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句譬喻經 原典及譯文 (1)
《百喻經》,全稱《百句譬喻經》,是古天竺高僧伽斯那撰,南朝蕭齊天空三藏法師求那毗地譯。《百喻經》稱「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原經真正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稱之為「百」,有兩種說法,一就整數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侮頌共為百則。《百喻經》全文兩萬餘字,結構形式單一,每篇都採用兩步式,第一步是講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闡述一個佛學義理。它從梵文譯成漢文,距今已經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此經一經流傳,就受到閱讀者的歡迎。
1 愚人食鹽喻 原典 昔有愚人,至於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鹽。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少有尚爾,況復多也。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食已口爽,反為其患。 譬彼外道,聞節飲食可以得道,即便斷食,或經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餓,無益於道,如彼愚人,以鹽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復爾。譯文 從前的時候,有一個愚人,到別人家去作客。主人端出食物來,他嫌淡而無味。主人聽罷,便另外為他添了點鹽進去。愚人嘗到了鹽的美味,心內便想:味道所以這麼美,是有鹽的緣故。少少一撮,尚且如此,滿滿一把,豈不更妙?這愚人不懂其中的道理,便單單吃那鹽。吃罷,口顫舌抖,反而得了苦楚。 這就譬如那些外道,聽說節制飲食可以得道,即便斷絕了飲食。或是斷七日,或是斷十五日,空佬佬地使自己遭一番困餓,卻對修道毫無益處,活像那個愚人,因為鹽可調出美味來,就單是吃它,致使口顫舌抖,外道的斷食也是這樣。
2 愚人集牛乳喻
原典 昔有愚人,將會賓客,欲集牛乳,以擬供設,而作是念:我今若預於日日中(上殻+下牛)取①牛乳,牛孔漸多,卒無安處,或復酢敗。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臨會時,當頓(上殻+下牛)取。作是念已,便捉牸牛②母子,各系異處。卻後一月,爾乃設會,迎置賓客,方牽牛來,欲(上殻+下牛)取乳,而此牛孔即乾無有。時為賓客或瞋或笑。 愚人亦爾,欲修布施,方③言待我大有之時,然後頓施,未及聚頃,或為縣官、水火、盜賊之所侵奪,或卒④命終,不及時施,彼亦如是。
譯文 往昔有一個愚人,將要宴請賓客,便想積集牛乳,準備設宴時供用,因而想道:我如今若是預先天天擠取牛乳,牛乳漸漸多起來,終究無處安放,或許還會變酸敗壞呢,不如就讓它盛在牛腹里,待臨到宴會時,便可一下子全部擠出來。想罷,就捉牢母牛和小牛,各各系在不同的地方。過了一個月之後,他方才設置宴會,將賓客迎入,安頓好,方牽過牛來,想擠取牛乳,而母牛的乳房癟塌塌的,一點奶也沒有了。這時賓客們或是瞪著他,或是嗤笑他。 其他的愚人也是這樣,想要修行布施,只是說待我大有財物之時,然後才一下子布施掉。還沒來得及積聚起來,或是被貪官、水災、火災、盜賊侵奪掉了,或是猝然命終了,趕不及布施,那些愚人也如集牛乳的愚人一樣。
3 以梨打頭破喻
原典 昔有愚人,頭上無毛。時有一人,以梨打頭,乃至二三,悉皆傷破。時此愚人,默然忍受,不知避去。傍人見已,而語之言:「何不避去,乃住受打,致使頭破?」愚人答言:「如彼人者,憍慢恃力,痴無智慧,見我頭上無有發毛,謂為是石,以梨打我,頭破乃爾。」傍人語言:「汝自愚痴,云何名彼以為痴也?汝若不痴,為他所打,乃至頭破,不知逃避。」 比丘亦爾,不能具修信戎聞慧,但整威儀①,以招利養②,如彼愚人,被他打頭,不知避去,乃至傷破,反謂他痴。此比丘者,亦復如是。
譯文 早先有一個愚人,頭上光禿無發。當時有一個人用梨打他的頭,一下,二下,三下,頭全都被打得受傷破裂了。此時這個愚人默然忍受著,不知躲避離去。傍人見了這般情景,就對他說:「為什麼不避去呢?竟然一動不動地受打,致使頭都破了。」愚人答道:「像他那種人么,驕橫侮慢,憑藉力氣而已,其實是愚痴的,缺少智慧。見我頭上沒有發毛,便以為是石頭,用梨來打我,頭就破成這個樣子。」傍人說道:「你自己愚痴,為何反說他愚痴呢?你若是不愚痴,怎麼會被他打得頭破,卻不知逃避!」
4 婦詐稱死喻原典 昔有愚人,其婦端正,情甚愛重。婦無貞信,後於中間,共他交往。邪淫心盛,欲逐傍夫,舍離己婿。於是密語一老母言:「我去之後,汝可齎①一死婦女屍安著屋中,語我夫言,雲我已死。」老母於後伺其夫主不在之時,以一死屍置其家中。及其夫還,老母語言:「汝婦已死。」夫即往視,信是己婦,哀哭懊惱,大積薪油,燒取其骨,以囊盛之,晝夜懷挾。婦於後時心厭傍夫,便還歸家,語其夫言:「我是汝妻。」夫答之言:「我婦久死,汝是阿誰?妄言我婦。」乃至二三,猶故不信。
如彼外道,聞他邪說,心生惑著,謂為真實,永不可改,雖聞正教,不信受持。
譯文 過去有位愚人,他的妻子生得端正,愚人心內很是愛重她。女人卻沒有貞潔忠信之情,中途與他人有了私通。邪淫的心意熾盛起來,欲追隨情夫而去,舍離自己的丈夫。於是就對一個老太婆密語道:「我離去之後,你可攜來一具死女人的屍體,安著於屋中,對我丈夫說我已死。」老太婆此後瞅准那丈夫不在家的時機,將一具死屍放置在他家中。待到那丈夫回家來了,老太婆告訴他道:「你妻子已經死了。」那丈夫即便前去查看,以為真是自己的妻子,便哀哭著,心情很是難受,積集了許多木柴和油,將死屍燒了,拾取了骨灰,用囊盛了,晝夜挾在懷中。女人後來對情夫起了厭倦之心,便回家來了,對她丈夫說:「我是你的妻子。」丈夫答道:「我妻子已死多時了,你是誰呢?亂說是我的妻子。」女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說,丈夫依然如故,不肯相信。 就如那些外道,聽聞了其他的邪說,心內產生了迷惑,就執著在這點上了,以為是真理,這種心念便永遠無法改轉過來,雖然後來聽聞了佛法正教,也不肯信而受持奉行。
5 渴見水喻原典 過去有人,痴無智慧,極渴須水,見熱時焰,謂為是水,即便逐走,至辛頭河①。既至河所,封視不飲。傍人語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飲?」愚人答言:「若②可飲盡,我當飲之。此水極多,俱不可盡,是故不飲。」爾時眾人聞其此語,皆大嗤笑。譬如外道,僻取於③理,以己不能具持佛戒,遂便不受,致使將來無得道分,流轉生死。若彼愚人見水不飲,為時所笑,亦復如是。
譯文 過去有一個人,愚痴無智慧,渴極了須要飲水,見炎熱時遠處野地里騰升的水氣,以為是水,即便追尋而去,直逐至印度河邊。既已到了河邊,卻定定地看著不飲。傍人說道:「你這麼渴,望著水氣而奔逐,如今到了水邊,為何不飲呢?」愚人答道:「倘若可以飲盡的話,我便飲了。而今這水極多,完全不可飲盡,所以就不飲了。」眾人當時聽了這話,都哄然地嗤笑他。這就好比那些外道,執著於事理的某一端,認為自己不能完全受持佛法的戒律,於是便索性一戒也不受持了,致使將來毫無得道的緣分,流轉於生死苦海之中,不得出離。就如那個愚人見了水,卻不飲,為當時人所笑,道理正是一致的。
6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原典 昔有愚人,養育七子,一子先死。時此愚人見於既死,便欲停置於其家中,自欲棄去。傍人見已,而語之言:「生死道異,當速莊嚴,致於遠處而殯葬之。云何得留,自欲棄去?」爾時愚人聞此語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當葬者,須更殺一子,停擔兩頭,乃可勝致。於是便更殺其一子而擔負之,遠葬林野。時人見之,深生嗤笑,怪未曾有。譬如比丘私犯一戒,情憚改悔,默然覆藏,自說清凈。或有知者,即語之言:「出家之人,守持禁戒,如護明珠,不使缺落。汝今云何違犯所受,欲不懺悔?」犯戒者言:「苟須懺者,更就犯之,然後當出。」遂便破戒,多作不善,爾乃頓出。如彼愚人,一子既死,又殺一子。今此比丘,亦復如是。
解說
不善的事,不可一不做,二不休。
譯文 從前有位愚人,養育了七個兒子,其中一個先死掉了。愚人這時見兒子已經死了,便想將他停置在家中,自己棄家到別處去。傍人見了,就對他說:「生與死的境地不同,應當速速入殮了,運至遠處去埋葬吧,怎麼能停放在家裡,自己卻欲棄家而去?」愚人當時聽了這話,便想:倘若不可停放,定要葬掉的話,還須再殺掉一個兒子,擔子兩頭,各放一個,這樣才可穩順地擔到那兒去。於是便再殺了一個兒子,挑著,到遠處的林野之地葬掉了。當時人們見了,不禁愕然,竟有這般聞所未聞的事情,大大地嗤笑了他。就譬如比丘私底下違犯了一條戒律,心內害怕改悔,便默然覆藏住了,自己騙說自己是清凈的。或有知情者對他說:「出家人守持禁戒,就如守護明珠一樣,不使它們有所缺漏。你現在違犯了所受的戒律,為什麼不想懺悔?」犯戒者答道:「倘若須懺悔的話,要再犯一戒,然後才表出罪過,以求改悔。」
於是便繼續破戒,多作不善的事情,這樣才一下子發露自己的罪過。如那愚人一樣,一子已死了,又殺一子。如今這比丘也是如此。
7 認人為兄喻
原典 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復多錢財,舉世人間,無不稱嘆。時有愚人,見其如此,便言我兄。所以爾者,彼有錢財,須者則用之,是故為兄;見其還債,言非我兄。傍人語言:「汝是愚人,云何須財,名他為兄,及其債時,復言非兄?」愚人答言:「我以欲得彼之錢財,認之為兄,實非是兄。若其債時,則稱非兄。」人聞此語,無不笑之。猶彼外道,聞佛善語,盜竊而用,以為已有。乃至傍人教使修行,不肯修行,而作是言:「為利養故,取彼佛語化導眾生,而無實事,云何修行?」猶向①愚人,為得財故,言是我兄;及其債時,復言非兄。此亦如是。
譯文 從前有一個人,容顏端正,具有種種智慧,又多錢財,世人沒有不稱讚嘆美的。這時有一個愚人,見他這般情景,便說他是我哥哥。為什麼這樣稱呼呢?因他有錢財,需要的話,即可以用,所以叫他為哥哥:而見到他還債,則說不是我哥哥。傍人說道:「你這愚人,為何需錢財的時候,稱他為哥哥,待到他負債之際,又說不是哥哥呢?」愚人答道:「我因為想得到他的錢財,方認他為哥哥,其實不是我的哥哥。若是他負債了,就稱不是我的哥哥。」人們聽了這話,無不哈哈大笑。這猶如那些外道,聽到佛陀說法的善巧,就盜竊得來,用在自己的學說中,便當作是自身本來就有的。等到傍人要他實際修行這些學說了,便不肯修行,說道:「為了獲得供養的緣故,取用了佛陀的語句來教化引導眾生,實際都是虛幌子,怎麼談得上修行呢?」就好比方才那個愚人,為了得到錢財,說是我哥哥:待到他負債時,又說不是我哥哥。這些外道也是如此。
8 山羗偷官庫衣喻
原典 過去之世,有一山羗①,倫王庫物而遠逃走。爾時國王遣人四齣推尋,捕得,將至王邊,王即責其所得衣處。山羗答言:「我衣乃是祖父之物。」王遺著衣。實非山羗本所有故,不知著之,應在手者著於腳上,應在腰者返著頭上。王見賊已,集諸臣等共詳此事,而語之言:「若是汝之祖父已來所有衣者,應當解著,云何顛倒用上為下?以不解故,定知汝衣必是偷得,非汝舊物。」藉以為譬:王者如佛,寶藏如法,愚痴羗者猶如外道,竊聽佛法②,著己法中,以為自有,然不解故,布置佛法,迷亂上下,不知法相③。如彼山羗,得王寶衣,不識次第,顛倒而著,亦復如是。
譯文 過去,有一個山羗族人,偷了國王庫藏中的衣物,逃得遠遠的。當時國王派人四處推問追尋,捕捉到了那個山羗族人,將他帶至國王面前,國王就責問他衣物是從那兒來的。山羗答道:「我這些衣物都是祖父輩留傳下來的。」國王命他穿上這些衣裳。確實不是他原本所有,因而不知道怎樣穿,應該套進手中的,卻穿到腳上去了,應該系在腰間的,反卻戴到頭上去了。王見罷這番情景,便招集眾臣共同商量此事,而後對那山羗族人說:「若是你的祖父輩以來就有的衣服,便應當懂得如何穿著,卻為何會上下顛倒呢?這是不懂穿著的緣故,因此可斷定你這些衣服必是偷得的,不是你舊時就有的。」
借這來譬喻:國王好比是佛,寶藏好比是佛法,愚痴的山羗人好比是外道,竊聽了佛法,便把它放到自己的學說中去,當作是自己所有的,然而由於不懂佛法的緣故,使用佛法的時候,便迷亂了上下,不明了諸法的種種殊別之相。一如那位山羗人,偷得國王的寶衣,卻不識穿戴的上下次第,顛倒而穿,外道也是如此。
9 嘆父德行喻
原典 昔時有人於眾人中嘆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慈仁,不害不盜,直作實語,兼行布施。」時有愚人,聞其此語,便作是①言:「我父德行復過汝父。」諸人問言:「有何德行,請道其事。」愚人答曰:「我父小來斷絕淫慾,初無染污。」眾人語言:「若斷淫慾,云何生汝?」深為時人之所怪笑。猶如世間無智之流,欲贊人德,不識其實,反致毀呰②,如彼愚者,意存③嘆父,言成過失,此亦如是。
譯文 過去有一個人,在眾人中讚歎自己父親的德行,說:「我的父親為人仁慈,不傷害他人,不偷盜,不說謊,而且還施行布施。」這時有個愚人聽了這番話,便說:「我父親的德行,還要超過你的父親。」眾人問道:「有什麼德行,請說說他的事迹。」愚人答道:「我父親從小以來,就斷絕了淫慾,一直都沒接觸女人。」眾人說道:「若是斷絕了淫慾,卻如何生出你來?」大受當時人的嗤笑。好比世間的無智之徒,想稱讚某人的德行,不懂得恰如其分,反而招致詆毀。如那個愚人,存心想讚歎父親,卻言過其實,世間無智之徒也是如此。10 三重樓喻
原典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無所知。到余富家,見三重樓,高廣嚴麗,軒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財錢,不滅於彼,云何頃來而不造作如是之樓?即喚木匠而問其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木匠答言:「是我所作。」即便語言:「今可為我造樓如彼。」是時,木匠即便經①地壘墼②作樓。愚人見其壘墼作舍,猶懷疑惑,不能了知,而問之言:「欲作何等?」木匠答言:「作三重屋。」愚人復言:「我不欲作下二重之屋,先可為我作最上屋。」木匠答言:「無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得造第三重屋?」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為我作最上者。」時人聞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譬如世尊四輩弟子③,不能精勤修敬三寶,懶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餘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羅漢果。」亦為時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無有異。
譯文 過去有一個富愚人,不通事理。他到別的富人家去,見及一座三層樓,高暢廣大,端嚴華麗,軒閣清敞疏朗,心內很是羨仰,想道:我的錢財並不亞於他,為何從前不造一座這樣的樓屋呢?即便喚來木匠,問道:「你會造那家一般的好看樓屋嗎?」木匠答道:「那就是我造的。」富愚人即便說道:「如今可替我造一幢那樣的樓屋。」這時,木匠就開始丈量地面,砌壘磚坯,造起樓屋來。愚人見他壘坯砌磚,造作樓舍,心內懷著疑惑,不甚明白,便問道:「你想作什麼?」木匠答道:「作三層樓。」愚人道:「我不想作下面二層,先可為我作最上層。」木匠道:「哪有這等事!哪有不作最下層屋,而能造那第二層的?不造第二層,怎能造第三層。」愚人固執地說:「我如今不要下二層屋,定要替我造最上層。」當時人聽了,都不免笑他,異口同聲地說:「哪有不造下面第一層而能造二層、三層的?」就譬如佛的四眾弟子,有些不能精勤地修持、恭敬佛法僧三寶,懶惰懈怠,卻想求得道果,說:「我如今不要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這三果,唯求修得阿羅漢最上果。」也被當時的人所嗤笑,與那愚人一模一樣。11 婆羅門殺子喻
原典 昔有婆羅門,自謂多知,於諸星術種種技藝無不明達。恃己如此,欲顯其德,遂至他國,抱兒而哭。有人問婆羅門言:「汝何故哭?」婆羅門言:「今此小兒,七日當死,愍其夭殤,是以哭耳!」時人語言:「人命難知,計算喜錯。設七日頭或能不死,何為預哭?」婆羅門言:「日月可闇,星宿可落,我之所記,終無違失。」為名利故,至七日頭,自殺其子,以證己說。時諸世人,卻後七日,聞其子死,咸皆嘆言:「真是智者,所言不錯。」心生信服,悉來致敬。猶如佛之四輩弟子,為利養故,自稱得道,有①愚人法,殺善男子,詐現慈德,故使將來受苦無窮。如婆羅門為驗己言,殺子惑世。
譯文 以前有一位婆羅門,自以為知識宏博,對星象、占術及種種技藝,無不精通。憑恃自己這般能耐,想要顯露一下他的才幹,便跑到別的國家,抱兒而哭。有人問婆羅門:「汝為何哭啊?」婆羅門答道:「眼前我這個小兒,七日後會死去,我憐惜他的夭殤,所以哭呀!」這時人們說道:「人的壽命很難推知,計卜算卦也容易出錯。倘若到了第七日或許不死呢,何必預先哀哭?」婆羅門道:「日月可闇沈,星宿可墜落,我的推解,終究是不會有違失的。」為了名利的緣故,到了第七日,婆羅門親手把兒子殺了,用以證實自己的預說。當時一些人聽說他的兒子在七日後果然死了,都嘖嘖嘆道:「真是一位智者,所言一點都不錯。」心內產生了信服之情,都來向他致敬。這好比佛的四眾弟子,為了利養的緣故,自稱得道了,用愚弄他人的方法,殺善男子,詐偽地現出慈德來,因而使自己的將來受苦無窮。就如婆羅門為了驗證自己的預言,殺死兒子,來迷惑世人一樣。
12 煮黑石蜜漿喻
原典 昔有愚人煮黑石蜜①,有一富人來至其家。時此愚人便作是想:我今當取黑石蜜漿與此富人。即著少水用置火上,即於火上,以扇扇之,望得使冷。傍人語言:「下不止火,扇之不已,云何得冷?」爾時眾人悉皆嗤笑。其猶外道,不滅煩惱熾燃之火,少作苦行,卧棘刺上,五熱炙身②,而望清涼寂靜之道,終無是處。徒為智者之所怪笑。受苦現在,殃流來劫。
譯文 從前一個愚人在煮黑石蜜,有一位富人來到了他家。當時這愚人便這樣想:如今我應取黑石蜜漿招待這位富人。即在石蜜中放入些水,擱在火上,同時又急急地在火上用扇扇石蜜漿,希望它冷得快些。傍人說道:「下面不熄掉火,上面扇個不停,如何會冷呢?」當時眾人都嗤笑他。這就好像外道,不去熄滅熾燃著的煩惱之火,而是稍稍修點苦行,卧在荊棘的刺上,用火來烤炙自己的身體,卻祈望求得清涼寂靜的大道,終究是辦不到的,徒然遭受智者的嗤笑。於現在受苦,還殃及將來的解脫。
13 說人喜瞋喻
原典 過去有人,共多人眾坐於屋中,嘆一外人德行極好,唯有二過:一者喜瞋,二者作事倉卒。爾時此人過在門外,聞作是語,更生瞋恚,即入其屋,擒彼道己過惡之人,以手打撲。傍人問言:「何故打也?」其人答言:「我曾何時喜瞋、倉卒?而此人者,道我恆喜瞋恚、作事倉卒,是故打之。」傍人語言:「汝今喜瞋、倉卒之相即時現驗,云何諱之?」人說過惡,而起怨責,深為眾人怪其愚惑。譬如世間飲酒之夫,耽荒沈酒,作諸放逸,見人呵責,反生尤嫉,苦引證佐,用自明白。若此愚人,諱聞己過,見他道說,反欲打撲之。
譯文 過去,有一個人與大家坐於屋中閑聊,讚歎某人德行極好,唯有兩個缺陷:一是喜歡發怒,二是作事倉促。此時那人恰好在門外走過,聽了這話,勃然大怒,即刻走入屋中,擒住那說自己過惡的人,揮拳就打。傍人問道:「為何打人啊?」這人答道:「我哪時喜歡發怒,作事倉促?這人卻說我總是喜歡發怒,作事倉促,所以打他。」傍人說道:「如今已經明擺在眼前了,你這易怒莽撞的形相,為何還要忌諱呢?」人家說他的缺陷,反而憤憤不平,大家都對他的愚惑大為驚訝!就譬如世間好飲酒的人,沈溺於杯盞之間,作出種种放逸的事情來,見有人訶責他們,反而產生痛恨的心情,竭力引用一些名賢作佐證,來為自身辯護。好像這位愚人,忌諱聽人說他過錯,一旦見人在說,反而要打人家。
14 殺商主祀天喻
譯文
過去,有一群商人,想入大海去采寶。入大海的首要條件,是需要一個嚮導,然後方可去。於是就紛紛覓求,找到了一位嚮導。既已得了嚮導,便一起出發,至一處曠野中,前有一座天祠,須用活人作祭祀,然後才能通過。這群商人便聚在一起商量起來:「我們這班夥伴,大家都是親屬,如何可殺?只有這位嚮導,可用來祭祀天神。」於是殺了嚮導,用以祭祀。祀天完畢之後,卻迷失了道路,不知往哪兒走,窮途末路,都困死了。
世上人也是這樣,想入佛法的大海中去採取珍寶,便應當把修善法行作為嚮導。倘若毀壞了善行,那麼,就陷入在生死輪迴的曠遠之路中了,永遠沒有擺脫出來的希望,就會經歷入地獄受猛火燒、成畜生而互相噉食、做餓鬼遭刀劍逼迫這樣的三塗,長遠地受苦,就如那班商人將入大海而殺了嚮導,便迷失了津路,終致困死。
原典
昔有賈客,欲入大海。入大海之法,要須導師,然後可去。即共求覓,得一導師。既得之已,相將發引,至曠野中,有一天祠,當須人祀,然後得過。於是眾賈共思量言:「我等伴黨,儘是親屬,如何可殺?唯此導師,中用祀天。」即殺導師,以用祭祀。祀天已竟,迷失道路,不知所趣,窮困死盡。
一切世人,亦復如是,欲入法海,取其珍寶,當修善法行①以為導師。毀破善行,生死曠路,永無出期。經歷三塗,受苦長遠。如彼商賈,將入大海,殺其導者,迷失津濟,終致困死。
15 醫與王女葯令卒長大喻
譯文
從前有位國王,生了一個女兒,便喚來醫生,道:「替我弄葯給她,立刻使她長大。」醫生答道:「我給她一種好葯,能使她即刻長大。可是如今倉促之間無法覓得,須去求索才行。在得了葯之前,請陛下莫要見您女兒,等給了她葯之後,才讓陛下見她。」於是便即刻前往遠方採藥去了。過了十二年,採得了葯回來了,給公主服了葯,把她帶到國王面前。國王見了,心裡想道:確實是良醫,給我女兒服了葯,能令她猝然長大。便命令左右賞賜珍寶給他。當時眾人都笑國王無知,不曉得算算出生以來的年月,見她長大了,以為是藥力的作用。
世上人也是如此,到能引入菩提之途的人那兒啟求道:「我想求道,望您傳授一下,使我立刻得道。」能引入菩提之途的導師出於權巧方便的原由,教他坐禪,專註地觀察一切有生命之物流轉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十二種條件。這人的種種德行漸漸積聚了起來,終於修得了阿羅漢果,便異常地歡喜,心情踴躍,道:「真快啊!大師能使我迅速證得阿羅漢果這最妙法。」
原典
昔有國王,產生一女,喚醫語言:「為我與葯,立使長大。」醫師答言:「我與良藥,能使即大。但今卒無,方須求索。比①得葯頃,王要莫看。待與葯已,然後示王。」於是即便遠方取葯。經十二年,得葯來還,與女令服,將示於王。王見歡喜,即自念言:實是良醫,與我女葯,即令卒長。便勅左右,賜以珍寶。時諸人等笑王無智,不曉籌量生來年月,見其長大,謂是藥方。
世人亦爾,詣善知識②,而啟之言:「我欲求道,願見教授,使我立得。」善知識師以方便故,教令坐禪,觀十二緣起③,漸積眾德,獲阿羅漢位④,踴躍歡喜,而作是言:「快戰!大師速能令我證最妙法。」
16 灌甘蔗喻譯文
從前有兩個人一起種甘蔗,立下誓約:「種得好的,有賞:種得不好的,定當重罰他。」這時其中一個想道:甘蔗極甜,若是壓取了甘蔗汁,還用來澆灌甘蔗樹,必定異常地甘美,就能勝過他。即刻壓甘蔗,拿汁來灌溉,冀望滋味更加甘美,結果反而敗壞了種子,所有的甘蔗都統統死光了。
世人也是如此,想要求得善福,卻是憑恃自身的豪貴,運用關係,挾持勢力,來脅迫老百姓,陵奪他們的財物,拿來作布施用。本來是期望求得善果,卻不知將來反而因此而遭殃,就如壓甘蔗汁來灌溉一樣,汁水與種子,彼此都失掉了。
原典
昔有二人共種甘蔗,而作誓言:「種好者,賞;其不好者,當重罰之。」時二人中,一者念言:甘蔗極甜,若壓取汁,還灌甘蔗樹,甘美必甚,得勝於彼。即壓甘蔗,取汁用溉,冀望滋味,反敗種子。所有甘蔗一切都失。
世人亦爾,欲求善福,恃己豪貴,專①形挾勢,迫脅下民,陵奪財物,以用作福。本期善果,不知將來反獲其殃,如壓甘蔗,彼此都失。17 債半錢喻
譯文
往昔有一位商人,借給他人半個錢,許多時日過去了,沒有得到償還,就前去討債。途中,前面有條大河,雇船擺渡,付了兩個錢,然後才渡過去。到了那兒,卻沒見到欠債人,回來渡河,又費去兩個錢。為了半個錢的債,而用掉四個錢,加上路途往返,疲勞乏困。債很少,討債所費卻極多,結果被眾人譏笑。
世人也是這樣,為了要小小名利,卻毀掉了根本的德行。要使自身獲得暫且的安逸,就不顧禮義,現前擔受了惡名,將來則得到苦痛的報應。
原典
往有商人,貸他半錢,久不得償,即便往債。前有大河,雇他兩錢,然後得渡。到彼往債,竟不得見。來還渡河,復雇兩錢。為半錢債,而失四錢,兼有道路疲勞乏困。所債甚少,所失極多,果被眾人之所怪笑。
世人亦爾,要少名利,致毀大行。苟容己身,不顧禮義,現受惡名,後得苦報。18 就樓磨刀喻
譯文
從前有一個人,貧窮困苦,替國王做事情,日子久了,身體羸瘦。國王見了,很是憐愍,便賜給他一頭死駱駝。貧人得了,就開始剝皮,嫌刀鈍,尋磨刀石想磨利,就在樓上覓得一塊磨刀石。刀磨利了,便下樓來剝。如此這般,數次往來磨刀,後來逐漸覺得勞苦起來,怕身體吃不消了,無法這樣上上下下的,於是就把駱駝懸吊到樓上去,便可以就石磨刀了。深遭眾人的嗤笑。
猶如愚人毀壞禁戒,大肆積取錢財,拿這些錢來修福行善,祈望來世生於天上,就像懸吊駱駝上樓去磨刀一樣,費用功夫很多,所得的益處卻極少。
原典
昔有一人,貧窮困苦,為王作事,日月經久,身體羸瘦。王見憐愍,賜一死駝。貧人得已,即便剝皮,嫌刀鈍故,求石欲磨,乃於樓上得一磨石。磨刀令利,來下而剝。如是數數往來磨刀,後轉勞苦,憚不能數上,懸駝上樓,就石磨刀。深為眾人之所嗤笑。
猶如愚人毀破禁戒,多取錢財,以用修福,望得生天。如懸駝上樓磨刀,用功甚多,所得甚少。19 乘船失釪喻
譯文
從前有個人乘船渡海,將一雙銀缽釪墮入在水中,就想道:我如今把這兒的水畫一下,作好標記,暫且舍之而去,以後再來撈取。船行走了兩個月,到了師子國,見了一條河,便下水覓尋原先失落的鉢釪。眾人問道:「你想做什麼?」他答道:「我先前丟失的鉢釪,現在想尋回來。」眾人問道:「在哪裡丟失的?」他答道:「船初入海的地方丟的。」眾人又問道:「丟了多長時間了?」他答道:「兩個月了。」眾人問道:「已有兩個月了,為何在這兒尋找?」他答道:「我失落鉢釪時,在水上畫了一下,作了記認。原初所畫的水,與這兒的水並沒什麼兩樣,因此就下去尋找了。」眾人又問道:「水確實沒有差別,可是你以前丟失的時候是在那邊,如今卻在此地尋覓,如何找得到呢?」當時眾人無不大笑起來。
這也如外道一樣,不修正法之行,在一些似是而非的相似善事中,以錯誤的知見,如絕食、炙火燒身等令身體受苦,想以此來求得解脫,就好像愚人在那兒丟失了鉢釪,卻到這兒來尋找一樣。
原典
昔有人乘船渡海,失一銀釪①,墮於水中,即便思念:我今畫水②作記,舍之而去,後當取之。行經二月,到師子諸國③,見一河水,便入其中,覓本失釪。諸人問言:「欲何所作?」答言:「我先失釪,今欲覓取。」問言:「於何處失?」答言:「初入海失。」又復問言:「失經幾時?」言:「失來二月。」問言:「失來二月,云何此覓?」答言:「我失釪時,畫水作記。本所畫水,與此無異,是故覓之。」又復問言:「水則不別,汝昔失時,乃在於彼,今在此覓,何由可得?」爾時眾人無不大笑。
亦如外道,不修正行,相似善④中,橫計苦因,以求解脫,狀如愚人,失釪於彼,而於此覓。20 人說王縱暴喻
譯文
從前有一個人談說國王的過失,說:「國王太暴虐了,治國行政毫無道理。」國王聽了這話,就勃然大怒,竟不追究清楚是誰說的,偏信身傍佞人的讒言,捉來一位賢臣,下令剝開他的背脊,取出百兩肉來。有人證明他沒有說這話,國王心中便後悔了,索來千兩肉,用來給他補脊背。賢臣很是苦痛,夜中呻喚不已。國王聽見了,問道:「為何這般苦惱呢?取你百兩,還了你千兩,心中還不滿足么?為何苦惱呢?」傍人說道:「大王,譬如截掉了孩子的頭,後來雖然得了一千個頭,也不免孩子的死去。如今他雖得了十倍的肉,卻免除不了苦痛。」
愚人也是如此,不畏懼後世的惡報,貪圖現世的快樂,拚命壓榨世人,驅遣百姓,廣羅財物,而後進行施捨,祈望可以滅罪,得到福報。就譬如那位國王,剝了他人的脊背,取了肉,以其他的肉來補,想使他不痛,這是不合情理的。
原典
昔有一人,說王過罪,而作是言:「王甚暴虐,治政無理。」王聞是語,即大瞋恚,竟不究悉誰作此語,信傍佞人,捉一賢臣,仰①使剝脊,剝百兩肉。有人證明此無是語,王心便悔,索千兩肉,用為補脊。夜中呻喚,甚大苦惱。王聞其聲,問言:「何以苦惱?取汝百兩,十倍與汝,意不足耶?何以苦惱?」傍人答言:「大王,如截子頭,雖得千頭,不免子死。雖十倍得肉,不免苦痛。」
愚人亦爾,不畏後世,貪得現樂,苦切眾生,調發百姓,多得財物,望得滅罪,而得福報。譬如彼王,剝人之脊,取人之肉,以余肉補,望使不痛,無有是處。21 婦女欲更求子喻
譯文
過去有個女人,已有了一個兒子,還想要一個,就問其他女人:「誰能使我再有一個兒子?」 一位老太婆對這女人道:「我能使你實現求子的願望,需要祭祀天神。」她問道:「需用何物來祭祀呢?」老太婆說道:「殺了你的兒子,拿他的血來祭祀天神,必定能有很多兒子。」這女人當時就聽從了她的話,要殺自己的兒子。傍邊一位聰明人嗤笑罵詈道:「你愚痴無知到了這般地步!還沒有生出來的兒子,都還不知究竟能不能得?卻想殺掉眼前的兒子。」
愚人也是這樣,為了那還沒有產生的快樂,自願投身到火坑中去,做種種損害身體的苦行,為了能夠生到天上去。
原典
往昔世時,有婦女人,始有一子,更欲求子。問余婦女:「誰有能使我重有子?」有一老母語此婦言:「我能使爾求子可得,當須祀天。」問老母言:「祀須何物?」老母語言:「殺汝之子,取血祀天,必得多子。」時此婦女,便隨彼語,欲殺其子。傍有智人,嗤笑罵詈:「愚痴無智,乃至如此!未生子者,竟可得不?而殺現子。」
愚人亦爾,為未生樂,自投火坑,種種害身,為得生天。22 入海取瀋水喻
譯文
過去有位長者的兒子,入大海去採取瀋水香,歷經多年,方採得一車,載回家來,拿到市場上去賣。因為昂貴的緣故,一時之間,無人來買。多日過去了,售不出去,內心很是疲厭,苦惱不堪。見人家賣炭,轉眼即成交了,便生出一個念頭:不如把它燒了作炭,便可以快快地賣掉了。遂即將其燒成炭,推至市上賣了,卻不值半車炭的價錢。
世上的愚人也是這樣,藉助於廣大無量的權便的方法,孜孜不倦,專意進取,仰望著求得佛果。因為難以求得,便產生了退轉的念頭,以為不如發心去求聽聞佛的聲教即可悟道的最下根的聲聞果,可以速速出離生死輪迴的苦海,成為永入涅槃的阿羅漢。
原典
昔有長者子,入海取瀋水①,積有年載,方得一車,持來歸家,詣市賣之。以其貴故,卒無買者。經歷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厭,以為苦惱。見人賣炭,時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燒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燒為炭,詣市賣之,不得半車炭之價值。
世間愚人亦復如是,無量方便,勤行精進,仰求佛果。以其難得,便生退心,不如發心求聲聞果,速斷生死,作阿羅漢。24 種熬胡麻子喻
譯文
從前有個愚人,生吃胡麻子,覺得味道不美,炒了吃,味美,便想:不如炒了再種,而後就能得味美的胡麻子了。於是就炒了來種,永遠失掉了生長出來的因。
世人也是這樣,由於菩薩過去時長期修行,專就困難之處做苦行之事,世人以為這不順當怡樂,便想道:不如成為阿羅漢,速速斷離生死之道,永入涅槃,這功效很容易達到。而後來再想求佛果,畢竟是不可能了。就如那焦了的種子,不再有生長的因了。世間的愚人,也是這樣斷滅了精進的因。
原典
昔有愚人,生食胡麻子,以為不美,熬①而食之為美,便生念言:不如熬而種之,後得美者。便熬而種之,永無生理。
世人亦爾,以菩薩曠劫修行,因難行苦行,以為不樂,便作念言:不如作阿羅漢,速斷生死,其功甚易。後欲求佛果,終不可得。如彼焦種,無復生理。世間愚人,亦復如是。25 水火喻
譯文
往昔有一人做事,需用火和冷水,就取來了火,以澡盥盛水,放在火上。後來想取火用,而火都滅了:要取冷水用,而水又燒熱了。火及冷水,兩樣東西都失卻了。
世上的人也是這般,歸依了佛法,出家求道,既已出家了,又回首懷念妻子兒女父母眷屬,以及俗世的情事、財色名食睡這五欲的恰樂,因此而失卻了他原有的功德精進的火苗、持受戒律的清凈之水。念戀情慾的人,兩樣都失,也是這般。
原典
昔有一人,事須火用,及以冷水,即便宿①火,以澡盥盛水,置於火上。後欲取火,而火都滅;欲取冷水,而水復熱。火及冷水,二事俱失。
世間之人,亦復如是。入佛法中,出家求道。既得出家,還復念其妻子眷屬世間之事五欲之樂。由是之故,失其功德之火、持戒之水。念欲之人,亦復如是。26 人效王眼瞤喻
譯文
從前有一個人,想討國王的歡喜,就問他人:「如何才能得國王的歡心?」有人說道:「你想討國王的歡喜么,他的形相,你應該仿效。」此人這就到國王那兒去,見國王眼皮眨巴眨巴,於是也仿效著眨巴眨巴。國王便問他:「你是病了?還是著了風了?怎麼眼皮眨個不停?」此人答道:「我眼沒病,也沒著風,想要討得大王的歡喜,見大王眼皮眨巴,所以也學著眨巴。」國王聽了這話,就勃然大怒,即刻令人對他施行種種懲罰,並趕出國去。
世人也是這樣,想要親近佛陀,求得順理益己的善法,來使自己的德行增長。既已親近了佛陀,卻不懂得如來法王為了大眾的緣故,佛陀用種種善巧權便的方法來引導世人進入佛法之中,不免顯出一些闕失短處來,或是聽到佛法有字句不正的地方,就譏諷毀謗起來,學它的不是之處。由於這個緣故,便永遠在佛法中失掉了修行的順益,墮落於地獄、餓鬼、畜生三惡之中,如那個愚人一樣。
原典
昔有一人,欲得王意,問餘人言:「云何得之?」有人語言:「若欲得王意者,王之形相,汝當效之。」此人即便往至王所,見王眼瞤,便效王瞤。王問之言:「汝為病耶?為著風耶?何以眼瞤?」其人答王:「我不病眼,亦不著風,欲得王意,見王眼瞤,故效王也。」王聞是語,即大瞋恚,即便使人種種加害,擯令出國。
世人亦爾,於佛法王欲得親近,求其善法,以自增長。既得親近,不解如來法王為眾生故,種種方便,現其闕短,或聞其法,見其字句不正,便生譏毀,效其不是。由是之故,於佛法中永失其善,墮於三惡,如彼愚人,亦復如是。27 治鞭瘡喻
譯文
從前有個人被國王鞭打了,之後,便用馬屎敷在傷口上,想讓它快快彌合。有位愚人見了,心中大為歡喜,說道:「我一轉眼就學到了這個治瘡方法。」即刻歸家去,對兒子說:「你鞭打我的背脊,我得了一個妙法,現今想試一下。」兒子就為他鞭打脊背,而後用馬屎敷在傷口上,覺得很是巧妙有效。
世人也是這樣,聽有人說修不凈觀即可除去五陰身瘡,便說:「我想觀女色和五欲。」沒有看到不凈,反而受了女色的惑亂,流轉於生死輪迴之中,墮於地獄。世間的愚人,也如那特意打背而治瘡的人那樣。
原典
昔有一人,為王所鞭。既被鞭已,以馬屎傳之,欲令速差。有愚人見之,心生歡喜,便作是言:「我快得是治瘡方法。」即便歸家,語其兒言:「汝鞭我背,我得好法,今欲試之。」兒為鞭背,以馬屎傅之,以為善巧。
世人亦爾,聞有人言,修不凈觀①即得除去五陰身瘡②,便作是言:「我欲觀於女色及以五欲③。」未見不凈,反為女色之所惑亂,流轉生死,墮於地獄。世間愚人,亦復如是。28 為婦貿鼻喻
譯文
從前有一個人,他的妻子長得端正,只是鼻子難看。這人外出之際,見別人的妻子面貌端正,鼻子長得很好,便說:「我現今可把她的鼻截取下來安著到我妻子面孔上去,不是很好么!」隨即將別人妻子的鼻子截下來,拿回家去,急急地叫妻子:「你快出來,給你好鼻。」他妻子一出來,就割了她的鼻子,旋而將他人的鼻子安著在妻子面孔上。既安不上去,又失了她原先的鼻子,空佬佬地使她受了大苦痛。
世間的愚人也是這樣,聽聞那些年高的沙門、婆羅門有大名德,因而受到世人的敬重,獲得豐富的供養,便想:現今我與他們便是一樣的了。就虛假地自稱有德,既失掉了修證的功德,又損及了自身的品行。如截來他人的鼻子,徒然使自己受到損傷一般,世間的愚人,也是這般。
原典
昔有一人,其婦端正,唯有鼻丑。其人外出,見他婦面貌端正,其鼻甚好,便作是言:「我今寧可截取其鼻著我婦面上,不亦好乎!」即截他婦鼻,持來歸家,急喚其婦:「汝速出來,與汝好鼻。」其婦出來,即割其鼻,尋以他鼻著婦面上。既不相著,復失其鼻,唐①使其婦受大苦痛。
世間愚人亦復如是,聞他宿舊沙門、婆羅門有大名德,而為世人之所恭敬,得大利養,便作是念言:我今與彼便為不異。虛自假稱,妄言有德,既失其利,復傷其行,如截他鼻,徒自傷損。世間愚人,亦復如是。29 貧人燒粗褐衣喻
譯文
從前有一個人,貧窮睏乏,給人家做活,得了一件粗布衣,就穿上了。有人見了,對他說:「你是上等種姓,貴人的後代,如何穿著這般破舊的粗布衣?我現在教你一下,可以使你得到一件上乘的漂亮衣裳。應聽我的話,終究是不騙你的。」貧人聽了,很是歡喜,願意遵循他的話。那人就在面前燃起火來,對貧人說:「如今可把你的粗布衣脫下,放在火中,在這焚燒之處,會使你得到一件上乘的漂亮衣服。」貧人即便脫下,扔入火中。燒完之後,在這燃火之處覓求好衣服,一無所得。
世上的人,也是這樣,過去生修行種種善法,由此才得了這人身,應當保護它,進一步修行自己的德業,卻受了外道及邪惡的妖女的欺誑:「你如今應當信從我的話,修習種種苦行,投入到岩崖下去,跳進火坑裡去,將這身體捨棄了,便可生到梵天上去,長遠地得到快樂。」世上的人就依從了他們的話,遂即捨棄了肉體的生命。身體死去之後,就墮入到地獄裡,備受了種種痛苦。既失了人身,又空無所獲,像那個貧人,也是這樣。
原典
昔有一人,貧窮睏乏,與他客作,得粗褐衣,而被著之。有人見之,而語之言:「汝種姓端正,貴人之子,云何著此粗弊衣褐?我今教汝,當使汝得上妙衣服。當隨我語,終不欺汝。」貧人歡喜,敬從其言。其人即便在前然火,語貧人言:「今可脫汝粗褐衣著於火中,於此燒處,當使汝得上妙欽服。」貧人即便脫著火中。既燒之後,於此火處求覓欽服,都無所得。
世間之人,亦復如是,從過去身修諸善法,得此人身,應當保護,進德修業,乃①為外道邪惡妖女之所欺誑:「汝今當信我語,修諸苦行,投岩赴火,舍是身已,當生梵天,長受快樂。」便用其語,即捨身命。身死之後,墮於地獄,備受諸苦。既失人身,空無所獲,如彼貧人,亦復如是。30 牧羊人喻
譯文
從前有一個人,善於牧羊,羊越來越多,乃至於成千上萬,卻很是慳貪,不肯讓外人沾點兒光。這時有一個人精於詭計,就找機會,去與他交朋友,對他說:「如今我與你最為要好了,已經成了一體,再沒分異之處了。我知道某家有一個好姑娘,我會替你去說媒,可讓她來做你的妻子。」牧羊人聽了歡喜,便給了他許多羊和財物。這人又對他說:「你妻子今日生了一個兒子。」牧羊人還沒見到妻子,聽見已生了兒子,心中大歡喜,又給了他財物。這人後來又對他說:「你兒子生了之後,於今日死了。」牧羊人聽了這話,便大哭起來,噓欷不已。
世上的人也是如此,既修習經文了,出於名利的考慮,保守住記憶和理解的方法,不肯為眾人教化演說,受了這有漏身體的迷惑,妄求世間的歡樂,譬如自己的妻子兒女之類,受了這些歡樂的欺誑,從而喪失了善法。後來就喪失了身體的生命以及財物,便悲泣起來,產生了憂苦。如那個牧羊人,也是這樣。
原典
昔有一人,巧於牧羊,其羊滋多,乃有千萬。極大慳貪,不肯外用。時有一人,善於巧詐,便作方便,往共親友,而語之言:「我今共汝極成親愛,便為一體,更無有異。我知彼家有一好女,當為汝求,可用為婦。」牧羊之人,聞之歡喜,便大與羊及諸財物。其人復言:「汝婦今日已生一子。」牧羊之人,未見於婦,聞其已生,心大歡喜,重與彼物。其人後復而與之言:「汝兒已生,今死矣!」牧羊之人,聞此人語,便大啼泣,噓欷不已。
世間之人,亦復如是,既修多聞,為其名利,秘惜其法,不肯為人教化演說,為此漏身之所誑惑,妄期世樂,如己妻息①,為其所欺,喪失善法。後失身命並及財物,便大悲泣,生其憂苦。如彼牧羊人,亦復如是。31 雇倩瓦師喻
譯文
過去有位婆羅門師,想舉辦一場隆重的法會,對弟子說:「我需要一批瓦器,以供法會使用。你去替我雇請一位瓦師來,這可到市集上去尋覓。」那弟子即前往瓦師家去。這時有一人趕著驢負著瓦器到市場上去賣掉,那頭驢才一會兒的功夫就把瓦器都打破了。此人回到家中,心裡懊惱,就啼哭起來。婆羅門弟子見了,便問:「為何這般悲嘆懊惱?」此人答道:「我用了種種善巧的方法,經過許多年的勤苦,方做成了瓦器。拉到市場上想賣,這頭破驢子頃刻之間都把瓦器打砸了,所以我懊惱。」弟子聽了,心中欣喜,想道:「這頭驢真是好東西,歷經久時做成的東西,頃刻之間就能把它破掉。如今我應把這頭驢買下來。」瓦師很高興,立即就把驢賣給他。弟子乘著回家來,師父問道:「你為什麼不把瓦師帶來,這驢子能派上什麼用場?」弟子答道:「這頭驢子勝過瓦師呢!瓦師歷經久時做成的瓦器,它轉眼就能打破。」這時師父呵責道:「你這愚痴之人,沒有智慧。這驢的確是能一下子打破的,然而即使給它一百年辰光,也不能作出一個瓦器來。」
世間的人也是這樣,雖則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家的供養,卻毫無報償,專做損害他人的事情,從來沒有行過一點善。背恩的人也正是這樣。
原典
昔有婆羅門師,欲作大會①,語弟子言:「我須瓦器以供會用。汝可為我雇倩②瓦師,詣市覓之。」時彼弟子往瓦師家。時有一人,驢負瓦器,至市欲賣。須臾之間,驢盡破之。還來家中,啼哭懊惱。弟子見已,而問之言:「何以悲嘆懊惱如是?」其人答言:「我為方便③,勤苦積年,始得成器。詣市欲賣,此弊惡驢,須臾之頃,盡破我器,是故懊惱。」爾時弟子見聞是已,歡喜而言:「此驢乃是佳物,久時所作,須臾能破。我今當買此驢。」瓦師歡喜,即便賣與。乘來歸家,師問之言:「汝何以不得瓦師將來,用是驢為?」弟子答言:「此驢勝於瓦師。瓦師久時所作瓦器,少時能破。」時師語言:「汝大愚痴,無有智慧。此驢今者適可能破,假使百年,不能成一。」
世間之人亦復如是,雖千百年受人供養,都無報償,常為損害,終不為益。背恩之人亦復如是。32 估客偷金喻
譯文
從前有兩個商人一起做買賣。一個是賣真金,另一個是賣兜羅綿。有位顧客來買真金,放在火上燒了,來試測金子的純度。那另一個商人就立即偷了這塊試燒的金子,拿兜羅綿裹著。當時金子熾熱的緣故,綿都燒盡了。事情敗露,兩樣東西都失卻了
這就好像那些外道,偷取了佛教的學說,安裝進自己的學說中,謊說是自己原本就有的,並不是佛教的學說。因為不相融合的緣故,反而毀滅燒壞了外道的典籍,使它湮沒於世,沒有流傳下來。就如那個偷金的人,事情全敗露了,金綿都失卻一樣。
原典
昔有二賈客,共行商賈。一賣真金,其第二者賣兜羅綿①。有他買真金者,燒而試之。第二估客即便偷他被燒之金,用兜羅綿裹。時金熱故,燒綿都盡。情事既露,二事俱失。
如彼外道,偷取佛法,著己法中,妄稱已有,非是佛法。由是之故,燒滅外典,不行於世。如彼偷金,事情都現,亦復如是。33 斫樹取果喻
譯文
從前有位國王,擁有一棵好樹,長得高大,樹冠寬廣,將要結出香而甜美的好果子來。這時有一個人來到了國王居住的地方。國王對他說:「這棵樹上將結美果了,你想吃嗎?」這人就答道:「這棵樹高大寬廣,雖然想吃,怎麼才能夠摘得到呢?」於是就斫斷了樹,期望摘到果子。卻一無所獲,徒然地勞苦了一番。後來想栽回去,樹已枯死,毫無生機。
世上的人也是這樣。如來法王有一棵持戒樹,能結出好果子來。心內湧出了渴求滿足的快樂來,想要得到那果子,那麼,就應當持受戒律,修行種種功德。世上的人不會運用權便的智慧,反而破了戒,如那個伐了樹還想種活的人一樣,什麼都得不到。破戒的人,也是這樣。
原典
昔有國王,有一好樹,高廣極大,當生勝果,香而甜美。時有一人來至王所。王語之言:「此之樹上將生美果,汝能食不?」即答王言:「此樹高廣,雖欲食之,何由能得?」即便斷樹,望得其果。既無所獲,徒自勞苦。後還欲豎,樹已枯死,都無生理。
世間之人亦復如是。如來法王有持戒樹,能生勝果。心生願樂,欲得果食,應當持戒,修諸功德。不解方便,反毀其禁,如彼伐樹,復欲還活,都不可得。破戒之人,亦復如是。
推薦閱讀:
※改變世界【譯文】
※中庸全文及譯文
※朱子家訓及譯文
※【What China Wants】6 Page Essay譯文 (3)
※閱微草堂筆記 卷十九·灤陽續錄一【白話譯文】
TAG:譯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