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典 | 《論語》第二講:你真的會學習嗎?

講解:台灣大學教授傅佩榮

朗誦:著名朗誦藝術家方明

書法:著名書法家楊明臣

配音:央視主持人康輝

「學」與「習」配合

古人用字精簡,「學」與「習」所指不同,可以分開使用。「學」是讀書或向人請教,「習」是實踐或落實於生活中。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篇·第一章》)

意思是:學了做人處事的道理,並在適當的時候認真實踐,不也覺得高興嗎?這句話是《論語》開篇第一章的第一句話,值得多加探討。

首先,在古代,「學」的材料是五經六藝。

五經是《詩經》(代表文學)、《尚書》(代表歷史)、《易經》(代表哲學)、《禮經》(代表社會規範)、《樂經》(代表音樂);六藝是禮、樂、射、御、書、數。以上兩者包括傳統所形成的經典與技能。

要在社會上生活與發展,要進入管理階層以便造福百姓,必須先學會這些。簡言之,這些都是做人處事的道理。

其次,「時」是指「適當的時候」。

譬如,學了孝順,要在與父母相處的時候去實踐。學了射箭,要在運動場的時候去練習。這個「時」字特別重要。

《論語》一書,「時」字出現十一次,基本上只有兩種用法。一是指「季節」,如「四時」;二是指「適當的時候」,如「使民以時」。沒有一處是做「時常」講的,所以不必把「時習」理解為「時常複習」。

到了孟子,特地列出四種聖人,就是「清者、和者、任者、時者」,其中最難的是「時者」,亦即做任何事都合乎時宜,而代表人物正是孔子。考慮「適當的時候」,是需要智慧的。孔子經常並列「仁、智」,其故在此。

然後,「習」是指實踐,而不是指複習書本上的材料。

沒有實踐,一切都是空談。不論是德行或是能力,若不去實踐,又怎能對自己有益,使自己成為卓越的人才?

當時,許多人稱讚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論語子罕篇·第二章》),孔子確實博學,但是他對於靠某種技藝而成專家之名,並不在意。我們從他的回應中,知道他對射箭與駕車都很有信心,而這些都是從「實踐」中得到的成果。能夠如此,「不也覺得高興嗎?」

曾參是孔門弟子,他經常反省自己:「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篇·第四章》)其中的「傳不習乎?」是指:我傳授給學生的,自己有沒有先實踐呢?

這三句話中,「為人謀」是針對長官或長輩,「與朋友交」是指同輩,「傳」自然是指學生或晚輩了。由此可知,老師與學生都在「學」,也都需要「習」,也即是努力實踐。

「學」與「習」配合,是我們走上人生正途的第一步。

學習的方法

人有理性,對所聞所見的一切都會稍加認識及思考。這是廣義的學習。專就學習來說,主要的材料是書本上的知識。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篇·第十五章》)

光學習而不思考,則將毫無領悟;光思考而不學習,就會陷於迷惑。所謂思考,是以個人經驗來反省書本知識的合理性與適用性。學而不思,有如兩腳書櫥。

譬如,有些人記性好,過目不忘,可以把《論語》全背下來,但是問他:這句話什麼意思?對人生有何啟發?學了之後要如何改善自己的言行?他都答不上來。這是因為他沒有認真思考書中的含意。

書中文字有如載體,所承載的是古人的智慧。光記誦文字是不夠的。

但是反過來,光思考而不學習,也是行不通的。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篇·第三十一章》)

這兒所謂的「學」,顯然是指書本知識。

古代書籍使用竹簡,能流傳的多為經典,所謂「開卷有益」,並非虛語。今日讀書需要慎擇,只要選到好書,則可輕易獲知作者畢生的心得與處世智慧。

因此,每念一本好書,等於打開一扇心靈之窗,結交一位心靈導師,助我們領悟人生的不凡境界。

孔子認為,做事儘力而說話守信的人很多,但都比不上他那麼「好學」(《論語公冶長篇·第二十七章》)。說自己好學,既表示自信,也顯示了謙虛。

與思考有關的,還有一句重要的話。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篇·第八章》)

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我不去開導;不到他努力想說而說不出,我不去引發。告訴他一個角落是如此,他不能隨之聯想到三個角落也是如此,我就不再多說了。

這裡提及「啟發」,但顯然需要學生全力配合,並且激發豐富的聯想力。換言之,學習固然需要老師,但學生主動積極的態度更為重要。

學習之後有了心得,接著還需「應用」。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論語子路篇·第五章》)

意思是:熟讀《詩經》三百篇,給他政治任務,不能順利完成;派他出使外國,不能獨當一面;這樣書讀得再多,又有什麼用處呢?這是「學以致用」的觀念,要做到這一步,必須不斷模擬練習書本知識,再應用實踐於身邊事務,使自己成為專業人才,堪當社會責任。

孔子稱讚子貢與子夏,因為他們分別提出《詩經》來驗證學習的心得,如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表示精益求精(《論語學而篇·第十五章》);如由「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的回答得到「禮後乎?」(《論語八佾篇·第八章》)的想法。這些都是學習成功的案例。

學習的目的

如上所述,學習使人成為社會的人才,擁有能力與智慧,可以承擔任務造福百姓。但是,說到學習的目的,則孔子首先要強調的是德行修養。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篇·第二十四章》)

所謂「為己」,是說:求學是為了認真修養自己,使自己成為具有德行的君子。所謂「為人」,是說:求學是為了向人炫耀自己有學問,為了以學問來謀取現實上的利益。可惜的是,孔子說這句話時,已經世風日下,古道將要不存了。

《論語》一書提及「好學」的人,只有三位。

一是孔子本人,他自認為好學,自然是以古人為法,從事「為己」的德行修養。這一點在將來談「修養沒有捷徑」(第六講)時會做詳細說明。

二是談到衛國大夫孔文子憑什麼得到「文」的謚號時,孔子說他「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篇·第十四章》)。

在古代謚號中,「文」包括「勤學好問」,孔子的解釋特別加上「不恥下問」,強調他所請教的不只是老師、前輩與同輩,還包括身份、地位、年齡比他低的人。這種態度沒有深厚的德行修養是不可能表現出來的。

三是孔子最滿意的學生顏淵。

魯哀公問孔子:有哪些學生是好學的?孔子回答說:「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論語雍也篇·第三章》)

由這段資料可知,當時孔子已經在周遊列國之後,回到了魯國,擔任魯君的顧問。顏淵在孔子七十一歲時去世,使孔子傷痛不已。

顏淵的好學,表現在兩方面:不把怒氣發泄在不相干的人身上,也不重複犯同樣的過錯。這兩點都是德行修養的高度體現。

孔子接著說,「現在沒有這樣的學生了,沒有聽說有愛好學習的人了。」這句話無疑也批評了孔子門下其他的眾多學生。由此更可肯定,孔子認為學習的目的在於修養自身的德行。

別的學生各有專長,像子路勇敢果斷果決、子貢識見通達、冉有多才多藝,擔任大夫都沒有問題(《論語雍也篇·第八章》),但是卻談不上是好學。

孔子直接描述好學如下:「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篇·第十四章》)

這句話中的「無求、敏、慎、就正」,都屬於修養範疇。顏淵都做到了。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篇·第十一章》)

生活窮困是任何人都覺得憂慮的,但顏淵可以「不改其樂」,其樂在於「貧而樂道」,有道才可樂。

此道即是孔子所教的人生正路,走在修養德行的路上,完善自身,活出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學習的快樂

顏淵雖然生活貧困,但是從未改變他的快樂。貧困的生活是人生難免遇到的情況,小至個人家境貧寒、發展失利,大至遭逢天下混亂及社會不義,都可能讓人抑鬱一生,甚至怨天尤人。

因此,貧困而能夠快樂,必定另有緣由。孔子肯定顏淵好學,又稱讚他不改其樂,可見學習與快樂應有密切關聯。這個關聯正是孔子所宣揚的「道」。

當子貢請教老師「貧而無諂」這種表現如何時,孔子指點他說:還可以,但比不上「貧而樂道」(《論語學而篇·第十五章》)。

在此,《論語》的版本有些歧義,以朱熹(1130-1200)《四書章句集注》為例,在這兒只寫「貧而樂」而無「道」字,實在強人所難。皇侃(南朝梁人,488-545)的《論語義疏》就寫了「貧而樂道」四字,而更早的東漢鄭玄(127-200)在《論語注》寫道:「樂謂志於道,不以貧為憂苦。」事實上,孔子確實提供了他所領悟的人生正路。

譬如,他說:「吾道一以貫之」(《論語里仁篇·第十五章》),又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論語公冶長篇·第六章》)。他對自己的道深有信心,說:「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論語雍也篇·第十七章》)但有些學生覺得他的理想太高了,如冉有說:「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論語雍也篇·第十二章》)

孔子的道即是人生正路,亦是他長期學習的心得,他從十五歲立志求學,到「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論語為政篇·第四章》),在這個階段可謂了解了人生正途,包含兩個方面:

一方面,知道人生有各種具體的處境與限制,只要化解情緒的衝動與意念的執著,發揮理性功能就不會再覺得迷惑;

另一方面領悟了自己的天賦使命,知道身而為人,具有人之性,就鬚髮展及完成此性之要求,成為君子與聖賢。

與此同時,配合自己的職務與使命,為天下人謀福。

藉由學習而明白孔子的道,找到人生的方向與目標,開始認真修養自己,這不是人生的快樂嗎?

修養的目標是成為君子,而君子的特色是:「泰而不驕」(《論語子路篇·第二十六章》),化解自我中心的執著;「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論語衛靈公篇·第二十二章》),能自重也能合群;「和而不同」(《論語子路篇·第二十三章》)、「周而不比」(《論語為政篇·第十四章》),普遍關懷眾人、尊重個別差異;然後,「坦蕩蕩」(〈《論語述而篇·第三十七章》),心胸光明開朗。

顏淵因為明白孔子的道,也立志成為這樣的君子,所以他的志向是「願無伐善,無施勞」(《論語公冶長篇·第二十五章》),不誇耀自己的優點,不把勞苦的事推給別人。如此對待自己與別人,所達成的修養是「無私」。能做到無私,所求者不再是個人的利益與發展,而是合乎道義之事。

既不會患得患失,又能夠不憂不懼,這種真誠而自信的快樂,是人人所嚮往的。

學習的傳統

根據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可知孔子深知古代經典,對《尚書》、《詩經》、《易經》、《禮經》、《樂經》、《春秋經》都下過工夫,並且進行整理及修訂工作,使後之學者可以明確掌握古人的智慧與作為。

司馬遷認為孔子在保存文化傳統方面的貢獻極大,他說:「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六經』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我們今天推崇孔子為「至聖先師」始自於此。

孔子的貢獻不只在「承先」,更在於「啟後」。他不只是個教書匠,更是位哲學家。他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篇·第十一章》)他在溫故之餘,在「好古,敏以求之」(《論語述而篇·第一章》)之餘,還能知新,領悟人需要「主體的自覺」,肯定自己生來就有天命,要完成人性的要求,就是由真誠出發,主動走上人生正途,修養自己以行善避惡,使社會因為自己的努力而日益和諧。

真正的儒者無不表現「尊重傳統、關懷社會、重視教育」這三點特色,也都在各自的時代與社會,就自己職務與能力所及,走在人生正路上。

在學習中領悟人生之道,在實踐中提升德行修養,並且在其中得享深刻的快樂。


推薦閱讀:

為何聰明的你也會逃避學習
第10課?宋金對峙(練習與學習方法)
第十課 學習花茶的沖泡方法
ACCA F9 怎麼學?需要準備多長時間
鐵觀音做法正炒、消青、拖補,口味及三大產區的區別匯總(新手學習帖)

TAG:學習 | 經典 | 論語 | 中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