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孩子情緒和行為上的偏差,提早介入和預防,看這兩位心理學專家怎麼說!

現代社會,當父母婚姻出現問題,小孩的內心會遇到怎樣的困惑?

作為家長,有時候,是不是很難理解孩子的思維邏輯和行事方式?

作為學校老師,是不是發現其實有些孩子有情感和行為上的困惑和障礙,而不知道原因在哪裡?

4月21日,「2018菁上海國際教育暨學校博覽會」活動現場,心理學博士、美國執照心理醫生、知名教育集團心理顧問胡利群,與上海國際心理健康協會理事長王崧丞給我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心理教育課,與我們分享如何在社會和家庭的轉型階段,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演講嘉賓胡 利 群

正視孩子情緒和行為上的偏差,提早介入和預防

首先,我們必須清楚一點:當孩子遇到問題,大人和小孩的思維、對情感處理的方式不一樣。

尤其是當家裡有一些突發事情發生的時候,家長一定要關注孩子的情緒,不要無視它。比如,小朋友轉學,家裡有人突然生病、去世,或者小朋友自己生病,父母婚姻出現問題等突發情況,都會給小朋友帶來情感和行為上的困惑和障礙。關注孩子的情緒,肯定和理解它,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解決情緒產生的問題。

其次,當物質條件基本滿足的前提下,我們都應該思考在這樣一個變化急劇的時代中如何面對小孩的情緒和行為偏差。

可以看到,現在的家庭,特別是中產階級家庭,物質都沒有問題。但現在的小朋友有一點是缺失的,這一點就是跟自然的接觸、跟小夥伴的玩耍等。

在學校,我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小朋友,有不少會表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注意力缺失,抑鬱症等。

實際上,這些小朋友家裡物質上什麼都不缺,父母打小孩的也很少,但是小朋友說要自殺,說自己活得不開心。他們表現出來的行為,有的是以攻擊自己的方式,有的是攻擊別人。小朋友情緒有起伏很正常,但有的甚至表現出生無可戀的樣子,什麼都不在乎。他不會跟別人玩,不會跟別人溝通,哪怕就是一個很淺層次的合作都不會。

在我看來,這些學生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有各種各樣的原因。

有些純粹是因為學校裡面有的小朋友欺負他。有的在家裡是個好孩子,在學校里」拆天拆地「,原因在於父母婚姻有些問題,因為他在家裡做一個好孩子,想讓大人不要操心。但與此同時,他心裡一肚子擔憂、恐懼、不滿、憤怒,特別是憤怒,就到學校里釋放了。

碰到這樣的事情,我會盡量去觀察小朋友。比如,在學校里找到一兩個他喜歡的老師,或者是教練、花工,甚至是小朋友喜歡的食堂里的阿姨。這些,都可以發展成為幫助小孩子的資源。

這個時候,我希望家長與學校一定要是一致的。孩子出現問題並不是什麼可怕的事情,也並不是他/她精神就有問題,只有當學校和家庭都正視孩子情緒和行為上的偏差,提早介入和預防,孩子的這些問題才可以得到很好解決。

我在美國和中國的不少學校都工作過,接觸到的老師都很願意幫助學生。很多老師遇到問題時會來跟我說,胡博士你告訴我怎麼做。我就會根據我對這個小朋友的情況了解,給老師非常具體、可操作的一些方法。

比如,小朋友在家裡悶悶不樂,如果學校里有一個老師每天花1分鐘、2分鐘,讓這個小朋友覺得有人在意他,關注他,他會通過和老師的互動當中建立起自信心,會逐漸懂得怎麼樣跟人溝通,特別是自己不開心的時候,怎麼去尋求幫助。家長再跟進的話,會好很多。

當然,還有一點我想跟家長說的:如果小朋友在情緒上有困惑、行為有偏差的話,不要覺得這是一個可恥的事情。早早地預防,早早地介入,很多事情很快就能夠解決掉。

反之,如果一件很小的事情,一開始不去正視它,不願意讓老師和學校的心理專家知道的話,孩子的問題會越來越大。

演講嘉賓王 崧 丞

擁有來自父母愛的基石,孩子才能更好地適應變化的外部環境

首先,讓孩子在情感上覺得一直有父母的支持。

很多時候我們的一些做法無意中是在嚇小孩,在情感上我們已經在傷害他了。舉個例子,我們一直告訴孩子,學習很重要,因為不學習的話長大後會有怎樣怎樣不好的後果;再比如,我們一直試圖告訴他,你長大以後只能靠自己,長大後不能靠爸爸媽媽了。道理是對的,但是對於小孩來講,在他那裡,他收穫的信息是:父母以後不會再愛我了。

很多小孩被這樣教育的時候,會沒有安全感,這一點是父母一定要注意的。

現在的孩子,被教育要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學會質疑、挑戰。但當小朋友們回來跟父母也這麼做,有些父母會氣得要死。你怎麼可以這麼跟我講話,怎麼開始質疑我?因為,在我們的文化裡面重視的是孝順,小孩要滿足父母的情感需求。

但是這一代孩子,他們覺得父母要認可他們最重要。

我看到,很多時候父母會把這種需求轉嫁給小孩,他們會用生氣的方式,把孩子給嚇退,會說:你再這樣下去我會很受傷。其實,當父母對小孩生氣的時候,其實是把我們對於父母的情感需求轉嫁到小孩,希望小孩能肯定和服從我們。

現在,很多的家庭越來越融合,變得更加全球化、多樣化,中國有越來越多成長於多元文化背景的人小孩。文化的東西會把你左右,而且文化之間很多時候甚至是相反的,那什麼東西可以支持我們?

在我看來,父母的角色很重要,家庭的角色很重要。當孩子在情感上有父母的支撐,他才有足夠多的辦法去適應外部不斷變化的環境。

其次,要關注孩子的情緒。

我發現,很多時候小孩會變得跟我們大人一樣,對父母報喜不報憂。比如,當父母給小孩的意見並不適合他的性格或他的成長環境,我們總是以自己過去的經驗告訴他在學校應該怎麼生活。但我們其實並不了解他,這樣的建議反而會讓他覺得壓力很大。

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關注孩子的情緒,肯定他的情緒,關注他的情感需求,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家長要成為孩子的情緒教練。

如果不關注情緒,直接解決問題,我們會錯誤地傳達給小孩一個信號:爸爸媽媽只能跟你同甘不能共痛,開心的時候可以一起開心,而當小孩難過的時候,我們不能理解他的難過。

而當他難過的情緒得不到關注時,孩子會變得不願意再和父母交流。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小孩到青春期時,我們與他們溝通或者詢問他們什麼事情的時候,他們回我們的只是一兩句話。

這就是長久以來沒有關注孩子情緒導致的。

在當天的論壇環節,有更多的時間其實留給了現場的家長提問,以下是小編選取的Q&A,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Q:兩位專家,在您們的診斷過程之中,孩子產生心理問題,有多少問題的根源是家長?以及您提到的,這麼小的小朋友,為什麼會想到自殺呢,這樣的小孩有沒有什麼特點?

胡利群:每個家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但一些共性的東西,是根深蒂固的。原生家庭是一個原因。一個人原生家庭帶來的負面影響如果得不到解決的話,會影響到他的婚姻,也會影響到他做父母。

比如,一個父親在家庭中,他會面臨跟自己父母、原生家庭的關係,以及自己婚姻內部的關係。不管是社會意義上的成功或不成功,家庭都會多多少少給他壓力,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他的親子關係。孩子產生心理問題,有一些是父母婚姻造成的。這樣的情況,我會先建議父母做婚姻的治療。

關於小孩有自殺傾向。

說實話,現在小孩的壓力非常大,他們生活的環境與我們以前的環境完全不一樣,以前是一個村子、一個家族,有很多情感支持,現在都是獨生子女,最多兩個小孩。如果父母沒有給他足夠的情感支持,而如果家裡又發生了重大或突然的變故,小孩子情感就枯竭了,沒有人來支持他。到那個時候他最基本的情感需求不能得到滿足,真的會覺得生無可戀。

舉個例子。當父母的婚姻出現問題了,小朋友的恐懼沒有訴說對象,這對小朋友絕對是個災難,有些心理承受能力差一點的孩子就會想到自殺。所以作為家長啊,一定要關注孩子的情緒,小孩子不只是用語言來表達,有時候是畫畫。比如再見,我去很遠的地方。有的時候會說,如果沒有我的話,你們會活得更加開心,他是用這種方式來表達的。

王崧丞:我要補充一點。經常有父母跟我講,我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小孩子會這樣?我想跟父母說,或許恰恰就是因為你們做得太好了,你讓他沒有後顧之憂。因為物質沒有任何擔憂,才會上升到精神需求。

當年還吃不飽、睡不飽的時候,大部分人不會想心情好不好。我們根本就沒功夫去想今天的心情不好或者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所以這是一個覺醒的過程,也是因為我們這一代很努力。

現在的小朋友開始有情緒的問題,也是人類進化過程當中一個很好的時機,讓我們可以覺醒過來。覺醒很重要,因為在人工智慧時代,如果沒有覺醒,人類就沒有辦法擁有更高級的情感。

Q: 我父親脾氣很暴躁,在我父親的影響下,我自己帶孩子時,也會對孩子有情緒非常不好的時候。我會擔心我的暴脾氣會不會傳遞,孩子將來也跟我一樣呢?所以如何更好地培育和發展孩子的情商,您有沒有好的辦法和建議呢?

王崧丞:我小時候跟爸爸度過了六年時間,但那時候他非常忙碌。我記得那時候跟爸爸講,「你很成功,你是個非常有名的醫生,但你是很糟的爸爸。我做什麼都可以,但不想跟你一樣,我不想我的孩子沒有爸爸」。我跟爸爸說,「你工作的時候,我感覺我是個被遺棄的小孩,所有的病人比我更重要,一通電話你就要走。當然你做的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我感覺我是被遺棄的。」

但當我自己在當父親的過程當中,也必須得面對自己的感受。當我們沒有面對到自己內心的感受,而再面對小孩的時候,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辦法感同身受。所以會重複用一樣的方式對待他。如果我沒有面對對爸爸的感受,也會變得跟我爸爸一樣。

有時候我們希望孩子肯定我們的努力和辛苦,其實是在將父母對我們的情緒轉嫁給孩子。

所以我們這代父母要學會回溯自己的原生家庭,重新感受自己曾經體會的負面情緒,才能更好地接受到孩子的訊息,對接孩子的情感需求。

Q:孩子如果處在多文化的環境中會不會迷失,如何找到身份上或文化上的認同感?

王崧丞: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父母和小孩的關係,爸爸媽媽就是這個家裡的地基。父母對孩子的愛和情感支持,是孩子適應任何外部環境的」通行證「。

當一個人對自我非常肯定和認可,就很容易在不同環境裡面去適應不同的人種。

現實中,很多時候其實我們是自我否定的,我們在不同的環境裡面都想要極力去證明自己。當你不斷要去努力證明自己的時候,就很難在不同的環境里生存。

很早之前,在我剛去加拿大的時候,我會說我是台灣人。我回到台灣的時候,我會覺得跟全台灣人不一樣,我會說,我是加拿大人。為什麼要這樣,其實是因為我的自我認可不足。

當一個人自我認可不足的時候,在一個環境裡面只會看到跟別人不同的地方。

但在我成長過程當中,當我感受到我存在的意義的時候,我開始看到跟別人相近的地方在哪裡,而不是只看到不同的地方。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直講,要重視原生家庭,重視跟小孩的情感認同。

我常常開玩笑說,要學習幫派大哥的做法。因為這些進入幫派的人都是被學校拒絕的小孩,但是他們為什麼對幫派大哥言聽計從呢?因為大哥告訴他:沒事,我挺你。父母、學校不挺你,我來挺你,我讓你覺得你是被理解的。所以幫派講的是義氣,義氣就是情感。

同樣的,當小朋友有愛的缺失,某些人讓他感受到是被尊重、被理解、被挺的時候,他們就會聽話。

被愛的小孩不會變壞,因為他不會被別人利用。有時候我們擔心小孩變壞學不好,其實不用擔心,給他足夠的愛,他就會走回正途。

(本文根據當天現場演講稿整理,有刪減。)

* 小編個人微信號:2432274540,對「第一教育」內容感興趣的朋友,歡迎私信深入交流哦

關注「第一教育」

推薦閱讀:

專家篇:民間「擇日」法,且看專家如何解讀?
專家|別讓「是葯三分毒」這句話害了你!
心理專家楊鳳池、李子勛論心理健康
專家:近視加深不是眼鏡「戴」出來的
《一錘定音》的蔡國聲如何成為古董專家的?

TAG:心理學 | 孩子 | 情緒 | 心理 | 行為 | 專家 | 怎麼 | 介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