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寺院建築

佛教寺院殿堂建築布局及所供佛(菩薩)概況作者:不詳文章來源:不詳點擊數:4932更新時間:2009-4-12佛教寺院殿堂建築布局及所供佛(菩薩)概況寺院是佛教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是佛教徒頂禮膜拜的地方,也是旅遊者登山遊覽、休閑的最好去處。中國最早的寺院,不少是官方或達官貴族將官署和私宅改建而成,「以前廳為佛殿,以後室為講堂」。南北朝時,開始建造「塔院」和「石窟寺」。塔院是以塔為中心,四周建廊、殿等建築的寺院形式。石窟寺是以石窟為中心,在石窟內雕塑佛、菩薩像等,在石窟左右兩壁開鑿僧房或在石窟前修建殿堂的窟寺一體的寺院形式。隋唐時代,供奉佛、菩薩的殿堂成為寺院的主體建築,塔已退居次要地位,有的寺院則在寺的一側造塔。宋朝以後,多數寺院已不再修建塔了。宋代,漢傳佛教寺院殿堂建築平面布局逐漸模式化,形成了「伽藍七堂制」。即:佛寺通常坐北朝南,沿山門南北中軸線,保持一定合理的距離,修建若干殿堂。主要殿堂在中軸線上大致按以下順序修建:山門——山門殿——彌勒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本寺主供佛菩薩殿——法堂——藏經樓(閣)。此外,在中軸線東西兩側還有對稱建造的體形較小的配殿和附屬設施,通常有鐘樓(東面)、鼓樓(西面)、伽藍殿(東面)、祖師殿(西面),以及客堂、禪堂、齋堂、寢堂、浴堂、寮堂、西凈(廁所)、放生池等。以上是常見的寺院建築模式,因地理環境、地形等原因和宗派的不同,有些寺院的建築模式也有所變化,形成了佛教寺院豐富多彩的建築形式。一、山門和山門殿山門是進山進寺的大門。最早佛教寺院多在山林中修建,故有此稱。通常是一座有三個洞門的牌樓式建築,中間一個大洞門,左右各一個稍小些的洞門。它象徵佛教的「三解脫門」(即空門、天相門、天作門),故也稱三門。佛寺的山門即便只有一門,也呼之三門。山門是僧俗的分界。山門後建有山門殿。通常是一座信道式的長方形小建築物。在殿的左右兩側各塑造一尊密跡金剛,造型為手執金剛杵的力士。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初,依據佛經的記載只有一個密跡金剛力士,到了隋唐時期,為了迎合中國講求對稱美的習俗而湊成兩位。左尊是怒顏張口,右尊是忿然閉唇。明代以後,山門殿中的力士由《封神演義》中的「哼」(鄭倫)、「哈」(陳奇)二將的形象所代替,逐步漢化。二、彌勒殿(天王殿)山門殿後是一座長方形的彌勒殿。殿中供奉彌勒,故稱彌勒殿。殿的東西兩側分列四大天王,故也稱天王殿。彌勒背面隔板後塑韋馱像,與之背靠背。彌勒殿前大多置放一對石獅子(左雄右雌)守衛寺門。石獅外側有一對石燈柱,底座為須彌山座,上面是透光的石燈。有些受地形限制或規模較小的寺廟,往往沒有山門和山門殿,而用彌勒殿的三扇大門代表該寺的三門,所以彌勒殿也有「三門」、「山門」之稱謂。(一)彌勒佛彌勒佛也稱彌勒菩薩或大肚羅漢。彌勒是姓,是梵文的音譯,意思是「慈悲」;他名叫「阿逸多」,意思是「無能勝」。他出生於南印度貴族,後來出家成為佛的弟子,卻先於佛祖圓寂。佛祖曾預言彌勒4000年(人間56億7000萬年)後繼承釋迦而降世成佛,號稱豎三世佛中的未來佛。中國佛教寺院的彌勒大多並非彌勒佛的本像。中國佛教寺院的彌勒大多是喜笑顏開、袒胸露腹的大肚羅漢形象。這是源於五代梁朝時浙江奉化的布袋和尚形象。布袋和尚法名契此,身材矮胖,笑口常開,常背一個布袋化緣,點化世人,預測人間吉凶禍福。人們認為他是彌勒佛轉世,開始按照他的形象塑造彌勒佛像,供奉於天王殿。(二)四大天王四大天王也稱四大天將或四大金剛。他們是:1、東方持國天王,名叫多羅吒,守護東方。白面,穿白色鎧甲,手執的法器是碧玉琵琶。「持國」的意思是慈悲為懷和扶持國土,手執琵琶是表示用音樂感化眾生,也表示「調」音。2、南方增長天王,名叫毗琉璃,守護南方。青面,穿青色鎧甲,手執的法器是青光寶劍。「增長」的意思是令眾生增長善根,手執寶劍是為保護佛法,也代表挾「風」。3、西方廣目天王,名叫毗留博叉,守護西方。紅面,穿紅色甲胄,手上纏繞一條龍或一條蛇。「廣目」的意思是用「凈天眼」觀察世界,代表「順」。手纏龍(或蛇)意思是群龍之首,龍蛇也可喻為繩索,對不信佛者將用繩索捆來皈依佛祖。4、北方多聞天王,名叫毗沙門,守護北方。綠面,穿綠色甲胄,右手持寶幡(混元寶傘),左手握銀鼠。「多聞」的意思是指其福德之名聞於四方,寶傘、銀鼠,代表下了「雨」和制服妖魔,保護豐收。佛教認為,四大天王是護法神、守護神,他們擔負著護佛、護法、護僧、護國、護眾生的職責。老百姓則認為,四大天王表示「風、調、雨、順」,保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消災滅禍,眾生平安。四大天王源於印度佛教。隋唐時,漢地佛教將多聞天王形象中國化,雕塑成《封神演義》中的托塔天王李靖,手托玲瓏寶塔,象徵收服一切妖魔。(三)韋馱菩薩彌勒背面隔板後的面朝大雄寶殿的是護法天尊韋馱。他戴盔穿甲,手持降魔金剛杵,巡視東、南、西三洲,面對佛祖。傳說佛祖賦予他保護佛寺院和「佛、法、僧」三寶安全的任務,成為寺院守護神。三、大雄寶殿天王殿後面是大雄寶殿,又叫主殿、正殿。大雄寶殿通常是寺院中最高大的建築,為重檐歇山式。寺廟的主要佛事活動一般都在這裡進行。該殿的主尊是佛祖釋迦牟尼,古印度佛教信徒尊稱釋迦為大雄,意即英勇無畏,法力無邊,能降服群魔,因此,稱該殿為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內供奉的雕塑像可歸納為三大類。一是大殿正中供奉主尊佛像;二是東西兩側配置十八羅漢或二十諸天或十二圓覺像;三是主尊像背面是大型海島觀音群像或三大士(文殊、普賢、觀音)塑像。(一)主尊塑像大殿正中的蓮花座(或須彌座)上供奉主尊佛像。主尊佛像類型多樣,有設一尊、三尊、五尊、七尊幾種情況。1、塑一座主尊佛像:通常是佛祖釋迦牟尼。有坐式、立式、卧式三種造型。卧像一般指釋迦牟尼涅盤時的形象,故又稱涅盤像。寺廟中一般不供奉卧像。2、塑三座主尊佛像,有四種類型:(1)橫三世佛像:正中是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左尊是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尊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2)豎三世佛像:正中是「現在世」釋迦牟尼佛,左尊是「過去世」燃燈佛,右尊是「來世佛」彌勒佛。(3)三身佛像:表示釋迦牟尼的三種化身,正中是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左尊是報身佛盧舍那佛,右尊是應身佛(化身佛)釋迦牟尼佛。(4)其他類型:在部分凈土宗寺院中設釋迦牟尼佛(中)、阿彌陀佛(左)、彌勒佛(右)或釋迦牟尼佛(中)、藥師佛(左)、彌勒佛(右)。3、塑五座主尊佛像:此屬於佛教密宗供奉的佛。正中是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又稱大日如來),左第一位是南方歡喜世界的寶生佛(或叫寶相佛,表示德福),左第二位是東方妙喜世界的阿閃chù佛(表示覺悟),右第一位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表示智能),右第二位是北方蓮華世界的不空成就佛(表示事業)。4、塑七座主尊佛像:僅見於遼、金時期的寺廟。在主尊佛像兩側常配塑有二位脅侍(意為助理、助手)。釋迦佛兩側常設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稱「華嚴三聖」。藥師佛兩側常設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稱「藥師三聖」。(二)大雄寶殿東西兩側配置的塑像大殿東西兩側配置的塑像通常有十八羅漢或二十諸天(古印度神話中的神祗qí)或十二圓覺像三種類型。1、十八羅漢:大殿東西兩側各九尊,具體是:(1)舉缽羅漢,名迦諾迦跋厘隋閣,原是托缽化緣的和尚。(2)伏虎羅漢,名賓頭盧尊者,曾降服老虎。(3)喜慶羅漢,名迦諾加伐蹉尊者,原是古印度一位雄辯家,與人論「喜」「慶」尤其有名。(4)看門羅漢,名注荼半托迦尊者。(5)長眉羅漢,名阿氏多尊者,傳說出生時就有兩道長眉。(6)靜坐羅漢,亦稱為諾距羅尊者。是一位大力羅漢,過去曾是位戰士,所以雖靜坐,仍有力士體格。(7)挖耳羅漢,名那迦犀那尊者,以論「耳根清靜」聞名,故稱「挖耳羅漢」。(8)騎象羅漢,名迦理迦尊者,本是一名馴象師。(9)乘鹿羅漢,名賓度羅跋羅多尊者,曾乘鹿入宮勸國王修行。(10)開心羅漢,即戌博迦尊者,曾袒露其心,使人知內惟有佛。(11)探手羅漢,又名半托迦尊者,因打坐完畢常雙手舉起伸懶腰,故有此名。(12)托塔羅漢,名蘇頻陀,是佛陀所收最後一位弟子,他因懷念佛陀而常手托佛塔。(13)芭蕉羅漢,又稱伐那婆斯尊者,出家後常在芭蕉下修鍊用功。(14)過江羅漢,名跋陀羅尊者。(15)布袋羅漢,名因揭陀尊者。(16)降龍羅漢,名慶友尊者,傳說曾降伏惡龍。(17)笑獅羅漢,即羅弗多尊者,原為獵人,因向佛不再殺生,獅子來謝,故有此名。(18)沉思羅漢,名羅怙羅尊者,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2、二十諸天:即二十位護法天神。大殿東側自南而北,依次是:(1)大梵天王;(2)閻魔天王;(3)散脂大將;(4)鬼子母神;(5)韋馱天神;(6)星光月天;(7)臂不動天;(8)大辨才天;(9)月宮天子;(10)娑羯龍王。大殿西側自南而北,依次是:(1)帝釋尊天;(2)魔首羅天;(3)緊那羅王;(4)大功法天;(5)訶利帝王;(6)堅牢地神;(7)金剛密跡;(8)魔法支天;(9)日宮天子;(10)菩提樹神。3、十二圓覺:即十二位圓通融達、大覺有情的菩薩,他們內藏高佛道,外現凡人相。東側自南而北,依次為:(1)文殊菩薩;(2)普眼菩薩;(3)彌勒菩薩;(4)大勢至菩薩;(5)凈業障菩薩;(6)圓覺菩薩。西側自南而北,依次為:(1)普賢菩薩;(2)金剛藏菩薩;(3)清靜慧菩薩;(4)觀世音菩薩;(5)普覺菩薩;(6)賢善首菩薩。(三)大殿主尊佛像背面的塑像大殿主尊佛像背面隔板後的塑像有兩種類型:1、塑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像,佛教常將這最有名的三位菩薩合稱「三大士」。2、最常見的是塑大型海島觀音群像。由以下幾類塑像組成:(1)觀音塑像。觀音菩薩設在海島群像中心,常見的形象有:A、魚籃觀音,又名航海觀音,赤腳踏於鰲魚背上,手提魚籃。足踏鰲魚,意思是在茫茫苦海中,「救苦救難,普渡眾生」。B、楊柳觀音,大士手持凈瓶和楊柳枝。意思是「普灑佛法」。C、洒水觀音,也叫滴水觀音,右手持凈瓶洒水,或滴水,或瀉水。意思是將大悲甘露灑向人間,為世人造福。(2)觀音左右侍從金童玉女像。金童善財和玉女龍女是觀音菩薩的脅侍,設在大士的兩側,作拱手呵護狀,是十餘歲孩子活潑、可愛的形象。(3)五十三參cān塑像。即善財童子先後參拜53位「善知識」,最後參拜普賢菩薩,「即身成佛」。大型海島群雕中塑造了53次參拜時的圖像。(4)在觀音塑像上面,有的還雕塑有地藏菩薩像,再上面還雕塑有釋迦在雪山上修行時的飢佛像。在海島觀音牆壁上,還雕塑或畫有佛教中的各種典故、傳說,如「唐僧取經」、「觀音救八難」等。大雄寶殿前的大院正中擺設一個大寶鼎,通常刻有該寺的寺名。大殿前左右有一對旗杆,旗杆頂部各有一個幡斗。逢佛教重大節日,將升起「六色佛旗」,它是佛教九大標誌之一(其餘八大標誌是塔、法輪、蓮花座或須彌座、光相、佛祖胸前的卍wàn、念珠、菩提樹、袈裟或佛腳印)。四、本寺主供佛菩薩殿大雄寶殿後面是供奉本寺主供佛(菩薩)的殿堂,名稱直接冠以佛菩薩稱號或法號。如福建南普陀寺,中軸線大雄寶殿之後是大悲殿,主供大慈大悲菩薩觀世音;河南洛陽白馬寺,大雄寶殿之後是接引殿,主供西方三聖,居中者阿彌陀佛,左邊是觀世音菩薩,右邊是大勢至菩薩,接引超度世人到他們的極樂世界。供奉本寺主供佛(菩薩)的殿堂也有建在天王殿和大雄寶殿之間的,如五台山的文殊菩薩殿、普陀山法雨寺的觀音菩薩殿就都建造在天王殿和大雄寶殿之間。此外,也有在天王殿後不建大雄寶殿,而只造本寺主供佛菩薩殿的,如普陀山普濟寺就是在天王殿後建造圓通寶殿。還有相當多的寺院只有天王殿和大雄殿,而無主供菩薩殿。五、法堂法堂,亦稱講堂。是高僧大德們講演佛法的地方,是寺院重大佛事活動的場所,如方丈升座、傳戒期間設戒壇等等。法堂中央設一座台,安放講台和法座。法座背後的木板屏上常常繪有獅子吼圖。因為佛教常把說法喻為獅子吼。台下設香案,兩側是聽法席。小一點的寺院不專設法堂,只在某一殿堂內佔用一側,或在藏經樓內設一個法台,供方丈、高僧講法用。六、藏經樓在本寺主供佛(菩薩)大殿之後,都建有寬大、明亮的藏經樓(或閣),用來存放佛經。經書種類很多,通稱為「三藏十二部」。「三藏」是佛教經典的總稱,它包括三個部分:一是「經」藏,是佛所說的教義、理論、思想和方法;二是「律」藏,是佛所說的戒律;三是「論」藏,是菩薩們和佛學大師們對佛所說的經義加以解釋、論述或發揮的論文。「十二部」是依據經文的體裁和性質將它們分為十二類。有些寺院也將藏經樓多用,一是藏經,二是供奉主供的佛菩薩,三是僧眾學習佛經的場所,四是接待貴賓。七、配殿中軸線東西兩側還有對稱建造的體形較小的配殿和附屬設施。這裡只介紹伽藍殿和祖師殿。1、伽藍殿設在大雄寶殿右側。伽藍殿正中塑波斯匿王,左塑祗陀太子,右塑給孤獨長者,這是父子三人。殿的兩側配塑十八伽藍,是守護、保佑「僧伽藍」(佛教徒修行的場所)的十八位伽藍神。禪宗寺院以本山土地為守護神,也稱「土地堂」。2、祖師殿設在大雄寶殿左側。以禪宗寺院為例,祖師堂通常正中塑初祖達摩,左塑六祖慧能、或馬祖、或該寺開山祖師,右塑百丈大師或該寺貢獻突出的的祖師。在整個寺廟建築群中,寺院的東側(左側)為僧人生活區,西側(右側)為雲水堂,即接待四海雲遊的僧侶的客房。仿明代建築山門設計全套圖紙

仿古山門建築施工圖

該建築為仿明代建築風格,磚木結構。為懸山頂三開間建築。含正立面、屋頂平面、平面圖、縱剖面、側立面、橫剖面、格扇門大樣、節點詳圖等。

山門建築風格獨特,歇山重檐,三面牌樓,六柱五間,三級壓頂。三面牌樓通高20米。郭沫若先生手書「屈原祠」三個蒼遒的大字鑲嵌在牌樓上方正中的天明堂;襄陽王樹人所書的「孤忠」、「流芳」分嵌左右額枋;大門門儲匾額上閃爍著「光爭日月」四個金光燦燦的大字。山門色彩匠心獨具,立柱土紅色,牆面白色,屋面綠色琉璃瓦。山門兩側配房為硬山頂,滾龍背,面牆正中有一巨大圓弧浮雕,中飾「龍鳳呈樣」圖案。整個山門既靜謐高潔,又氣勢宏偉,浩氣蕩蕩。佛教寺院,是指安置佛像、經卷,且供僧眾居住以便修行、弘法的場所。略稱寺,又名寺剎、僧寺、精舍、道場、佛剎、梵剎、凈剎、伽藍、蘭若、叢林、檀林、紺園、旃檀林、凈住舍、法同舍、出世間舍、金剛凈剎、寂滅道場、遠離惡處、親近善處、清凈無極園等。   佛教寺院最早出現於印度。在印度梵語中,相當於「寺院」的有四:(1)毗訶羅:意譯為住處、遊行處、精舍、僧坊;(2)剎(訛譯):原意指幡竿,因一般習慣在佛堂前立剎,故有此稱;(3)僧伽藍摩、伽藍:意譯為眾園、精舍,即大眾共住的園林,多為國王或大富長者所施捨,以供僧侶止住;(4)阿蘭若、阿練若、蘭若、練若:意譯無諍、空閑處,指村外適於清靜修道之所。根據古寺院的遺迹,可知印度佛寺多在中央設方形佛殿,殿外有僧房圍繞,殿內正面則安置佛龕。建材系採石、磚、木三種。形式有佛堂、僧房、塔婆等分別。在中印度,精舍數目頗多。如王舍城有五處,舍衛城有二處,波羅奈斯城有一處,毗耶離城有二處,鳩睒彌城有一處。其中,佛在世時建於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及舍衛城的祇園精舍乃印度最早的寺院。又《大毗婆沙論》卷一二五記載迦濕彌羅國有石崖伽藍、戰主迦伽藍。而華氏城雞園寺、那爛陀寺、阿旃陀石窟寺院等,更是著名的佛教聖地。寺,其本義是指古代官署名。據《漢書·元帝紀》注云:「凡府廷所在,皆謂之寺。」《大宋僧史略》卷上《創造伽藍》條雲(大正54·236c):「寺者,釋名曰寺,嗣也。治事者相嗣續於其內也。本是司名。西僧乍來,權止公司。移入別居,不忘其本,還標寺號。僧寺之名始於此也。」可知在漢代,寺原為中央與地方的政事機關,如太常寺、鴻臚寺(招待諸侯及四方邊民之所)。後因西域僧東來,多先住鴻臚寺,逮移居他處時,其所住處仍標寺號。從此遂稱僧侶的居所為寺。「院」則本是周圍有垣之意,引申為周圍有垣或有迴廊的建築物,亦指官舍。至於將佛教建築稱為『院』,則始自唐代在大慈恩寺所建的翻經院。至宋代,官立的大寺亦多稱院。中國早期佛寺建築的布局,大致沿襲印度形式。爾後因融入固有的民族風格,遂呈現新貌。其建材以木為主,多設於平地(如府城市街)或山中。故後世寺院除寺號、院號外,亦附加山號。又有以年號名寺者,如北魏之景明寺、正始寺、唐之開元寺。此外,寺院若依創設者而分,可分成官寺(由官府所建)、私寺(由私人營造)。若依住寺者而分,乃有僧寺、尼寺之別。若依宗派,則分為禪院(禪宗)、教院(天台、華嚴諸宗)、律院(律宗)或禪寺(禪宗)、講寺(從事經論研究之寺院)、教寺(從事世俗教化之寺院)等類。創建於東漢明帝時的洛陽白馬寺,為我國佛寺的濫觴,其後續有建業(南京)建初寺(依出《三藏記集》卷十三《康僧會傳》所載,孫吳赤烏十年即公元247年,孫權為康僧會造建初寺。)、武昌昌樂寺、慧寶寺、金陵瑞相院、保寧寺、蘇州通玄寺、揚州化城寺、四明德潤寺等。西晉初年,京洛一帶造寺塔圖像而禮拜之風盛行,不少達官顯貴或舍舊宅,或於各地立寺塔。當時佛教建築概稱為「浮圖」。後因高峻層塔漸為寺院的重要象徵,「浮圖」遂轉而專指高塔。南北朝時,寺院的數目激增。「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中國的寺院建築,史載南朝梁時達2846所,北魏達3萬餘所之多。後因北魏太武帝及北周武帝的廢佛而遭嚴重破壞。至隋文帝一統天下,重興佛寺,始漸恢復舊觀。唐代造寺之風益熾。如玄宗於開元二十六年(738),下令各郡建開元、龍興二寺。肅宗在至德元年(756)造成都大聖慈寺,設九十六院八千五百區。會昌五年(845),武宗毀天下佛寺四千六百所,命二十六萬五百位僧尼還俗。至五代,後周世宗於顯德二年(955),再次禁止私度僧尼,並廢無敕額寺院三千餘所。宋代由於禪宗盛行,教寺多改為禪寺,且立五山十剎之制。元明二代為區別寺剎,乃依禪、教、律分成禪寺、講寺、教寺三類。逮清代,寺院雖多遭戰亂所毀,但現存者仍不少。今天全國各地佛教寺院隨處可見。每一座佛教寺院,都由眾多高大莊嚴的殿堂組成。這裡以漢傳佛教寺院為主,來談一談其典型結構。殿堂是寺院中重要屋宇的總稱。殿是供奉佛像供瞻仰禮拜祈禱的地方,堂是僧眾說法行道和日常生活的地方。一般的營造原則,是把主要建築建在南北中軸線上,附屬設施安在東西兩側。寺院的主要建築是: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還有藏經閣(樓)。這些都是坐北朝南的正殿。東西配殿有伽藍殿、祖師殿、觀音殿、藥師殿等。寺院的主要生活區常集中在南北中軸線左側(東側),包括僧寮(僧人宿舍)、香積廚(廚房)、齋堂(食堂)、庫房(辦公室)、客堂(接待室)等。旅宿區則常設在中心軸線右側(西側),主要是雲水堂(上客堂),以容納四海來者。1.山門:佛寺大門稱「山門」。通常寺院為了避開市井塵俗而建於山林之間,因此稱山號、設山門。後世造於平地、市井中之寺院,亦泛稱山門。一般有三個門(故又稱「三門」),象徵「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這三座門常蓋成殿堂式,或至少是把中間的一座蓋成殿堂,叫「山門殿」或「三門殿」。殿內塑兩大金剛力士(屬護法神「天龍八部」)像。金剛力土是手執金剛杵守護佛法的護法神,其形象一般都是面貌雄偉,作忿怒相,頭戴寶冠,上半身裸體,手執金剛杵,兩腳張開。所不同者,只是左像怒顏張口,以金剛杵作打擊之勢;右像忿顏閉口,平托金剛杵,怒目睜視而已。   由山門往北,第一重殿是天王殿,殿中間供大肚彌勒菩薩(或天冠彌勒),面朝南。彌勒菩薩的背後,供韋馱菩薩(護法神),面向北。兩尊菩薩背靠背,中間隔板壁。我國漢地一般寺廟供奉的彌勒像為五代時的布袋和尚,因傳說為彌勒化身,故後人塑像供奉之。據《高僧傳》記載,布袋和尚為五代梁時僧,明州(浙江)奉化人,或謂四明人,姓氏、生卒年均不詳。自稱契此,又號長汀子。世傳為彌勒菩薩之應化身。常以杖荷一布袋,見物則乞,故人稱布袋和尚。《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七載,布袋和尚身材肥胖,眉皺而腹大,出語無定,隨處寢卧;常用杖荷一布囊,凡供身之具,均貯於囊中,時人稱為長汀子布袋師。師能示人吉凶,頗能預知時雨。梁貞明二年(916)三月,師將示寂,於岳林寺東廊下端坐磐石,而說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韋馱,又作塞建陀天、私建陀天、建陀天、違馱天,或稱韋將軍、韋天將軍。為大乘佛教伽藍之守護神,為南方增長天王手下八將之一,也是四天王三十二將中的首將。據《道宣律師天人感通傳》、《法苑珠林》所載,唐·道宣律師誠感天人,南方天王部下韋琨將軍為之護持正法。宋代以後,寺中普遍塑有韋天像,後與佛經中所說韋馱天相混,一般稱為韋馱菩薩。彌勒東西兩旁供四大天王像。四大天王,帝釋之外將,各護一天下,故又稱「護世四大天王」,俗稱四大金剛。即:東方持國天王,名提多羅吒,能護持國土,懷抱琵琶;南方增長天王,名毗琉璃,能令他人增長善根,手中持劍;西方廣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能以凈眼觀察護持人民,手中纏蛇;北方多聞天王,名毗沙門,護持人民財富,托塔或抱傘,表福德之義。2.正殿:   即大雄寶殿,俗稱「大殿」。位於天王殿以北。是供奉佛教的教主——佛陀的大殿。「大雄」,(意謂偉大的英雄)是對佛的尊稱,指佛有大力,能降伏「煩惱魔」、「五陰魔」、「死魔」、「自在天魔(欲界第六天、之魔王,能害人善事)」等「四魔」。《法華經·湧出品》曰:「善哉善哉,大雄世尊。」《法華經·授記品》云:「大雄猛世尊,諸釋之法王。」新譯《華嚴經》卷四《世主妙嚴品》云:「如來智慧不思議,悉知一切眾生心,能以種種方便力,滅彼群迷無量苦。大雄善巧難惶,凡有所作無空過。」佛為大雄,故佛教寺院中供奉佛像的正殿,即稱大雄寶殿。供奉的主要佛像,常見的有一、三尊二種類別。   (1)供一尊佛:一般是供奉釋迦牟尼佛像。常見有三種姿勢。其一為成道相,結跏趺坐(盤腿打坐),左手橫放在左腳上,名為「定印」,表禪定之意,右手直伸下垂,名「觸地印」。其二為說法相,結跏趺坐,左手橫放在左腳上,右手向上屈指呈環形,名為「說法印」。再一種是立像,左手下垂,右手屈臂向上伸,名為「旃檀(旃,音zhān;旃檀,檀香)佛像」。下垂手勢名「與願印」,表示能滿足眾生願望;上伸手勢名「施無畏印」,表示能解除眾生苦難。釋迦佛在世時,優填王用旃檀木按釋迦佛的形象雕成此像。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所載,佛成道後,上忉利天為母說法三個月,時,憍賞彌國優填王難禁思慕之情,遂請毗首羯摩天造佛形像,此是有佛像之始。後來仿製的也叫旃檀佛像。(2)供三尊佛:有多種安排方式。一種是供「三身佛」:中尊為法身佛,名毗盧遮那佛;左尊為報身佛,名盧舍那佛;右尊為應身佛,即釋迦牟尼佛。另一種是供「三世佛」,又分兩種:一種是在三個空間世界中存在的佛,中間一尊為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左尊為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琉璃光佛,結跏趺坐,左手持缽,右手持藥丸;右尊為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結跏趺坐,雙手疊置足上,掌中有一蓮台,表示接引眾生。三世佛之旁各有二菩薩立像或坐像;釋迦牟尼佛旁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藥師佛旁為日光菩薩、月光菩薩;阿彌陀佛旁為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再一種是供過去、現在、未來的三尊佛。正中為現在佛釋迦牟尼佛,左側為過去佛迦葉佛,右側為未來佛彌勒佛。另外還有供奉五方佛的,以五尊佛分別闡釋佛的意義:正中為法身毗盧遮那佛。左手第一尊為南方寶生佛,表佛德;第二尊為東方阿閦佛,表覺性。右手第一尊為西方阿彌陀佛,表智慧;第二尊為北方不空成就佛,表事業。主尊兩側,常有「脅侍」,即左右近侍。釋迦佛的近侍,一般為老「迦葉」、少「阿難」兩大弟子。殿內東西兩側,近世多塑十八羅漢像。佛壇背後常供一堂「海島觀音」,或僅供一尊觀音菩薩像。迦葉,亦稱摩訶迦葉,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頭陀第一著稱。身有金光,映蔽餘光使不現,故亦名飲光。生於王舍城近郊之婆羅門家,於佛成道後第三年為佛弟子,八日後即證入阿羅漢境地。人格清廉,深受佛陀信賴;於佛弟子中曾受佛陀分予半座。在靈山會上,受佛正法眼藏,傳佛心印,為禪宗初祖。佛陀入滅後,成為教團之統率者,於王舍城召集第一次經典結集。生平修苦行,遵佛囑於雞足山入滅盡定,待彌勒佛出世時,傳佛衣缽。阿難,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全稱阿難陀,意譯為歡喜、慶喜、無染。系佛陀之堂弟,生於佛成道之夜。佛壽五十五,阿難二十五歲時出家。出家後二十餘年間為佛陀之常隨弟子,善記憶,對於佛陀之說法多能朗朗記誦,故譽為多聞第一。阿難天生容貌端正,面如滿月,眼如青蓮花,其身光凈如明鏡。於佛陀生前未能開悟,佛陀入滅時悲而慟哭;後受摩訶迦葉教誡,發憤用功而開悟。於首次經典結集會中被選為誦出經文者,對於經法之傳持,功績極大。初時,佛陀之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欲入教團,阿難即從中斡旋,終蒙佛陀許可,對比丘尼教團之成立,功勞至鉅。又據《付法藏因緣傳》卷二載,佛陀傳法予摩訶迦葉,摩訶迦葉後又傳法予阿難,故阿難為付法藏之第二祖。阿難於佛陀入滅後二十年至二十五年間於殑伽河中游示寂,入寂前,將法付囑於商那和修。3.配殿:東配殿一般是伽藍殿。伽藍意譯「眾園」,原指修建僧舍的基地,轉而指包括土地、建築物在內的寺院的總稱。伽藍殿供奉伽藍神,即守護伽藍之神,又稱守伽藍神、護伽藍神、護僧伽藍神或寺神。依《七佛八菩薩大陀羅尼神咒經》卷四所述,護僧伽藍神有十八人,一名美音、二名梵音、三名天鼓、四名巧妙、五名嘆妙、六名廣妙、七名雷音、八名師子音九名妙美、十名梵響、十一名人音、十二名佛奴、十三名嘆德、十四名廣目、十五名妙眼、十六名徹聽、十七名徹視、十八名遍觀。此謂之為「十八伽藍神」。《敕修百丈清規》卷七《節臘章》四節土地堂念誦條下云:「上來念誦功德,迴向當山土地列位護伽藍神合堂真宰。」宋·道誠《釋氏要覽》卷下云:「中國僧寺立鬼廟,次立伽藍神廟。」可見唐、宋代的禪家已有奉祀伽藍神的風俗。或謂伽藍堂即是「土地堂」,此蓋以土地神為伽藍守護神而祭祀之,故稱土地堂。《釋氏要覽》又引道世語云:「寺院既有十八神護,居住之者,亦宜自勵,不得怠惰為非。恐招現報耳。」近世以來,中國佛教界常以關帝(關羽)為伽藍神。相傳隋代天台宗創始者智者大師,曾在荊州玉泉山入定;定中曾見關帝顯靈,率其鬼神眷屬現出種種可怖景象,以擾亂智者。經過智者大師的度化之後,關帝乃向智者求授五戒,遂成為正式的佛弟子,並且誓願作為佛教的護法。從此以後,這位千餘年來極受國人敬重的英雄人物,乃成為佛教寺院的護法神。   另一說法:釋迦牟尼佛成道後,橋薩羅國給孤獨長者用大量金錢購置波斯匿王太子祇陀在舍衛城南的花園,建築精舍,作為釋迦佛在舍衛國居住說法的場所。祇陀太子僅出賣花園地面,而將園中樹木奉獻給釋迦,因以二人名字命名為「祇樹給孤獨園」。釋迦佛在園內居住說法傳道25年。伽藍殿即是為紀念此事而設的殿。伽藍殿正中供的是波斯匿王,左方是祇陀太子,又方是給孤獨長者,以紀念這三位最早護持佛法、建立伽藍的善士。西配殿一般是祖師殿,多為禪宗派係為紀念該宗奠基人而建。正中供禪宗初祖達摩祖師,左側供六祖慧能大師,右側供百丈懷海禪師(他是禪宗清規的制定者)。4.法堂:大殿之後為「法堂」,亦稱「講堂」,是演說佛法、皈戒集會之處,在佛寺中是僅次於大殿的主要建築。法堂的特點是:除一般性的安置佛像外,在堂中設法座、鐘鼓。法座供演說佛法之用。鍾在左鼓在右,供上堂說法前擊鐘鳴鼓所用。法座後掛象徵釋迦佛說傳道的圖像。法座之前置講台,台上供小佛坐像以象徵聽法諸佛,下設香案。   此外,有的寺院設羅漢堂,有的寺院院中或前後有佛塔,有的寺院還有地藏殿、文殊殿、普賢殿、禪堂(念佛堂)和藏經閣(樓),等等。中國佛教寺院建築,體現了追求對稱的美學法則,是造型藝術的傑作,它與佛教雕塑、繪畫融合在一起,共同推動了佛教藝術的繁榮。
推薦閱讀:

越南薄寮一處寺院,竟有三十種觀音造型,看看與中國有什麼不同?
漫談 寺院朝暮課誦
佛教寺院中的19個法事活動

TAG:建築 | 寺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