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天起,我再也不去健身房了
有一個地方,
或許你不怎麼去,
但你一定辦過卡。
·壹·
懲罰犯人的工具
魚龍混雜,氣味濃郁,蒸騰的熱氣,起伏的喘息,機器的轟鳴……這就是健身房,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不像是一個令人舒適的地方。
因為,健身房本來就是懲罰犯人用的啊!
從19世紀初開始,監獄對犯人們的懲罰就變成了苦役,用這樣的方式,既可以消磨犯人的意志,改化他們的思想,又可以一定程度的減輕監獄本身的勞動壓力,這個方法就被確定了下來。
為了讓犯人們秩序化生活,工程師William Cubitt 發明出了一種器械,喏,就是這樣。
?
我們放大仔細看,其實它有點像一個加長版的水車,葉片變成了腳踏板,讓犯人踩上去,然後輪子就會轉動,利用這個巨大的動力,就可以碾穀子,磨面……
怪不得跑步機的名字叫treadmill(踩磨坊)。
為禁止犯人交談,不少踏車還會裝上隔板,把犯人困在一個僅能容身的狹小空間里。
這部巨大懲罰器材的運作規則是:
1.24人同時踩踏,不能偷懶,不然會掉下去。
2.有扶手,卻是為了確保犯人始終踩在最費力的位置上。
3.從左到右依次輪休,全天候不得停頓。
試想一下,每天在跑步機上運動八個小時,每小時12分鐘以內的休息時間,枯燥的重複,不得溝通交流,還沒有個計公里數的顯示屏……這種精神上的煉獄,顯然比肉體更折磨人。
1824年,一位監獄管理員說到,「單調乏味緩緩地吞噬身體和心靈,這才是這項懲罰最可怕的地方。」
由於太過殘忍,每年都會有過勞死或者精神崩潰的犯人,所以在十九世紀末,這種踩踏車的刑罰就從監獄中消失了。
刑罰消失了,不代表這個器械也消失了。
Robert Bruce設計的第一台醫用電動跑步機
1913年,美國人Claude Lauraine Hagen就受到了這種機械的啟發,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跑步機!
到了20世紀60年代,這種發源自監獄懲罰器械的跑步機,已經悄然成為健身房和許多家庭的標準配備了。
1920年的跑步機
所以說論找虐,人類都是孜孜不倦的。
想起英劇《黑鏡》裡面的那個健身機制了嗎?請用你的動感單車裡程數換取你的生活必需品和發電。
誰又能說,這不是未來新的監獄模式呢?
《黑鏡》劇照
·貳·
健身房崛起,踩在全民的屍體上
為什麼我們會愛上這項「刑罰」一樣的運動?
最先愛上的當然不是我們,是歐洲人。
雖然同樣是被荷爾蒙支配的人類,但是中國人好像自古以來對荷爾蒙噴發的男子氣概就有不一樣的理解,相比起從希臘時代就瘋狂愛上肌肉男的歐洲人,我們好像一直都不是視覺動物。
米羅,《擲鐵餅者》
這種對肌肉和男性荷爾蒙的崇拜,由來已久,畢竟,「強」的最視覺化的解釋,大概就是一身腱子肉了。
歐洲這種對男性肌肉線條的崇拜,一直根植在他們的血液里,到20世紀60~70年代健身房和健身器材的普及,牽起了一場「肌肉文藝復興」。
健身,終於在這個時期成為了主流。
而這次主流的領軍人物,就是——阿諾德·施瓦辛格。
我們很難說清楚是健身普及成就了施瓦辛格,還是施瓦辛格成就了健身的普及,但我們必須承認,施瓦辛格塑造了一種「用肌肉給男性進行價值判斷」的方式。
有了肌肉,就是一個堅定,熱血,有擔當的男人,這是一種新的認知,新的符號。
我個人傾向於認為,是商業催生了這種價值觀,沒錯就是這麼陰謀論!畢竟肌肉的符號,帶動了原本不存在的整個產業鏈——健身業,營養業,各種選秀,雜誌業等等。
為了讓健身房裡的經濟更加騰達發展,和口紅產業緊緊抱住女權運動的大腿一樣(《女人的歷史,用口紅書寫》),健身業也緊緊抱住了男權主義的大腿,將男性荷爾蒙儘可能的渲染到最高!
怎麼能最大程度的滿足男權快感呢?當然是給他一個昭示主權和力量的形象標準,然後他自己就會去追逐了。
問了問身邊每天跑健身房的朋友,雖然口口聲聲也是為了更好的身材吧,但所有目的,其實就是「秀」。
如果沒能在健身房成功自拍,估計會讓今天的健身大打折扣。
所謂身材的「秀」,其實貫穿了整個歐洲歷史,一個健碩的,具有生理吸引力的身材本身,就是最值得崇拜的東西。
事實證明,健身產業抱大腿的行為非常成功,它利用人性的弱點,讓「肌肉壯漢都是在健身房誕生的」這樣的觀點在人群中擴散,即給了人們審美判斷的新標準,也給了人們明確的目標,還有在健身房裡那種「被迫攀比」下的約束快感。
可以說,健身產業的推廣人,是再成功不過的營銷高手了。
·叄·
我們為什麼喜歡受虐
與其說人們喜歡受虐,不如說人們喜歡有評判標準,目標明確的生活和被約束的快感。
我們一定無法想像沒有評判標準的世界是怎樣的混亂,我們也無法想像不曾被約束和沒有目標的生活是怎樣的頹唐。
懷孕還泡在健身房的姚晨
在我還沒去過健身房的時候,曾很天真的問過朋友,為什麼一定要去健身房健身呢?在家不可以鍛煉嗎?去操場不可以鍛煉嗎?街道上不可以跑步嗎?
一旦問出,一定會被有理有據的說一大堆,諸如「那你可以自學為什麼還要去自習室?」「你可以在家做點心為什麼要去烘焙坊?」……舉各種例子反問了一通。
雖然我們都心知肚明,答案當然是,「你不在健身房也可以鍛煉」,只是我們對自己的專業性和自律性不信任,所以好像還是要去健身房在可以鍛煉的更「科學」。
自律,專業,兩個詞,道出了我們所有的痛點。
健身房那些培訓幾個月就上崗的「私教」究竟專業不專業我不知道,但是這種「健身房才最好」的觀念,一定是健身媒體傳播給你的!
而且為了滿足人們自古以來的抖M(非常受虐)體質,健身房還沿用了它最早監獄雛形的那個形制——人挨著人,同樣的器械,同樣的動作。
雖然你的背後沒有監工,但健身房知道,人們總會用各種各樣諸如「自律」,「肌肉好看」,「減肥」的借口,把自己監禁。
阿米爾汗在健身房揮汗如雨
那些說著「流汗的感覺讓我很爽」的兄弟們,流汗的確會讓你們爽快,但從哪一天開始,健身房變成了這句話唯一的背景板呢?
·肆·
逃離健身房
用「攀比」「炫耀」「幫你自律」「更加專業」幾個策略牢牢把人拴住的健身房,其實一直是受到質疑的。
就像我們之前說的,整個健身事業,都是一個完全利益驅動的閉環行業,你的健身教練對你的熱情專註,網路上鋪天蓋地「不去健身房你就會胖死」的宣言,朋友圈裡專門跑到健身房晒圖的價值觀……其實全是利益驅動下的產物。
或許這裡最初的確是一個讓你更便捷鍛煉身體的場所,對於腳步匆匆的上班族,跟著大部隊在健身房按部就班的訓練不失為一個最可行的方法,但這些的前提,都是我們沒有被「健身房亞文化」所異化!
每天凹造型在健身房拍照的美少女們,其實都是不鍛煉噠~
那些專門去「約炮」的荷爾蒙男女;換個新運動服專門過來各種自拍的美少女和肌肉男;那些女學員勾搭私教,私教勾搭女學員的睡來睡去的旖旎故事;攀比練的輕重,攀比練的部位,各種虛榮心暴漲的健身環境……
健身房這些「亞文化」,所輻射的已經不單單是健身房本身了,現在,幾乎全民都有一種健身攀比的趨勢,讓人不能苟同。
和我們關係最為密切的,大概就是每天的微信步數:臨睡前不多走個十幾圈把排名弄到一位就無法入睡,已經是人們心中的常態了……
請問七萬步您到底是怎麼做到的,綁在什麼上面晃出來的?快說出來讓大家學習一下!
健身領域,儼然成為了一個新的江湖,沉迷於健身房的人,每天樂此不疲的進行沒有意義的炫耀,飽受健身房亞文化荼毒,已經是一種病態的存在了。
如果健身圈沒有演變成現在這樣烏煙瘴氣,或許很多人也不會那麼急於擺脫健身房。
晨跑,夜跑,自重訓練,街頭健身……越來越多遠離健身房的健身方式層出不窮。
你自己難道不應該才是最了解自己肌肉,心肺的感受的人嗎?
自己訓練自己,在精神上難道不是比逼迫自己去健身房更自律更獨立嗎?
所以,離開健身房吧,再別回頭。
-END-
【 好物推薦 】
推薦閱讀:
※為什麼私教讓我不要再跑步了?
※走出健身房 八大戶外健身習慣盤點
※會彈鋼琴的肌肉男能有多撩?
※胸肌下沿(下端)外側怎麼訓練?
※為什麼健身房內沒人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