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香茗村:「原始鄉愁 藝術鄉建」與一座古村落「靈魂復活」的期許

2017年3月18日,望江油菜花寫生藝術節期間,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來到鴉灘香茗村郝家老屋一座「幾乎廢棄的村莊」,那一天,是一個復活的節日。

歷史似乎有著前世註定的緣分。他們從不同的地方來到此地,無意間發現了掩藏在雷池大地上的「原始鄉愁」。

他們呼籲村莊的保護,積極獻計獻策。他們的呼籲也引起瞭望江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該縣縣委書記李躍雲,縣長霍輝到該村專題調研,並指示鴉灘鎮做好保護和前期規劃工作,提出打造以「原始鄉愁」體驗為品牌核心田園綜合體的構想,大力發展望江特色鄉村旅遊。

應當地政府之邀,5月20日,南京大學博士、安徽建築大學建築與規劃學院資深規劃設計師季益文一行專程赴香茗村調研、考察,就該村鄉愁文化旅遊概念性規划進行了實地考察,與此同時,來自互聯網、非遺、品牌顧問、登山協會、騎行協會、游泳協會、航拍與微電影製作、房車俱樂部等機構負責人,就原生態生活方式、鄉愁博物館、非遺藝術節、網站建設、農產品品牌設計、旅遊線路規劃等,進行了認真討論,在保持原始生態的基礎上,提出予以村莊保護性修復與改造的初步建議。

據當地一位資深攝影人說,他跑遍瞭望江的角角落落,只發現香茗村是望江目前保留最完好的唯一一座古村落。安徽望江香茗村,與不遠處的香茗山一脈相連。現依舊保存完好的就六七十年代的老房子,裡面的老祠堂時間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的明朝嘉靖年間。古村落與新建於2008年的整齊劃一的新村落比鄰而居,相距不到100米,形成鮮明的對比。是一座中國改革開放農村變遷歷史的鮮明見證,是一座不需要任何修飾和美化的「當代農業文明博物館」。具備了打造鄉愁文化旅遊的特色的諸多優越性。

2017年3月18日,偶然的機會,來自全國的30位知名水彩藝術家來到望江香茗村郝家老屋,記錄這座村莊最後的「鄉愁守望」。

他們一進村,就被眼前撲面而來的厚重的歷史感深深震撼。幾乎顧不上吃飯,喝水,迫不及待地拿出畫筆,宣洩著心中的鄉愁衝動。

他們要來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在村莊消失之前,多一些記錄。

這是香茗村郝家老屋被「遺棄」以來,最熱鬧的一次。畫家,攝影家,旗袍秀,鄉村的孩子,留守的農民……他們像過年一樣,或跳躍奔竄于田埂之上,或趴在池塘邊,或依靠在殘破的紅牆一角,或牽牛佇立石橋上……

水彩,讓村莊的靈魂重又復現。藝術家帶來了色彩,重新賦予村莊鮮活的面容。他們坐在那裡,感受著古老村莊文明的厚重氣息,以及空氣中雨水朽木與野草混雜的氣味。這一刻,他們的內心與村莊做著無聲地交流。他們只是略微的知曉一些關於郝家老屋的故事。

香茗村位於望江縣的西北部邊陲,鴉灘鎮西部。郝姓在安徽望江後山一帶屬於大姓。據記載,安徽安慶郝氏是山西太原郡。祖成二公元未明初兩渡長江,從江西鄱陽湖(都昌縣)瓦屑壩遷徙安徽懷寧雷埠郝家山,祖成二公生三子,老三遷徙到望江,落戶香茗村。後分支成多個支系,郝家老屋是其中之一。

村裡如今保存相對完好的老祖堂,大約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至今約490年左右。1992年進行了修葺。由於特殊理位置和歷史原因。香茗村郝家老屋宅基地所在的地勢起伏較大,落差最大的有10米左右。面積狹小,交通閉塞,與現狀經濟發展不平衡。 2008年郝家老屋68戶按照新農村規劃布局整體搬遷到新區生活。

新區地址離老村僅不到100米。建成後,老屋幾乎無人問津,如今整個老村只住著幾個老人,他們仍舊戀戀不捨,不願意離開。

香茗村一直流傳著先賢的故事:郝隆:字佐治,為東晉名士,生性詼諧。年輕時無書不讀,有博學之名。後投奔桓溫,官至南蠻府參軍。七月七日見富裕人家暴晒綾羅綢緞,他就仰卧太陽下,露出腹部。有人問,你這是幹什麼呢?郝隆答,我曬我腹中書。這就是典故「郝隆坦腹曬書」的由來。還有漢朝時期的郝廉,曾出遠門,在路邊井中飲水後,往往把錢投入井中,以示不輕易收受別人饋贈的清廉。

一段千古佳話流傳至今,郝姓族裔為了紀念祖先把先賢話作為堂聯: 「投錢世澤,曬腹家聲」。

今年的3月18日,望江縣縣長霍輝在「望江:中國油菜花最美寫生創作目的地」授牌大會發言說,望江現在需要旅遊夢。與周邊區縣相比,望江旅遊資源相對匱乏。但望江卻擁有自己獨特的旅遊資源。某種意義上,原始、鄉愁和豐富的湖泊水資源就是望江最好的旅遊資源。雷池文化亟待深度挖掘,這是望江發展文化產業和特色旅遊文化自信的源泉。沒有被過度開發的美麗田園村舍,沒有被破壞的生態,原住民的生態方式,這是鄉愁的靈魂,更是發展鄉村旅遊的靈魂。

安徽徽商品牌戰略研究院執行秘書長許良在討論時說,香茗村的「鄉愁記憶」不需要從其他地方搬過來。全部都可以取自於當地,香茗村是鄉村傳統生活方式的發源地,如至今依舊留存下來的老油坊工藝,紡紗與織布工藝,豆絲製作工藝,望江國家級非遺挑花工藝,再加上田園採摘、登山、環村馬拉松、騎行、房車俱樂部等,絕對是可以打造一處令人嚮往和充滿豐富體驗感的旅遊目的地。而且交通優勢明顯,此地離下高速半小時左右,真正稱得上是一處被上帝遺忘在人間的「鄉愁聖地」:每一滴水都聖潔,每一縷風都清涼,每一棵樹都親切……

作為望江古村落文明的守望者,一批在外的望江人正在積極奔走,並鏈接多方資源和力量,推動望江大力發展鄉愁文化旅遊,彰顯雷池文化的風雅與華彩。

該縣縣委書記李躍雲也多次在大會上提到,望江旅遊到了觀念該顛覆性變革的時候了,在安徽省近來提出旅遊強省的大時代背景下,望江旅遊的差異化發展正迎來了史上最好的機遇。

關於鄉愁

古詩詞里的鄉愁(節選)

1.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度大庾嶺》

2.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王維《雜詩三首》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4.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薩蠻》

5.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漫書五首》

6.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7.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8.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只有保護好村落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村落才能在文化層面活著。活著的文化包括物質和非物質,物質的房舍、住宅、院落、古井、墳地固然重要,而發生於這些物質的存在中的記憶、習慣、儀式、信仰等傳統則更加重要。保護古村的重要做法和著眼點,就是重點保護曾經發生過並綿延至今的傳統。生活不是被設計的,它總是存於自生自長的本土文化之中,保持了這種活態,古村文化就有無盡的生命力。

鄉愁是一種記憶。人的成長不可逆,人的思想卻能延續。守護鄉愁,先要留住「活著的文化」。本村本土真實的村落文化,會喚起離家人的真實記憶,人們通過享受、感悟、認知,又會吸引更多的人走進這種文化,得到收穫和信念。這,才是鄉愁帶給我們的最大力量。

作家馮驥才說:「鄉愁的載體是歷史傳承」,如果任古建築、古村落、古代文化等文化遺迹遺址毀棄、消逝、湮滅,那麼,歷史的斷裂就會成為事實,我們就會毀滅自身,文化世界、精神世界就會變成一片荒蕪……

中國有近60萬個村莊,約有5000個古村落,被界定的傳統村落就有1561個。隨著我國城鎮化步伐的加快,鄉村的版圖日漸凋敝,大批農村青壯年勞力流入城鎮,融入了新的生活之中。然而,每逢春節,那種揮之不去的離愁別緒挾裹著億萬打工的農友,又融入了春運的滾滾洪流之中。這就是鄉愁的情愫牽動著我們,就是故鄉的山、故鄉的水、故鄉的井、故鄉的老屋在牽動著我們,就是故鄉家家戶戶的楹聯和口口相傳的故事,以及春節這隆重的古老的民風習俗在牽動著我們。那村口的參天大樹,村邊的潺潺流水,村中的清民古道壇舊世間,以及隱藏在這些風物背後的鄉土故事——家鄉的記憶,鄉土的情懷……

鄉愁對於步入現代化、工業化文明的人來說,則具有特別的意義,擁有最真切的感受——這是一種對已經逝去的文化歲月、生活方式的追憶、留戀和緬懷。人是一種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時空中展開,特定的文化形態一旦形成,便漸漸積澱成為一種文化記憶,這種文化記憶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的心理和行為,編織起人的文化成長之路,甚至伴隨人的一生揮之不去。

鄉愁是現代人對傳統的眷顧,是對本民族精神的依戀。記起「我從哪裡來」。「文化身份」的確認是人的一個社會行為的基本要求,通過鄉愁,我們找到了自己的「身份」,也就找到了自我。在對鄉愁的回味中,感受到了鄉土的文化體溫,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動,並漸漸涵養出我們走向未來的勇氣與信心。由此可見,鄉愁是一種深切的情感,是一種瑰麗的文化,也是一種前進的動力!

(睿和村鮑國華 攝影 吳成銘)


推薦閱讀:

十二星座最佳配對 你的靈魂伴侶在哪裡
十八大報告的主線、靈魂和戰略部署
完整版 靈魂存在嗎? 靈魂之辨識之路 靈魂與量子世界 現代哲學之關係
男人堆里的女人系列---多情的人把靈魂給了誰
金錢是有靈魂的,它是一種精神物質。

TAG:藝術 | 古村 | 靈魂 | 鄉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