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健康】夏至節氣養生 身體不適該如何預防?

  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夏至即將來到,代表著炎熱將至,暴雨、梅雨天氣、高溫桑拿等都是夏至氣候的特點,人們容易感到疲倦、皮膚乾燥、手足麻木、頭痛咽痛以及胃腸不適等。那我們該怎麼預防呢?請聽以下三位專家為我們講解。

  夏至祛濕分體質

  在中醫養生中,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在飲食方面,適當吃些清淡類食物,最好適當吃點「苦」,忌食過於辛熱的食物,以免上火。

  浙江醫院中醫內科楊敏春醫師說:「夏至可分濕熱和寒濕兩種體質。濕熱是因夏季天氣炎熱,暑濕較盛,體內濕熱稽留。寒濕可分兩類:一類是內生寒濕,本身體質就屬於寒性;另一類是外受寒濕,收到外界如空調、冷飲等刺激而身體出現寒濕。」

  根據體質不同,在飲食上祛濕方法也不同。冬瓜、絲瓜、米仁適合各種濕氣較重的體質,脾胃不適者應少吃綠豆、金銀花、荷葉、西瓜等寒涼性食物,宜吃紅豆、扁豆、陳皮、茯苓等溫性祛濕的食物。寒濕體質可以吃些砂仁、陳皮、藿香、紅棗、生薑、蔥白、紫蘇、紅糖等,可以宣散外寒。如果不確定自己是什麼體質,最好找中醫檢查,確認體質後對症下藥。

  夏天也容易中暑、沒胃口,楊醫師說,在家可以做些酸梅湯來消暑,一來可以解渴,二來酸梅湯里的山楂、甘草可以開胃,健康又實惠,冰鎮後口味佳。該湯消食和中,行氣散淤,收斂肺氣,除煩安神,常飲確可祛病除疾,保健強身,是炎熱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飲品。

  夏至前後半月宜節氣針灸

  節氣針灸是根據自然節氣的變化來選擇針灸的方法、穴位等,來預防和治療該時節好發的疾病。充分體現了中醫理論中「天時」這一因素。

  浙江醫院針灸科諸劍芳醫師說,「冬病夏治」就是節氣針灸的一種。夏至節氣,白晝最長,夜晚最短,也是人體陽氣最旺的時節,要注意保護陽氣,針對痼疾可用針灸、穴位貼敷等,可更好地發揮其治療作用,有效地扶陽祛寒、祛除冬病的病根。「冬病夏治」主要適合三類人群:1、正氣不足者;2、脾胃虛弱者;3、陽虛證和骨關節疾病者,有助於扶正固本的作用。

  有上述癥狀的人在夏至節氣也可以在家中做艾灸治療。可以用隔姜灸肺腧、心腧、膈腧等背俞穴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灸阿是穴治療陽虛寒凝型骨關節疾病,用灸盒灸中脘、神闕、關元等穴治療脾胃虛寒者,可以防病治病,延年益壽,體現了中醫「緩則治其本」的原則。

  諸醫師特別提醒婦女妊娠期、結核病、多種感染性疾病急性發熱期、支氣管擴張咳血等不宜進行夏至節氣針灸。糖尿病人、皮膚破損或瘢痕、對敷貼藥物極度敏感的特殊體質患者,不適宜穴位敷貼治療,但可以選擇針或灸治療。

  夏至自我按摩預防頸椎病

  夏至到,辦公室溫度越來越低,長期處在低溫空間里,身體就會出現一些小病痛,如頭部,肩頸,下肢關節等。特別是全身的關節部位,原本循環及溫度調節功能就比較不好,又缺少肌肉和脂肪覆蓋保溫,長時間冷氣直吹關節,就容易僵硬疼痛。

  浙江醫院推拿科主任陳鵬說,當長時間被冷氣吹的頭暈時,按摩風池穴、太陽穴、「抓五經」等,有助於緩解頭暈、疲勞、頸部酸痛的功效。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風池穴:雙手掌心貼住耳朵,十指自然張開抱頭,拇指往上推,在脖子與髮際的交接線各有一凹處,用拇指按摩此穴位。

  太陽穴:將手掌搓熱,貼於太陽穴,稍稍用力,順時針轉揉10—20次,逆時針再轉相同的次數。

  中醫的「抓五經」:一手扶住前額,另一手掌五指彎曲,同時作抓拿法,類似於五指梳頭狀,由前髮際漸漸移至後枕部,持續5分鐘以上。

  陳主任還說,辦公室坐久了,頸肩背感到酸痛僵硬時,可以利用辦公椅做一些辦公室運動來緩解酸痛,方法一:坐在椅子上,雙手交叉,手心向上,舉過頭頂,頭向上看手背,直至雙臂感覺酸麻後放下;方法二:站立背貼椅背,雙手繞過椅背交叉,頭往後仰,保持姿勢三分鐘;方法三:站直,雙手同時或交替甩動畫圈,有預防肩周炎的發生。

  陳主任建議辦公室人員應適當進行戶外運動,但夏季易出汗,運動一定要注意量的控制,輕微出汗最佳,以防出汗過多引起體內電解質紊亂。


推薦閱讀:

【夏至吃面】4款高顏值絕味面,重燃你對美食的萬丈豪情!
冬至當天數九,夏至三庚數伏
夏至,我們三川壩看荷花順道去程海湖邊走走如何?
今日夏至,冬病夏治正當時,約嗎?
夏至,問候(5組)

TAG:健康 | 養生 | 身體 | 節氣 | 夏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