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基辛格眼裡的中國

——讀《論中國》札記袁 晞《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3年05月10日 第11 版)

基辛格

外國人中大概沒有幾個比亨利·基辛格先生更了解中國,尤其是近40年來的中國政治和外交。1971年7月16日《人民日報》第一版右下角一條連標點符號加在一起還不足180字的消息轟動了世界,也讓幾億中國人極大地震驚,普通的中國人從此記住了「基辛格博士」這個人和稱呼。從那時至今,基辛格來了中國50多次,他時常出現在中國報紙的版面上,在CCTV新聞聯播節目中也時不時看見他和中國領導人會見的場面,只不過越來越胖、越來越老,走得越來越慢,但他的言論和著作中顯示的智慧依舊。基辛格先生的新著《論中國》就充滿著政治和外交智慧。這本書從鴉片戰爭說起,但主要論述的是當代中國,基辛格詳細記述了40年前打開中美關係大門那段令人回味無窮的往事,有很多親見的細節。而他落筆的重點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變化、中美關係的發展。親歷的第一手資料寫這樣的題材,沒有哪個人比基辛格博士更有優勢——打開中美關係大門的當事人、同毛澤東的徹夜長談(只有周恩來和翻譯在場)、與鄧小平單獨會見、為里根總統充當與中國拉關係的中間人、替江澤民把口信傳遞給老布希……基辛格往返於美中領導人之間,他說:「無論是在政府任職期間還是離開政府之後,我一直保存著與四代中國領導人的談話記錄。」這些第一手資料包括:——尼克松承認,出於他的原則,他和他的很多同胞一樣,曾宣傳過與中國的目標相違背的政策。他剛到北京時,就對毛澤東說:「我在艾森豪威爾政府中任職時,我的看法與杜勒斯先生的看法相似。但是自那以後,世界發生了變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國的關係也必須改變。就像周恩來總理在與基辛格會面中所說的,舵手必須懂得該怎樣駕馭風浪,否則會被大潮所吞噬。」這是一種政治家的坦率。——《上海公報》中的那段精彩敘述讓我們很多人能流利背誦,「美國方面聲明:美國認識到,在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重申它對由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關心。」這是基辛格等人「開了幾乎整整兩個夜車」推敲出來的。這是一種外交官的才幹。——毛澤東1971年10月對基辛格談到日本時說「翅膀硬了,要自己飛了」。基辛格答覆說,孤立的日本將比作為國際秩序一員的日本問題大得多。兩年後,再次與毛澤東談話時,毛澤東接受了這一觀點。這是基辛格的視野,也是毛澤東戰略上的從善如流。——說到中國和蘇聯可能發生的戰爭:「當毛澤東向我詳細描述了如何誘敵深入,使侵略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的戰略。我反問道:『要是他們只扔炸彈不出兵怎麼辦?』毛澤東回答說:『我們該怎麼辦?也許你可以召集一個委員會研究一下這個問題……」基辛格顯然比毛澤東對現代戰爭多一些了解,而毛澤東則以高人的幽默化解了難題。這些段落引人入勝,也給今天我們如何認識世界以啟發。不斷更新的對華認識基辛格博士的著作很多。很多年前我看過內部發行的《選擇的必要》,在50年前寫的這本書中,基辛格主張遏制中國,要阻止「領導有六億人口的狂熱分子」掌握核武器,不能夠「允許中國不受控制地發展毀滅人類的能力」。那時基辛格還沒有來過中國,不認識領導中國的「狂熱分子」。10年後他來到中國,結識了毛澤東和周恩來,彼此還很有些欣賞,以後的一些年中,他又認識了幾代中國最高領導人,漸漸改變了對中國的看法。後來的《白宮歲月》、《大外交》等著作對中國總是有新的見解。如他所說:「美國外交官也會重視個人的良好關係。區別在於,中方領導人培養『友誼』不過多在乎個人性質,而是更重視長遠的文化、民族或歷史的紐帶,而美國人所說的個人關係只是針對談判對手本人。」沒有對中國文化的深入理解,很難得出這樣的認識。中美關係是基辛格多年關注的問題,他在書中寫的不僅僅是歷史,鑒往是為了昭來。寫《論中國》,是研究中國,是為了美中關係的未來、世界的未來。基辛格博士毫不掩飾他的立場:「我終生都在從一個美國人的視角反思如何締造和平。」42年前,基辛格第一次踏上中國土地的時候,中國雖然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國,但還是一個貧窮落後、與世界隔絕的國家,還處於「文化大革命」的混亂之中;而今天的中國已經富強起來,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成為在國際社會說話擲地有聲的重要成員。如何與中國相處,是當今美國政治家首要考慮的問題,也讓博士絞盡腦汁。除了永久和平人類別無他擇基辛格不同意中美必定衝突的觀點:如果中美註定迎頭相撞,對雙方來說都是一條通向災難的道路。他贊同合作發展的太平洋共同體概念:「在當今世界形勢下,戰略緊張的一個方面是中國人擔心美國企圖遏制中國;同樣,美國人擔心中國試圖把美國趕出亞洲。太平洋共同體的概念能夠緩解雙方的擔心。美國、中國和其他國家都屬於這個地區,都參與這個地區的和平發展,這將使美國和中國成為共同事業的組成部分。」基辛格深知中國的國情:按聯合國人均一天一美元的生活標準,中國今天還有1.5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因此他認為:「中國國內的挑戰遠比一句『中國崛起不可阻擋』複雜得多。」「一個面對如此龐大國內任務的國家不太可能輕易(更別說自動)投身於戰略對抗或追求世界主導地位。」中美兩個大國面臨許多重大問題,「達成共識可能非常困難,但在這些問題上挑起對抗是自尋失敗。」基辛格博士強調:「中美關係不必也不應成為零和博弈。」亞洲和世界的未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和美國的遠見,「每個偉大成就在成為現實之前都是一種遠見。在這種意義上,它產生於勇於擔當,而不是聽天由命。」這是基辛格對各國領導人的懇切諫言。「除了永久和平人類別無他擇。我們現在正處於這樣的關頭。」這是他對世界人民的大聲疾呼。還記得那一天嗎?42年前的7月9日,基辛格見到了周恩來,歷史的進程發生了改變。
推薦閱讀:

中國最牛最美的小城,堪稱「土豪製造機」,已有2000年歷史,卻美得不動聲色!
日本欲年吸引3000萬遊客 日媒:達標看中國人|遊客|日本
中國如何才能走出通貨膨脹的陰影?(圖)
中國10大避暑勝地
日本以為中國造不了,拒絕提供核心技術,中國人花20年成功攻克

TAG:中國 | 基辛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