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典故2 ——詞叟
米米
康姓來源多個 主要祖先有二康姓有好幾個來源,其中,最主要的有兩支:一支是周武王之少弟康叔之後,一支則來自漢朝時臣服於中國的西域康居國。換言之,後世的康姓人士之中,有的是姬姓的漢族後裔,有的則混有外來血統。周武王同母幼弟漢族的康姓,出現於距今大約3000年以前。他們的始祖康叔,是周武王的同母幼弟,在武王得天下而大行封建之時,最初被封在康國,所以得名為康叔。周武王死後,年輕的成王嗣位,由周公旦輔政,殷紂的後裔武庚認為有機可乘,就起而反叛,想要奪回原來屬於他們的江山,幸虧被周公所討平。周公旦最後的決定,是把這批殷商遺民交給當時素負賢名的康叔去統治,並且改封康叔為衛君,地位比以前更加的崇高。後來,康叔果然不負周公的重望,把過去那些一直蠢蠢欲動的殷民安置得心服口服,做到了「化敵為友」的境界,功在周朝的社稷。因此,康叔的聲譽日隆,到周成王長大親政之時,並且被舉用為司寇,權位高於其他諸侯。後世康氏的源出於康叔,在歷來研究姓氏學的學者心目中,是被認為「不容置疑」的,因此所有古籍對於漢族康氏的姓源,也都只有這樣一種記述,譬如,《姓纂》和《姓苑》等書就異口同聲地指出:「衛康叔之後以謚為氏」,可見得康氏的源自周初名人康叔,的的確確是毫無疑問的。康叔在接受殷商的遺民之後,被封於衛國,當時的衛國,是在今河南省的東部和河北省的西南部一帶,幅員相當廣大。而康叔得國之後,最初定都於朝歌,亦即在今河南省淇縣東北,所以,後世的康姓最早應該是成長在這裡的。後來,傳到衛文公之時,曾遷都楚丘(今河南省滑縣東);衛成公又徙於帝丘,則已渡過黃河到達了河北省濮陽縣西南的顓頊城,從上述屢次的遷都,亦不難看出康氏早期的播遷經過。在漫長的春秋戰國時代,衛國雖然未曾稱雄稱霸,與其他諸候一較長短,但是,它的壽祚卻特別長,一直到秦二世之時才被滅亡。這期間,康叔的後代繁衍成了好幾個姓氏,除了以謚為氏的康姓之外,還有以國為氏的衛姓,乃至「本自衛之公族,以非正嫡,號庶氏」的庶姓等等,因此,康氏的兄弟之姓,是相當不少的。第二支康氏的出現,則是根據《梁書康絢傳》的記載,該書指出:「漢臣西域,康居遣嗣子待詔河西,因留,其後氏焉,望出京兆、東平、會稽。」換言之,這一支來自西域的康氏,是出現於距今大約2100年以前的大漢聲威遠播之時。當時,西域康居國派遣他們的王子來到中國,表示對漢朝皇帝臣服的誠心,那位王子到達之後就在河西落腳待詔,後來就此定居河西,並且子孫世代繁衍,日久逐漸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一份子,跟漢族沒有絲毫分別。康居王子所定居的河西,指的是黃河以西的陝西、甘肅等地,換言之,這一支外來的康氏,主要是繁衍於中國的西北一帶。關於康居國關於這個康居國,根據《漢書西域傳》的記載,是「去長安萬二千里」。他們跟當時的大月氏屬於同種,在漢朝初年國勢頗盛,擁有現在新疆北境以及蘇俄的中亞之地。到了晉朝之時,他們對於中國仍然十分歸順,曾經遣使入朝。唐代,這個國家仍然繼續存在,被稱為康國。因此,源自康居國的康氏,雖然不是漢族人,但仍然源遠流長,值得自傲。到了清代,康有為則是大名鼎鼎了。這位傑出的康姓人士,同時還是一位相當有成就的學者,他始治《周禮》,繼研《公羊》,著書立言,富於創造力,他的著作有《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孟子微》、《春秋筆大義微言考》和《大同書》等,甚受近代學術界的重視。吳國公子之後 柯氏稱盛南方柯氏出身於古時的吳國,這可以從《廣韻》一書中找到證據,該書是這樣說的:「吳公子柯盧之後。」柯性既然是吳國公子柯盧之後,則他們在南方各地源遠流長,自然不在話下。不過,柯氏並非僅僅只有源自吳國的這一支。另外,姜太公的後裔,以及歷史上許多被中華文化所同化的外族的後代,也都有以柯為姓的。《路史》上所說的「齊太公後有柯氏」;《姓氏考略》上所記載的「姜及鮮卑俱有柯姓」,以及《魏書官氏志》所指出的:「柯拔氏改為柯姓」等等文獻,正是柯氏家族組織龐大情形的最佳說明。柯姓的稱盛於南方各地,從歷史上的柯氏名人錄,更加一目了然。最顯著的例子,是早在1100年前的唐昭宗天復年間,就有一位閩籍人士柯崇,以卓越的才華而被朝廷任為太子校書,光宗耀祖。柯述名留青史此後的一千多年間,在各方面出人頭地的柯姓人物,不勝枚舉,就以福建南安的柯述一家人來說,便世代顯達知名,留名青史。柯述,是宋神宗嘉¤年間以治行而見稱的名臣,曾經高官至朝議大夫及龍圖閣直學士,顯達異常。據說,他當懷州知府的時候,賑饑有惠政,所以經常有兩隻異鵲在其官舍的屋樑上做巢。接下來,他的任期秩滿,移居傳舍,而兩隻異鵲竟然也隨他搬家,等他離開懷州,兩隻鳥還「飛翔數十里,喧噪傍徨不忍去」呢!為了這件不可思議的事,當時的大文豪蘇東坡曾經作了一篇紀述其事的賦,賦名為《柯侯異鵲》。孔姓出自殷商 三千悠久歷史實際上,孔姓本身就是一個十分古老的姓氏,他們的祖先,可以遠遠地追溯到4400多年以前的帝嚳高辛氏。帝嚳是黃帝的孫子,曾經繼黃帝及其父少昊之後,領導中華民族70年,因此孔姓的人,當然也是黃帝的後裔。關於孔姓的來源,《廣韻》上面有這樣的記載:「殷湯之後,本自帝嚳次妃蘭狄吞乙卵生契,賜姓子氏;至成湯以其祖吞乙卵而生故名履,字太乙,後代以子加乙,始為孔氏。至宋孔父嘉,遭華父督之難,其子奔魯,故孔子生於魯。」由此看來,孔性是出自殷商的子姓,而殷商的開國之君殷湯,則是帝嚳的次妃所生的兒子契的後代,殷湯為了紀念自己的祖先是吞乙卵而生,就取字為乙,傳了若干代,到了春秋時代,在宋國的孔父嘉,為華督所殺,他的兒子就跑到魯國避難,並且在魯國定居,所以孔子才會是魯國人。《史記孔子世家》上面,對於孔姓的淵源,有更為詳細的說明:「孔子,宋微子之後,宋襄公生弗父何,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勝,勝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親盡,別為公族,姓孔氏。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睾夷,睾夷生防叔,防叔畏華氏之逼,奔魯。」從這段記載,可以明顯的看出,殷湯的後代以孔為姓,是始自孔父嘉。孔父嘉是春秋時代宋國的人,所以孔氏之得姓,應該也已經有了三千年的悠長歷史。《廣韻》和《史記》上面對於孔姓的記載,內容大致相同,唯一的不同,是關於孔父嘉的後代奔魯的記述:《廣韻》上說,避華督之禍跑到魯國的是孔父嘉的兒子木金父;《史記》上則說,奔魯的是孔父嘉的孫子睾夷。實際上究竟是誰最先到魯國開基,迄今仍眾說紛紜,找不到確定的答案。不過,無論哪一位才是魯國孔氏的真正開山始祖,孔子之為孔父嘉的六世孫,已經是個不爭之論。據考證,孔子的父親是叔梁紇,祖父是伯夏,伯夏則是防叔之子。由此可見,孔父嘉不但是孔姓的創造人,而且的確是2000多年來舉世同欽的至聖先師孔子的六世祖。孔子以下的孔氏家譜,歷2000餘年如一日,把每一代子孫都記載得源源本本。因此,孔子的歷代子孫究竟都做了些什麼,各種史書上的記載也未曾間斷過,而且交代得清清楚楚。像這樣,能夠把孔氏的世系追溯得分毫不爽,豈不是孔姓的人比別姓的人幸運,而又足以自豪自傲的地方!孔,的的確確是一個尊榮無比的漢族姓氏。賴氏以國為姓 望出潁川南康這個著名姓氏,根據考證,是來自春秋時代周天子名下眾諸侯之一的賴國。他們的古老源流,在《姓氏考略》一書上記載得清清楚楚:「《風俗通》曰,春秋時有賴國,其後以國為氏,望出潁川、南康、河南。」春秋時代賴國所在的位置,大致不離現在的河南省境內,因此正如《姓氏考略》一書所說,最早的賴姓家族,是出現於河南的潁川一帶。換言之,賴氏長久以來雖然是稱盛於南方各地,但他們的祖先,卻統統都是來自中原地區的河南。追本溯源,全都是最足以自傲的炎黃子孫。賴氏,真是一個最為幸運的古老家族,自得姓以後的2000多年來,整個家族的脈絡分明,所有的子孫都可以源源本本地找到自己的來龍去脈。南北朝的長時期兵荒馬亂,逼得中原衣冠紛紛南渡避亂,造成了歷史上著名的第一次民族大遷徙。賴氏的先人,當時也參加了南遷的龐大行列,並且很快地在所落籍的江西出人頭地,掙得響亮的家聲。熟悉歷史的人士都知道,漫長的五胡亂華時期,是到了隋、唐兩代才告結束的,而在唐肅宗的乾元間,江西雩都就曾出過一位著名的學者賴 ,以七歲能文,弱冠通九經百氏而遠近知名。據說,他也是一位金榜題名的進士,曾被唐朝皇帝任命為崇義館校書郎。不過,他無意於宦途,竟捨棄了已經到手的榮華富貴,悄然引退,回到家鄉,以詩書安享余年。這種崇高的胸懷,一向最受後人的敬仰。郎氏原來姓費郎不但是一個道道地地的中國姓氏,而且其始祖是出自具有光輝歷史的春秋魯國,是曾經「制禮作樂」,對中華傳統文化有貢獻的周公後裔,當然,更毫無疑問是組成中華民族的黃帝子孫之一。關於郎姓的姓源,《姓纂》上面記載得十分清楚:「魯懿公孫費伯城郎,因居之,子孫氏焉。」換言之,第一個以郎為姓的人,是大約3000年以前的魯懿公的孫子費伯,他原來姓費,遷到郎城居住之後,子孫才以邑為氏,紛紛改姓了郎。從這段記載,更可以看出「費、郎一家」的一段淵源,因為,郎姓的始祖是費伯,後來他的子孫有的以郎為氏,有的卻仍然沿用原來的費姓,很顯然在3000年前他們根本就是一家人。這一個傳自3000年前周公旦的姓氏,跟其他姬姓後裔比較起來,後來的繁衍情形並不算很廣,所以歷來的郎姓人士也並不十分多見。我國江西的磁器,為古今中外所聞名,其中以康熙年間的郎窯,最稱貴重。而郎窯,正是由當時的江西巡撫郎廷佐所造。郎廷佐是當時甚受朝廷倚重的人物,他的這番成就,也正是郎姓中國人所引以為榮的。樂氏源於春秋時的宋國這個在我國早期歷史上神氣萬分的姓氏,是出現在大約3000年以前的春秋時代。關於他們的來源,《姓纂》上是這樣記載:「宋微子之後,戴公生公子●,字樂父,子孫以王父字為氏, 南陽。」另外,史游在所著《急就篇》也有同樣的記載說:「樂氏之先,與宋同姓;戴公生樂父●,是稱樂氏。」同時,後世的樂氏,除了這個來源之外,別無「分號」,堪稱是一個血緣十分單純的中國姓氏。樂氏源於春秋時的宋國,跟後世以宋為姓的人,算起來是血脈相同的一家人。當時的宋國,是由殷商紂王的長兄微子所建,這個地方,原來是封給武庚的,可是武庚在周成王時叛變,後來被討平,周成王就把包括河南省丘縣以東至江蘇省銅山縣以西的一大片地方,封給了微子,並且封他為封建制度中地位最高的宋公,以奉商湯之祀。後來,宋戴公之子公子●的後代,又以王父字為氏,於是就出現了「樂」這個姓氏。位尊而高的宋國,後來是於公元前二八六年被齊、魏、楚三國所滅,則推算起來,中國的樂姓最少也已經有了2200年以上的歷史,說他們是「源遠流長」,毫不為過。得姓於春秋末期的樂姓,甫一出現便已光彩照人,魏國大將樂羊子的事迹,象「謗書」以及「食子肉之羹」等,皆有史明載。原來, 魏文侯曾命樂羊子攻伐中山,而其子正在中山做官,他攻城攻得很急,中山君就把其子捉來殺害了,並且殘忍地以其肉為羹,故意遣人把羹送去給樂羊子,意思不外恫嚇與報復。沒想到樂羊子,收到自己兒子的肉所作的羹之後,不但絲毫沒有慌張失色,反而很神色自若地把一杯羹統統喝完。這麼一來,中山國的殘忍企圖和手段是徹底地失敗了,而表面上對失子之痛裝作毫不在乎的樂羊子,就此更加緊的攻城, 最後終於拔下中山,以實際行動為愛子報了仇。雷姓系承方雷 養蠶嫘祖同宗關於雷姓的來源,是見諸《姓纂》一書中所說的:「方雷氏之後,女為黃帝妃,生玄囂,蓋古諸侯國也,後漢有雷義,蜀有將軍雷同,望出馮翊,豫章。」另外,《通志氏族略》也持同樣的看法。那位為黃帝妃的方雷氏女,有人說她是頭一個發明養蠶織布,功在民族進化的嫘祖,嫘祖是黃帝的正妃,則在素來重視所謂「嫡庶」的中國人看來,方氏的始祖玄囂既為黃帝所嫡出,當然是憑添不少光彩。不過,也有人說,嫘祖是西陵氏之女,究竟孰是孰非,由於年代久遠,實際情形就不得而知了。雷姓最多的地方,根據《姓纂》的記載,是馮翊和豫章二地。馮翊,就是現在陝西省大荔縣;豫章,則是現在的江西省南昌縣,換言之,後來各地的雷姓人家,應該主要也是從陝西或江西分支出去的。然而,雷氏實際上並非僅僅是傳自方雷氏的一家,根據《姓氏考略》的記載,到了東漢末年以及五胡亂華的時期,還有「潳山蠻」和「南安羌」改姓為雷的,由此可見,早在1800年以前,居住在南方的蠻族和羌族,就有了以雷為姓的人,後來他們全盤漢化,再經過這麼長久的時間,現在根本已經與漢族成為一體,再也分不出彼此了。在歷史上,雷姓的知名人物也相當不少,譬如,大家所熟悉的一個成語「如膠似漆」,就是出在東漢時的一位雷義的身上。唐代的雷萬春,也因與張巡并力死守睢陽,而備受後人的尊敬。他是張巡的偏將,強毅用命。安祿山之變,令孤潮圍攻雍丘,他站在城上督戰,敵軍向他連發了六矢,而雷萬春面不改色,一動也不動,使敵軍懷疑他是一個木刻的人,後來探知原來是一個真的人,令孤潮禁不住讚美張巡說:「向見雷將軍已知足下軍令矣!」最後,這位連敵人都讚美的勇將,終於與張巡同時死難,英名傳流千古。清代的雷以鍼,更幫了清廷很大的忙,著名的「厘金制度」就是他所推行的。他是道光年間的進士,太平軍起,奉辦江南軍務,其幕府中有謀士錢江,主張收厘捐助餉,開創了厘金制度。以後各省效尤,收效甚鉅。雷以鍼因而聲名大噪,曾高官至光祿寺卿,顯達一時。如不是他推行錢江創設的「厘金制」,清廷糧餉無著,恐早被太平天國傾覆了。黎氏家族組成 帝堯後裔為主九黎和三苗,都是在中國南方土生土長的龐大種族,5000年以來,跟中華民族的關係至為密切,到了今天,更早已彼此融合為一體,不分彼此。有九黎後裔所謂「九黎」,根據考證,是少昊金天氏之時的諸侯。關於他們當時的活動情形,《國語》《楚語》的一段記載,可資參考。《楚語》指出:「少皞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這段記載的註解上並且說明所謂「九黎」是:「黎氏九人,蚩尤之徒也。」自古以來,九黎的名氣既然如此之大,那麼,黎氏家族究竟跟九黎有沒有什麼關係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根據《風俗通》的記載,九黎的後裔之中的確有人以黎為姓。然而,整個黎氏家族,最主要的組成分子仍然是上古聖君帝堯的後裔,絕大多數的黎姓人,都是最為光彩的炎黃子孫。原來,距今3000多年以前,在殷商的眾多諸侯之中,有一個黎國。這個國家到了周代初年被西伯所滅,變成周天子名下的領土。當時,周武王大行封建制度,就把這個地方分封給帝堯的後裔,賜爵為侯,並且仍沿用黎國的名稱。因此,黎侯的子孫後來也就「以國為氏」而姓了黎,使得黃帝的子孫之中,在3000年以前便已經有了以黎為姓的人。關於黎氏的這段古老源流,許多有關的姓氏古籍都有記載。譬如,《姓纂》指出:「黎侯,殷周時國,周初為西伯所平,後武王封帝堯之後於此,因氏」;《路史》也指出:「西伯勘黎,武王后以封湯後,黎候豐舒之後有黎氏,犁氏」。當初黎國的所在地,根據考證,是在現在山西省長治縣西南。換言之,黎氏的最早成長溫床,也就在這個地方。由以上的分析看來,黎氏,真是一個有源有本,歷史悠久而光輝的家族。有鮮卑人後裔到了南北朝的五胡亂華時期,黎氏除了帝堯和九黎的兩支血緣之外,又有了第三支「人馬」的加入,那就是《魏書官氏志》所說的:「素黎氏後改為黎氏。」所謂素黎氏,是當時自北方入據中原的鮮卑人。因此,黎氏家族的組織情形,可說是十分龐大的。在早期歷史上,黎氏表現得比較岑寂,除了南北朝時的北周有一位官拜車騎大將軍,並以雅好讀書,著述不怠而見稱的黎景熙;以及於唐玄宗時官拜京兆尹,顯赫一時的黎干之外,具有特殊優異表現的黎姓人家,並不多見。宋、明以降的1000多年以來,情形可就完全不一樣了,整個黎氏家族人材輩出,表現可圈可點,使得黎氏的聲名,盡人皆知。利貞飢食木子 脫險變姓為李根據《姓篡》的記載,李姓是顓頊帝高陽氏的直系後裔。顓頊生了大業。大業生了女華。到了女華的兒子咎繇,當了堯帝的理官。理官是一種相當於現代法官的官職,專掌獄訟推斷之事。當時,社會上盛行著以官為姓的風氣,於是,咎繇也不能免俗地以「理」為姓。這個姓氏傳到了殷代暴君紂王的時候,他們的家長理徵因事得罪於紂,立刻使整個家族大難臨頭。理徵有一個兒子叫做利貞的,就逃到伊侯之墟避難,廢墟中無以為食,最後才找到一種長在樹上的「木子」充饑,而保住了性命。因此,當利貞脫難後,就變姓為「李」,一方面逃避暴君的追緝,一方面也對曾經救了一己之命的「木子」表示感謝之意。據後世考據,當時利貞所食之「木子」,就是李樹的果實。到了北魏和唐朝時期,李姓的組成分子就變得越來越複雜,不但有外族加入,連許多其他的姓氏,也因功被皇帝賜姓而改姓了李。於是,李姓在血緣上已不再單純。李姓在日益龐大之後,大體上分成了兩大支系,一支在隴西(今甘肅省),一支在趙郡(今河北省)。根據朱彝尊李氏族譜序的記載,建立唐朝的李淵這一家人,是來自隴西,盛唐之後本支日繁,一共有三十九房。趙郡的那一支系,又分為東南西三個組,族人非常之多,在河北一帶,人數多過當地的望族張、王、劉、趙諸姓。也許是由於族大人眾的緣故,李氏在歷史上的名人,真是多得不勝枚舉。從著道德經的李耳開始,到早期的抵抗匈奴名將李牧、在四川鑿都江堰以灌溉諸郡的水利工程學鼻祖李冰、漢代名將李廣、以及以一篇「陳情表」迄今仍膾炙人口的晉朝太子洗馬李密等,都是人人耳熟能詳的傑出歷史人物。到了唐朝,是歷史上聲威最為遠播的一個朝代。對外則四夷來貢,唐太宗被四夷尊稱為天可汗;對內則政治修明,文教發揚,人民皆能安居樂業。貞觀、開元之治名垂史冊。像這樣一個具有輝煌功績的政府,正是由姓李的人主持的,這豈不是李氏的共同殊榮連姓發祥山東 始祖連稱大夫這個姓氏的歷史十分古老,先秦時期名登《左傳》的連稱,即為最顯著的例子。連稱,是當時齊國的大夫,曾經風雲一時。他的事迹,《左傳》是這樣記述的:「襄公使稱與管至父戍蔡丘,瓜時而王,曰,及瓜而代。期戍,公問不至,請代弗許,遂作亂,弒襄公。」這位連稱,據說便是後世連姓的始祖。唐代的《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便采認這個說法:「左傳齊大夫連稱之後。」根據這派考證,則連姓家族是發祥於現在的山東省境內,推算起來已經有了2000多年的歷史。不過,關於連姓的源流,過去的姓氏學者大多認為並非僅僅只有《名賢氏族言行類稿》所說的2000多年,而將之推溯到更為遙遠的上古時期,認為他們是陸終的第三子惠連所一脈傳留下來的。這派說法,《姓氏考略》一書最足以代表,該書指出:「出自陸終三子惠連之後。」惠連,是陸終6個兒子當中的老三。陸終,則是祝融氏吳回之子。吳回,又是顓頊帝高陽氏的曾孫。高陽氏,則是黃帝的裔孫。像這樣一步一步地往上面推溯上去,則連氏家族的源遠流長和光榮家世,自是人所共睹,不在話下了。連氏家族的組織情形,實際上相當地複雜,除了上述源自惠連和連稱的兩支之外,另外至少還有三四支不同的組成分子。這種情形,只要參閱下列的文獻,相信便可以一目了然——《姓氏考略》:「又楚連尹、連敖,皆官名,連姓必有以官為氏者。望出上黨。又,鮮卑有連氏,《見漢書》」。《魏書官氏志》曰:「是連氏、太連氏,皆改連氏」。由此可見,連氏家族,至少是由五支不同的「人馬」所組成。一支源自上古的顓頊高陽氏。一支為齊國大夫連稱之後。一支來自楚國連尹、連敖等官職的後人。一支出於鮮卑族。一支則為通古斯族的後裔所改。像這樣複雜的組織情形,目前連姓人士要正確地找到自己的真正出處,恐怕就困難重重了。《姓氏考略》上所謂的連尹和連敖,都是春秋時期楚國的官職之名。連尹,依照《左傳》的註疏,是一種射官,後來楚國的確有人以「連尹」兩個字為姓。譬如,在《通志氏族略》上就有一位叫作連尹襄老的楚國人。連敖,也是類似連尹的一種職位不甚高的官職,當年韓信亡楚歸漢時,就曾委屈地擔任過這種小官。「以官為氏」,是古人得姓的主要途徑之一。連氏家族之中有一部分是先秦時期連尹、連敖的後裔,雖然詳細的情形無可考,但卻是順理成章,十分可能的事。廉姓是老資格的中國姓氏廉姓的確是一個十分老資格的中國姓氏,其來源至少可以追溯到4000年以前。根據《姓纂》一書的考證。廉姓的姓源是這樣的:「顓頊孫大廉之後,以王父字為氏,趙有廉頗。」換言之,這個古老的姓氏,也是最正統的黃帝後裔。在《史記》的七十列傳中,「廉頗、藺相如列傳」是大家所熟悉的一篇。廉頗,是戰國時代趙國的神武大將,他的一生,多采多姿,在司馬遷的筆下尤其栩栩如生。廉頗的精彩表現,不但使他的大名永垂不朽,還有一個更積極的意義,就是使他所姓的,「廉」氏,成為了一個中國人所熟悉的姓氏,同時,更證明了廉姓的古老。在我國歷史上出人頭地的廉姓人士,除了上述大名鼎鼎的廉頗之外,還有廉希憲、廉潔、廉范、廉公諤等人,也都是青史留名的了不起人物。梁姓的老祖宗是黃帝族在炎黃子孫的姓氏當中,梁姓的人數不算少,人才也輩出,在新加坡就有兩個註冊的梁姓宗親團體:南洋梁氏公會與星洲梁氏總會。南洋梁氏公會的會員以福建人占多數,星洲梁氏總會則以廣東人居多。其實,不論是福建人、廣東人、海南人或任何籍貫的梁氏族人,他們幾乎都是都是伯益的後人,他們的始祖是叔魚公。如果再追溯上去,梁姓的老祖宗是黃帝族的「贏」姓,這個姓氏已經有將近5000年的歷史。黃帝的後裔顓頊帝,別號高陽氏,他繼承叔叔少皋族的金天氏而得天下。他的後人伯益擅長畜牧狩獵,後來幫助禹治水有功,舜帝封他為侯爵,他在「贏」這個地方居住,所以賜封「贏」姓。大約在公元前820年周宣王的時候,伯益的後人秦仲大夫征討西戍有功,周平王即位(公元前770年)時,賜秦仲的第二兒子康(名慶)為忠孝伯爵的官銜,封地在夏陽梁山(今陝西韓城南部),他就在梁山建立了「梁國」。到了春秋戰國,梁國被秦國所滅,梁國國君的後代,沿用原來的國名「梁」作為為姓氏,所以,康就成了「梁」姓的始祖。梁氏族人稱他為「叔魚公」。不過,梁姓還有另一個來源,春秋時代的晉國有個地方叫「解梁城」(今山西臨猗西南)。晉惠公用5個城賄賂秦國,解梁城就是其中之一。解梁城被秦國并吞後,解梁城居民的後人就以「梁」為姓。此外,也有一些少數民族融合到梁姓來的,那是在公元前400多年,中國古代的少數民族當中,有個叫「拔列蘭」三個字為姓氏的民族,這個民族到了北魏時,就改為單姓「梁」。儘管梁氏有3個來源,但是,新加坡的南洋梁氏公會與星洲梁氏總會都以叔魚公為始祖。換言之,大多數的梁氏族人都是伯益的後人。在南洋梁氏公會的大禮堂懸掛著文靖公的肖像,這位文靖公是宋朝時代的丞相梁克家,他是福建晉江人。梁克家生於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從小就聰明過人,他中了狀元,拜右丞相,他關心民生,甚受人民尊敬,後來出任左丞相,晉封鄭國公。梁克家在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去世,享壽61歲。由於他德高望重,是梁氏族人的傑出人物,因此,福建梁氏族人尊敬他為先祖。自叔魚公以後,梁氏族人人才輩出,如女中豪傑的梁紅玉,在歷史上留下光輝燦爛的一頁。當宋代江山危在旦夕時,她協助夫婿韓世忠奮勇作戰,在黃天盪一役中,她親自上陣擊鼓助戰,激勵將士的士氣,擊退金兵。韓世忠在楚州創立軍府時,她親自織簾為屋,鼓舞士氣。直到今天,梁紅玉擊鼓退金兵這段歷史仍然是各地方戲曲劇種的題材。近代維新運動領袖之一的梁啟超(1873—1929)是梁氏族人的傑出人物之一。他是廣東新會人,12歲就考中秀才,17歲考中舉人。後來和他的老師康有為一起,提倡變法維新,光緒廿一年(公元1885年)赴北京參加會試,和康有為一同發動「公車上書」,1300多個赴京考試的讀書人簽名要求朝廷改革政治,勵精圖治,由積弱走向富強。1898年梁啟超與康有為等協助光緒皇帝發動「戊戌政變」,這場「百日維新」被慈禧太后鎮壓下來,他逃亡日本。梁啟超在學術方面也很有成就,晚年在清華大學講學,也曾擔任北京圖書館館長,他的著作編為《飲冰室合集》。梁啟超一門俊傑,他的長子梁思成(1901—1972)是中國傑出的建築學家。他從事中國古建築的科學研究工作,曾任東北大學、清華大學建築系主任、教授,聯合國大廈設計委員會成員。並參與中國國徽和北京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工作,對中國建築學的科學研究工作作出巨大的貢獻。後因反對拆除北京城牆而遭受嚴厲批判。最近他的兒子梁從戒當選為中國政協委員,梁從戒是一位研究歷史的學者。梁啟超的次子梁思永(1904—1954)是中國傑出的考古學家,對中國考古事業的發展,特別是對新石器時代和商朝的考古有重大的貢獻。曾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著有《梁思永考古論文集》等。梁啟超的幼子梁思禮是中國當代著名的火箭控制系統專家,30多年來,他親自領導和參加多種導彈、運載火箭的控制系統研製試驗。他榮獲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87年當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此外,西漢今文易學「梁丘學」的開創者梁丘賀,唐代天文儀器製造家兼畫家梁令瓚,唐朝文學家梁肅,南宋畫家梁楷、明朝戲曲作家梁辰魚,清代書法家梁同書,協助林則徐禁煙的清代文學家梁廷楠等都是梁氏族人中的佼佼者。廖氏閩粵大姓 源出三大主流廖氏,自唐末五代以降的1000多年以來,一直是閩、粵一帶的名門著姓。這個南方的名門著姓,跟其他的姓氏一樣,最初也是從黃河以北的地區逐漸播遷而來的——先是晉朝末年的永嘉之亂,五胡亂華,使他們離開中原的老家,落籍於長江以南。到了唐朝末年的黃巢之亂,他們又輾轉入閩,在福建各地繁衍成為龐大的家族。然後,宋朝末年自北方長驅南下的蒙古人,又使他們再度轉徙於廣東。關於廖氏家族自黃河以北節節南下的經過,在他們的族譜上都記載得源源本本,脈絡分明,譬如:《興廖氏族譜》指出:「祖居汝南,因五胡云擾,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復遷江南。唐時,其祖由法西雩都,避黃巢之亂,遷於汀州寧化石壁寨。後子孫因亂,又遷順昌,廖氏居於閩者益眾。至宋末,復由寧化經長汀、上杭、永定,而入廣東——大埔、梅縣、興寧、五華等各地區。」發源於黃河流域的廖氏,當初又是怎樣來的?根據考證,組成廖氏家族的一支出自上古時期的廖叔安;第二支出現於距今3100多年前的商紂之時,是繆、顏二姓所改;第三支則系出周朝的姬姓,是周文王之子伯廖的後裔。對於廖氏家族的組織情形,歷來姓氏學者的考證結果,可以下列三項文獻作為代表——《風俗通》指出:「佔有廖叔安,左傳作颼,蓋其後也」;《小溪廖姓視祠房譜廖姓考源》指出:「繆、顏二姓,皆皇帝所賜,迨殷紂無道,繆、顏同隱於黃河西產,改姓曰廖」;《姓氏考略》則指出:「周文王子伯廖之後,望出鉅鹿」。這三支主流,多年以來親愛精誠,團結一致,終於使廖氏在不計其數的姓氏群中脫穎而出,成為了人人知名,個個尊重的名門著姓。生而能為廖氏家族的子孫,更是每一個都深感榮幸。在悠長歷史中,廖氏一向大名鼎鼎,早於東漢時,就有一位「北郭先生」廖抉,以滿腹浩瀚如海的學問而垂名千古。根據古籍《方術傳》的記載,廖抉不但習詩書,滿腹經綸,而且精通天文,讖緯風角推考之術,跟從他學的人經常達數百人之多,可見當時他在學術界所享的盛譽之隆。林姓始祖比干 忠臣出自殷商三千一百多年前殷商的暴君紂王,在其寵妃妲己的蠱惑之下,曾經把忠心耿耿,進諫三日不去的從父比干,加以慘不忍睹的剖心之刑,這一來,紂王不但失去了一位最忠誠的大臣,而且他殺死自己長輩的罔顧人倫暴行,引起天人共棄,終於加速了殷商的覆亡。根據後世學者的考證,這位被紂王剖心而死的千秋忠義之臣比干,正是後來千千萬萬林姓人的始祖。關於這段淵源,許多古籍上都有肯定而詳盡的記載,譬如,《路史》上說:「殷比乾子避難長林之山,因氏焉」;《姓纂》則指出:「殷太丁之後,王子比干之子,比干為紂所戮,其子堅逃難長林之山,遂姓林氏。魯有林放,仲尼弟子。《左傳》林雍、林不狃、林楚,代仕季氏,《左傳》曰,林楚之先,皆季氏之良也」。另外一項《晉安世譜校正序》也指出:「林氏出自子姓,殷少師比干諫紂而死,其子堅逃於長林,周武王克商,賜姓林氏,食采博陵,散居於周、魯、齊、衛。戰國時,有相趙者,始居九門(今河北省)。秦並趙,徙齊郡、鄒郡(均在今山東省),漢定三秦,分鄒郡,置濟南,遂為濟南人;下邳(在今江蘇省)林氏其後也。」綜合以上的三項文獻,關於林氏的來龍去脈就十分清楚了。他們是上古聖君商湯子姓後裔,其直系始祖為公元前1123年被紂王所殺的少師比干,比干是商帝太丁的兒子,與紂王之父太乙為兄弟,論起輩份應該是紂王的叔父。到了他因忠諫而被殘殺,他的兒子就逃難到長林之山,不久以後周武王滅紂,就賜他姓林,並食采於博陵(今河北省安平縣)。春秋戰國時代,他們的子孫散居於北方的山東及河南各地,然後於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逐漸在山東的濟南一帶聚居,匯為望族,並且漸漸向南繁衍,至晉室南渡之時,江南已經有了林姓的蹤跡,到唐宋之際,族人就已經遍及福建各地。先泰時期,立功立言的林姓知名人物不絕於史書,譬如,至聖先師孔子周遊列國時,曾在衛國碰到一位「行歌拾穗」的老人,並且在子貢的叩問之下,引出一番「死之與生一往一反,故死於今者安知不生於彼……又安知營營而求生非惑乎,又安知之吾今之死不愈昔生乎」的深邃人生大道理,而被孔夫子贊為:「吾知其可與言,果然。」這位平凡而透徹人生的睿智鄉野老人,姓林名類,是早期的林姓傑出人士之一。到了清代,林則徐的事迹,大家更是十分熟悉,他的毅然焚毀英商鴉片200餘萬斤,並且把廣東防衛得固若金湯,使得英國軍隊空有堅甲利炮而不得越雷池一步;腐敗的清廷在依鴉片戰爭條約割地賠款之後,又把他放逐到伊犁,他也在那裡幹得有聲有色的故事,受到每一個人的衷心敬仰,這份敬意,並將千秋萬世維持下去,與日月同光。凌姓系承康叔 源起河南渤海華人有姓「凌」的人,也有姓「淩」的人,兩個字的讀音相同,字義也大同小異,只有寫法上那麼一點差別,如果不細加留意,很可能還有人根本就沒有覺察到!凌、淩二姓在實質上完全沒有分別。關於這一點,《姓氏考略》上說明得最為清楚,該書指出:「三國時有凌統,廣韻引作,後多混用,康熙字典列入字注,謂與凌別,凌姓遂多從。」由此可見,凌、兩姓的分道揚鑣,完全是由於《廣韻》一書一筆之誤。他們本來應該是姓凌,後來經過《康熙字典》的一錯再錯,竟使得有些原來姓凌的人以訛傳訛地就改姓為,使華人增加了一個新的姓氏,也使人對凌、兩個姓氏,多多少少感到混淆不清。根據歷來各學者的考證,凌姓也是最為光採的黃帝姬姓後裔。他們的始祖,是周武王的少弟康叔。關於凌姓的來源,許多古籍都有記載,譬如《姓纂》指出:「康叔支子為周凌人,子孫以官為氏」;《通志氏族略》上也指出:「衛康叔支子為周凌人,子孫以官為氏,吳志有凌統。」從這些文獻來看,凌氏是源自周文王的孫子,由於在周天子的朝廷上擔任一種叫做「凌人」的官,所以才會「以官為氏」而姓了凌。所謂「凌人」,是當時的一種掌冰政之官,也就是《周禮》上所記載的:「凌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凌。」頭一個以凌為姓的人,是出身於周代初年周文王幼子所建的衛國。當時衛國的位置,是在今河北、河南一帶,而凌姓的始祖既然是衛康叔的支子,則凌姓的發源之地和得姓的時間,也就可以輕易地推算得知了。在早期歷史上,凌氏似乎比較岑寂,一直到群雄並起熱鬧非凡的三國時期,在江左的東吳才有一位大將凌統,以赫赫軍功而為這個家族揚眉吐氣。他在江夏斬曹操的大將張碩,人船盡獲,以及於赤壁之戰時在烏林把曹阿瞞打得人仰馬翻,落荒而逃。依照《吳志》的記載,凌統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他雖然官拜將軍,身在軍旅,卻能親賢接士,輕財重義,具有國士之風。孫權對於凌統的愛重,也無出其右。據說,當他身逝之後,孫權曾把其子凌烈接進宮去養育,待如己子,而且還時時人前人後的稱呼凌烈為「此吾虎子也」。凌烈長大後也很爭氣,曾因建功而被封為長亭侯,使得江左凌氏的門第,一時高不可攀。劉姓家族較複雜 組成分子達五群這個家族,組織情形也比較複雜。據考證,他們的組成分子至少有以下的五群——滯帝之裔、王季(周文王之父)之裔、婁氏之改姓、項氏之改姓及匈奴之改姓。關於劉姓的得姓經緯,有一部《泰和劉氏先得錄》的序文,記述得最為清楚:「惟劉姓出自祁,其後生子有文在手曰劉累,因以為名,事夏孔甲為御龍氏,子孫在商更為豕韋氏,又更為唐杜氏,至周又更為杜氏,杜氏生士薦為士師,因官命氏,又更為士氏,至晉,士會入秦,雖復歸於晉,而子孫留秦者,遂稽劉累之名別姓劉氏,此得姓之所始。」距今4000多年前的聖君唐堯,大家都知道是「五帝」之一帝嚳之後,乃是黃帝的姬姓子孫。因此,追本溯源,的劉姓家族,很顯然也是最為道地的黃帝子孫。另外,在黃帝的其他子孫之中,根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的記載,也還有一支以劉為姓的。該書指出:「周大夫食采於劉亦為劉氏,康公、獻公,其後也」,而這項文獻所謂「周大夫」,經過歷來許多學者的考據,已知為周文王之父周太王的後裔,在周成王的時候,被封於劉邑,也就是現在河南省偃師縣西南的地方。換言之,這一支源自周太王的劉氏,是發於源河南。那麼,上述源自帝堯的劉氏,最初又是發源於何處?《通志氏族略》上記載:「陶唐氏之後,受封於劉,其地今定州唐縣」,就明白指出了這一支劉氏的老家是在現在的河北省唐縣。大名鼎鼎的漢高祖劉邦,是出身於源自帝堯的那一支。據考證,這一支劉氏,初期是繁衍於現在的陝西、甘肅一帶,到了公元前300年前,也就是周朝赧王的時代,開始向河南及江蘇播遷。其中,輾轉遷移到江蘇豐、沛之地的子孫當中,有一位叫作劉端的人,生了4個兒子,依次為伯、仲、邦、交。老三劉邦,就是後來白手起家登上皇帝寶座的漢朝開國之主劉邦。劉邦以一介平民東征西討地打下了天下之後,很快地分封同姓於各地。於是,其後支派繁衍,很自然地到處為劉氏家族札下穩固的基礎,形成了2000多年以來劉氏在每一處地方的盛況。據說,有漢一代,劉氏的皇親國戚是分布於彭城、尉氏、臨淮、南陽、廣平、丹陽等地。到了第16世紀的明、清之際,劉氏的繁衍中心已增至25處,大致就是《中華姓府》一書所詳列的彭城、沛國、弘農、河間、中山、梁郡、頓丘、南陽、東平、高堂、高密、竟陵、長沙、河南等地。柳氏系承展禽 名人不絕史書「柳下惠坐懷不亂」,是大家所熟悉的一個著名典故。這位被孟子讚譽為「聖之和」的聖賢君子,正是中國柳姓的始祖。柳下惠是春秋時代的魯國人,是制禮作樂的周公的後裔,則後世的柳姓,當然也是發源於山東的一個古姓了。關於柳姓的姓源,《姓纂》上面是這樣記載的——「周公孫魯孝公子展,展孫無駭以王父子字為展氏,至展禽食采於柳下,遂姓柳氏。魯滅仕楚,秦並天下,柳氏遂遷於河東,河東解,秦末有柳案,下惠裔孫也。」從這段記載,關於柳姓的來龍去脈就一目了然了——柳下惠是周公之後魯孝公的後裔,原來姓展名禽,由於食采於柳下,就改以柳為姓,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原居魯國的柳氏後人並且遷居到河東,子孫世代綿延,終於成了河東的望族,然後再從這裡繁衍到全國各地。當時的河東,是指現在山西省境內黃河以東的一大片地方。最早在歷史上出人頭地的柳氏,是大約2000年前南北朝時代的南朝柳家,以劉宋時的武威將軍柳世隆開始,世代都是南朝的顯官,儼然一個名門世族。唐代的柳公綽、柳公權兄弟,以及柳公綽的兒子柳仲郢的表現,更為柳氏大放異彩,使這個柳氏成為了一個著名姓氏。柳公權,大家更熟悉了,是一位有極高造詣的書法家,他所寫的「玄秘塔碑」流傳最廣,迄今仍為習字者臨貼的範本。他不但字寫得好,而且博通群學,學問更好,後來並被唐朝皇帝封為河東郡公,與兄侄「一門三傑」,光宗耀祖,把無盡的光輝留給了後人。此後,柳姓的名人不絕於史書,像宋代那位風流的大才子柳永,以及對古文著有貢獻的大學者柳宗元,就都是大家所熟知的人物。龍氏古老家族 表現出類拔萃關於龍氏的來源,許多姓氏專書都有明確的記載,包括《廣韻》上所說的:「舜納言龍之後,或曰出於御龍氏」;《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上所說的:「《姓纂》曰,尚書,舜臣龍為納言,子孫以王父字為氏,又,董父,己姓,賜姓豢龍氏,龍且,楚人,為項羽將,急就章,龍未央,亦楚人也」;以及《姓氏考略》所說的:「出於御龍氏,望出武陵、天水」等等。由此可見,龍氏的確是一個古老家族,他們的始祖,是虞舜的納言之臣龍。所謂納言,是當時一種專司出納帝命的官職。《書經》的《舜典》上有一段文字說:「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指的正是此事。龍、劉二氏 當初是一家人另外,依照《姓氏考略》的記載,則夏朝御龍氏劉累的後裔之中,也有以龍為氏的。劉累,是後世劉時家族的始祖。這麼說來,龍、劉二氏,當初根本就是一家人呢!在早期歷史上,龍氏一 直表現得出類拔萃。這種情形,曾經出現於《孟子滕文公》一文中的龍子,最足以說明。根據《孟子滕文公》篇中的註解,龍子是一位古代的賢人,由於主張「治地莫善於助,莫不善於貢」而被孟子引用以告滕文公,因而青史垂名。據說,這位賢人又被稱為龍叔。《列子》的《仲尼篇》上對他的事迹也有記述,是這樣的——龍叔謂文摯曰:「吾鄉譽不以為榮,國毀不以為辱,得而不喜,失而弗憂,觀生如死,視富如貧,視人如豕,視吾如人。處吾之家,如逆旅之舍,觀吾之鄉,如戎蠻之國。」五胡亂華時期 加入許多新血輪幾千年前便出了這樣一位備受後世敬仰的賢人,龍氏家族的久享盛名,實在不難想見。跟其他著名姓氏一樣,到了南北朝的五胡亂華時期,龍氏家族也加入了許多新的血輪,正如《北史》所記載的:「且彌王、焉耆國王均龍姓。」焉耆,是當時稱霸西胡的一個王國,尤其在龍會當國王的時候,曾經擊滅龜茲王白山,一時蔥嶺以東,莫不率服,聲威遠播。後來,其子龍熙嗣立,投降後涼之主呂光,並且遣子入侍,結果,就逐漸與漢人混然一體,不再分得出彼此。系承齊姜太公 盧氏老家山東關於盧姓的來源,《姓纂》和《通志氏族略》等古籍都有源源本本的記載,是這樣的:「姜氏,齊太公之後,至文公子高,高孫¤,食采於盧、今盧縣也,因姓盧氏,秦有博士盧敖,漢有燕王盧綰。」齊太公,就是輔佐周武王興周滅紂的姜子牙。他於大功告成之後,被封在齊國,爵位為公,成為後世許多同宗而不同姓的家族的共同始祖。盧氏,既然是創自齊文公的曾孫¤,當然也是名正言順的姜太公後裔。如果再往上推溯,則姜太公是炎帝神農氏的直系姜姓裔孫,那麼,盧姓自然也是最為道地的炎黃子孫了。盧氏的得姓,是由於「食采於盧,因姓盧氏」。春秋時代齊國的盧邑,在當時的歷史上也相當有名氣,《左傳》上面就有一段:「隱三年,齊侯、鄭伯盟於石門,尋盧之盟也」的記載。這個地方,根據考證,就是在現山東省長清縣的西南方。換言之,盧氏目前雖然是到處都有,但他們的「老家」卻在山東。春秋時代繁衍於齊國的姜太公後裔中,以盧字為姓的,除齊文公曾孫¤的「以邑為氏」而姓了單姓盧之外,還有以「盧蒲」兩個字為姓的一支。這一支盧蒲氏,是傳自「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那位齊桓公,傳到後來,也紛紛改姓了單字盧氏,並且以今河北省大興縣一帶為繁衍中心,使得盧氏的陣容,越來越是龐大。由複姓的「盧蒲氏」而單姓的「盧氏」,這段淵源,可以從《通志》的《氏族略》找到證據,是這樣的:「盧蒲氏,出自桓公,亦為盧氏,范陽。」正跟漢、唐兩代的金碧輝煌一樣,盧氏在這段時期也表現得精彩出色。漢代的盧綰、盧植,以及唐代的盧照鄰、盧同、盧綸,無一不是在歷史上響噹噹的人物。魯班和魯仲連的後代關於魯姓的姓源,《姓篡》上面是這樣記載的:「周公子伯禽封魯,頃王34代900餘年,為楚所滅,子孫以國為氏,望出扶風,新蔡、」當時魯國所擁有的封地非常廣大,包括現在山東省滋陽縣東南,到江蘇省沛縣,安微省泗縣的一帶地方。魯姓的始祖伯禽,跟他的父親周公旦一樣,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傑出人物,據傳他以父親的餘蔭被封為魯侯之後,淮夷和徐戎同時反叛,伯禽就率師將他們平定,而奠定了魯國的富強基礎。一開始便光彩奪人的魯氏,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出了兩位迄今仍備受國人敬仰的了不起人物,那就是被後世奉為土木工匠祖師的魯班,和以義不帝秦而被傳誦千古的魯仲連。「德化為治」,是我國一個傳統的崇高政治理想,數千年來人人向而往之,卻極少有人能夠做到,而在大約2000年以前的東漢時期,有人卻辦到了,那就是東漢肅宗時的中牟令魯恭。據史書記載,魯恭當中牟令的時候,以德化為治,結果出現了「三異」,那就是「蟲不入境,化及禽獸,童子有仁心。」象這樣的政治境界,豈不是中外古今所一致追求的?而魯恭辦到了,這真是魯姓人士最值得自誇的一項莫大的殊榮。陸姓出處繁多 人材輩出江浙陸氏的源自虞舜,《唐書》的「宰相世系表」中記載得清清楚楚:「出媯姓,田完裔孫齊宣王少子通,封於平原般縣陸鄉,因以為氏。」提起陸氏最早的這段淵源,可真是說來話長。原來4000多年前虞舜把帝位禪讓給夏禹之後,他的兒子商均,就被夏禹封於虞城(媯水),也就是現在山西省永濟縣南部的地方,並且以「媯」作為整個家族的姓氏。換句話說,現在山西永濟縣的南部,正是陸姓人的最早發祥之地。不過,陸氏也跟其他著名姓氏一樣,並非單純的「一脈相傳」,而是由好幾支不同的分子共同組成。依照《風俗通》的考證,便可以知道原本源自虞舜的陸氏,很早就已有新血加入,該書是這樣說的:「春秋時陸渾國之後」。春秋時期所謂的陸渾國,本來是伊川(今河南省境內)之地,由於有一支名為陸渾之戎居於此而得名。這支陸渾戎,是允姓戎的別部,住在伊川,不久就於周景王20年被晉國所滅,並且也仿照漢人的習慣,在國亡後以國為氏而姓了陸,使得陸姓的陣容,很快地龐大起來。除了以上兩種被普遍采認的考據之外,另外也有一些學者認為上古時期祝融氏的兒子陸終的後裔,也有以陸為姓的,像《廣韻》一書就指出:「古天子陸終之後」。陸姓的組織情形,的確相當複雜。到了南北朝的五胡亂華時期,又有一批新的人馬加入陸氏的陣容,那就是《魏書官氏志》所記載的:「步陸孤氏改陸氏」。這樣一來,現在遍佈於世界每一角落的陸姓人家,如果有心要探尋自己的真正出處,恐怕十分的費事了。陸氏很早便稱盛於江、浙一帶,具體的例子不勝枚舉,就以漢末三國鼎立時期位於江左的東吳來說,陸氏便是人材輩出。自孫權麾下那位大將陸遜開始,他的兒子陸抗,兩個孫子陸機和陸雲,就無一不是歷史上響噹噹的名字。到了宋氏,說到忠義凜然,陸氏更是當之無愧。宋朝末年保衛宋室,元兵攻破崖山時仗劍驅妻子入海,自己則背負衛王赴海而死的陸秀夫,更是千秋共敬,萬世共仰的大忠臣。路姓與潞水關係密切《姓纂》的有關路姓記載是這樣的:「炎帝之後,黃帝封其支子於潞,春秋時潞子嬰兒是也,今上黨潞縣,子孫以路為氏,望出陽平、襄城、陳留。東陽、河南。」由此看來,路姓始祖的繁榮滋長於潞子一帶,已經有了悠長的5000年時間,他們當初是由於潞水之名而得姓,潞水卻由於路姓人士的世代綿延而聞名,兩者之間,關係密切異常。源自上古炎帝神農氏的路氏,到了1100多年以前的唐憲宗元和年間(姓纂系此時之作),便已經從山西潞水的老家,逐漸遷到了陝西的陽平、安定,以及河南的襄城、陳留等地,可見得路姓子孫的播遷,也跟其他許多古老的姓氏一樣,是自北而南,然後遍及於全國各地的。不過,我國後世的路氏,並非僅僅只有源自炎帝神農氏的一支,他們的組成份子較多,有的是帝嚳高辛氏的後裔,有的來自五胡亂華時期的外族,有的則是滿洲旗人的後代,至少有5種不同的來源。這個集天下精英於一堂的古老姓氏,很早便在我國歷史上出人頭地,漢代路溫舒和路博德的事迹足以說明。路溫舒是一位了不起的法律學家,他在1900年前的西漢宣帝之時,就主張「掃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寬刑罰,則太平之風可興」。堪稱法律之學的先知;路博德,則是漢武帝時隨霍去病六擊匈奴建立不世奇功的名將,曾被封為符離候顯達異常。唐代真是路氏的一段黃金時代,路群、路岩父子在唐懿宗咸通年間的表現,更是當「舉足輕重」4個字。路群是一位通經術,善屬文的性志純潔之士,表現就不一樣了。居相位8年,勢動天下。後世對他的評論雖然不好,最後也被皇帝賜死,但路氏當時的不可一世,實在不難想見。呂姓系承神農 源自南陽河東呂姓,也的確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姓氏,從一開始,便表現不同凡響——《辭海》對於呂字的解釋,便是引用呂姓始祖大岳的典故,這個典故,是《說文》呂部上所說的:「昔大岳為禹心呂之臣,故封呂侯。」呂侯大岳,是後世所公認的呂姓的始祖,他是聖君大舜的「心呂之臣」,也就是倚為棟的重要臣子,所以後來就被封為呂侯,子孫也自此以呂為姓,歷代繁衍下來。這位呂侯大岳,根據《姓纂》的記載,是炎帝姜姓之後。由此看來,呂氏之得姓,為時甚早,早在4200多年以前,中華民族剛剛開始萌芽茁壯時,就已經有了這個姓氏。當時的呂國,大致就是今河南省南陽縣一帶地方。這個國家後來被周所並。姜子牙,是老幼咸知的人物。實際上姜子牙是大岳的苗裔,所以他還有一個名字叫作呂尚,只是不大為人所知罷了。由這件事,也可證明呂姓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否則姜子牙也不會既姓姜,又姓呂了。過了800多年,到戰國末年,呂姓的光芒再現,那就是相傳為秦始皇親生父親的呂不韋。到了劉邦所建立的漢朝,呂氏再度顯赫絕倫。漢高祖死後,呂后專政,這個婦人可謂心狠手辣,殺人殺得連兒子都怕她。她娘家的人權傾當朝,劉家的天下,差一點被呂姓奪去。羅姓祝融之後 望出豫章長沙關於羅姓的來龍去脈,歷來許多有關姓氏學的古籍,都有十分詳盡的考證,譬如:《名賢氏族言行類稿》指出:「祝融之後,ㄆ姓國,初封宜城,徙枝江,周末,居長沙,漢有梁相羅懷,襄陽記有羅蒙。」《姓氏考略》:「世本,熊姓,廣韻,本自顓頊末胤,受封羅國,子孫以為氏,望出豫章,長沙。」《通志氏族略》:「羅國之後,一曰祝融之後。」《魏書》:「破多羅氏,斛瑟羅氏,叱羅氏,皆改為羅氏。」從以上這些記載看來,羅氏是源自火神祝融氏,祝融氏名黎,是顓頊帝的兒子,祝融的後裔,到了周朝的時候,被封於宜城,稱為羅國,當時的宜城,就是現在在湖北省的襄陽,在漢代曾被置為宜城郡。後來,由於該地為楚國所有,於原地另置鄢國,祝融氏的子孫就逐漸向南遷移,最初遷居於枝江(今湖北省枝江縣),至周末定居於湖南長沙,最後還繁衍到現今江西的南昌一帶,成為長沙和南昌兩地的望族。唐代的《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中,曾經提到羅氏是一個「ㄆ姓」國,所謂「ㄆ姓」,就是歷來姓氏學上用以表示源自祝融氏的一個古姓,據《說文通訓定聲》的記載,鄢、鄶、路等姓,都是古時的ㄆ姓國,則論起家世淵源來,羅氏與這五個姓氏,自然也是系出一源的一家人了。始封於周朝初年的羅國,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子孫才「以國為氏」的?根據史書的記載,其始封於宜城,是在周武王得天下後大行封建之時,到了距今約2200年前的春秋末期,宜城為當時的強楚所並,子孫失國南遷,才開始以羅為姓的。經過漫長的奮鬥,羅姓人士在秦漢之際開始嶄露頭角,當時以迄於三國,南北朝時期,在史書上出現的羅姓名士,絕大多數都是襄陽、長沙和豫章三個地方的人,譬如,三國時曾任蜀漢為太子舍人的羅憲是襄陽人,晉朝曾任武陵太守的羅企生是豫章人,晉室再遷以後深受桓溫器重的襄陽太守羅友也是襄陽人。由此可見,當時的羅氏仍然主要繁衍於長江南北岸的湖北、湖南和江西一帶。漢末三國鼎立時期以四川為主要地盤的蜀漢,也出現過不少姓羅的名人,除了上述那位羅憲外,還有一位曾經諫公孫述歸漢的成都名士羅衍,以及曾以計破益州刺史李特之叛的名將羅尚等。這種情形,自然也是羅氏播遷四川的有力說明。隋唐二代,對於羅氏而言,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時期,一方面人才輩出,大放光芒;一方面則逐漸自兩湖和豫章向全國各地播遷,終於成為了一個大姓。南方的羅姓人士,實在不難找到自己家族的來龍去脈。但大致說來,福建的寧化,應該是羅氏在南方的播遷中心,從晉室南遷以後,姓羅的人士就已零落到達該地開基,而於唐明皇以後大舉南遷。後來廣東和台灣等地的羅氏全都是來自該地。元代的羅貫中,大名鼎鼎,他所著的《三國演義》是中國曆來最暢銷的古書之一。駱姓系承姜駱 望出內黃會稽依照《史記》的說法,老早便繁榮滋長於江、浙一帶的駱氏,都是春秋時代越王勾踐的後裔,而當時的越國,是傳自4000多年前曾經中興夏室的少康,由此推溯,則南方的駱姓人家應該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夏禹的後代子孫。不過,另外也有人認為駱姓最早是出現在山東,然後才逐漸播遷到江南各地的。唐代的作品《姓纂》便持此看法。該書對於駱姓的來源是這樣考據的:「姜姓,齊太公之後有公子駱,以王父字為氏,望出內黃,會稽。」春秋時代的齊國,曾經稱霸諸侯之間,是上古炎帝神農氏之後裔姜子牙所建,駱姓系出齊國,則他們家族的歷史更加悠久了。駱氏的開始揚名於歷史,是在東漢的末年,也就是群雄並起天下大亂之際。熟悉《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當時緊接著董卓的專權之後,是袁紹、袁術兄弟領袖群雄的局面。有一次,袁術的軍隊飢困,曾經跑去向陳留相駱俊求糧,卻被駱俊所嚴拒,袁術老羞成怒,就派人把駱俊給暗殺了。這件事,使得袁術貽羞千古,卻使駱氏之名開始為人所知。這位最先在歷史上成名的駱俊,是當時的浙江烏程人,以具有文武才幹而見稱,後來當到陳留相的高官,更以在群賊並起的局勢中厲威保疆而聲名大噪,不幸最後竟死於袁術的陰謀,使人惋惜不已。繼唐初大文豪駱賓王的橫溢才華,此後駱氏的表現也可圈可點。譬如,明代的武康人駱文盛,在嘉靖年間兩典文衡,都被贊為得士。後來,他不屑與當路權相為伍,就結茅山中,足跡不及城市,而被大家所衷心敬仰;明末清初的浙江鄞縣人駱國挺,是一位國亡後起義未成的愛國書生,後來杜門不出,憔悴三十餘年以卒,令人感佩;滿清初年的浙江臨安人駱鍾麟,則是一位出名的好官,為政先行教化,臨事裁決如流,並且創辦書院,親率紳民北面聽講,為後世奠立了良吏的典範;道光年間的湖南巡撫駱秉章,更加名聲響亮,他在太平軍興後輔佐曾國藩,練兵籌餉,禦敵安民,並且討平石達開的事迹,長久以來已為人所熟知。馬姓系承趙奢 望出陝西扶風馬,在歷史上一直是一個出人頭地的著名姓氏,尤其是中華民族中回族的大姓。關於馬姓的姓源,《姓纂》上是樣記載的:「贏姓,伯益之後,趙王子趙奢,封馬服君,子孫氏焉。子孫氏焉。趙奢興,趙滅,徙咸陽,望出扶風。」由此看來,馬氏固然是顓頊之後 的贏姓後裔,而使他們得以「馬」為姓的,則是2000多年以前戰國時代趙國的王子趙奢,所以,如果以趙奢為後世馬氏的始祖,也是理所當然的。據說,趙奢的子孫,最初是以「馬服」兩個字為姓氏的,後來才逐漸改為單姓馬。這一支馬氏,主要在古時的扶風一帶繁衍,扶風就在現在的陝西省境內,所以後世姓馬的人,最早應該也是發源於陝西。以始姐趙奢的輝煌事迹為開始,在秦漢天下一統以後,馬氏很快地在歷史上出人頭地,成為一個著名的姓氏,而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伏波將軍馬援,就是光大馬氏門楣的最主要人物。據《後漢書》的記載,他在年高62歲的時候,有五溪蠻反叛,他就自請率兵前往討伐,但是皇帝以他年事已高而不準。於是,他就披甲上馬,據鞍顧盼,以示可用。他的這番老當益壯的豪氣,終於感到了皇帝,在「矍鑠哉!是翁也!」的讚美聲中,率師出征,最後死在軍中,終於以「馬革裹屍」而還。馬援的另一項不朽貢獻,是把馬姓帶到了南方,使南方很早就有了馬姓人家。馬援的這番功績,是建立在他征平交趾,立銅柱表功的威武不可一世的時期,歷來的古籍,對於這一段輝煌的史跡都有十分詳盡的記載。如此看來,南方的馬氏,是早在2000年以前,就由馬援帶過去的,這些人雖然很少可能本來不姓馬,但是在壽冷縣定居以後卻統統改姓為馬,成為了馬氏南方的開基始祖。梅姓家族始祖 商朝諸侯梅伯戰國末年楚國愛國詩人屈原所作的《楚辭天問篇》,有「梅伯受醢」的文句。這位梅伯就是3000年以來梅姓人的始祖。梅姓的源自3000多年前的商朝諸侯梅伯,有許許多多的考據資料可恁,譬如,《唐書宰相世系表》指出:「系出子姓,殷王太丁封弟於梅是為梅伯,後以國為氏」;另一項宋濂的《梅府君墓志銘》也更詳細地指出:「梅本子姓,其先梅伯,為殷紂所廢,周武王既伐紂,封伯諸孫黃梅,號曰忠侯,遂以梅為氏」。上述的一書一銘,《唐書》是宋代大學者歐陽修的作品,《梅府君墓志銘》則出自明初學者宋濂的手筆,可見得梅姓的源自梅伯,是自古以來就已被認定的。梅伯,是商朝的諸侯,也就是上古聖君商湯的子姓子孫,他在被紂王將身「殖醢」而慘死之後,等到周武王滅紂興周,就把他的孫子封為忠侯,其子孫並且開始「以王父字為氏」而姓了梅——這就是梅氏的來源。他們的歷史,至少也在3000年以上,可當「源遠流長」四個字而無愧。早期的梅氏,根據《姓氏考略》的記載,主要是活躍於現在的河南省汝南縣一帶,換言之,後來各地的梅姓人家,應該也是從這裡逐漸分支出去的。不過,《姓氏考略》也指出,在南北朝的五胡亂華時期以後,本來源自商湯的梅氏,已經不再是「僅此一家」,而增加了至少兩支新的血輪,那就是南蠻和北狄的先後改姓為梅。該書是這樣記載的:「南蠻有梅姓,見《魏志》,北狄奚酋長有梅姓,見《唐書》。」得姓於周朝初年的梅氏,到了西漢末年,便已逐漸從發源地的河南,逐漸播遷到了現在江西省九江一帶,當時十分有名氣的高士梅福,便是九江壽春人。宋、明之際,在歷史上揚名顯親的梅姓人士很多,在文壇上,他們固然大放光芒,像梅詢、梅堯臣等人,都是備受後世推崇的文人學者;在事功方面,曾經助岳飛討賊有功的梅成和,以及在明代靖難之變時盡忠維護惠文帝的大臣梅殷等,都是受人敬仰的人物。孟姓在唐代詩壇上光采奪目孟姓的來龍去脈,由於沾「亞聖」孟子的光,歷來的姓氏之書都有十分詳盡的記載,《通志氏族略》上指出:魯有孟孫氏,蓋桓公子慶父共仲之後,本為仲孫氏,諱殺君之罪,更為孟氏」;另外,《姓纂》也同樣指出:「魯公子慶父之後曰孟孫,因以為氏。」由此可見,我國的孟氏,既然發源於春秋的魯國公族,則追溯起來當然是周文王的後代了,因為,當初始封於魯國的周公旦,正是周文王之子呢!同時,孟姓是分自兩個字的複姓孟孫,則後世以孟為姓和以孟孫為姓的中國人,根本就誼屬兄弟,在家族血緣上並無分別。另外,根據漢代學者史游在所著《急就篇姓字注》的記載,春秋時的衛國也曾出現過一支來源不同的孟氏。史游是這樣說的:「衛靈公兄孟縶之後亦曰孟氏。」春秋時的衛國,是由周武王的少弟康叔所建,位置是在今黃河流域的河南和河北一帶。這一支孟氏,始祖既然是衛靈公之兄孟縶,子孫以「王父子為氏」當然也是衛國的公族,則推溯起來,其始祖也同樣是周文王。換言之,後世的孟氏雖然表面上看來有兩支,分別發源於山東和河南兩地,但是,魯國孟氏的始祖是周公,河南孟氏的始祖是康叔,而周公與康叔又全是周文王的兒子,所以在實質上並無不同,天下孟姓人士根本統統都是一家人。在我國歷史上,除了孟夫子,還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孟嘗君,是富於傳奇意味的「戰國四公子」之一,甚令後人景仰,不過,這位孟嘗君,姓田名文,孟嘗君只是他的封號而已,實際上跟孟姓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淵源,所以孟姓人士在細數家珍時不可掠美。在唐代光采奪目的詩壇上,孟姓人士更佔有極為重要的一席之地,孟郊和孟浩然,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目中,都可以說是大名鼎鼎,如雷貫耳。莫姓以地為氏 另說以官為氏《姓氏考略》對於莫氏的來源是這樣考證的:「以地為氏,顓頊造鄚城,後去邑為莫,見刑子顯三郡記,漢有富人莫氏,見遊俠傳。」顓頊帝所造的鄚城,根據後世的考證,位置是在今河北省任丘縣的北方。如此看來,長久以來莫氏雖然大多活躍於長江以南各地,但他們的發源地,卻是在中華民族所發源的黃河流域。不過,也有人認為莫氏是春秋時代楚國莫敖的後代,「以官為氏」而得姓。原來,當時楚國有一種叫作莫敖的官職,我們所熟悉的愛國詩人屈原,便世代擔任這種官。依照這項文獻。則莫氏是從屈氏一族分支出來的,算起來是楚國公族的後裔。同時,在春秋時代的群雄之中,楚國所在的位置偏南,勢力一直延伸到長江以南的江蘇、浙江等地。這一點,當然也給後世的莫氏的稱盛於南方,提供了很好的說明資料。莫氏,還可能有第三支來源,那就是《通志氏族略》所說的:「莫即幕省文,望出鉅鹿、江陵。」幕氏,根據《風俗通》的記載,是上古聖君虞舜之祖幕的後代,莫氏既然是幕氏省文而來,則跟後世源自虞舜的許多姓氏,自然都是誼屬兄弟了。虞舜這一支以莫為姓的子孫,據說後來主要繁衍於河北鉅鹿和湖北江陵一帶。從以上的敘述,可以知道莫姓人的組織情形比較複雜,至少有三個主要的來源。然而,到了南北朝的五胡亂華時期,又有好幾支來華定居的外族也改以莫為姓,一方面造成了莫氏的日益龐大,一方面卻使得千百年來的莫姓人,由於頭緒眾多而很不容易找到自己的真正來處。宋代,是莫氏一段極為輝煌的時期,尤其浙江吳興的莫家,更是人材輩出,世代顯達知名。吳興莫家的嶄露頭角,是開始於蘇東坡曾以《西河跳珠軒》一詩相贈的名上莫君陳。據說,莫君陳的學問很好,而「御家嚴整如官府」,所以出了許多好子弟,一個個光耀莫氏門庭。莫君陳共有莫砥、莫磻二子。莫磻在出任永嘉知縣時,是一位士民為立生祠的好官;莫磻的兒子莫伯,也是少有大志的著名學士,他的三個兒子,莫濟、莫汲、莫沖,更先後擢進士第,分別作了大官,被當時譽為「三英」。第四代的莫,成就更大,曾經在朝廷上做到直寶文閣學士及工部尚書的高官,發揚光大莫氏的門楣,使得莫氏長久以來,都是當地的名門望族。罕見的「母」姓每個人都有姓,這個姓是與生俱來跟隨父親而姓的,譬如某甲的父親姓張,他當然姓張,以後他的子孫也姓張,但是,誰是第一個姓張的人?他為什麼會姓張?究竟姓氏是從那裡來?在華人當中究竟有多少個姓?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上個月,中國科技代表團前來我國參加陳嘉庚獎頒獎禮,在團員名單中有一位母國光教授,這是一個罕見的姓氏,細心查閱中文電話簿也找不到姓「母」的用戶。在科技代表團參觀怡和軒俱樂部時,記者訪問了這位「物以稀為貴」的母國光教授,向他了解「母」姓的來源。這位來自天津南開大學的光學科學家母教授表示,他也不知道「母」姓的起源,不過,他知道「母」姓是源自山東省。他說:「在山東泰安有一個母家莊,這個村莊的居民多數姓母。」他相信他的祖先是從山東移居到遼寧的。母教授說,他在遼寧錦西出生,那裡有四、五百人姓母。「母」姓的的歷史很久,人數不多,分布的地區也不廣,大約在山東、北京和內蒙古有他的宗親,其他地方就很少了。他離開家鄉到外地讀書從未遇過姓「母」的宗親,出來做事以後也一直沒有機會遇到自己的宗親。目前,他的兒子在美國深造也沒有機會遇到母氏宗親。母國光教授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以及中國光學學會理事長。查閱了《百家姓詞典》,找不到「母」姓。再查閱《姓氏詞典》,這本詞典收錄了很多姓氏,總算找到了一些線索。原來「母」姓的歷史悠久,「母」姓是從複姓「胡母」而來,源於田姓,所謂「系出田氏」。春秋時代的齊宣王封他的弟弟在母仰(地名),賜姓「胡母」氏。他的後人分為3個姓,即胡母、胡仰和母。在《稀姓錄》中提到母姓的名人,唐有母照,宋有咸淳進士母夢牛,明有母德純。當代中國詩人兼散文作家母國政也是母氏家族的名人。在稀有的姓氏中除了胡母、胡仰和母三姓之外,還有母邱和母將,以及姆。根據最新的統計,中國人大約有8000多個姓氏,不過這8000多個姓氏的分布並不均勻,有的姓氏所屬的人口很多,有的姓氏所屬的人口較少,常見的姓氏不過是兩、三百個。華人的姓氏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從前「姓」也代表一個人的社會地位,譬如在漢朝,皇帝姓「劉」,於是姓「劉」的人也沾了一些光,社會地位比較高,又如姓「李」的人在唐朝,姓「趙」的人在宋朝,姓「朱」的人在明朝,他們都沾了王室的光彩。在中國的華中和華北,人們常說:「張、王、李、趙遍地劉」,在華南則說:「陳、林滿天下」,換言之,這7個姓氏的人數最多。根據1997年11月統計局的資料顯示,新加坡華族中以陳、林、李、黃為四大姓,接下來是王、吳、蔡、許、張。穆姓由「以王父字為氏」而來我國的穆姓,是商湯的後裔。這一點,有《姓纂》上的記載足資證明:「宋穆公之後支孫氏焉,漢楚元王友有穆生,或作繆,亦音穆,河南。」換言之,穆姓是由「以王父字為氏」而來,推溯起來後世的宋氏,實際上誼屬兄弟。實際上,我國的穆生人士,歷來雖不多見,但姓氏來源的頭緒卻不少,除了源自商湯的漢族後裔之外,還有南北朝時有北魏王朝中佔有重要地位的代族丘目陵氏,以及300年前滿清入主中原以後,許多滿洲旗人的改姓為穆。關於1500年前代族改姓為穆的情形,唐代的《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中記述得十分清楚:「代人,本姓丘目陵氏,代為部落大人,為北人八族之首,孝文遷洛陽改為穆氏。」所謂「北人八族之首」的代族,實際上就是北魏的前身,也屬於鮮卑族。唐代的肅宗時期,「楊、穆、許、李」被目為4個大的世家,其中穆家的光輝,是由當時的侍御史穆寧所創,而由他的4個兒子發揚光大。據傳,穆寧最成功的地方,是他家法,他嚴撰家令,訓諭諸子,結果4個兒子都德性和粹,每一個都在朝廷上出人頭地,分別高官為御史丞、監察御史等,顯見穆氏家法的成功。倪郳同出一源 宋後名人輩出倪,是由「人」字和「郳」字組成的,如果「倪」、「郳」這兩個字用以表示姓氏,意義卻是相通的,兩個姓氏根本就是同出一源。倪氏和郳氏的這段淵源,歷來的史書都記載得十分清楚。譬如,「姓纂」上記載說:「邾武公封次子於郳,是為小邾,後失國,子孫為郳氏,避仇改為倪,郳城在中海」;「姓氏考略」上則指出:「倪氏即郳氏、郳氏,避仇改為倪,望出千乘」;另外,「通志氏族略」上也有同樣的記載,指出「倪氏即郳氏也;省文作郳。郳良,六國時人,見呂氏春秋。」從這些記載可以清楚地看出,倪氏和郳氏,都是源出於郳氏,那麼,郳氏又是怎樣來的呢?關於郳氏的來源,歷來也已經有了十分詳盡的考證,原來,郳氏的上世是出於邾,是邾郟的後代,傳到夷父顏的時候,由於有功於周天子,就將其次子友別封為附庸,居於郳,屢次從齊桓公尊王攘夷,所以曾被周天子命為「小邾子」,榮耀一時。後來,郳國被楚國所滅,友的子孫就「以國為氏」,開始以郳為氏。傳了若干代,由於避仇,再改為倪,或省文為郳氏。這就是倪姓和郳姓的由來,也說明了這兩個姓氏在2500多年以前的同出一源。倪氏與郳氏,是出自春秋的郳氏,郳氏又分自當時邾國,而邾國則是周武王封給上古顓頊帝的後裔的,則推算起來,後世姓倪與姓郳的人,自然也是最光榮的黃帝子孫了。現在,在山東省的滕縣和嶧縣,同時都有叫作郳城的地方,根據考證,這兩處地方正是春秋時郳國的所在地,當然,也正是後世倪姓和郳姓人家的最初發源地。郳氏究竟是什麼時候才為了避仇而改姓為郳氏,然後再加上個「人」字變成為倪的?由於文獻缺詳,所以迄今仍無法確定。不過按照歷史上倪姓名人的出現年代看來,倪氏的得姓,至遲也應該在2000多年以前的漢代,因為,在當時就有過一位叫作倪寬(或作郳寬)的人在史書上出現。此稍後的南朝時期,又有一位江陰太守名為倪啟,由此當可推知郳氏的改姓為倪,大致是在漢代之際。到了燦爛輝煌的唐代,歷史雖久而得姓較遲的倪氏,開始出人頭地,曾經出過一位官拜尚書左丞的大臣倪若水,以治績的優異而名登史冊。到了宋代以後,倪姓的傑出人物就多了,僅僅有宋一代,就出了倪思、倪閃、倪文一、倪濤、倪祖常等青史傳名的人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