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國強教授運用柴胡類方治療脾胃病擷英

導語:本文旨在介紹梅國強教授運用柴胡類方治療脾胃病經驗,以期指導臨床,準確辨證,區別運用柴胡溫膽湯、柴胡陷胸湯和柴胡桂枝湯。

梅國強教授執教行醫四十多年,熟諳中醫經典,善用經方治療消化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系統疾病及各種疑難雜症。

梅師言,足少陽屬膽經,與肝相表裡,而肝脾(胃)關係密切,肝旺易克脾土,膽熱易犯胃腑,若能在治療脾胃之時,兼顧少陽,似勝一籌。

小柴胡湯為和解少陽的代表方,梅師常將其與他方相合,名為柴胡類方,用於治療脾胃病,療效頗佳。

筆者有幸侍診,現將我所經歷的、梅師靈活運用柴胡類方辨治消化系統疾病的經驗總結如下,以饗讀者。

1 小柴胡湯

小柴胡證見於《傷寒論》第96條:「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小柴胡湯寒熱並用,攻補兼施,升降協調,為千古名方。

溫膽湯今臨床常用者多據《三因極—病證方論》卷九、卷十之溫膽湯,本方主治心膽虛怯,觸事易驚,或異象眩惑,遂致心膽虛懾,氣鬱生涎,涎與氣搏,變生諸證等等。

梅師將兩方相合,名為柴胡溫膽湯,其功效不僅是二者之疊加,而且使用更加靈活,適應症甚廣。治療少陽樞機不利,痰熱阻滯所形成的脾胃病。

梅師在柴胡溫膽湯基礎上加減得方:柴胡、黃芩、法夏、陳皮、茯苓、竹茹、枳實、黃連、吳萸、烏賊骨、玄胡等。

病 案

劉某,女,52歲。現頭暈,失眠,易驚惕,胃脘痞滿疼痛,噁心,噯氣,不欲飲食,舌質紅,苔白略厚,脈弦緩。

《靈柩·經脈》曰:「三焦,手少陽之脈……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下膈,歷絡三焦……」。

《靈柩·經別》「足少陽之正……別者入季脅之間,循胸里,屬膽,散之,上肝貫心以挾咽……」。

可見手足少陽之脈與心包或心聯繫密切,又足少陽之脈上行頭面,則頭暈、失眠即可解釋。患者驚悸與上述「心膽虛怯,觸事易驚」相合。

胃脘痞滿疼痛,噁心,噯氣,不欲飲食,此均為濕熱阻中,氣機不暢所致。

故治以和解少陽,化濕清熱,梅師根據以上分析,用柴胡溫膽湯為主方,加減如下:

柴胡10g,黃芩10g,法夏10g,陳皮10g,茯苓50g,竹茹10g,枳實25g,黃連10g,吳萸6g,烏賊骨15g,玄胡15g,鉤藤30g,天麻10g,焦術10g,當歸10g,川芎10g

服用七劑後複診,噁心、噯氣消失,頭暈、失眠及胃脘痞滿疼痛均減輕,飲食好轉,舌質紅,苔白略厚,脈弦緩。

梅師在上方基礎上加棗仁30g,焦三仙各10g,患者治療月余後癥狀基本消除,改用丸劑以善其後。

或問曰,何不用柴胡陷胸湯?答曰:此案神志症(如易悸惕與「觸事易驚」相同)明顯故也。

2 柴胡陷胸湯

梅師所用柴胡陷胸湯,即小柴胡湯中去參、棗、草、姜;小陷胸湯中加枳實,治療中焦痰熱,兼少陽經氣不利者。

《傷寒論》第138條曰:「小結胸病,正在心下……小陷胸湯主之」 ,痰熱阻於心下(胃脘),應有痞結脹滿,疼痛,或反酸,或嘔惡之類。所云兼少陽經氣不利者,是指沿少陽經脈所發生的某些癥狀,如痠麻疼痛之類,此亦為使用本方之前提條件。

病 案

周某,女,48歲,有慢性胃炎、食管炎病史多年,胃脘及胸骨後灼熱脹痛,反酸,納少,全身關節痠痛,大便三到四日一行,乾結,小便黃,苔白略厚,質紅,脈緩。

梅師分析如下:胃脘灼熱脹痛,反酸,納少,乃痰熱結於胃脘所致,與小結胸證較為吻合。

大便三到四日一行、乾結為濕熱里結陽明,腑氣不通引起。小便黃,苔白略厚,質紅,脈緩,亦為痰熱之外象。

全身關節痠痛是少陽經氣不利所致。又胸骨後灼熱脹痛,以部位而論,與食管炎相合;從經脈而論,胃與膽之經脈,皆從缺盆,下胸中貫膈,與食管相近,故有內在聯繫。然則少陽主胸脅,其關係應更為密切。

故斷曰痰熱中阻,少陽經脈不利,又不見神志病狀,則用柴胡陷胸湯加減無疑,梅師書方如下:

柴胡10g,黃芩10g,法夏10g,全瓜蔞10g,黃連10g,吳萸5g,枳實20g, 炒川楝10g,玄胡10g, 鬱金10g,片薑黃10g,烏賊骨15g,劉寄奴10g,徐長卿10g

兩周後複診,全身關節痠痛及反酸基本消失,胃脘及胸骨後灼熱脹痛,苔中根部白厚,質紅,脈緩。梅師按照上方將枳實用至25g,另加藿香10g,佩蘭10g,加強行氣化濕之功。

服藥十四付後三診,胸骨後疼痛減輕,大便乾結,2日一次,苔白厚,脈緩。梅師守二診方去劉寄奴、徐長卿,加甘松10g,以行氣化濕、和胃止痛。共治療兩月,患者前述癥狀基本消失。

3 柴胡桂枝湯

柴胡桂枝湯出自《傷寒論》第146條「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去之。」

按張仲景原意,此方為少陽兼太陽表證之主方,梅師認為臨床運用柴胡桂枝湯,不必強調有無太陽表證,而以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為典型表現,又伴見少陽,太陽之經氣不利引起的頭項強痛,或肢體酸麻等者用之最妙。

病 案

朱某,女,43歲,有胃潰瘍史,頸腰椎病史。刻下胃脘脹痛,頭項強痛,頭暈,腰痛,睡眠不安,大便無規律,苔薄白,質正常,脈弦。

「胃脘脹痛,睡眠不安」與原文的「心下支結,支節煩疼」相應,又見經氣不利所致的頭項強痛、腰痛,苔薄白、質正常說明無濕熱之邪,不可用柴胡溫膽湯、柴胡陷胸湯,而用柴胡桂枝湯加減,治以和解少陽,通絡和胃。梅師通過以上分析,書方如下:

柴胡10g,黃芩10g,法夏10g,桂枝10g,白芍10g,黃連10g,吳萸6g,玄胡15g,鬱金10g,薑黃10g,炒川楝10g,當歸10g,川芎10g,劉寄奴20g,徐長卿20g,老鸛草15g

梅師常用當歸、川芎以活血通絡,劉寄奴、徐長卿、老鸛草以通經止痛。

該患者服藥半月後,胃脘脹痛、頭項強痛、頭暈均消失,久坐則腰痛,睡眠好轉,大便一日一行,苔薄白,質正常,脈弦。於是改成膏劑以求進一步鞏固治療。

「胃不和則卧不安」,脾胃病人常兼有睡眠不佳的癥狀,梅師認為茯苓重用至50g,可有寧心安眠之效。

梅師對於胃脘嘈雜反酸者,黃連配吳萸有左金丸之意;胃痛者,川楝子配玄胡有金鈴子散之意;噯氣者,加旋覆花、代赭石以理氣降逆;胃納不佳者,用焦三仙、雞內金以消食和胃;口乾口苦、口中有異味者,加藿香、佩蘭以芳香化濕。


猜你喜歡,點擊可閱讀原文:

竹趣 | 舌尖上的中醫

養生吃紅薯?反正我不吃 | 舌尖上的中醫

「叫不醒」的不僅僅是裝睡的人 | 醫案

進入主菜單點擊已發精選 可查看更多「腎病腎虛」,「兩性」,「傷寒」,「醫案」和對中醫討論的相關文章。


健康|快樂|自由

肖相如頻道長按二維碼識別加關注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投稿請發送至:xiangru66@qq.com

新浪搜索:中醫肖相如


推薦閱讀:

銀屑病的外用治療二十方
絕經過渡期出血的診斷與性激素治療【轉藏】
中醫治療灰指甲的偏方【個人分享】
對四柱之病的診斷與治療

TAG:教授 | 治療 | 胃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