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傳治療蜈蚣咬傷特效方

治療蜈蚣咬傷特效方2兩味草藥:葉下珠、紅烏桕。蜈蚣咬傷:鮮葉下珠2兩,鮮紅烏桕嫩葉2兩,搗爛敷傷處四周。如能將藥物稍加熱再敷效果更佳。隔6小時換一次葯,三次治癒。本方治療被蜈蚣咬傷患者數人,療效顯著。本方還能治療神經性毒蛇咬傷。治療蜈蚣咬傷藥方眾多,各地方都有各自特效藥方。本人這兩種草藥在南方地域都能找到,就地取才,方便經濟。本人將此方獻大眾,是師傅臨終前的心愿。1、葉下珠(大戟科)別名:十字珍珠草、珍珠草、葉後珠、咪使忌。形態:一年生草本。莖直立,枝有棱。單葉互生,羽狀複葉,全綠,無柄,排列於枝的兩側,先端鈍或有小突尖,基部略偏斜。單性花,雌雄同株,雌花2--3朵聚生;花被5枚,黃綠色;雄蕊3枚,花絲基部合生。蒴果,扁圓形,表面有皺紋,無柄,排列於葉下,狀如小珠,故有葉下珠之稱。花期:秋季。生長環境:多生於園邊、路旁、坡地。採集應用:秋、冬采全草。一般鮮用1兩。性味功用:味微苦甘,性微寒,無毒。清肝火,除濕熱,解毒。治小兒疳積、夜盲、青蛇咬傷、痢疾、暑熱腹瀉等。------附:資料來源,摘「廣西民間常用中草藥手冊」第一冊(第162頁)--(一九六九年九月)--廣西壯族自治區革命委員會--政治工作組衛生小組編印2、紅烏桕(大戟科)別名:虹樹、臘樹、山烏桕、木本獨腳紅烏桕。形態: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含有毒的乳汁,枝條灰黑色,葉背粉綠色或白色,秋後變紅色而逐漸脫落,葉柄頂端有兩個腺體。花為單性同株,無花瓣,淺黃綠色,為頂上生 的穗狀花序;雄花在上,雌花在下;花萼3裂。蒴果,球形,黑色,比烏桕的小。花期:夏季。生長環境:生於山野路旁、溪邊和山坡的疏林中。採集應用:夏、秋采葉,四季采根、樹皮。一般鮮根用1--2兩,根皮3銭--1兩,葉1--3兩。外用適量。身體虛寒者及孕婦忌服。性味功用:味苦、性寒,有小毒。利水通便,解毒,殺蟲。治淋症、便秘、蛇傷、瘡癰、皮膚濕疹。------附:以上資料來源,摘自「廣西民間常用中草藥手冊」第一冊(第258頁)--(一九六九年九月)--廣西壯族自治區革命委員會--政治工作組衛生小組編印
推薦閱讀:

常見腳病的治療與預防
[轉]脊柱推拿治療原發性痛經技術
中醫藥治療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特色與優勢
乳腺增生大多是正常生理現象,不需要治療,別自己嚇自己
疼痛是病不能忍!避免癌痛治療中的六大誤區

TAG:治療 | 蜈蚣 | 祖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