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陸豐清明節
06-19
海陸豐清明節清明是我國二十四節候之一,也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清明按農曆計就沒定月沒定日,但都在二月或三月;即上一年的冬至過了106天就是清明;按陽曆計則為4月5日或4日(以當年二月平或29日而差異)。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基於上述意義,清明節因此成為華人的重要節日。1、清明節的來歷清明起源寒食,說法是起源於春秋時晉文公悼念介子推的寒食節。其時晉文公與介子推等流亡別國,子推割股肉供文公充饑。文公復國後,子推不求利祿,與母歸隱綿山。為迫使他出山做官,晉文公便焚山燒林,不料介子推寧願抱樹焚身,也不從命。文公傷心之至,決定把綿山封給他,稱為「介山」,還規定每到介子推被燒那天,停火3天,不吃煙火食,只准吃冷食,稱為寒食節。寒食節,「去冬節一百五日」(《荊楚歲時記》),即在清明前一、二日,其主要習俗是拜掃墓塋。大約在元代以後,民間逐漸將寒食、清明合為一個節日。現在,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拜介子推的習俗,也變成清明掃墓的習俗了。也有人說這個節日源於清明風。春分後加十五日,清明風至。此時,萬物生長,清潔而明凈,稱之清明。2、海陸豐人過清明節海陸豐人過清明節,和全國各地的風俗活動有所異同,與潮汕地區風俗更是大同小異,但仍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掃墓。清明節在海陸豐各地上墳掃墓的習俗十分盛行。掃墓俗稱「過紙」或「掛紙」,為與冬至掃墓有別也叫「掛春紙」。秦以前已有祭墓之事,但不在清明。至唐代,清明掃墓開始盛行,唐玄宗曾明確規定允許百姓寒食時掃墓。宋代則規定從寒食到清明祭掃墳墓3日。清明掃墓都在節前三天至節後三天進行,提前或拖後都被視為對亡人的不敬。人到墓地時,先將墓前、墓身雜草拔除,填土整墳,打掃乾淨。然後刷新墓碑字,除先人名字用綠色油刷外,其餘的字都用紅色油塗寫。祭祀將畢時,就要壓紙鏹,分別壓於碑頂和墳身上。如果是去年清明節後才修的新墳,碑石頂端要壓下十二張宴幣,若為閏月則壓下十三張,作為給亡人陰間花費之用。墳身上也要壓上五至七層紙鏹。今年壓多寬,明年就多寬,不能擴大和縮小,據說這是死者還「地租」的範圍。如果是去年新修的墳今年掃墓就稱作為「新社」,要壓紅白紙鏹,以後每年壓的便用白紙條。掃墓的供品,一定要有燙熟的蚶,吃了蚶,蚶殼壓紙鏹,意為留給祖宗當錢用。海陸豐是著名僑鄉。不少海外僑胞,也常有清明回鄉掃墓的習慣,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解放後,掃墓活動又增添了新內容,政府倡導紀念英烈活動。每逢清明時節,機關團體和學校紛紛組織隊伍到烈士陵園掃墓,追念先烈的業績,寄託哀思,激勵壯志。3、清明食薄餅清明食薄餅在海陸豐、潮汕很盛行,幾乎每家每戶都不例外。薄餅分皮。餡兩部份,皮是用麵粉拌水攪成粘糊狀,在熱壤中烙成一張張圓形的熟麵皮,其薄如紙。餡分為咸、甜兩種。咸餡,是用豆芽、韭菜,配蛋絲、肉絲、香菇絲混合成餡;甜餡,是用「糖蔥」為餡,具有獨特風味。糖蔥,又稱蔥糖,是用白糖和麥芽糖經過特殊加工而成的,雪白鬆脆,入口即散。一說海陸豐人清明食薄餅是從古代的寒食節習俗沿變來的。o海陸豐人也有這個傳說:清康熙十四年間(1675年)鄭成功之子鄭經率兵圍攻閩南的漳州城,清軍守將黃芳度出兵頑抗,圍城數月,城裡居民餓死無數,屍橫街巷,存活者便用草席裹屍掩埋。同年10月間,清軍投降,漳州百姓為悼念死難親友,特做薄餅狀如草席裹屍,以此祭妃亡靈,此俗在閩南世代相傳成風。4、今日之清明節掃墓是清明節最早的一種習俗,這種習俗延續到今天,已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政府的提倡而逐漸簡化。掃墓當天,有些子孫們先將先人的墳墓及周圍的雜草修整和清理,然後供上食品鮮花等。由於火化遺體越來越普遍,其結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漸取代掃墓的習俗。清明節當天有些人家也在家裡拜祭祖先。在清明節這一天,可到先人墳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廟的靈位前靜默鞠躬。不論以何種形式紀念,清明節最基本最常見的儀式是到墳前、骨灰放置處或靈位前追念祖先。為了使紀念祖先的儀式更有意義,我們應讓年輕一代的家庭成員了解先人過去的奮鬥歷史。這是中國的大節,是聯繫感情、認宗歸族好時機,但是,我所見所聞的卻全非如此,裡面更藏著許多不外人知很多因素……清明日食薄餅,僅享用了一頓別具風味的美餐,真是本末倒置。還有一些家庭由於工作和生活的各種緣故,清明時節已經僅僅是一個時間上的概念,甚至還出現聘請「職業掃墓人」代為過紙的情況。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