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山水訓》宋·郭熙

山水訓宋·郭熙熙寧朝,元豐年,郭熙出,畫院變;用郭體,考生員,郭熙畫,大自然。幽谷圖,重岩障,早春圖,春色盪;平原圖,石鬼樣,樹枝彎,向下長。子郭思,富才氣,父經驗,細整理;山水訓,成體系,論高致,有新意。郭熙,字淳夫,河南溫縣(河南孟縣東)人。其子郭思,亦很有名,宋代畫院,由於郭熙的出現,山水畫又被重視起來。據說考試生員,要求皆以「郭體」為范。郭熙的傳世作品很多,文獻記載,不同畫題的作品,就近1OO幅,有的表現大自然的氣候特徵,有的表現行旅的主題。其《幽蘭圖》(現在上海博物館),描寫一片層岩疊嶂,幾乎塞滿了畫面,近處的大岩石上有幾株老樹,一個清泉從下部岩縫裡流出,遠方的峰頂重疊。滿是點葉的叢樹。他的《早春圖》著力描繪自然界中醞釀著的變化因素。那種生意盎然的新葉與浮動在山谷間的清晨霧氣,一派清麗,完全掃去嚴冬的寒意,體現了大地復甦,生機鬱勃的景象。蘇軾曾有詩讚他:「玉堂晝俺春日閑,中有郭熙畫春山;鳴鳩乳燕初睡起,白波青嶂非人間。」可見其藝術的誘感力。他的《集石平原圖》,把石頭畫得像鬼臉,像雲層;樹枝向下彎曲,松葉像許多針攢集在一起。《早春圖》《枯古要論》說:「郭熙山水,其山聳拔盤迴,水源高遠,多鬼面石,亂雲皴,鷹爪樹,松葉攢針,雜葉夾筆,單筆相伴,人物筆尖帶點鑿,絕佳。」這則評論基本概括了郭熙的技法特色。郭熙也是一位卓越的理論家,他的《林泉高致集》,就是他對山水畫創作實踐的總結,對北宋山水畫起著革新和推動作用。這個理論集,是其子郭思據其平日言論和手稿輯錄整理的,包括《山水訓》、《畫意》、《畫訣》、《畫題》、《畫格拾遺》、《畫記》六篇。《山水訓》是郭熙的創作思想和經驗的總結,《畫意》,是講畫中的意境問題,《畫訣》,主要講經營位置和筆墨技法等畫理問題,《畫題》,是說明繪畫的作用,《畫記》敘述了郭熙在宮廷中的繪畫活動和地位。其中《山水訓》中的理論很重要,他說:「山近看如此,遠數里看又如此,遠十里看又如此;每遠每異,所謂山形步步移也。山正面如此,側面又如此,肯面又如此,每看每異,所謂山形面面看也,如此一山而兼十百山之形狀,可得不悉乎?山春夏看如此,秋冬看又如此,所謂四時之景不同也。山朝看如此,暮看又如此,陰晴看又如此,所謂朝暮之變態不同也。如此是一山而兼數十百山之意態,不得不究乎?」他又說:「真山水之川穀,遠望之以取其勢,近看之以取其質。」這裡的「勢」和「質」,不僅是講氣勢結構,而且也包括形象,可以說郭熙是一位承前啟後的一位傑出畫家。


推薦閱讀:

山水畫技法程式——勾皴法,太強大了
當代名家豎幅山水畫圖片,值得收藏的精品佳作!
素樸寓奇崛 平淡寄溫馨——山水大家張復興的田園視野
山水畫技法之三
蘇派山水樹樁盆景

TAG:山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