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秦帝業白起之勢 第一部分白起身邊的那些人和事之秦昭襄王、范雎(三)
隱忍的那些年
教訓過後的選擇
秦昭襄王十年,秦王以一種近似屈辱的方式,通過割地道歉,緩解了與以齊國為首的齊韓魏三國合縱攻秦之勢。而此次政治上和戰略上的失誤,嚴重打擊了親王的勢力和威信。在秦國的朝堂里,人們對這個急於求成、沒有城府的新領導失去了信心,大家期盼著秦宣太后再次重掌秦國大權,收拾這個秦王造成的混亂和不利局面。於是,順理成章的,秦王退、太后進的局勢再次出現。
想來,秦昭襄王受此次危機打擊不小,本來想通過上任之後的幾把火,建立自己的威信,鞏固自己的實力,從而在秦國政壇站穩腳跟,意圖大展宏圖。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真正的去做一些事的時候,其實已經不想制定目標那麼簡單了。
當時的國際局勢及混亂又精彩,各國的頂尖人物在這個階段將自己的才華和謀略發揮的淋漓盡致。而相比較之下,尚未在秦國穩固基礎的秦昭襄王似乎在單打獨鬥,吃力地應付著如此紛繁複雜的局勢。他的稚嫩與短視相較之下,似乎更加明顯一點。但是這並不代表他無能。他所面對的對手並非平庸之輩呀。趙武靈王、孟嘗君誰又是省油的燈呢?但是沒辦法,結果擺在那裡,秦王不認也得認。秦昭襄王必須對局面負責,所以,他只能示弱,讓出部分權利。
磨鍊
但是秦王並不是一個庸碌無畏的國君,他沒有像其他國君那樣,受到一點挫折就自暴自棄,甚至將氣撒到大臣身上,導致國內局勢的混亂。而是他默默承受了這一切。在接下了的三十年里,秦國呈現出一種權力上的平衡,雖然秦宣太后和魏冉在台前不斷精彩演出,而秦王總是在必要的時候做出重要的發聲,使秦國的戰略和政治能夠朝著正確的方向上不斷挺近。
而在這一過程中,秦王用事件和精力去打磨自己,然自己一點一點成熟起來,形成自己的認識和觀點,在國際上一次次重新梳理自己的光輝形象,而在內部也一步步培養自己的勢力。雖然秦王暫時交出了權力頂端的位置,但是他明白,這個國家終歸是自己的。這一點,秦國的大臣也都明白。就這樣,秦國形成了政治上的平衡,老謀深算的秦宣太后成為秦國實際上的掌門人,魏冉是秦國具體做事的執政,而秦昭襄王是秦國的形象代表和發言人。
秦國權力的平衡
這種局面在秦國持續了三十多年,而這三個人似乎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都做得盡職盡責,使這三十年成為了秦國發展的最寶貴的一個階段,也是秦國對外作戰取得輝煌成就的一個階段。說來也是很奇怪,本來這種平衡是很容易被打破的,原因有兩個。
一個是如果秦王不認命,就要集權,那秦國肯定會再次陷入權力鬥爭,什麼正事也做不了了;另一個是如果這三者之間,任何一個人短命,都會導致失去平衡,那秦國政壇就要面臨重新洗牌。但是有意思的是,這三個人都是長壽的人,而且壽還不是一般的長,這與當時的戰國平均壽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也許就是上天對秦國的恩賜。而正值這一時期,齊國、趙國、韓國、魏國、楚國、燕國國君都經歷了新老更替,國家走向都進行了不小的變革,但是都沒有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相比之下,秦國的大佬的長命,也成為了優勢。
通過外加,創造良好的戰局
公元前285到282年先後與楚頃襄王、趙惠文王相會,主謀伐齊。公元前284年又與魏昭王、韓釐王相會,商議伐齊一事。經過多次聯絡和遊說,形成了導齊陣線,五國聯軍以樂毅為統帥,大破齊軍。使齊國這個曾經既富饒又強悍的一線大國轟然垮掉,幾乎達到了被滅國的地步,齊國國君被楚國大臣羞辱折磨而死。自此,秦國長出了一口氣。一個唯一能和自己叫板和敢於和自己叫板的國家被自己搞死了,秦國終於可以傲視群雄了,終於可以放開手腳,干點以前不敢想,以前不敢幹的事情了。而秦昭襄王在屢次與各國外交中權謀和號召力是有所體現的,似乎他儘力扭轉了秦國說話不算的局面,取得了各國的信任。結合著秦國真兵真槍的出擊,各國終於信服了秦國。
倒齊戰爭之後,在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馬不停蹄,為攻打魏國,秦王向後兩次與楚頃襄王相會,訂立盟約。公元前282年,秦王與韓釐王和魏昭王先後相會,為攻打趙國做準備。經過幾次秦王卓有成效的外交,減少了秦國在攻魏、攻趙中的國家壓力,取得了不小的戰果。
秦王的外交史上最為精彩的一幕——澠池之會。
不過至此事件成為紅人的不是秦王,也不是趙王兩位內定的主角,而是藺相如。當然了,這個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也就秦王讓昭王鼓瑟助興,並記入秦國史料,而藺相如以命相逼,迫秦王擊缶,為趙王找回面子。我們記 憶中記住了藺相如英勇無畏、足智多謀的形象,也記住了秦王小人得志但又 灰頭土臉的狼狽相,記住了趙王忍氣吞聲的慫人形象。也許單看那段故事,事情就是這樣的。這也是有時候教科書給我們的誤導,斷章取義,一葉障目。
實際上,這件事情要複雜的多。當時,秦國確立了在戰國一家獨大的地位之後,本想一鼓作氣打掉東方趙、韓、魏,為逐鹿中原打開突破口。但是在秦國攻打魏國時,趙國和燕國出兵為魏國解圍,這使秦國不得不重視國際形勢的變化。齊國雖然垮掉了,但是東北方的燕國在燕昭王的帶領之下迅速崛起,開始有參與國際事務的意願,而專心發展多年的趙國也開始逐漸嶄露頭角。這兩個國家實力不容小覷。秦國雖然接連攻趙,但斬獲並不大,因為過度用兵,三晉和燕國有可能會形成牢固的盟友,對秦國是一個不利的局面。
於是秦國將目光轉向了楚國。但是楚國國力還是比較雄厚的,而且山高水遠,攻打起來並不容易。何況,楚國北側的三晉是否會在這場戰爭中背後給秦國一刀也不好說。為了解決背後的事,秦國再次採取了外交手段,也就是秦王與趙王在澠池相會,達成盟約,秦國攻楚和趙國攻魏,大家誰也不影響誰。
為什麼秦王一定要與趙國會盟,而不是韓國和魏國呢?這是因為此時趙國是三晉當中實力最強的一個,而此時趙國有心思向周邊擴張,以此進一步加強自己的地位。而周邊就是魏和韓。如果趙國與韓魏相爭,那麼三晉就限於內亂,無暇顧及秦國攻楚,秦國就能一心一意採取軍事行動。所以,澠池之會是決定秦趙兩國軍事戰略的一次重要會議。秦王和趙王全都明白這次會議的重要性。
雖然秦王在會盟之勢小小的挑逗了一下趙王,但是從大局出發,趙王是不會計較的。有的時候就是時勢造英雄。此時,藺相如挺身而出,逼迫秦王擊缶助興,估計他也料到秦王也不敢在此次會議上造次。雖然藺相如的舉動很出格,而且以下犯上,應該算是死罪了。但是,秦昭襄王來是達成戰略協議的,而不是來爭面子和爭一時之長短的。面對突如其來的威嚇,秦昭襄王為了秦國的長遠利益,選擇了示弱。
如果此時秦王一刀殺了藺相如,秦王痛快了,那秦趙必將爭執,楚國打不了了,還要陷入與趙國的正面衝突,而此時燕國意圖中原,有可能會幫著趙國,這樣,秦國將會陷入被動的局面。此時的秦昭襄王已經不再是那個年輕幼稚的秦王了,經過多年隱忍,他已經練就了超常的韌性,突發事件雖然出乎意料,但是秦王馬上調整自己的情緒,他明白自己是幹什麼來了,知道自己要達到什麼目的。為了與趙國建立互不干涉盟約,這個虧值,這時的秦昭襄王真的具有一代霸主的特質。雖然這一事件成就了藺相如的名聲,但是歷史卻成就了秦昭襄王的霸業。一個小得被萬世傳頌,而不世的功績卻被淹沒。
秦昭襄王規勸秦宣太后誘殺義渠王。
我們之前在將秦宣太后的時候,專門講了宣太后和義渠王之間的感情糾葛。但是,我們沒有過多研究誘殺義渠王的原因。之所以秦宣太后走出這一步,應該不是出自她的本意。誘殺義渠王事件發生在秦昭襄王35年,此時秦王應該在55歲左右。而這時距離三國攻秦也已經有20多年了。此時的秦王無論是政治經驗和戰略水平都較以前有了長足的進步,而此時太后和魏冉也已經70多歲,其實政治生涯已經接近尾聲,生命的終點已經向他們招手。而此時秦國的朝堂中的勢力必然會偏向國君要多一點,因為國君相較而言還年輕,還有很長的路能走。在這種情況下,秦王的勢力進一步加強,但是他還不想打破長期形成的平衡。
此時的國際局面是這樣的,齊國以外的垮掉了,楚國也被逼的遷都,而崛起的燕國因為燕昭王的去世國力也已經消耗殆盡,此時只有趙國還算是個硬骨頭,沒有啃下。幹掉他,天下就能唾手可得了。但是,背後的義渠一直是一個芒刺,使秦國一直不敢掉以輕心。雖然太后通過個人魅力,把義渠王哄得毫無鬥志,但是秦王也看到,義渠王一旦死去,下一個義渠王就不一定那麼乖了。眼看著這些老人都站到了生命的懸崖邊,如果再不打算,後患無窮呀。
於是秦王主導著,勸說宣太后殺了義渠王,進而出兵攻滅義渠部落。按說宣太后是不同意的,因為太后和義渠王之間畢竟有三十多年的感情,而且還育有二子。但是,此時的秦王與其是在勸說,不如是在逼迫太后做決定,因為秦王現在的實力已經慢慢碾壓太后一派。最終,太后從大局出發,支持了秦王。其實太后也是得體的一個政治家,如果此時撕破臉,不僅會引起秦國內政危機,也會招致義渠與秦國之間的戰爭。但是,這一切都沒發生,就這麼自然而然的朝著秦王的希望順利進行著。
義渠滅了,秦國已經沒有了顧慮。秦王通過努力,以最小的損失獲得了最好的結果,長期的隱忍,讓他知道,達到目的比什麼都重要,而維持權力上的平衡,是達到目的得關鍵。也許,現在秦王應具有了獨掌秦國權力的能力和實力,但是他知道,時間還沒到。
推薦閱讀:
※《糖尿病的防治與康復》 第一部分
※先秦文學第一部分——屈原及宋玉題目分析
※劉東亮老師《易經》講座第一部分 (62)
※拈花秘笈:第一部分 什麼是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