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否定進化論?有沒有一般人聽得懂,並且稍微科學點的說法?
(更多文章請關注公眾號:科學有趣味)
進化論這三個字本來就是錯的。。。
按照它的理論體系來看,其實漢語翻譯成「進化論」是誤導了我們中國人,更好的翻譯應該是「演化論」!
「進化論」和「演化論」,別看這一字之差,意思還真的是天差地別,正是因為這一字之差,中國人對「演化論」的諸多誤解也自然而然的體現了出來。
(更多文章請關注公眾號:科學有趣味)
好了,下面為了更符合我們中國人平時一貫的叫法,這篇文章我還是準備用「進化論」來代替更符合英語原意的「演化論」。
早在古希臘時期亞里士多德就提出過「進化論」的雛形。
而同時期的阿那克西曼德也提出過原始的水生生物經過蛻變(類似昆蟲幼蟲的蛻皮)而變為陸地生物,他推測人是從魚演化而來的,這可能是他從觀察人的胚胎和幼魚有某種相似性而得出的結論。
有很多人提出過早期進化論,而我們現在所說的「進化論」,當然就是達爾文這個集大成者提出來的理論。
前面說了,「進化論」理論體系很龐大,今天我們就挑一小點,來說說那些年被誤解的「進化論」。
「適者生存」就是說最強的才能生存?
(更多文章請關注公眾號:科學有趣味)
對「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個童叟皆知、且對中國近代的發展進程有重大影響的思想出自清末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嚴復翻譯的《天演論》,而《天演論》則是達爾文進化論的傑出代表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的著作。
(更多文章請關注公眾號:科學有趣味)
嚴復先生對它的引入,開啟了中國民智,喚醒了民族自強,有它積極的意義——西方列強稱霸世界強調適者生存,僅憑著厚德載物的修養難以避免被弱肉強食,中國人需要奮起抗爭,在競爭中重新崛起。
連當時的北大校長鬍洪騂都深受其影響,因為深愛這八個字中的「適」字,特地將名字改為了胡適。
胡適原名胡洪騂,後改名適,字適之
但是現代中國社會,卻把這一概念濫用到了極致,以至於達到了一切在於競爭,唯有最強者才能擁有一切,並且不惜為了一己之利而不擇手段的地步。
姑且不說這種社會達爾文思想本身就是片面的,即使自然界中的生物進化也並不是簡單的如此惡性競爭。
更何況!達爾文從來沒有說過「適者生存」(survival of the fittest)這句話!
關於「適者生存」的理論,他的原話是「血統的改變」(descent with modification)、「改變過程」(processof modification)或是「物種改變的原理」(doctrine of the modification of species)等詞。
那麼,他是怎麼通過事實推論出後來被稱為「適者生存」的理論的呢?
(更多文章請關注公眾號:科學有趣味)
事實1:一個物種的種群數量傾向於保持穩定。2:生物會產下許多後代,而這些後代不可能都存活。3:資源是有限的。4:在一個種群中,個體之間是有差異的。5:許多差異是可遺傳的。
推論1:並不是所有後代都能活到繁衍的歲數。2:不同個體生存和繁衍的可能性不同。3:隨著時間推移,某些個體的特徵讓它們可以留下更多後代,從而塑造整個種群。
(更多文章請關注公眾號:科學有趣味)
達爾文從來沒有說演化是一場軍備戰、只有最強的個體才能勝出;他更沒有說過演化是一種進步,下一代會比上一代強。「適者生存」是後人對「血統的改變」的改寫,而它的意義則被許多人誤解了。
在自然選擇學說中,適者指的是那些能夠成功繁衍,並能保證後代生存的個體,而和力量強、速度快、頭腦聰明沒有關係。
(更多文章請關注公眾號:科學有趣味)
是不是生物隨著時間的發展,就會進化成更好的物種?
這個誤解就和「進化論」的翻譯有關了,其實「進化論」的主要觀點是「自然選擇」,也就是生物被自然選擇,生物的出現其實是隨機的,生物在自然界會毫無目的的發生各種性狀的變異。
換句話說,在某種確定的環境中,一種動物有可能呈現出適應壞境的優勢,也同樣會有一些動物呈現出更加不適應環境的劣勢出來。
演化的本來面貌就是毫無方向的亂撞,說不清開始,也沒有終點。
(更多文章請關注公眾號:科學有趣味)
在幾百萬年前,猿猴中的一支發生了基因突變,身體中的基因MYH16發生了變異,導致這一支的下頜骨變小了,下頜的肌肉也開始漸漸萎縮,導致吃東西變得咀嚼無力。
在自然環境中,這樣的變異絕對屬於退化物種一類,要知道在殘酷的生存環境中,肌肉越發達才更加擁有生存的能力,咬合力的下降無疑是降低了它們的生存技能。
而正是這一支變異猿猴的後代發展出了直立人,最後變成了我們。
(更多文章請關注公眾號:科學有趣味)
雖然頜骨變小、肌肉萎縮在客觀上為顱骨的生長騰出了更大的空間,讓這一支腦力活動頻繁,智力開始變得發達,產生了合作機制,甚至發展出了語言,從而彌補了生存的劣勢,但是這些新的功能,都是在僥倖活下來的前提下,經歷了幾百多萬年大自然的篩選最終剩餘下來的。
在這支猿猴演化的最初,基因的突變不是讓個體變強了,反而是變的更弱了,至於哪個更加適合生存,那是自然的權力。
可笑的是生存技能變強的大猩猩和各類猴子的祖先,如今變成了保護動物。
(更多文章請關注公眾號:科學有趣味)
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自然選擇經典案例:
葡萄牙馬德拉島上有550種甲蟲,其中200多種翅膀很不發達,不能飛行。
這些甲蟲在大風來的時候會躲藏起來,等到風和日麗才出來。由於翅膀退化不能飛行,因此不會被風吹到海里而得以生存下來。
這就是自然選擇的作用,反之,那些最喜歡飛翔的甲蟲,就不免被風吹到海里以致遭到毀滅。
雖然在馬德拉島上還有300多種甲蟲是有翅膀的,但是它們的種群數量遠遠低於翅膀不發達的甲蟲,甚至有幾十種可以飛的甲蟲有滅絕的危險。
(更多文章請關注公眾號:科學有趣味)
不是很多物種兩個演化階段之間不存在過渡化石?
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基本上如今學術界所討論的演化階段的中間化石並沒有給出一個合適的定義。
比如同一個物種的不同演化階段的化石1和化石N,當考古學家終於找到了這兩者間的中間化石2,又會有人說,那麼我們並沒找到化石2和化石N的中間化石,當找到了化石3,人們又會要求化石4、化石5的存在,以此類推永無止境!
這就形成了一種很多人說的所謂中間化石不存在的詭辯循環。
儘管化石記錄仍然有殘缺,但是自《物種起源》出版之後,不管是陸生動物到早期鯨魚還是猿類到人類等等,古生物學家們已經找到了各種物種數以千計的中間化石。
(更多文章請關注公眾號:科學有趣味)
演化讓生命更適應環境?
我們從小就不停地被灌輸:動物是如何適應它們的環境。
不過,這與真相相差甚遠。演化不會將任何事物設計得很完美。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熊貓的拇指」。大熊貓的爪子除了五趾外還有一個「拇指」。這個「拇指」由腕骨特化形成,叫「橈側腕骨」,熊貓就是靠這段骨頭握住竹枝進食的。
1978年,美國生物學家古爾德在關於這點上還專門寫過一篇文章:熊貓真正的拇指和手掌長在一起了,於是它們只好把一段腕骨演化成拇指的樣子,腕骨顯然不如拇指好用。
(更多文章請關注公眾號:科學有趣味)
大熊貓面臨的問題還不止這麼簡單。
熊貓長有食肉動物的典型特徵「裂齒」,明擺著是肉食動物。
大約800萬年前,熊貓的祖先祿豐始熊貓是一種雜食性動物。到200萬年前,由於受到競爭者的挑戰,它們就放棄了肉食。
小種大熊貓的化石顯示,它們已經開始大量食草。大約生活在100萬年前的巴氏大熊貓已經幾乎完全素食。即使這樣,大熊貓的牙齒依然是為食肉準備的,而且它們腸子太短,不適合吃草。
一句話,熊貓這種動物簡直是越演化越不適應周遭的環境了。
(更多文章請關注公眾號:科學有趣味)
事實證明,演化只起到改造的作用,而不會完全創造更好的。
如果說大自然以完美作為標準,原本可以有更多的完美物種。鯊魚沒有魚鰾,不能像硬骨魚類那樣很方便地調整浮力,只能靠游泳,或者憋氣來控制自己在水中的位置。
又比如哺乳動物的呼吸系統並不完美,它們吸氣呼氣共用一個出口,遠不如鳥類的呼吸系統好——鳥類的呼吸系統是單方向的,效率比哺乳動物高多了。
因此演化是無法做到先見之明的,演化過程中也必然伴隨著有瑕疵的設計。
更多文章請關注公眾號:科學有趣味
推薦閱讀:
※卡丹轉盤揭露開普勒橢圓自我否定了四百年
※如何理解黑格爾的「反思」(Reflexion)概念?
※汪亭友:警惕否定列寧及列寧主義思潮
※泡學之否定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