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為什麼我們那麼喜歡看《奇葩說》

2016年06月02日11:17:33

文 / 衷曲無聞_

— 01 —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是大多數娛樂節目的特點,唯有《奇葩說》擺脫窠臼,每一季都在爆發。

截止最後收官,#奇葩說#話題在新浪微博閱讀數達到31.1億,愛奇藝的播放量為4億5千萬,參賽選手從辯論圈或者鮮少露面的領域走向公眾視野,一夜爆紅、身價倍增。

黃執中成為最後的BBking,可以說是實至名歸,這個喜歡打電玩的宅男,在國際大學群英辯論會中,獲得過兩屆最佳辯手,他的辯論總是切中要害,以情動人,以理服人,自創了一套獨特的辯論理論以及操作體系。

黃執中可謂辯痴,一直通過文字、講座以及實際行動,發布大量關於辯論理論和思考的文章,孜孜不倦地致力於辯論的宣傳和推廣,出席各種辯論賽事。

他的優勢還在於獨特穩重的嗓音,說起道理簡單樸實,如同鄰家大哥一般接地氣,瞬間就拉近了自己和觀眾的距離。如今的他,像是辯論界的關二爺,年輕辯手走上辯壇,都要拜他一拜。

昔日的對手,現今的央視主持人路一鳴對他評價說:「有個人,他的結辯稿賽後看起來並不特別出彩,但是在場上,你還是會不由自主把手伸向他」。

相比大多數真人秀的綜藝節目,我更喜歡看《奇葩說》,它總是給我提供很多思維的出口。

智慧是人類註定的苦役,思考讓我們更接近生命的本質,上帝讓我們承受種種苦難,是要在我們身上探尋各種可能性。

有思想有能力的人負責開拓進取,其他人生產納稅支持,並執行他們的計劃,這是當前人類社會的形態。以前更血腥一些,沒有思想、深度不夠或者能力不足的人,被奴役被殺戮,在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面前,我們必須保持獨立的思考。

帕斯卡爾說,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蘆葦。

胡適說,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步有進一步的歡喜。

— 02 —

從《單身是貴族還是狗》到《如果每段婚姻有效期是七年,你贊成嗎?》,《奇葩說》第三季十二期的辯題,總能引起大眾的共鳴,每一個點,都能戳中我們內心深處的最柔軟的部分。

第1期,馬薇薇說:「單,所以我殘缺,所以我在人世間,如狗般尋覓。我嗅嗅這裡,我嗅嗅那裡,我在聞那種獨屬於我的味道。我被這個人趕出去,不要緊;我被那個人踢走,也沒關係。我流浪在這孤獨的塵世,是因為,真愛如狗。直到我找到另外一個,跟我嗅味相投的狗,我們相逢,最後,由狗修鍊成人,從而獲得自由。」

像狗一樣尋覓,但就是寧缺毋濫,簡直可以譜曲成為一首《單身狗之歌》。

第15期,花希說:「她在我眼中是所有美好的代名詞。今天你為了得到一個包,也許你會刷爆你的信用卡。但我為了得到那個人,我將要去刷爆我的自信,刷爆我的安全感,甚至我刷爆的自尊。可是,我就是要得到她啊,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比讓你喜歡的人喜歡上你,終於得到你喜歡的東西更值得開心的了。」

但凡為了一個人低到塵埃里,丟掉自己愛過的人,看到這番話都會淚流滿面吧。

第21期,探討愛上人工智慧算不算愛情,姜思達的網戀視頻片段獲得上萬人轉發,王珞丹也禁不住發微博感嘆—— 經常會被問到:「哎呀看到朋友結婚著急嗎(嫁的又不是我喜歡的人我著什麼急) 有男朋友嗎是不是單身啊」 ,其 實一直覺得這問題問的太行活了。

很多人不是單身,但心是孤單的; 而有些人嚴格意義上講身是單的,但心不孤單; 如果讓我選,寧願是後者。因為決定你是否充實快樂的永遠不是一個實體。

第22期,節目更是突破禁忌首次為生死開辯:痛苦的絕症病人想要放棄自己的生命,我該不該鼓勵他撐下去?

生死離別,這似乎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我看得無比動容,在我讀大學的四年里,四個叔嬸相繼離世,每次都在臘月,由於他們的孩子尚幼,我是作為家族的長男披麻戴孝跪靈的。

一向喜歡搞笑的李林從頭哭到尾,節目也因他的第一個發言瞬間安靜,氣氛變得無比沉重。

蔡康永哽咽講述台灣著名舞蹈家羅曼菲的故事,她的遺言是:「我拜託你們把人生當成一場party,你們要繼續在party裡面玩耍,可是我要先告辭,然後我是一個好客人,所以我告別一個party的時候,我不希望全場的人都因為我而放下酒杯關掉音樂,穿上外套站起來,一副你走了我們也不要玩了的景象。」

高曉松現場寫了一首詩,一秒鐘就弄哭了很多人:「我鼓勵你撐下去,但是我尊重你的選擇,我要告訴你一句話,你是那顆星星,我是你旁邊的這顆星,我的整個軌跡是被你影響的,即使有一天這顆星星熄滅了,它變成了暗物質,它變成了看不見的東西,它依然影響著我的軌跡,你的出現永遠改變著我的星軌,無論你在哪裡。」

— 03 —

《奇葩說》第3季的辯題,不但在深度上下足了功夫,也在廣度上有所拓展,比如《奇葩核電站泄漏,讓有家有後的東博士去還是讓單身的米博士去?》《 這個世界到底需不需要超級英雄?》《愛上人工智慧算不算愛情?》。

節目通過這些我們從來沒碰到的問題,促使我們思考更多。還有些辯題腦洞太大,或者生活中太小的我們從來沒有沒在意過,節目拿出來討論,讓我們去思考這些問題,第三季做得很有突破性。

此外,高曉松在第三季回歸增加了節目的厚重感,他用他一如既往的高傲博學來表達觀點,與更為機敏靈活的蔡康永進行一來一往的互辯,充分展示了他的思維和機敏並非浪得虛名,也讓《奇葩說》「馬曉康」的組合,平衡且維繫了一如既往的標準,並不斷自我超越。

蔡康永為我們帶來情感和真理,溫柔親切,卻具有可以幫你吞噬夢魘,扭轉人生的力量。高曉松為我們帶來學識和觀點,像一頭猛虎,讓你招架不住,但又心生敬畏。

馬東曾說,「真理越辯越明」這句話在所有的辯論節目當中可能都有效,但恰恰在《奇葩說》中是無效的。為什麼呢?《奇葩說》這個現場追求的是一個混沌的感覺,我們把那個感覺帶給人的時候,那個感覺在你心中引起的波瀾,才是我們想要達到的效果。所以,清晰並不是《奇葩說》的追求。

《奇葩說》的很多選手,並沒有豐富的辯論經驗,但他們一樣表現出色,拋開專業辯手的素養要求來看,他們的思維語言,以及在台上所展現的東西,專業辯手也不一定找得出漏洞。

打著「這是一檔嚴肅的辯論節目」的口號,《奇葩說》的辯論,更像是「反駁式的演講」,反駁是針對上一個選手的觀點進行反駁,演講就是針對自己的觀點進行陳述。

亞里士多德認為演講的三個原則分別是道德、情感和邏輯。誰說得好,說得有理,說得更讓觀眾心悅誠服,觀眾就支持誰。觀眾之所以左右搖擺,是因為他們心裡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他們只跟隨內心的聲音,無法抗拒會被誰說服。

在聽別人闡述觀點的時候,我們也在梳理自己的想法。那些你認同的觀點,就是你的價值觀,由那些語言表達極為優秀的人說出來,於是你會產生共鳴。有很多明明我們也懂的道理我們就是不會表達,那是因為我們的閱歷不夠豐富,思考不夠集中,我們應該去提升自己。

《奇葩說》之於我們的意義,不在於教會我們哪些辯論技巧,讓我們學會哪種表達方式。而是讓我們去思考,怎樣才能說出有人願意聽的表達,怎樣才能讓我們變成一個更有意思的人。

— 04 —

程浩說,假如我是一個智力歸於零的智障者,那我就不會因為夢想的遙遠而黯然神傷,也不會因為愛情的渺茫而傷心欲絕,更不會因為一腔豪情的無處宣洩而鬱鬱寡歡。如果我失去思考的能力,我相信自己會比現在過得更幸福。

但是,如果真的有兩個選項擺在我們面前,我們還是不願失去思考的能力。

思考是人類進步的動力,因為冷,人類發明了火,因為不循規蹈矩,人類用火做了熟食,因為思考,人類有了今天的文明。

這個世界,大部分人,像其他生物一樣,簡單自然活著,無非是學點語言,穿穿衣服,完成些世俗意義上的儀式。他們也許不知愁苦,生命的質感,卻不及那些痛苦的清醒者。

我喜歡函數方程,也喜歡文字遊戲,喜歡蘇格拉底,喜歡笛卡爾的思辨哲學,喜歡接觸一些好玩的東西,喜歡《奇葩說》。

馬薇薇還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在《奇葩說》永遠都是最後一個選持方,因為我知道,比較難的那個持方,比較不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的那個持方它存在的意義,不是在攪局不是在耍潑,而是在於讓你知道,這個社會的少數派和異見者都他自己的不得已。

有人劈波斬浪,有人溯洄從之,有人隨波逐流,人生永遠不像看起來那麼整齊劃一,有些不同尋常的路,需要不同尋常的人去走,讓我們共同期待《奇葩說》第四季。

推薦閱讀:

菩提路上人的文件夾【情感美文10】
美文雅集 (31)
你永遠是我記憶中的樣子【情感美文】
懂得,是一種難言的溫柔【美文欣賞】
淺淺的思念.默默的呼喚。。。【情感美文/路過青春】

TAG:奇葩說 | 美文 | 奇葩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