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學派--一代思想大師羅汝芳
泰州學派羅汝芳
羅汝芳,學業者稱為近溪先生,明中後期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詩人,泰州學派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明末清初黃遵憲、顧炎武、王夫之等啟蒙思想家的先驅。
羅汝芳(1515年6月13日-1588年10月21日)字惟德,號近溪。學業者稱為近溪先生,江西南城泅石溪(今南城天井源鄉羅坊村)人,明中後期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詩人,泰州學派的代表人物。
羅汝芳1515年五月二日(6月13日)生,自幼聰明好學,5歲從母讀書,稍長則博覽群書,後獨鍾理學。16歲赴南昌師從泰州學派代表人物顏鈞。盡受其學,得王艮泰州學派真傳。嘉靖二十二年(1543)中舉,二十三年參加會試後,自認為「吾學未信,不可以仕」,不參加廷對,退居故鄉達10年之久。翌師胡清虛學燒煉,師僧玄覺談因果。他探幽索隱,觸類旁通,精究細研,形成自己的真知灼見。他四處游訪,考察社會,探究學問,並在從姑山創辦「從姑山房」,接納四方學子,從事講學活動。他一生深入下層,宣講哲理,教化士民,以發人「良知」和濟人急難聞名於世。其學雖源於理學,但反對「存天理,滅人慾」的正宗教條,提倡用「赤子良心」、「不學不慮」去「體仁」,持見新奇,頗有創見,一掃宋明理學迂謹之腐氣,故被譽為明末清初黃遵憲﹝按:當作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啟蒙思想家的先驅。
人物生平
嘉靖三十二年(1553)羅汝芳赴京參加殿試,進士及第,授太湖(今安徽太湖)知縣,開始從政。在任上立鄉約,飾講規,召集諸生講學,公事多在講席上辦理。兩年後,朝廷提升他為刑部山東司主事。嘉靖四十一年(1562),出任寧國(府治今安徽宣城)知府。他為政重教化,以講會、鄉約為治,又主持修繕徑縣、南陵、太平等縣的城池,政績斐然。嘉靖四十四年(1565),因父喪回南城守制。
萬曆元年(1573),羅汝芳守制期滿,復為朝廷起用,補東昌(府治今山東聊城)知府。他治理東昌有如寧國,末滿三月,即令士民大為嘆服。不久,改官雲南道巡察副使,分守永昌。上任之後,即著手整治昆明堤,疏浚滇池,興修水利,給當地農業生產帶來很大便利。萬曆五年(1577),羅汝芳官拜右參政。不久,因公進京,應邀至城外廣慧寺講學,朝中人士紛紛前往聽講,引起了內閣首輔、大學士張居正的不滿,疏劾他「事畢不行,潛往京師,搖撼朝廷,夾亂名實」,羅被罷官歸里。萬曆十六年(1588)九月二日(10月21日)卒,享年74歲。
人物成就
羅汝芳一生的成就,主要體現在理學思想方面。青年時代,他受到了明朝程、朱學派理學家薛垣的影響,認為「萬起萬滅」的私心雜念長久以來就困擾著自己,必須把它除去。於是,便在寺中閉關靜坐,在几上置水一杯、鏡子一面,要使自己的心像水一樣靜、鏡一樣平,久之,遂成重病。其父授之以王陽明《傳習錄》,使他領會了「致良知」的學說,其病方愈。後來,羅汝芳赴南昌會試,師事顏鈞。顏鈞認為,人的天賦道德觀念是永遠不會泯滅的,每一個人的內心世界都時刻保有著它,人只要發揚這種道德觀念就可以了,因此,人們的道德修養根本不必從「制欲」人手。羅汝芳聽後,如醍醐灌頂,完全接受了這種「制欲非體仁」論,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學觀點。羅汝芳反對朱熹、王陽明等人所倡導的以省、察、克、治為基本手段,以「制欲」為基本內容的道德修養方式,並認為這是與孔孟之道相違背的。
個人思想
羅汝芳認為,「大道只在自身」,人的目視、耳聽、飲茶、吃飯、早起、夜寐、相對、問答,以至彈子的轉動,肌膚的痛感,無一不是這個「道」的作用和表現。只要具備了一個肉體的形軀,就有了做聖人的條件。他主「擬不學為學」,「以不慮為慮」,不學不慮,就可以造就「良知良能」。在他看來,人的良知是永遠不會泯滅的,不以修鍊而增,也不以不修鍊而減,聖愚的差別只在於「覺」與「迷」之間,因而成聖、成賢簡直是容易非常。
貢獻
羅汝芳熱衷於講學,善於把玄妙、平易的講演表達出來,為廣大平民所接受。即使是不通文墨之人,俄頃之間,也能令其心境開明。他出任太湖知縣,頒布講規,召集諸生研習經文,「公事多決於講座」。出守寧國,同樣召諸生會文講學,並興建了志學書院、水西書院等一批講學場所。在京都時,禮部尚書徐階,集兩司郡縣候選吏人,大會濟靈宮,聘汝芳講習,聽者數千人,無不動容銘心。入滇五載,羅汝芳雖然年逾花甲,講學熱情依然不減,昆明五華書院和春梅書院都是他講學的重要場所。致仕以後,他仍然壯志落落,憤然率弟子游金陵、福建、浙江、湖廣等地,頻頻講學集會,繼續闡揚泰州學派的思想。這一切,說明羅汝芳是泰州學派學術活動的重要組織者,為泰州學派理學思想的傳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羅汝芳還具有人道主義思想,同情下層人民的悲慘命運。比如,他在太湖知縣任上,有兄弟為爭遺產來投訴,他聞之家境艱難,「汝芳對之泣,民亦泣,訟乃止」。又創開元會,罪囚亦令聽講。他以傳統道德融於真情,動容感化,從而化解民事糾紛。他在做寧國知府時,集諸生會文講學,讓訴訟者在講壇上跏跌靜坐,觸目觀心,以此判案,並把政府的庫藏饋贈給他們。這種情況,在封建官吏中是絕無僅有的。然而,作為泰州學派的代表人物,他這種從赤子之心出發救貧恤難行為是可以理解的。 值得一提的是,湯顯祖少年時受學於泰州學派的主要人物羅汝芳,受到了反正統宋學思想的熏陶。這是他能深刻認識當時腐敗社會的腐敗,使他成為一個站在時代前列的進步文人,在文學事業上獲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代思想大師羅汝芳》序友人羅伽祿新著《一代思想大師羅汝芳》行將問世。發來書稿,命我作序,我欣然應之。作為這部新著最早讀者之一,從中頗多啟示,且為此部新著的問世而感到高興。
自上世紀50年代
泰州學派是明代中葉崛起於民間的一個儒學派別。有人稱之為王學左派,也有人稱之為民間儒學派,我們稱之為平民儒學派。它的創始人王艮(1483-1541),字汝止,號心齋,是一個灶丁出身的儒者。王艮先祖來自姑蘇(今蘇州),世占灶籍,家境貧寒。7歲上學,11歲便輟學了,後跟隨父兄在煎鹽的亭子里幹活,成為一名鹽丁(也叫做亭子)。19歲時,父親命他經商,販鹽到山東。由於他資質聰穎,善於理財,不幾年工夫便發了家。此時王艮還年輕,便想讀書。25歲時,路過曲阜,參觀孔子廟,看見孔夫子神像,非常欽仰,慨嘆說:孔子是人,我也是人!於是他決心學孔夫子,讀儒家經書。王艮一邊經商,一邊讀《孝經》、《論語》、《大學》等書。當時在安豐一帶找不到老師,他只好逢人質義,以知者為師。經過十幾年刻苦自學,王艮終於成為一名儒者。自然,他的自學經歷,也使他自覺或不自覺地養成一種不重師教而重自得,不守章句、不泥傳注而好信口說解的平民學風。38歲時,王艮聽說江西巡撫王守仁(陽明)與他的思想相同,便買船到南昌求見。他和陽明見面後,經過兩次辯難,終於稱弟子,拜陽明為師。王艮執贄陽明之門下八年,接受了陽明良知之教,但也保留了自己的格物學說(即後人所謂「淮南格物」)和平民學風。陽明歿後,王艮「自立門戶」,講學於東海海濱。他以其尊身立本思想、百姓日用之學,吸引了大批弟子,名聞天下。王艮由一個識字不多的灶丁,終於成為著名的泰州學派的開山祖,這不但在當時儒林中獨樹一幟,即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罕見的。
泰州學派是明代平民儒學的主要代表。眾所周知,平民儒學並不始於明代。孔子以來,儒學就具有平民性。至戰國時期,儒學雖已成為顯學,但它也還是諸子百家中的一家。自漢武帝以後,儒學才真正成為享有「獨尊」地位的官學,孔子逐漸成為最高的思想權威,儒學經典進入學術文化的最高殿堂。與此同時,儒學亦因此逐漸失去其自身的平民性。但自唐宋以後,由於社會經濟、政治以及科舉制度的發展,中國文化表現出不斷下移的趨勢。宋明理學的產生和發展,一方面提升儒家哲學的思想理論水平;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儒學向社會普及的進程。尤其是提倡易簡工夫與指點現成良知的陸、王心學派,提供了容易為廣大民眾所接受的理論教條,對於儒學的平民化有更加明顯的促進作用。清初學者李顒曾經指出:「象山雖雲單傳直指,然於本體猶引而不發。至(陽明)先生始拈『致良知』三字,以泄千載不傳之秘。一言之下,令人洞徹本面,愚夫愚婦咸可循之入道,此萬世之功也。」(《李二曲全集》卷七)
泰州學派繼王學而起,成為明代平民儒學的主要代表。所謂平民儒學,有多種說法。大體上說,平民儒學是與官方儒學、縉紳儒學以及經生文士的章句儒學(應可稱為應試儒學)對應而言的,無論其思想與學風都有鮮潤的平民色彩。就泰州學派而言,其特點是:第一,傳道對象大眾化。泰州學派繼承了孔子和先秦儒家「有教無類」的平民傳統,致力於發展平民教育。王艮的傳道宗旨是:不以老幼貴賤賢愚,有志願學者,傳之。王棟更強調儒學的平民傳統,他說,孔子開創的儒學本是士農工商共同共明之學,但自秦漢以後,此學為少數經生文士所壟斷,孔子儒學的平民傳統反而被泯滅了,所幸心齋夫子將其恢復過來。事實上,在泰州門下,士農工商都有,而占多數的,還是來自社會底層的灶丁、農夫、傭工、陶匠、商販等等。大學士李春芳(揚州興化人)曾在安豐場向王艮請益(求學)月余,他親見「鄉中人若農若賈,暮必群來論學。時聞遜坐者,先生(王艮)曰:『坐,坐,勿過遜廢時。』」(《崇儒祠記》)這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普通平民百姓的儒學課堂。在這裡,沒有師道尊嚴,教學又不重記誦章句,而是著力於「澡雪其胸臆」、「牖發其天機」(同上),溝通思想、啟發自覺。王艮死後,泰州後學中有一部分人走向民間,他們或是周流天下,傳道講學,以啟市井愚蒙;或是深入田間,與農民班荊跌坐,以倡道化俗為己任。當然,我們也應看到,泰州學者一方面力圖將經生文士的章句儒學轉化為普通百姓的日用之學,激發人們對「王道」社會的追求,這是歷史的進步;另一方面,又由於他們任意談解經書,而必然曲解經書,導致儒學水平的降低,甚至潛伏著動搖、瓦解傳統儒學的危險。這也是泰州學派往往受到時人或後儒責難的原因之一。第二,儒學理論簡易化與儒學經典通俗化。陸王心學派從來重視儒學理論的簡易化。如陸九淵稱讚「易簡工夫終久大」;王守仁也說:「工夫只是簡易真切。愈真切愈簡易,愈簡易愈真切。」(《王陽明年譜》嘉靖六年)王艮繼承了陸、王的學術傳統,進而將儒學簡易化與儒學平民化聯結起來,宣稱孔門聖學,即以「簡易」為宗旨,認為「此至簡至易之道,視天下如家常事,隨時有處無歇下手,故孔子為獨盛也」(《重鐫
泰州學派上述特點,反映出明代平民儒學的發展狀況及其歷史風貌。而泰州學派的上述特點,在作為其重要傳人的羅汝芳身上得到了生動、且又深刻地體現。
羅汝芳(1515-1588),字惟德,號近溪,江西南城人,著作今存有《近溪子文集》。他於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進士,知太湖縣,擢刑部主事。出守寧國府,以講會《鄉約》為治,後又補守東昌。遷雲南副使,悉修境內水利,轉參政。萬曆五年(1577年)進表,講學於廣慧寺,朝士多從之者。張居正惡其講學,以潛住京師的罪名勒令致仕。歸與弟子在江西、浙江、江蘇、福建、廣東等地講學,所至弟子滿坐,而他自己卻未嘗以師席自居。羅汝芳是顏鈞的學生。顏鈞(1504—1596)字子和,號山農,又號耕樵,後因避萬曆帝諱更名鐸,江西吉安府永新縣人。顏鈞因自幼多病而受父母寵愛,智力發育較遲。《自傳》說:「生質淳龐,十二歲始有知識。十三至十七歲,隨父任常熟教,習時藝,窮年不通一巧。」(《
同王艮、顏鈞等先輩一樣,羅汝芳十分熱衷講學,致力於民間文化學術活動,積極地在各階層、尤其是底層民眾中進行儒學普及教育。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以後,羅汝芳開始參加乃至組織大的會講,如二十九年,他「約同志大會留都,秋會江省月余;沂流至螺川,集會九邑同志」(楊起元《
我父師止以此件家當付我,我此生亦惟此件事干。舍此不講,將無事矣。況今去官正好講學!(盱壇直詮》卷下)
此後,羅汝芳一心講學,足跡遍及江南,「得請致仕,還從姑,開誨來學。遍涉撫、吉、洪、饒、楚、粵、閩、浙、留都、徽、寧諸郡,大會同志。東南之學丕振。」(王時槐:《近溪
蓋此與天下原是一物,物之大本只在一個講學招牌,此等去所,須是全副精神,透切理會,直下承當,方知孔、孟學術如寒之衣、如飢之食,性命所關,不容自已。否則將以自愛,適以自賊。故《大學》之道,必先致知,致知在格物矣。(《羅近溪先生明道錄》卷三)
在他看來,所謂「格物」之學離不開講學,講學乃是「物之大本」,是與自己性命息息相關的一大要事。若拒斥講學,與世隔絕,名為「自愛」而實則「自賊」。他倡「今受用的即是現在良知」(上書卷五),有屢言「捧茶童子卻是道也」,「聖人即是常人」、「聖人本是聖人」,認為聖人與常人在本質上並無差異。(參閱上書卷七)他還強調指出:「人人現成,儘是格物」之說乃「古今一大關健。細觀古人,惟是孟子一人識得,其他賢大儒總皆忽賂過了」(上書卷二)。總之,在羅汝芳看來,天下萬物原是一體之存在,所以,「講學」是自家「性命所關,不容自已」的人生大事,而「格物」工夫不過是「講學招牌」而已。
羅伽祿早在10餘年前即研究羅汝芳,除發表過一些頗受學界關注論文外,又參與《羅汝芳集》的整理工作。如今,他的這部書以清新的文字對羅汝芳一生的行事、學思更作了全面介紹,又將之置於明代社會歷史、尤其是晚明思想文化背景下予以評析。全書詳略得當,創見屢見,加以作者系江西學者、羅氏族裔,故而發掘了一些新的資料。讀者
該書給我留下印象最為深切的有三點,一是由於羅汝芳一生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教育上,在長期的教育之中也形成了他自己的教育思想,故而伽祿這部《一代思想大師羅汝芳》特設專章對近溪教育思想進行論析。作者從教育對象、教育目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及學習方法等方法介紹近溪的教育思想,揭示其特色,而這些特色又正是平民儒學所以異於官方儒學、經典儒學、章句儒學之處。以往的研究者對之關注不夠,伽祿的這方面闡析則可以說填補了羅汝芳研究的空白。二是對與其個人生活經歷息息相關的羅汝芳的「死固不死」的思想觀點的介紹和評析,這方面展示的是近溪對人的生命價值的體認以及由此引發而出的對生與死的態度。伽祿頗有感情地描述了「羅汝芳不僅在理論上對於死後之人文生命十分看重,在行動上也如此。在去世前夕,他寫下絕筆,也算是他的遺囑,對於自己的身後事做一個交待,這一交待應該說是他深思熟慮過的,從中可以看出他對學問(精神)的重視,對於人文生命傳承的重視……」;「當友人來探望羅汝芳的病情,他們建議用『玄門工夫』來醫治他的病,以求得壽命的延長,但羅汝芳拒絕了他們的好意。羅汝芳只希望人們把他的學問繼承下去。他認為,這才是真正『延我命於無窮』」。我想,讀者展卷讀至此處,多會在心靈深處有一定震撼的。三是伽祿甚為關注近溪之學對晚明文學思潮的影響。千姿百態、生動活潑而又充滿個性色彩、浪漫精神的晚明文學,深受陽明心學的影響,這是學界的共識。不過,以往的研究者多從李贄入手對之展開論析,而並不甚關注泰州學派的平民儒學。其實,從思想文化角度看,正是由於泰州學派的平民儒學對於束縛人們思想的經典儒學和章句儒學的衝擊、對於個性的追求以及對於思想文化平民化與社會化的努力等等,才會有在中國文化史上有著重要地位的晚明文學思潮的勃興。即以近溪而論,他不僅自身取得了很高的文學成就,而且還提出了「言者,心之聲也」、「情見乎詞、各為歌詠」的文學思想。近溪對晚明文學思潮是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的,如伽祿書中所說,「羅汝芳的思想影響著湯顯祖的戲劇創作。羅汝芳從理性思辨的角度來闡述自己的思想,而湯顯祖則通過文學創作的形式表現自己的思想,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且又不僅僅限於此,李贄對於羅汝芳敬重有加,其「童心說」(也就是羅汝芳所說的未受過任何浸染的「赤子之心」)自覺或不自覺地接受著羅汝芳的影響;公安派(以袁宏道三兄弟為首)提出的「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口號(人們稱之為「性靈說」),所受羅汝芳影響亦甚明顯。從這意義上說,把近溪與卓吾並稱為晚明文學革新運動的精神導師,將羅、李二氏之學視為晚明文學思潮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當不為太過。
羅伽祿書中對近溪與其師、友關係的介紹亦很有意趣,惟憾或許是受這書的寫作體例及篇幅的限制,未能有更加進一步的深入闡析,而如做一些更延伸性的探討則更妙。譬如,羅汝芳深受乃師顏鈞的影響,這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但他們師生之間又有何異同?或者換言之,近溪在受其師影響的同時,對山農之學又有何發展或深化,從而使自己的思想更具特色?又如,何心隱亦曾是山農弟子,何以心隱集中對其師幾無所及,而近溪亦為何甚少(或幾未)提到心隱?羅、何均受學于山農,都可稱為平民儒學的重要傳人,他們的思想又有何異同?或者進而論之,在平民儒學傳承發展過程中,究竟形成了幾種流派或類型,不同的流派或類型之間又有著怎樣的區別與聯繫?他如羅汝芳與耿定向亦曾有所還往,但他們的學說思想又有怎樣的異同呢?如此等等,很望伽祿在已經取得諸多引人注目成果基礎上,百尺竿頭更上一步,展開進一步深入而又廣泛地研究,取得更多而又更加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亦望學界朋友共同關注這些問題,共同推進對泰州學派平民儒學以至整個晚明思想文化更深化的科學研究。
是為序。
陳寒鳴
二00九年元月於天津
推薦閱讀:
※思想是存在的思想,正如雲是天空的雲一樣。
※馬星:回到靈魂的起點
※炫麗的思想火花(175)
※窮人真正缺的不是錢(薦讀與點評)
※86歲思想史家龐朴去世,生前提倡讀經但不支持恢復「古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