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茶經》解讀 與 楊青平"增補"----草木之靈
陸羽《茶經》是中國也是世界第一部茶葉著作,享有崇高的歷史地位。原文7000字,言唐代茶事。而一千多年後,茶事已今非昔比,所以無需照搬原文,只需掌握於今有用的部分即可,但需要解讀與增補。一、茶的起源《茶經》原文摘譯簡編:茶樹起源於南方,矮者幾尺,高者幾丈。其字,或寫作「茶」,或寫作「荼」。野生茶樹為上,人工栽培的次之。陽坡茶樹為上,陰坡茶樹次之。茶因產地不同而不同,品質差異很大。解讀與增補:現代植物學也肯定茶樹起源於南方。茶樹分為灌木型茶樹(矮者幾尺)和喬木型茶樹(高者幾丈)。茶的利用可追溯至神農。「神農氏嘗百草,曰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古代之「荼」,一字三義:一、茅草、蘆葦之白色的花絮,有成語「如火如荼」;二、苦菜,《詩經》里有「荼」字;三、就是指茶,「得荼而解之」就是說茶葉可以解毒。據說漢代就有「茶」這個字,到唐代「茶」、「荼」並用,陸羽《茶經》用「茶」字,不用「荼」字,慢慢地人們也都不再用「荼」字。野生茶樹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當然比人工栽培的好,可惜現在野生茶樹太少了,只能靠人工栽培的茶樹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陽坡的茶樹日照充足,光合作用強,當然比陰坡茶樹好。茶因產地不同,其所含成分有差異,所以品質、品味也有差異,但是差異並非像古人認為的那麼懸殊。不同產地的茶葉的差異主要是品味的差異,而品味的差異主要是因為加工方法的差異,在加工之前,鮮茶葉是有差異的,但差異不大。二、茶葉的採摘和加工《茶經》原文摘譯簡編:二月、三月、四月採茶,采四五寸長如筍之芽葉,清晨帶著露水采,雨天不採,陰天不採,只在晴天采。鮮葉蒸熟,置臼中用杵搗爛成泥,填入模型中,勿使汁液外溢,焙乾,成餅,用竹條穿起來,以便貯藏運輸。此過程,需用十五種器具。解讀與增補:二月、三月、四月採茶,皆為春茶,未記載夏秋採茶,可證唐代無夏茶、秋茶。采四五寸長如筍之芽葉,可真不算短,不算嫩。唐尺一尺約30厘米,比今少3厘米,四五寸長為12~15厘米,怪不得「如筍」呢!今之綠茶,如毛尖、龍井等,采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長度不過幾厘米;今之紅茶以及其他發酵茶,採茶如薅草甚至如割草,則足有十幾厘米長。論嫩度,綠茶勝過紅茶。可是,現在唯嫩為優亦不可取。只採芽,不帶葉,太嫩,營養成分太少,賣價卻很高,只是滿足了買者和飲者的虛榮心。茶葉茶葉,只採芽,不帶葉,豈不成了茶芽!芽帶葉,營養才豐富。如今採茶季節,不分清晨、傍晚,不分晴天、陰天,爭分奪秒,以保產量,哪像古人那麼講究。其實不必那麼講究,因為帶不帶露水,是晴天還是陰天,茶葉的質量沒有顯著差異。更有別的茶書記載,採茶必用處女,每采一葉含在嘴裡片刻再吐出,則為上上好茶。這便是荒唐了。茶葉加工始於唐代,卻是用蒸的方法。在唐代以前,茶葉是不加工的,采來鮮葉直接煮了喝。蒸茶葉的加工方法在宋代以後就淘汰了。現在炒制茶葉的加工方法是從明代開始的,分為兩種:一種是不發酵的,如龍井、毛尖等,泡出來的湯是綠色的,故稱綠茶;一種是發酵的,所謂發酵,就是悶起來漚一漚。發酵的程度又各不相同:有的兩成發酵,泡出來的湯發黃,如君山銀針;有的五成發酵,泡出來的湯顏色更深一些,如鐵觀音、烏龍茶;有的九成發酵,泡出來的湯呈紅色,這便是紅茶;有的十成發酵,如普洱茶,泡出來的湯紅得發黑,也叫黑茶。茶葉的風味與茶樹品種有點關係,但更主要與加工方法及發酵程度有關,幾百年來,天下飲茶的人各取所好。茶葉中含有三百多種有機分子,十幾種無機分子,都有益於人體,其中含量最多是茶多酚,約佔茶葉重量的20%。茶多酚可以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抗血栓、抗癌、抗菌、消炎、解毒……好處多多。但是,茶多酚隨著發酵程度的加深而被破壞。一般來說,不發酵的綠茶的茶多酚含量,是五成發酵的烏龍茶的2倍,是十成發酵的普洱茶的4倍。所以,茶學家建議人們首選綠茶。但是,茶多酚有收斂作用,對胃有刺激,胃寒的人不宜喝,而紅茶、普洱茶的茶多酚含量少,故有暖胃之說。另外,茶葉中的咖啡因也隨著發酵而遭破壞,有的人喝綠茶興奮,睡不著覺,喝紅茶、普洱茶就沒事。這隻說了茶多酚、咖啡因,還有幾百種成分難以一一細說。總之,各種茶葉各有優缺點,很難說誰比誰好。最近幾年,普洱茶被炒得沸沸揚揚,炒作者忽悠得無數消費者都相信普洱茶是最好的茶。普洱茶的特點是充分發酵,可以長久貯藏。可是「充分發酵」被炒作成「營養保健價值最高」,「長久貯藏」被炒作成「越陳越香」、「無限增值」。其實,茶葉的發酵主要是為了方便貯藏和運輸。綠茶不發酵,雖然茶多酚含量高,卻極易被氧化,怕吸潮怕見空氣,所以不適合長久貯藏和遠程運輸。在馬幫時代,幾個月走幾千里路,只能販運發酵茶,為了方便馱運,又把發酵茶壓製成茶餅或茶磚。這樣的餅茶、磚茶,若用鮮嫩的茶葉,其營養保健價值、經濟價值也是很高的,但是,絕大部分餅茶、磚茶用的都是粗枝老葉,發酵過程如同漚糞,製成後主要銷往草原和高寒山區,那裡沒有蔬菜,而茶葉含有維生素,茶多酚還能促進人體對維生素C的吸收,所以游牧民族不可一日無茶。普洱茶為什麼可以炒作成功呢?原因是:一、打市場牌。普洱茶市場份額少,控制貨源所需資金就少。因為市場份額少,所以人所不知,如果人所共知,就難以忽悠。普洱茶在清代沿著幾條茶馬古道運往緬甸、西藏、廣東、中原、北京,民國以後漸衰,建國以後幾乎停止生產,轉而發展綠茶與紅茶,改革開放以後才有所恢復。普洱茶市場份額少,蓋因如此。二、打文化牌。西北有絲綢之路,西南有茶馬古道,這是多麼深遠悠久的文化呀!2005年到2008年,普洱茶茶商們組織一撥又一撥的馬幫馱著普洱茶,穿著民族服裝,向北京進發,沿途8000里,一路熱熱鬧鬧,觀者如堵。網上能搜索到的新聞報道據說有18600篇。普洱茶就這樣火了,價格翻著跟頭漲。三、打收藏牌。普洱茶經過完全發酵,不怕氧化,所以耐貯藏,而耐貯藏的東西宣傳它只會增值,不會貶值,就有人信。這三張牌打出來,價格就炒上去了,這時炒作者該出貨了,大賺特賺,而跟風者都砸在手裡了。不過不要緊,不是「越陳越香」嗎?留著慢慢喝吧,這輩子喝不完,就留給子孫後代喝,只是貴了點。2009年,普洱茶退燒了,茶商們又開始炒作普洱茶茶膏。現代人很少聽說過茶膏,更別說喝了。茶膏也可追溯至唐代。陸羽《茶經》里就有「膏」字,是指茶葉蒸熟搗泥過程中溢到表面的漿汁。宋代,把此漿汁取出,凝成膏,單獨沖泡,謂之曰精華。宋代只是有人這樣做,並未普及。到了清代,其他茶葉已無茶膏傳世,只有普洱茶茶膏尚存。清代普洱茶茶膏一般是用大鍋熬制的,作為貢品,貢獻給朝廷。現代人一聽說是貢品,以為珍貴得不得了,其實在封建社會,地方上的土特產品都是貢品,屬於實物稅,繳上去供朝廷享用。現在的普洱茶茶膏據說100公斤茶葉才能提煉出5公斤,用的是生物技術和低溫萃取的方法,不是大鍋熬制。普洱茶產於雲南思茅市。思茅在元代叫「思么」,方言音,不解其意,叫著叫著,到清代就成了「思茅」。新中國成立後思茅市是地級市,轄九縣,其中一個叫普洱縣。普洱在元代叫「普日」,叫到明代,史書上記為普洱。普洱縣在清代是普洱府府治,管轄著思茅。普洱府所產茶葉就叫普洱茶,此名一直叫到現在。在普洱茶炒作高潮的2007年,思茅市更名為普洱市。不厭其煩地介紹普洱茶,是要告誡飲茶者:各種茶葉各有特點,各有風味,不分伯仲,全在個人所好。饅頭與燒餅,口味不同,但都是麵食,營養價值是一樣的。三、煮茶的用具和方法《茶經》原文摘譯簡編:煮茶需用二十六種器具(略)。茶餅需用火烤。先近火烤,烤得起小疙瘩,離火五寸再烤,烤得冒熱氣為止。裝入紙袋,封口,不讓香氣散發。放涼了,置碾槽里碾成細末。烤茶餅,木炭火為上,柴火次之。用水山泉為上,江河水次之,井水再次之。燒水,鍋底冒「魚目」樣的水泡為一沸,鍋的邊緣冒水泡為二沸,鍋中間翻騰為三沸。一沸放鹽,二沸放茶末,三沸舀茶喝。水面有白色泡沫,連白色泡沫舀起,趁熱喝下。解讀與增補:唐代飲茶,比現在的功夫茶還費工夫。現在的茶不同於唐代的茶,所以其煮茶用具和方法不必效法。只是用水與現在同理,可是我們住在城市裡,喝的自來水是加了漂白劑的河水,連唐代「再次之」的井水也不如。四、茶事的歷史記載《茶經》原文摘譯簡編:從唐之前的史書中選擇了四十七則茶事記載,與之相關的名人有:神農氏(炎帝),周公,春秋末期齊國的丞相晏嬰……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揚雄……三國時期東吳國主孫皓(孫權之孫)……西晉第二代皇帝(晉惠帝,著名白痴皇帝),西晉文學家左思……東晉名相謝安(為淝水之戰運籌帷幄)……唐初瓦崗寨軍師徐茂公。解讀與增補:從神農氏到唐初跨度三千多年,歷史名人燦若繁星,卻只摘錄四十七則茶事記載,所涉名人也僅幾十位。由此可見,唐以前,飲茶並不普遍。民間普遍飲茶,始於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這也是陸羽生長的年代,這個時期屬於太平盛世,所以飲茶蔚然成風。盛世飲茶者眾,古今皆然。改革開放以前,城裡人幾兩茶葉喝一年,農民幾年也不喝一兩茶葉,豫東農民甚至把白開水稱為茶。五、茶葉產區《茶經》原文摘譯簡編:唐代有八大茶葉產區,都在秦嶺、淮河以南。淮南茶以光州(今潢川)為上,義陽郡(今信陽)、舒州(今安慶)次之。解讀與增補:現在茶葉產區要比唐代大得多。不說南方,只說北方。陝西的漢中、甘肅的隴南、山東的日照都是茶葉產區。新茶區缺乏歷史文化,但品質並不差。老茶區常以陸羽《茶經》記載而自豪,但是陸羽對淮南茶的評價常令人困惑。潢川縣的茶葉沒有信陽縣的茶葉好,盡人皆知,可是陸羽記載怎麼是反著呢?我們應該這樣想:唐代是蒸茶,現在是炒茶,也許一千多年前潢川的蒸茶就是比信陽的蒸茶好。許多人不會這樣想,於是就硬說陸羽時代的光州就是現在的信陽縣。飲茶,都在乎它的歷史文化。福建武夷山的大紅袍,因茶樹長在岩石上面,號稱岩茶。有幾棵老茶樹據說有一千多年歷史,格外珍貴。據說尼克松訪華,毛主席送給他四兩武夷老茶樹茶葉,尼克松嫌少,周總理說,一年總共才產二斤,四兩就不少了。其實,從科學角度講,老茶樹與新茶樹相比,其鮮葉所含有機成分並沒有多大差別,甚至老茶樹還不如新茶樹呢,因為新茶樹生命力旺盛。後記陸羽《茶經》可謂經典,閱讀、理解、掌握其實一點也不難。其他經典呢?亦如此。古為今用,學以致用,我們應從經典中獲取於今有用的營養。喝茶如此,其他亦如此!
推薦閱讀:
※解讀《詩經》時代的女性意識
※察往知來,通天徹地--對奇門遁甲起局模式的解讀(二)
※《千字文》全文及解讀
※如何解讀《教父2》這部電影?
※巴蜀趣聯解讀 - 芳草地fangcaodi
TAG: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