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 -《中國二胡十大經典世紀名曲》

出品公司:原版引進,DIGITAL唱片公司提供版權,河北音像出版社 專輯介紹:從聽到中國樂器十大名曲的那一刻開始,你將會找到屬於自已的中國。當音樂自你的音響流瀉而出的一剎那間,你可以清楚看等到,在空氣中流動的,是山,是水,是落葉,是冬雪,是千古的生命里,那份說不出,道不盡的感動,那是你從未經歷的中國古典音樂之美。單曲介紹:《二泉映月》是阿炳的代表作,最開始為無標題目音樂,是阿炳經過長期的修改演繹,結合自已坎坷的一生逐步發展形成,是我國民間音樂的精華之一,現已在國內外廣為流傳。作者以「二泉映月」命名這首曲子,以江蘇無錫惠泉山「天下第二泉」為樂思的契機,通過對「清泉」、「月夜」等畫面的描繪,使樂曲情景交融,深情而動人。演奏該曲的特點:1、此曲的切分弓法用得較多,顯得剛勁而有力,表現了阿炳剛直不阿、性格倔強的一面。2、定把滑子。由於阿炳特殊的演奏姿勢是常站立或行走進行演奏,因而不能頻繁地進行換把,當虎口處在第二把位或第三把位時,需要按更高或更低些的音時,常常是把位不動,只用手指滑向上面或下面去按弦。3、帶起手指的特點,樂曲中有七處出現了類似輕輕拔弦的聲音效果。這是借鑒古琴演奏和琵琶演奏的手法,利用按弦的力量順勢帶出來的,並不是拔弦取得的聲音,注意帶起時右手指要將弓毛貼在內弦上,才能使外弦被「帶」出最佳的效果。《江河水》《江河水》最早流傳在東北地區,由王石路、朱廣慶、朱長慶和谷新善等人根據「遼南鼓樂」同名笙管曲牌整理加工改編而成。後由魯丁改編為雙管獨奏曲,由民族樂隊伴奏。樂曲開始,雙管從最低音區起奏,旋律連續四次四度上揚,隨後旋律層層下落以引出主題。《江河水》曾被用作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第一場「苦難歲月」的音樂,後經黃海懷改為二胡曲,在民間廣為流傳。《賽馬》(二胡獨奏)黃海懷曲 沉利群改編樂曲描寫蒙古族牧民在歡慶民族傳統節日時舉行賽馬的盛況,氣氛熱烈,形象鮮明。《閑居吟》劉天華作於1928年暑假,樂曲帶有假日休閑的生活意趣。旋律清妙,並用了從未在二胡上用過的泛音。這一年國樂改進社成立了,他的心境比較愉快,但仍面臨不少困難。在Adagio段(第Ⅲ段與第Ⅴ段)可以感到他內心的期望與牽掛。此曲速度變化每段不一樣,應以他生前出版的國樂改進社《音樂雜誌》第四期及《劉天華先生紀念冊》中的五線譜版本為準(因為工尺譜記譜法簡陋不能細緻表達,而此首五線譜為劉天華生前所訂)。 樂曲開始是一段如歌的旋律,舒緩,悠閑自得。接著節奏輕快,樂段反覆加花演奏;第二段節奏又轉慢,反覆吟唱,抒情中略帶點憂思;後在一段快板後轉入慢板。整個曲子在體現作者返樸歸真,怡然自樂的同時表達了對事業的思慮及未來的憧憬。《陽關三迭》閔惠芬改編。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取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代詩人王維的不朽之作,以二胡奏出"陽關三迭"的詩意,更發揮了深長的韻味及依依不捨的離別之情。劉天華作於1927年,是他寫作時間最短的一首二胡曲。樂曲表達作者怡然自得,輕鬆愉快的心情。《病中吟》又名《安適》、《胡適》,是劉天華的處女作。1915年作者遭受失業、喪父、貧困之厄運,自已又患病,感觸頗多,孕育了初稿。1918年在江陰組織「暑期國樂研究會」時首次向人傳授。1993年獲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華人20世紀音樂經典作品獎」   全曲採用西洋三段體形式:第一段旋律悠長、低回高轉,表現了「剪不斷,理還亂」的愁緒;第二段旋律緊湊,節奏有力,與第一段形成鮮明的對比,表現了作者想擺脫苦悶的願望;第三段又再現第一段綿長的曲調,表現了作者對現實的無能為力;尾聲中節奏又加快,簡短而有力地把兩個主題概括成一句,用八分音符把B段情緒加緊達到頂點,突轉入A段素材,簡括結束在宮音表達出雖然苦難,仍堅持鬥爭的願望。 《良宵》劉天華作於1927年,原名《除夜小唱》。當時,國樂改進社剛成立。1927年除夕,劉天華的幾個學生到他家過年,那晚他心情特別好,再加上受到除夕歡樂氣氛的感染,即興拉弦作曲,一氣呵成。全曲音樂形象單一,嫻靜,表達了作者怡然自得,輕鬆愉快的心情。這也是劉天華作品中寫作時間最短的一首二胡曲,簡單易學。此曲在1993年獲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華人20世紀音樂經典作品獎」。 《光明行》劉天華作於1931年春,是一首振奮人心的進行曲,旋律鏗鏘有力,氣勢豪邁,節奏富有彈性。劉天華創作此曲時曾說:「因外國人都謂我國音樂萎靡不振,故作此曲以證其誤」。在這首曲中,他借鑒了西洋音樂的進行曲曲式和轉調手法,但音調風格仍然完全保持了民族音樂的語言特色,並在技法上創新立異地把小提琴跳弓、顫弓用到二胡上。調性明亮,音區的遞換也極富色彩。林石城在1958年將此曲改編成琵琶曲。《空山鳥語》初稿寫於1918年,十年後才定稿;標題采自於唐王維詩:「空山不見人,但聞鳥語響。」在此曲中,劉天華創造性地運用三弦拉戲式的模進手法,描繪了深山幽谷,百鳥嚶啼的優美意境,是一首極富形象性的作品。1993年獲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華人20世紀音樂經典作品獎」。全曲共五段,另有引子和尾聲。  引子慢速帶裝飾音的八度、五度、四度的大音程跳進,恰似空谷回聲,刻划出一種幽渺、靜穆的意境,令人神往。第一、二段的音樂清新活潑,氣氛活躍。第三、四、五段運用各種擬聲的表現技巧,生動形象,展現出一幅鳥聲四起。爭相飛鳴的喧鬧情景,表達了人們對美麗大自然的熱情讚頌。尾聲部分再現一段旋律,末句採用分解的大三和弦的上行旋律,明亮有力,表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追求。《聽松》又名《聽宋》。據阿炳說:「宋朝時候,金兀朮給岳飛打得走投無路,狼狽逃至無錫惠泉山下。躺在聽松石上,心驚肉跳地傾聽宋朝兵馬的聲音。這曲便是描寫這個故事,所以又名《聽宋》。」據說阿炳在抗日戰爭時期每逢演奏此曲之前必講一番南宋時期入侵者金兀朮敗逃的故事,以金兀朮的敗逃喻日寇的失敗,以岳飛的奮鬥精神預言中華民族的必然勝利。全曲短小精悍,氣勢浩大,層次分明,構思新穎,旋律流暢,一氣呵成,速度和力度倏忽多變,具有戲劇性效果。在演奏上大多採用一字一弓,就是在極快速度的十六分音符時也字字清楚有力,因而樂曲氣勢豪放。阿炳在二胡上用的是老弦和中弦,聲音特別濃厚有力。在音樂格調上與《二泉映月》的細膩委婉截然不同。《悲歌》又名《處世難》。劉天華作於1927年。樂曲曲式類似西洋音樂的前奏曲,又似廣東音樂一氣呵成的大樂段手法。主題悲痛、孤獨、焦慮,當主題逐層發展到高潮後,突然以連續短促的音型,逐漸加快地向下傾泄。之後轉入悲劇性的尾聲。此曲手法,創新立異,在民族音樂中使用了半音及旋律帶有調性不穩定。 此曲有兩種弓法,旋律綿長,節奏有力,表達了一種激憤的情緒。《漢宮秋月》是1929年劉天華先生根據同名粵胡曲記譜而成,後經過一些二胡演奏家(尤其是蔣風之先生)在演奏過程中,不斷豐富和再創造,使之在技法上、藝術上趨於完善,成為二胡傳統樂曲中的一首經典作品。《滿江紅》由四川二胡演奏家車向前作曲。此曲是以中國宋代愛國著名軍事將領岳飛的詞——《滿江紅》為意創作的抒情性敘事二胡獨奏曲。它以及大的熱情、優美抒情的旋律、磅礴宏大的氣勢歌頌了岳飛光明磊落、憂國憂民、金戈鐵馬趨寇衛國的「精忠報國」的偉大一生。《滿江紅》採用四川曲藝揚琴音樂曲牌為素材,不管是慢板樂段還是快板樂段,其旋律都非常優美動人。此曲抒情悠揚,氣勢宏大,內涵非常豐富。表現手法上幾乎涵括了二胡演奏主體技巧的全部。要演奏好此曲,既要有堅實的二胡演奏功力,還應具備比較深厚的文化修養和較高的音樂感受能力。當然,這是高要求。大陸著名二胡演奏家閩惠芬稱此曲為現代二胡曲中的精品之一。《戰馬奔騰》陳耀星在《戰馬奔騰》一曲中採用了許多高難度的二胡演奏技巧,描寫了騎兵士兵戰場殺敵,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樂曲的引子是一段在蒙古民族音型基礎上變化而來的富於草原特色的進行曲旋律,栩栩如生地表現了騎兵士兵躍馬馳騁的英武身姿。接下來的第一主題音調激奮昂揚,節奏鏗鏹,繪形傳神地塑造了戰馬疾風般奔騰,士兵們強悍有力,揮舞戰刀蔚為壯觀的場面。樂曲的第二主題是如歌的行板,表現了騎兵們自豪奔放的心情,抒發了士兵們熱愛生活,嚮往自由與和平的真實願望。在樂曲中段,作者運用「大擊馬」摹仿激烈飛奔的馬踢聲,又用由弱到強的「雙弦快速抖弓」逐漸向上摸進,表現騎兵士兵衝鋒時粗獷的喊殺聲,再用快速的連頓入弓和下滑音的結合,模仿戰刀快速划過的空氣嘶裂聲,把聽眾帶入一個戰馬嘶鳴,硝煙瀰漫,激烈格鬥的藝術景象之中。樂曲的最後是第一主題的再現,接近尾聲時又模擬出衝鋒號角,全段樂曲在戰馬嘶鳴中突然放慢速度,強而有力地結束。

ADSL做源,上傳不容易啊,請下完的朋友幫忙分流,謝謝! 專輯曲目:

01:《二泉映月》EEQUAN APRING REFLECTING THE MOON02:《江河水》RIVER WATERS03:《賽馬》RACING HORSES04:《閑居吟》MESITATION IN RETEREMENT05:《陽關三迭》SONG OF YANGUAN06:《病中吟》THE SOUND OF AGONY07:《良宵》NOCTURNAL PEACE08:《光明行》TOWARDS A BRIGHT FUTURE09:《空山鳥語》SONG OF BERDS IN DESOLATE MOUNTAIN10:《聽松》USTENING TO THE SIGHING OF PINES11:《悲歌》ELEGY12:《漢宮秋月》AUTUMN MOON OVER HAN PALACE13:《戰馬奔騰》CALLOPING WAR HORSES14:《滿江紅》MAN JIANG HONG


推薦閱讀:

六爻經典三十論(第三論)
經典命書淺析
史上最全圍巾 大衣搭配法,秋冬時髦保暖的經典!
百吃不厭的經典硬菜
【蔚與經典童話100】小魚當頭領

TAG:中國 | 經典 | 世紀 | 二胡 | 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