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生剋論玄學批判?(轉載)

「五行」一詞,最早見於《尚書·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甘誓為夏朝遺文,五行是黃帝所建之五官制度,黃帝之五行,設五官分治東西南北中。夏啟為討伐有扈氏,聯合其餘三正,而責之「怠棄三正」,從此開創討伐先例。殷代甲骨文卜辭中,就巳經有了東、南、西、北、中五方的概念。東南西北,對應了春夏秋冬。中這個字是聖人南面的參照點。中國為啥叫中國,中字的意義很重大。話說沒有中,哪來的東南西北?東西南北既然相對應春夏秋冬而言,那麼「中」意味著啥?《易·說卦》:「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素問-陰陽離合論》岐伯曰: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沖。太沖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陽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名曰陰中之陽。南面而立於中,才有前後左右。清華簡多處出現中字,中這個字,很有意思。春夏秋冬是四季之氣,中是沖和之氣。這是時序,還有空間方位,時空一體。這是個參照系的問題。土,不專主一時,在內經有這一條,散於四季其實是四季的根。這裡的中,有貫通之意。因此文化裡面,五行出現了幾個參照點。一個是「四象五行皆藉土」,另一個是「九宮八卦不離壬」。一個土,一個是水。還有一個,是震木。可以肯定的是,其中一種五行來源於四象,四象源於陰陽,符合從一開始的演繹。但另一種五行卻是橫空出世的五星循環生克論。所以五行的最大問題是兩套理論的衝突,在內經也很明顯,一直爭論到現在。土樞四象的五行,木火皆升,金水皆降,升降相因,互為推動,其根本是陰陽。這個圓轉推動模擬南面以後自然晝夜寒暑四季方向成了左升右降,其樞紐是土,也就是軸,這是一氣周流的學說,簡單叫做土樞四象的五行論。五季的分法,受了五行家五行決定論的影響。五季是五行決定論的產物。用陰陽為本來解釋五行,之間的盛衰和生化關係。所謂金旺則木衰,木旺則金衰,火旺則水衰,水旺則火衰,土居中,隨陰陽旺衰而呈現燥濕狀態。其中根本的含義,就是陰陽相對的盛衰虛實。於是,循環生克就成了大問題。陰陽要「沖和」才能平衡,這就叫「沖氣以為和」。現在念白了,就叫中氣了。守中之道,體現在人事上,也是一樣,修養上,叫「中庸之道」。在陰陽法則的數理模型上,也注重「中數」,那就是「五」。因此,五行理論,是最重要的守中理論。五星生克論講,「木-火-土-金-水」按這樣的順序相生,按「木-土-水-火-金」的順序相剋。這樣的話,太極中土,就失去了守中之道,沒有了中樞運轉,不符合陰陽學說的根本法則。中土能生四象和萬物,而在五星生克當中,則只能去生「金」了。所以,很明顯生克論和土樞論是不可調和的。最後導致方法論的分歧。從實用主義主義出發,五行決定論發展出了命理、五運六氣、子午流注等的方法。歸結到最後,其實就是參照系的問題。也即是起點,不講起點在哪裡,爭論沒意義。鄒衍的五行相勝說,是有特殊的政治背景的。齊湣王后期,謀臣紛紛離開齊國,鄒衍也在此時離齊仕燕昭王。燕昭王欲報齊仇,採納蘇秦提出「秦為西帝、趙為中帝、燕為北帝」的戰略計劃。於是鄒衍一改在齊國所用的五行相生說,而以五行相勝說為「燕為北帝」製造輿論,其目的是要論證燕為水德。因為燕位處北方,水德將要代火德為帝。 鄒衍說:「五德之次,從所不勝,故虞土、夏木、殷金、周火。」這是用陰陽五行說來解釋社會發展的規律。他所謂五德,是指土、木、金、水、火五種德,按照五行相勝與朝代的盛衰更替相符合,即每一個朝代都有五德中的一種與之相配合,由這種德支配著這個朝代的命運。這種謬論認為,歷史的發展是按五行相勝說順序,一代一代循環往複。為了政治圖謀,創立了五星生克論。他把歷史變化的原因強行說成是「五行循環相勝」,並且被後人發展。《墨子》說:「五行毋常勝」,意思是,五行相剋論,並沒有什麼鄒衍所說的那種規律。其實,很明顯的反例,就是反侮。本來是克制對方,卻被對方給侮了,這就說明這個生克論可以隨意解釋。木旺侮金聽說過吧,木頭把斧頭給廢了。算命常用的。董仲舒和王充,都是反對這個生克學說的。董仲舒認為「土者,天之股肱也,其德茂美,不可名以一時之事,故五行而四時者,土兼之也。金、木、水、火,雖各職,不因土,方不立……土則五行之主也,五行之主,土氣也。」王充認為,陰陽五行,「同氣相成,殊氣相革」。同氣,指的是同屬性,殊氣,指的是對立屬性。就是說,同為陽氣,彼此相生相成,如果陰陽不同之氣相遇,就會產生對立和變革。從「殊氣相革」出發,王充駁斥讖緯神學所謂的「五行之氣,更相賊害」的神秘圖式。王充認為「萬物相剋賊」是自然界的普遍規律,體現在生物界就是弱肉強食、優勝劣敗的生存競爭,沒有神秘的成份。因此不要把「天道」與「人道」混為一談。「天道自然無為」,而「人道有為」。王充對鄒衍最具代表性的評價就是「此言詭異,聞者驚駭」。上面二位哲學家對五行理論的認識,都是基於陰陽之理,否定和駁斥五行循環生克論。鄒衍之前,就有五行理論,孔子也論過五行。《二三子》中「必尊天而敬眾,理順五行……甘露時雨聚降,風苦雨不至」,「故《易》又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生辰盡稱也,故為之以陰陽,又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盡稱也,故律之以柔剛」等,這類孔子談天道陰陽和理順五行的話語,於今本傳文中皆見不到了。《要》篇「子貢曰:『夫子亦信亓筮乎?』」及「子曰:『吾百占而七十當,唯周梁山之占也,亦必從亓多者而已矣!』」這段是被刪掉了的。孔夫子占卜準確率70%。帛書周易的內容考據,說明孔子之時就有五行和易學結合。向孔子問《易》之人計有:《繆和》篇中的繆和、吳孟(又稱「吳子」,可見當時是一個有影響的人)、呂昌、庄旦、張射等及《昭力》篇中的昭力,還有孔子特別提及的周梁山。由這些人所探究的《易》學問題來看,其水平還是相當高的。但所有這些人在《史記》《漢書》等所列自孔子至田何的傳《易》者名單中皆不見之。所列漢代各家《易》中亦皆不見其名。更像子貢這樣孔子重量級大弟子,在帛本《要》篇以大量篇幅記錄了他與孔子多次討論《易》中的重要問題。為什麼《古雜》《雜災異》可入《易經》之列,位居《藝文志》之首,而作為孔子重要弟子的子貢,其《子贛雜子候歲》卻被放入地位大大下降了的「雜占」類呢?此顯然是當時一派得勢而另一派失勢的結果。六經皆史,誠非虛言《漢書·儒林傳》談及西漢《易》學所本時,曰:「要言《易》者本之田何。」而《史記·儒林傳》竟稱:「要言《易》者本於楊何之家。」《史記》於此竟將楊何置於其師祖田何之上,而捧成漢《易》之本,此足證《史記》所云諸資料當為楊何或楊何一派提供也。那麼,《漢書》為何以「詐言」「自言」「托之」諸辭,力求擺脫田何諸弟子與「陰陽災變書」的關係。據此推斷,當時今義派得勢後,古義派只能流落民間,此種變遷,司馬遷猶知之,故他於《史記·日者列傳》中記錄了司馬季主與諸弟子「辯天地之道,日月之運,陰陽吉凶之本」,「今夫卜者,必法天地,象四時,順於仁義」等,司馬季主所云此旨,於帛《易》傳文中多見之,故司馬遷引用賈誼的話:「吾聞古之聖人,不居朝廷,必在卜醫之中。」

看來,在賈誼時代,《易》已一派進入官場,另一派融入民間了。而這官方和明間學派的差異,就在於五行的運用,是很明顯的,連孔子批評五行的言論都刪掉。

《漢書·律曆志》曰:「以陰陽言之,大陰者,北方。北,伏也,陽氣伏於下,於時為冬······水潤下。大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為夏······火炎上。少陰者,西方。西,遷也,陰氣遷落物,於時為秋······金從革。少陽者,東方。東,動也,陽氣動物,於時為春······木曲直。中央者,陰陽之內,四方之中,經緯通達,乃能端直,於時為四季。土稼嗇蕃息。陰陽之義,四方、四時之體,五常、五行之象。厥法有品,各順其方而應其行。」 《素問太陰陽明論》:「帝曰:脾不主時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脾臟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也。」這就明顯和五行五星生克論是衝突的。如果說土生萬物而法天地,就根本沒土星什麼事。如果講土星左右土運,則地球本身將何置?所以,這個問題,不僅是理論的問題,也是歷史文化的大問題。從上文可見,自孔子對五行的評論被刪的官學背景,就為五行循環生克論開出了路子。到了東漢鄭玄,構建十二辟卦與納甲納支的合用,更是掀起了易學新一輪的高潮。至唐朝王冰在《內經》中補入「七篇大論」以降,直至宋代,五運六氣大興,其後金元之間出現子午流注理論,有其一貫的脈絡和歷史背景。《內經·素問》的《天元紀大論》、《五運行大論》、《六微旨大論》、《氣交變大論》、《五常政大論》、《六元正紀大論》、《至真要大論》等7篇,是王冰補入並有注釋。東漢鄭玄將十二爻、十二辰、十二律與二十八宿相配推出了象數易學的「爻辰說」,這個學說可以兼容五行和六氣兩種預測法。在「七篇大論」中又以干支的配合與醫學知識相結合,就形成了五運六氣學說。在唐代被王冰納入《內經》,今學者多數認為成書於東漢晚期。五運六氣對醫學的預測,基於把五行發展為五運。五運六氣產生的思維方式具有與漢代象數易學思維方式同樣的特點。從音韻學方面、運氣推算方式,《七篇大論》的成書年代在東漢至王冰之前,不早於鄭玄。可以認為,七篇大論是鄭玄本人或其門人後學所作。這不由得讓人聯想起宋代易理象數大行於邵康節,之後而有五運六氣之大行其道,子午流注之《流注指微賦》《標幽賦》之類子午流注納甲與納支,納甲出自何若愚,納支出自竇漢卿、及門王國瑞等。運氣學說的興盛  以「運氣七篇」(指王冰次注本《黃帝內經素問》中卷十九至二十二中的七篇論述運氣學說的專著)為標誌的五運六氣學說,雖然形成的時代較早,但在唐代以前它卻是罕為人知的,幾乎沒有什麼實際影響。直到唐·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王冰將「運氣七篇」補入《素問》之中並加以註解闡發以後,運氣學說才為世人所知,並逐漸受到重視。唐代後期又陸續出現了幾部運氣學說專著和專篇,如《素問六氣玄珠密語》、《天元玉冊》、《昭明隱旨》和《元和紀用經·六氣用藥增損法》等,其中除《昭明隱旨》已佚失外,其餘三部書尚存,這幾部書舊題為王冰撰,但據其內容考證可知,均為唐代後期人士偽托王冰之名而作。  宋仁宗嘉祐至宋英宗治平年間(1057~1067),由「校正醫書局」將王冰重新編次的含有「運氣七篇」的二十四卷本《黃帝內經素問》選作範本,加以校正並頒行全國。「運氣七篇」在王冰次注本《黃帝內經素問》中佔有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它被作為醫學經典——《素問》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官方頒行全國,這無疑大大提高了它在醫學領域中的地位,擴大了運氣學說在醫界的影響。因此,北宋的醫學校——太醫局以及地方醫學校也將王冰次注本《素問》作為教科書,並將「運氣」列為基本教試課程之一。

北宋末年,運氣學說由於受到宋徽宗趙佶的大力提倡和推廣而進入鼎盛階段,《聖齊經》與《聖濟總錄》將運氣學說置於突出地位。這一措施不僅在全國醫界、而且在全民範圍內推廣普及運氣學說知識,運氣學說的影響和應用至此也達到空前的興盛時期。----《中國醫學通史》崇寧二年(1103)微宗詔令另在國子監設立「醫學」,吸收儒生學醫,造就有文化素養的醫學人才,以改變醫學的社會地位,醫學教育恢復「三舍升試法」。由於徽宗的倡導,當時五運六氣之說盛行。運氣也成為學習重點之一,列為各科必試科目。為啥唐代以前罕為人知?為啥宋代大行其道?歷史告訴我們,五行理論的歪曲才是其核心問題。很明顯,孔子以後,五行生剋論成了官學,才有鄭玄的發明,及其後的運氣學說和子午流注,這個脈絡是很清楚的。幾經浮沉,到了如今,五行理論必須正本清源,剔除糟粕,還原文化、醫學的本來面目。參考引文出處:《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考》來源:百度百科 十翼 條目附錄。《五行生剋論是中醫自亡的罪魁禍首》作者: 劉志傑《甘誓中的五行與三正新解》作者: 逯 宏《中國醫學通史》作 者:傅維康 等 2000年版《子午流注批判》作者:憶忘(一二一二一)《十二辟卦與運氣及流注》作者:憶忘

推薦閱讀:

[轉載]論五行的土
[轉載]三垣二十八宿(三)
山東最新行政區劃(省管縣)轉載
女士短袖開衫(轉載)
小心離婚男人---轉載...不代表本人意見

TAG:玄學 | 轉載 | 批判 | 五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