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時代 | 資本主義,葡萄牙人和荷蘭人,契約,豬仔

文 | 溫駿軒 輯 | 塵埃

地緣看世界20170530

來自地緣看世界

00:00 10:07

現在我們知道了,荷蘭於殖民世界的崛起,在於它創新性的經濟模式。這種經濟模式有別於古希臘、義大利那種,主要由大商人集團/家族主控的經濟模式。用馬克思對荷蘭殖民史的評語來總結這段歷史,就是:「十七世紀標準的資本主義國家經營殖民地的歷史」。

仔細觀察後來形成的荷蘭殖民帝國版圖,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荷蘭人的擴張範圍,幾乎全在「教皇子午線」授權葡萄牙開發的範圍內。這種選擇,一定程度是個政治策略。儘管荷蘭人為了徹底脫離西班牙帝國的統治,斷斷續續在1568年-1648年間打了80年仗(史稱「80年戰爭」),期間雙方曾多次妥協、反覆,但總的來說,精明的荷蘭人總體掌握了一個戰略原則,那就是以葡萄牙勢力範圍為擴張方向(雖然為了對抗西班牙,也曾有過合作)。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在荷蘭人力爭脫離西班牙影響期間,西班牙曾經一度通過王室繼承,併入了葡萄牙(公元1580-1640年),但在歐洲模塊式的政治架構中,這種君合模式,並不影響葡萄牙政府、海外殖民地體系的獨立運作。換句話說,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地緣政治關係,一直都沒有變化過。荷蘭人識時務的將戰略擴張的方向對準葡萄牙,也為其最後與西班牙和解,徹底在法律上獲得獨立地位奠定了基礎。

除去避免與西班牙陷入戰略消耗,進而影響自己的獨立進程以外,經濟原因才是荷蘭人選擇向東的根本原因。畢竟對於商人來說,成熟的亞洲市場,所能提供的貿易空間要遠大於新大陸。葡萄牙人憑藉在非洲岸線的先發優勢,得到了這塊最肥的資源,足以讓任何人(包括西班牙)感到眼紅。如果說西班牙還會因為與教廷的共生關係,遵守著「教皇子午線」的話,那麼在意識形態上打著反天主教旗號的荷蘭商人們,自然是不會拿教皇的諭令當回事了。

由此,整個荷蘭的殖民地開拓史,幾乎可以被概括為對葡萄牙殖民帝國的侵蝕,資源豐富,且位置重要的東印度群島,是荷蘭人爭奪的重中之重。公元1603年,荷蘭海軍在馬六甲海峽擊敗葡萄牙艦隊,標誌著荷蘭人取得了東印度群島的主導權。接下來,荷蘭人先從葡萄牙手中奪取了香料群島(馬魯古-班達群島)的貿易權,並將荷屬東印度的政治中心,設立在了爪哇島的西端、今天的印尼首都雅加達。

17世紀中,葡萄牙在東方航線上的最重要兩個支點:馬六甲海峽上「馬六甲城」(公元1640年)、好望角的「開普敦」(公元1652年),相繼落入了「海上馬車夫」手中。後者因為氣候宜人(地中海氣候),成為了荷蘭人海外移民的首選之地,並形成了今天南非最大的白人群體——布爾人。只不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一度受荷蘭主導的馬來半島、南非,最終都成為了大英帝國的殖民地。

南非布爾戰爭

荷蘭與葡萄牙在17世紀的博弈,甚至一路延伸到了中央之國的領地。在16世紀最初的20多年間,荷蘭人曾5次對澳門展開軍事行動,但都未能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取這個重要支點。與葡萄牙爭奪澳門未果後(公元1624年),荷蘭人轉而將目光投向了台灣。後面的事情,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鄭成功最終從荷蘭人手中奪取台灣,並從地緣政治層面,將台灣島納入了中央之國核心區的範疇。

葡萄牙人和荷蘭人,在澳門及台灣的活動,後面會有專門章節加以解讀。現在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上來,那就是荷蘭人在亞洲尤其是南洋的擴張,對華人海外移民的動向有什麼影響。後人總結西班牙後來的失敗原因,很大程度會歸結於竭澤而漁的「掠奪」開發模式。比如對印加帝國的掠奪,以及黑奴隸的高消耗使用模式。這就好像在原始農業時代,燒荒的方式即能平整土地,又得到了種植農作物的肥力。然而待肥力耗盡之後,如果不想個可循環的方式養土的話,就只有換個地方繼續燒荒了(這種原始農業模式被稱之為「游耕」或者「遷移農業」)。

在伊比利亞雙雄聯手打開新世界窗口時,新世界就彷彿是一片可供無限「燒荒」的原始森林。然而這種原始資源量再大,也終有消耗殆盡的一天。更何況隨著時間的推移,試圖分一杯羹的競爭者也會越來越多。與後來資本起主導作用的荷蘭、英國模式相比,西、葡兩國對殖民地的權力主導模式,的確存在很大的資源浪費。一切都有如農業進化過程中,粗放農業模式最終被精耕細作模式所取代一樣。

與權力主導的社會相比,商業社會最大的特點是:整個社會的架構是基於「契約」搭建起來的。契約訂立雙方在法律上的平等關係,更能讓每一個商人感到安全。在滲透東印度群島之後,荷蘭人在解決人力問題的做法,便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飽受詬病的黑奴勞動力,並沒有被大規模引入東印度群島,取而代之的是從中國東南沿海招募的「契約華工」。

契約華工或者華人「下南洋」行為的高峰期是在鴉片戰爭後。有研究表明,鴉片戰爭後至20世紀30年代,以契約華工的形式前往海外謀生的華人,數量將近千萬。南洋又是華工流入的主要目的地。僅新加坡一地所轉運的華工,就超過500萬。很顯然,新加坡之所以能夠成為海外「華人」比例最高之國,與它的特殊位置和這段歷史是分不開的。

南洋華工

對「契約華工」一事推動最大的,是當時的大英帝國。奴隸勞動力的使用,本質並不符合工業/資本時代的需求,這也使得英國在19世紀初,最早提出廢除奴隸貿易的國家,並需要大量的「自由」勞動力來解決廢奴後的人力資源問題。另一方面,中央之國面臨著巨大的人口壓力,政治的積弱及時代的轉變,也使得晚清政府不再把人口外流,視為洪水猛獸。

由於需求量巨大,契約華工的簽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很多拐、騙等強迫現象。以至於歷史上,契約華工又在部分地區稱之為「豬仔」,簽約、轉運華工的行為則被稱之為「賣豬仔」。然而將整個「契約華工」式的人口外流現象,視為一種變相的拐賣人口,或者視為「黑奴」制度的變種並不客觀。大部分流入海外華工,還是抱著「淘金」的目的,自願前往海外的。「豬仔」一說,很大程度還是因為旅途、工作環境的惡劣,且需要用勞動償還出海的費用(導致喪失一段時間的人身自由)。

英國對華工的招募行為,始於19世紀末對開發馬來半島資源開發。不過最早這樣做的並不是英國而是荷蘭。公元1617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決定將位於巽他海峽東側的雅加達,定位為自己在東印度的政治、經濟中心。彼時的雅加達規模還很小,為了自己在東南亞的長期經營,荷蘭人不僅將馬來語的「雅加達」更名為荷蘭語的「巴達維亞」(二戰時改回來了),更開啟了大規模的建設工作,「契約華工」群體也由此出現。

當地馬來人的勞動效率問題,是荷蘭人決心引入華工的主要原因。由於華人很早就開始在南洋各主要港口城市經商甚至定居,精明的荷蘭商人很快便做出最經濟合理的決定:讓中國人來幫助他們建設殖民地。不過單純將荷蘭人的招募對象稱為「華工」,倒也不是很準確。因為大多數情況下,荷蘭人並不是直接招募中國人做工,而是把工程或者商業項目(比如種植園)包給有實力的中國人做,由後者再進行招募工作。

荷蘭人的這種承包式做法,使得「賣豬仔」一說,並沒有提早到17世紀初。換句話說,當時前往爪哇等地謀生的中國人,基本是沒有強迫現象的。整個過程,更像是一種基於各種「契約」而形成的戰略合作關係(比如在18世紀初,有80%以上的種植園主是華人)。這種合作關係,使得前往荷蘭殖民地謀生的中國人,整體也獲取了不小的經濟利益,並有在荷蘭人與馬來人之間,形成了一個中間階層的趨勢。

然而華人最終卻並沒有在荷屬東印度形成一個中間階層。至於這一切是怎麼造成的,我們下一節再接著解讀。

ttp://pan.baidu.com/share/home?uk=268777676#category/type=0

http://pan.baidu.com/share/home?uk=319754917&view=share#category/type=0

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地緣看世界

作者:溫駿軒,70後,長於以歷史為脈絡,地緣為角度,解讀世界


推薦閱讀:

為什麼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論反對黨內的宗派主義傾向
百年諾貝爾文學獎漫話(17)拓展自由主義的空間
我曾是個憤怒的男權主義者,如今……

TAG:航海 | 荷蘭 | 資本主義 | 契約 | 時代 | 資本 | 葡萄 | 主義 | 葡萄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