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欣賞書法作品1
世界很神秘,往往看似最簡單的東西但做起來是最難的,最簡單的標準也是最高的標準。人人都會寫字,但要寫出一手好字,寫出書法家,真是難上加難。雖然書法是從日常書寫中慢慢成長起來的,書法的基礎是寫字,但是寫字只是書法的基礎,寫字不是書法。日常書寫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人們逐漸產生了基本的審美需求,從實用的整潔美觀到後來行草書的激越奔放,跌宕起伏,書法逐漸成為一種表達人們喜怒哀樂情感需求的線條藝術。
中國書法是抽象的線條藝術。線條則是書法的基礎、靈魂,是書法賴以延續生命的惟一媒介,古往今來多少書法家為之頂禮膜拜,如痴如醉! 書法的線條何以具備如此魅力?或許我們從王羲之《蘭亭序》書法作品中線條的形體中找到正確的答案。線條由骨、筋、脈、肉、皮五者構成,缺一不可,分而為五,合則為一。 「骨」,是指線條剛勁有力、氣勢雄強的狀貌,書法歷來強調筋骨及其作用,以骨健筋豐者為上品,必也貫其力於畫中,斂其鋒於字里,則縱橫大小無或懈矣,因而,線條骨體與高超的用筆技巧(中鋒用筆)最為相關;「筋」,是指線條緊斂、渾勁內含的狀貌,筋本身是力的表現,而且這種力量是有深度的,偏於內含而不外露,斷處藏之,連處度之,古人一般把筆鋒比作線條之筋,若筆鋒斷處不藏,連處不度,則露筋之病生也。「脈」,是指線條豐潤活脫的狀貌,它本義是指血管,血在脈中循行,外達皮肉筋骨,主要是對皮肉筋骨起營養和滋潤的作用,但血必須循行於脈中,若逸出脈外,即失去濡養功能。前人謂水墨乃字之血,過淡則傷神采,太濃則滯筆鋒,需做到濃欲其活,淡欲其華,字生於墨,墨生於水,水墨調和,運用恰當,才能使線條產生豐潤而活脫的狀貌,才能構成生動活潑的生命之體,故歷來書家對水墨要求很高,諸如墨要生墨,水要新汲,研墨要涼等。「肉」,是指線條豐滿柔韌之狀貌,水淫則肉散,水嗇則肉枯,墨濃則肉痴,墨淡則肉瘠,粗則肉滯,積則肉凝,因此,線條的肉質,取決於用筆的輕重深淺及施墨的濃淡枯濕。但肉之肥和瘦,應視具體情況而定:疏處、平處要捺滿,密處、險處要提飛; 「皮」,是指線條輪廓光滑、清晰、亮麗的狀貌,起著包裹血肉,不使筋骨外露的作用,下筆用力,肌膚之麗,筆鋒著紙,水即下注,而筆力足以攝墨,不使旁溢,故墨精在紙內,若筆力欠佳,無以攝墨,水墨外溢,皮破血流,成為墨團,或水墨漫漶成塊,由於宣紙滲暈而產生線條輪廓的含糊朦朧,倒是給人帶來空靈虛玄,包孕姻組之感,這種墨跡中的朦朧美,暗示著生命律動。書法線條要求骨、筋、脈、肉、皮五體具備,且還需五體勻稱協調,否則線條就會喪失美的質感、美的享受。線條形體是神採的載體,若線條五體不備,就不可能居然靜卧紙面的線條和點會振動起來,可見線條是一個活生生的機體,賦予了書法線條生動活潑的生命。 寫字不是書法,寫毛筆字也不是書法,人們常常會把毛筆字和書法混為一談,用鋼筆、一圓珠筆、鉛筆包括用毛筆寫字的主要目的是實用,只要筆畫清楚、字體端正就可以了,大多是以欣賞和寄情作為最終追求目標,而真正讓毛筆字變成書法,它是需要具有一定技巧工夫和藝術修養的。而書法不只具有實用性,書法是一種藝術創作,要求有感受、有醞釀、有構思,有一種不可遏止的表現慾望即具有強烈的內在情感,具有可供欣賞的審美價值並且可以感染讀者,。它的藝術性表現在筆墨、結體、章法、神韻、情趣等很多方面。比如筆畫不能只是一味的平直,要具有力度和立體感、所以起筆、行筆、收筆、提按、使轉都有嚴格的要求,寫出來的筆畫或者如錐畫沙,或者如折釵股,或者如屋漏痕…墨色則有濃淡枯潤之分,不能一味的黑、光、亮、結字不僅要均勻平正,還要能夠放側疏密變化,做到「密不透風,疏能走馬」、點畫要相互呼應,形態要多姿,切忌四點排列起來一個模樣,如果象棋子那樣一般大小放在那裡,謂之「布棋」。整體看,全幅章法布局不能只是大小一樣,縱橫成行就算完事。每行要行氣貫通,字體要大小變化,有正有欹,或緩或急。跌宕起伏如同音樂一般,具有和諧誘人的節奏和韻律感。整個作局表現出一種鮮明的風格,或流麗、或典雅、或古拙、或雍容、或老辣、或稚拙、或飛動、或野逸。或茂密、或疏淡……,從而給人一種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給人一種藝術享受。 書法是一種線條造形藝術,書法的美學特徵,在於它的構圖美、造型美、用筆美、風格美,具備了這些美便就是美、優秀的作品。那麼如何去欣賞書法作品呢?欣賞書法作品一般方法先看整體,再看局部,即「遠看章法,近看點畫,形神兼備」。 遠看章法。書法作品中集點成字、連字成行、集行成章,構成了點畫線條對空間的切割,並由此構成了書法作品的整體布局。要求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疏密得宜,計白當黑;平整均衡,欹正相生;參差錯落,變化多姿。其中楷書、隸書、篆書等靜態書體以平正均衡為主;行書、草書等動態書體變化錯綜,起伏跌宕。書法的點畫線條在遵循漢字的形體和筆順原則的前提下交叉組合,分割空間,形成書法的空間結構。空間結構包括單字的結體、整行的行氣和整體的布局三部分。單字的結體要求整齊平正,長短合度,疏密均衡。這樣,才能在乎正的基礎上注意正欹朽生,錯綜變化,形象自然,於平正中見險絕,險絕中求趣味;整行的行氣要求作品中字與字上下(或前後)相連,形成「連綴」,要求上下承接,呼應連貫。楷書、隸書、篆書等靜態書體雖然字字獨立,但筆斷而意連。行書、草書等動態書體可字字連貫,遊絲牽引。此外,整行的行氣還應注意大小變化、欹正呼應、虛實對比,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節奏感。這樣,才能使行氣自然連貫,血脈暢通;整體的布局要求書法作品中集點成字、連字成行、集行成章,構成了點畫線條對空間的切割,並由此構成了書法作品的整體布局。要求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疏密得宜,計白當黑;平整均衡,欹正相生;參差錯落,變化多姿。其中楷書、隸書、篆書等靜態書體以平正均衡為主;行書、草書等動態書體變化錯綜,起伏跌宕。 近看點畫。書法的點畫線條具有無限的表現力,它本身抽象,所構成的書法形象也無所確指,卻要把全部美的特質包容其中。這樣,對書法的點畫線條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求具有力量感、節奏感和立體感。力量感線條美的要素之一,指點畫線條在人心中喚起的力的感覺,要求點畫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終,便於展示力度。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強調藏頭護尾,不露圭角,並不是說可以忽略中間行筆。中間行筆必須取澀勢中鋒,以使點畫線條渾圓淳和,溫而不柔,力含其中;節奏本指運筆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產生了輕重、粗細、長短、大小等不同形態的有規律的交替變化,使書法的點畫線條產生了節奏。漢字的筆畫長短、大小不等,更加強了書法中點畫線條的節奏感。一般而言,靜態的書體(如篆書、隸書、楷書)節奏感較弱,動態的書體(行書、草書)節奏感較強,變化也較為豐富;立體感是中鋒用筆的結果。中鋒寫出的筆畫,點畫線條飽滿圓實,渾厚圓潤。因而,中鋒用筆歷來很受重視。但是,我們不能發現,在書法創作中側鋒用筆也隨處可見。除小篆以外,其他書體都離不開側鋒。尤其是在行草書中,側鋒作為中鋒的補充和陪襯,更是隨處可見。 形神兼備。如果說章法和點畫構成了書法的形,形通過章法和點畫線條以及由此而產生了書法空間結構,那麼點畫線條及其結構組合中透出的神采就是最重的,就是書法作品的生命力所在。神采本指人面部的神氣和光采,書法中的神采是指點畫線條及其結構組合中透出的精神、格調、氣質、情趣和意味的統稱。「神採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說明神采高於「形質」(點畫線條及其結構布局的形態和外觀),形質是神采賴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書法藝術神採的實質是點畫線條及其空間組合的總體和諧。神采靠的是章法布局合理,文字內容與字體、形式和諧統一,相映成趣,氣韻生動,給人的第一印象好;神采靠的是書字筆畫疏密分布均衡,結構重心平穩,姿態生動活潑;神采靠的是作品的構圖布局、結體造型、線條用筆形成一種格調(或沉穩端莊,或活潑清新,或優雅素靜,或雄壯豪放),這些格調又和書寫內容十分吻合;神采靠的是基本點畫,若骨勁氣足,流暢而有變化,筆畫造型生動自然。總之,書法藝術神採的實質是點畫線條及其空間組合的總體和諧。追求神采,抒寫性靈始終是書法家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書法中神採的獲得,一方面依賴於創作技巧的精熟,這是前提和基礎;另一方面,只有創作心態恬淡自如,創作中心手雙暢,物我兩忘,才能寫出真情至性,融進自己的知識修養和審美趣味。 書法欣賞同其他藝術欣賞一致,需要遵循人類認識活動的一般規律。由於書法藝術的特殊性,又使書法欣賞在方法上表現出獨特性,所以書法欣賞就是通過遠看章法,近看點畫,形神兼備的從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體反覆的活動過程。當然欣賞者還必須綜合運用各種書法技能、技巧和書法理論知識,極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審美評價能力,儘力按作者的創作意圖體味作品的意境。努力做到賞中有評、評中有賞,並將作品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去考察,對作品作出正確的欣賞和公正、客觀的評價。掌握了正確的欣賞方法以後,多進行欣賞,是提高欣賞能力的重要途徑
推薦閱讀:
※晚清軍機大臣瞿鴻禨,書法雄勁優美,一幅拍出7萬元物有所值!
※董其昌書法,《邵康節無名先生傳》及原文
※包俊宜書法:古鼎躍水龍騰梭
※當代100多位書法名家作品
※書法創作常用經典集字聯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