家禽、種莊稼上,第二年還自建了一個舒適的家,並冠名「東坡雪堂」。當他看到打的井出了水,種的地冒出了綠苗,都會歡喜得像孩子般跳起來,看到自己能豐衣足食的氣象,他感到無比的欣慰。做農夫辛苦嗎?有蘇詩為證「日炙風吹面如墨」;做農夫快樂嗎?蘇軾也寫出了勞而有獲的心中歡喜,「某現在東坡種稻,勞苦之中亦自有其樂。……身耕妻蠶,聊以卒歲也」。五、詼諧幽默真性情——蘇軾作品中的風趣  蘇軾在宦海沉浮中,發現老莊輕視有限時空和物質環境的超越態度以及禪宗以平常心來對待一切的思想觀是一味良藥,讓他在不平常的人生際遇中保持一顆平常心,他融合了儒道佛三教的思想,用審美的眼光來看待人生,當別人為失意傷懷、哀嘆時他卻忙於創造,正是因為對生活的熱愛,對人生的眷戀,才使他有了直面逆境的勇氣,蘇軾很懂得用轉移的方法培養自己各種興趣來忘卻苦惱,自得其樂,不斷尋找和享受著生活的樂趣。  人生多舛,仕途坎坷,並沒有使豁達的蘇軾失去生活情趣,詼諧幽默、性格開朗的個性使他能苦中找樂,讓他自己和周圍的人都能體會到生活的樂趣。人們回想他時總會流露出會心的微笑,因為熱愛生活,擁有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所以他總能保持樂觀的心態,笑對人生。在凄涼孤獨的晚年,他仍然樂觀地吟出了「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這等的豪邁,哪像是出自一個逆境的老人之口? 蘇軾62歲高齡被貶海南儋州孤島時,他依然在精神上保持樂觀的人生態度,在當地平民的幫助下,他在檳榔林的牛棚旁自建了幾間簡陋的房屋,命名為「檳榔庵」,一次他外出回家迷了路,按照村民的指點,他沿著牛糞找到了回家的路,並高興得寫了首詩:「但尋牛矢覓歸路,家在牛欄西復西」。他在給友人的信中說「困厄之中,何所不有?置之不足道,聊為一笑而已」,蘇軾豈止於「聊為一笑」嗎?任何艱難困苦都壓不垮蘇軾,他都能嘲諷依舊,玩笑照開,幽默如常,甚至有心情調侃那些昏庸卑鄙的權貴們。 蘇軾為別人做好事,能利人濟物的就高興,他的合葯是給別人看病,看到自己能給別人治好病,就高興得像個孩子一著。他喜歡釀酒,自己酒量很小,主要是拿來招待客人,看到別人喝得舒暢的樣子,他高興得像自己喝醉了,《書東皋子傳》中有這樣的話:「故所至常蓄善葯,有求者則與之,常尤喜釀酒以飲客」。專心為別人做好事,讓蘇軾的心裡很愉快。  蘇軾是出了名的愛給別人取綽號。貶到海南儋州時條件異常艱苦,有一次一位鄰居老婆婆看他頭頂西瓜皮在田裡快樂的邊走邊唱,就奇怪地問道:「你過去做過翰林,現在成了這樣,不覺得是一場春夢嗎」?蘇軾聽到蠻荒之地的老人竟能說出這樣富有哲理的話來,高興地回答:「是啊,是春夢啊」,於是他給這位老人起綽號叫「春夢婆」,並寫了詩贈予她。  總之,千百年來,蘇軾贏得了無數人的景仰和喜愛,不僅因為他天賦的詩才,更因為他樂觀豁達、坦蕩磊落的人生態度。在那個時代,崇尚個性、享受生活是多麼難能可貴啊。當今社會物慾橫流,社會節奏的加快,競爭的日趨激烈,使得人們的心態變得越來越浮躁和脆弱。當失意彷徨、憂愁煩悶時走近蘇軾,靜心領略這位先哲在坎坷動蕩的一生中留下的文學精品,立刻就會被他無私無畏的精神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情趣所感染,發現生活原來如此美妙,勇敢經受住風雨中的磨練和考驗吧,你會發現生活依舊是陽光燦爛!注釋:[1] 林語堂:《蘇東坡傳》,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7月第3版。[2]《行香子》全文為:攜手江村,梅雪飄裙,情何限,處處消魂。古人不見,舊曲重聞,向望湖樓、孤山寺、涌金門。尋常行處,題詩千首,銹羅衫,與拂紅塵。別來相憶,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邊柳,隴頭雲。[3]國內名為大孤山的著名景點有三處,遼寧省丹東市大孤山,江西省鄱陽湖大孤山,吉林省伊通市大孤山。蘇軾此詩中描寫的當為鄱陽湖大孤山。[4]《清溪詞》具有楚辭風格,全文為:大江南兮九華西,泛秋浦兮亂清溪。爛青紅兮粲高低,松十里兮稻千畦。郁萬瓦兮烏雲齊,浮桿楹兮飛紅拼。雁南歸兮帳幽幽,石為門兮云為閨。塊虛堂兮法喜妻,呼猿狙兮子鹿麝。我欲往兮奉杖藜,獨長嘯兮謝阮嵇。[5]食豬肉詩全文為: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參考文獻:1、林語堂:《蘇東坡傳》,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7月第3版。2、黃玉峰:《說蘇軾》,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3、蘇軾:《東坡集》,萬卷出版公司,2008年4月第1版。4、子金山:《東坡》,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9年1月第1版。5、羅宗強陳洪:《中國古代文學史(二)》,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婦幼保健院,江蘇南通,226006註:該資料為新安中學學生專題研究性學習之用。謹向作者表示最誠摯的謝意!
推薦閱讀:

蘇軾-《洞庭春色賦》
※蘇軾在黃州※
【轉】蘇軾詩詞欣賞合輯
惠崇春江晚景——蘇軾
蘇軾的「想當然」難住歐陽修

TAG:蘇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