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與項羽的激勵方式
2014-04-29 郎咸平經濟學
項羽垓下被圍,兵臨絕境之際,說了句自我反省的話,也算是對自己人生終點的總結(大意):「天意亡我,非戰之罪也」。左衝右突、且戰且逃,終至窮途末路,在烏江自刎。唐人杜牧有詩云:「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弟子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為其人惋惜之餘,對於項羽最終決擇,杜牧並不贊成。
關於項羽的失敗,他的老對手劉邦在君臨天下後,有次面對群臣問其得天下的原因,大臣中有高起、王陵對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與之,與天下同其利;項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字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供給軍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為我所禽也。」(《史記·高祖本紀》)於是群臣無不心悅誠服。
用劉邦自己的話來說,他只所以得天下,歸根結底,在於用人的成功。
此話當然是對的,如果我們要刨根問底,一路追究,自然不免問道,為什麼劉邦善於用人,而項羽卻做不到呢?
我的回答是,兩者對人才的激勵模式不同,是導致人才能否歸附的根本原因。
劉邦用人,哪怕自己並不喜歡的人才,也能隱藏自己的情緒,唯才是用,虛懷若谷,論功行賞。甚至對一些功高者採取「股權激勵」模式。在對待韓信的兩件事情上,很能說明他用人(激勵人才)的模式。
一是京劇中有名的「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
韓信仗劍投奔項羽。多次向項羽獻計,始終不被採納,於是離開項羽前去投奔了劉邦。有一天,韓信違反軍紀,按規定應當斬首,臨刑時看見漢將夏侯嬰,就問到:「難道漢王不想得到天下嗎,為什麼要斬殺壯士?」夏侯嬰以韓信所說不凡、相貌威武而下令釋放,並將韓信推薦給劉邦,但未被重用。後韓信多次與蕭何談論,為蕭何所賞識。劉邦至南鄭途中,韓信思量自己難以受到劉邦的重用,中途離去,被蕭何發現後追回,此時,劉邦正準備收復關中。蕭何就向劉邦推薦韓信,稱他是漢王爭奪天下不能缺少的大將之材,應重用韓信。劉邦採納蕭何建議,七月,擇選吉日,齋戒,設壇場,拜韓信為大將。從此,劉邦文依蕭何,武靠韓信,舉兵東向,終得天下。
二是韓信以封「代理齊王」要挾劉邦之事——
劉邦和項羽還在楚漢之爭的關鍵階段,並且項羽還處於明顯的優勢,劉邦要求韓信回師援助其一起抗衡項羽。韓信聽信了手下謀士的建議,派使者向劉邦轉達了齊國需要一個王來穩定人心等說辭,讓劉邦先假封他一個齊王的身份便於他治理齊國,這樣他才能有力量大軍回援。這明顯是要挾劉邦,劉邦大怒,這時在一旁的張良踩了一下劉邦的腳,劉邦立馬明白(項羽是大敵,必須先團結韓信),說:我生氣的是韓信這小子為什麼讓我加封一個假齊王,要做就做真的,帶上我的使者的封印,封韓信真齊王。於是韓信受封齊王,回援大軍救助劉邦,最終得以扭轉戰爭的態勢。
而項羽的對人才的激勵模式,卻截然相反。歸根結底,還是個人英雄主義,唯親是用,捨不得給人才相應的回報及對應的平台去發揮。劉邦與韓信初次對話,韓信說出了項羽的人才激勵模式的弱點——
劉邦問韓信:「丞相多次稱道將軍,將軍用什麼計策指教我呢?」韓信謙讓了一番,趁勢問漢王說:我曾經侍奉過項羽,請讓我說說項王的為人吧。項王震怒咆哮時,嚇得成百上千的人不敢有一點舉動,但他不能放手任用有才能的將領,這只不過是匹夫之勇罷了。項王待人恭敬慈愛,言語溫和,有生病的人,他心疼得流淚,將自己的飲食分給病人;等到有的人立下戰功,該加封晉爵時,他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裡玩磨得失去了稜角,也捨不得給人,這就是所說的婦人的仁慈啊。項王違背了義帝的約定,將自己的親信分封為王,諸侯們憤憤不平。諸侯們看到項王把義帝遷移到江南僻遠的地方,也都回去驅逐自己的國君,佔據了好的地方自立為王。項王軍隊所經過的地方,沒有不橫遭摧殘毀滅的,天下人大都怨恨,百姓不願歸附,只不過迫於威勢,勉強服從罷了。雖然名義上是霸主,實際上卻失去了天下的民心。
說的是歷史,影射的是現實,當下的民營企業,老闆對職業經理人的激勵模式,何嘗沒有借鑒意義呢?企業之間的競爭,人才競爭當然是主要的,但通過什麼樣的激勵模式去吸引人才,是擺在我們各位老闆面前重要而又緊急的問題。
推薦閱讀:
※2013年12星座約會方式大比拼
※這些錯誤的汽車使用方式,分分鐘損害你的愛車
※〖情感探秘〗婚姻里男人經常錯愛女人的三種方式,越愛越容易離,男人們要知道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第六天 | 你的思維方式里,藏著你的運氣
※算命最常用的幾種占卜方式,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