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風平時的預防與治療

在全球範圍內,中風是導致人類死亡的第二大死因。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人口老齡化,我國中風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而且腦中風是致殘率也相當的高。實際上,中風最主要的病因是心臟病以及動脈硬化。所以,中風是可防可控的。中風的患者,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治療疾病並且確定中風的病因。

一、平時的生活方式

1、限制鹽的攝入及體重管理:特別是有高血壓者。建議每天鈉鹽攝入小於2.4g。對於肥胖者,建議減重,並監測體重。

2、飲食:倡導「地中海式飲食」:即強調多吃蔬菜、水果、穀類、低脂乳製品、禽類、魚類、豆類、堅果類、橄欖油,少吃動物內臟、雞皮、鴨皮,少吃糖和紅肉。如有糖尿病,尚應嚴格糖尿病飲食,具體可向內分泌科諮詢。

3、活動:如能參加體力鍛煉,建議至少每周1~3次、每次40分鐘的中-強度有氧運動,例如快走、騎自行車、慢跑等。但是要注意:若年齡較大,或有心臟病、肺病等疾病者,活動強度不要太大,時間不要過長,以活動後不累為宜,且活動時最好有陪同。

4、戒煙限酒:戒煙包括被動吸煙,若既往有大量飲酒者,建議男性患者每天平均飲酒量不超過紅酒1兩,女性患者不超過紅酒半兩,平時不飲酒者不建議再飲酒。

5、日常行為和情緒:保持平靜的心態,避免突然情緒變化如突然激動、憤怒、哭泣、爭吵等。避免長時間久坐不動,或長時間打牌、打麻將等。平時保持大小便通暢,不建議作重體力勞動。

二、控制危險因素

1、高血壓:是最重要的危險因素,無論收縮壓還是舒張壓,均可增加腦卒中的發生率。有研究表明:收縮壓每增高10mmHg,發生腦卒中的風險分別增加1.9倍(男性)和1.7倍(女性)。一般至少要控制在135/85mmHg以下,對合併糖尿病者,應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但仍應避免出現低血壓。

2、糖尿病:糖尿病是腦卒中的明確危險因素,根據不同類型和嚴重程度,糖尿病增加卒中風險的相對危險度為1.5-3.0,因此應控制血糖,但要避免低血糖。

3、高血脂:除低脂飲食外,應定期進行血脂檢測,若增高,在醫生指導下服藥治療。

4、心臟病:如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脫垂、房顫、房間隔缺損、心房粘液瘤等,特別是年齡增大後的非瓣膜性房顫,可使卒中發病風險增加50%,對於冠心病或心衰患者,房顫能使卒中風險增加2倍(男性)和3倍(女性)。儘可能手術或介入治療心臟病,而無法手術或介入治療的,或無法治癒的,如房顫,建議長期抗凝治療(華法林或達比加群、利伐沙班等)。

5、肥胖:主要是減肥

6、吸煙:應戒煙,特別是對於被動吸煙者,亦應停止吸二手煙。

7、酗酒:見上述,應戒酒或限制酒精攝入。

8、頸動脈硬化:如頸動脈內中膜增厚、頸動脈斑塊甚至頸動脈狹窄,應服藥控制,對於頸動脈重試狹窄(70%以上),建議支架植入或手術治療。

三、藥物治療

1、阿司匹林腸溶片、氯吡格雷等藥物,其有抗血小板凝集作用,可降低腦梗死的發病率,若無禁忌症及不良反應,應長期規則服用,不擅自停服。

2、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鈣片、瑞舒伐他汀鈣片,有調脂、延緩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對缺血性腦卒中,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長期應用。

四、定期醫院複診、複查

建議平時注意監測血壓、血糖、血脂等。建議血壓監測值記錄在筆記本上,在門診複診時供醫生參考。監測的血糖。血脂亦最好記錄在冊,以供醫生參考。定期神經內科門診,最好是腦血管病門診複診,擇期複查有關指標,對於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避免藥物不良反應、有效預防卒中複發,具體十分重要的意義。

總之,雖然中風複發率高、致殘率高,但還是可以預防和治療,大部分病人的防治可採取上述綜合措施。一次治癒對於大部分病人來說是不可能的。中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中風後不去積極應對它!

文章來源:嘉興市第一醫院 神經內科 朱曉東


推薦閱讀:

四種藥用錯會致腦中風
5個癥狀提示小中風,多數人不在意,最後真的中風了!
中風先兆
20歲出道,和吳京合作《太極宗師》大火,照顧中風劉家輝引熱議
一顆雞蛋就能防止中風?結果是......

TAG:治療 | 中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