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產業互聯網開啟新工業革命

編者按

如果說過去的20年是消費互聯網的黃金20年,那麼未來30年將是產業互聯網的關鍵30年,產業互聯網正在開啟新一輪工業革命。日前,由華章書院、華制智能、《商學院》雜誌社聯合主辦的從「工業4.0」到「中國製造2025」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此次論壇就「中國製造2025」當下最炙手可熱的國家級戰略概念進行了深入探討和剖析。會上來自產業界及學術界的專家學者認為,未來10年將會有1000家以上的產業互聯網概念公司進軍全球資本市場,他們集中於智能工廠、解決方案公司和垂直技術供應商三大領域。而新的技術變革將帶來一個嶄新的世界。  本文梳理了專家們的發言主題,希望能進一步展現以「互聯網+」、「智能製造」等為代表的中國製造發展藍圖。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工程師、國家製造強國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楊海成:

「中國製造+互聯網」改變未來工業  當前,從中國製造業本身發展可以越來越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國的製造和互聯網的發展相互之間的支撐和相互之間作用的關係。不管是「互聯網+製造」,還是「中國製造+互聯網」。其一個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要促進我國工業本身的轉型和發展。互聯網時代的工業變革  工業改變了人類的世界,那麼誰又將改變工業?工業革命兩百多年來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已經彙集了全球人類幾千年來創造的物質財富的總和。但同時也看到,現行的工業體系如此之強大也如此之脆弱,工業也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迷茫和脆弱。能源危機、生態危機、金融危機的產生不斷地提醒告誡人們,需要對現在的工業體系進行整體變革。於是世界各國在不同的地域,恰恰又在同一個時間都在思索工業的變革之路。這個變革之路就是互聯網時代的工業變革。  工業互聯網正在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所產生的龐大的科技動力和新的能量促進工業朝互聯網化方面發展,也創造了為未來的工業描述出了一個非常燦爛的前景。德國「工業4.0」是一個基於工業發展的一個堅實的這樣一個強國基礎,能夠把工業的變革和時代的信息技術發展密切的同步。版本的概念更能體現出現代工業的特徵,也能體現出信息技術對工業發生的深刻變革,特別是把虛擬世界和物理世界緊密的融合在一起。  中國也走到了世界發展高技術前沿的十字路口,適時提出「中國製造2025」,這樣一場巨大的變革,說明中國已經走上了一個互聯網時代的工業發展之路,而且是一場工業變革之路。這場工業變革將會對中國工業當前面臨的諸多難點,提出一個全新的發展方向和解決之道。互聯網和工業的深度融合  當下,整個中國上下都在探索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而且目標都聚焦到了互聯網和工業的深度融合,而這樣一種融合將會對中國工業和製造業產生巨大的這樣一個推動和影響,不管是「彎道超車」、轉型升級,還是從製造大國走向強國,都在朝這個目標方向邁進。  新一代信息技術開闢了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一個新時代,就信息技術而言,它的發展從誕生起就已經對整個工業產生了長期而深遠的影響。傳統的信息技術通常被當做信息處理的工具和手段,作為輔助的工作手段來做,而且代替的是人的部分智力活動的處理、數據的處理、知識的處理、知識的傳播。信息技術使得人類在處理信息,在積累知識,在產生智慧方面開始用一個龐大的互聯網的機器和大腦來代替人的、自然的大腦。  同樣,新技術為工業,為整個全社會創造出一個龐大的這樣一個智慧的機器和智力處理的機器已經滲透在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光從是工具到平台,甚至到數據,到形成的整個的空間都在全方位的影響著整個人類的發展。實際上,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所構建出來的這樣一個新的龐大的無邊無沿的這樣一個智力的機器正在改造著人類生存的方方面面。不管從資源的利用、萬物的連接,我們看到數據的使用,都在創造一個新的空間。我們把這個空間叫做知識空間,也可以叫做一個智慧的空間。在這個過程,大數據已經成為承載知識,承載智慧的一個充滿無限價值的一個空間。  也正是這樣新一代信息技術,互聯網帶給我們龐大的智力計算資源,智力的機器,構建起大的互聯網空間,正在和人類曾經創造的工業空間、廠房設備、企業、整個工業體系,進入到一個交匯和相融的時機。所以,當互聯網已經對各行各業帶來巨大的推動和變化的時候,它一定會對工業產生巨大的影響和變革。智慧工業的新時代  縱觀工業變革走過的道路,第一次工業革命用機器代替人的體力,第二次工業革命用能源和電力使得工業的規模得以大力發展。計算機的出現形成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進程,使得人類對工業管理的部分的智力活動的工具手段可以用計算來代替。那麼這次由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的這樣一個知識的空間、智力的空間,一個龐大的智力的機器和互聯網將會對工業帶來一場全新的革命。而且這種革命推動著整個工業朝著全方位的智能化方向發展。  從這個角度來講,這次互聯網和工業高度的融合代表著人類走向一個新時代的標誌。所以工業一定會走到一個新的發展時代,智業發展的時代。全新的信息、物理融合的概念,能夠代表著當今互聯網和工業高度融合的發展方向。所以,互聯網和工業的高度融合帶給我們是一個智慧工業的新時代。由互聯網所催生的智能技術對工業進行全方位的改造、提升和變革,一系列工業生產的新模式、新業態和新的價值鏈體系正在全方位形成。「工業4.0」就是用一個全新的智力空間對工業的空間進行全方位的改造,「工業4.0」一個最重要的就是CPS系統的建立和融合,工業體系涉及到產品,涉及到生產,涉及到企業的架構,甚至物流。所以,通過三大集成使得所有的信息知識能夠進行高度的融合集成形成未來智能工業發展的前景。新的製造業業態正在形成  互聯網對製造業的變革從最初的輔助到現在的集成走向未來的融合,一方面是把產業互聯網、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模式高度的融合為一體。同時,融合正在全方位的朝工業領域的方方面面展開,包括消費環節相融合以及和工業產品的運營服務,工業服務相融合。融合使得工業的生態環境、業態環境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很多互聯網公司開始跨界走向工業,很多工業也開始擁抱互聯網,甚至工業的生態環境不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發展到現在形成工業的生態系統,成為一個分享經濟、共享經濟的時代。  現在工業界和互聯網雙向融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互聯網企業正在大舉進軍工業領域,工業企業、製造企業正在擁抱互聯網,現在應該新的製造業的業態正在全方位的出現。  從「工業+互聯網」創業工業轉型新模式的幾個方面來看,一方面互聯網時代的的確確新一代智能產品正在不斷湧現,幾乎所有高端裝備都在朝智能化方向發展,朝網路化、數字化。另一方面,產品製造過程正在朝智能工廠方向發展。那麼,轉型的第三個方面是製造開始走向服務化。傳統工業比較關注的就是產品的生產和產品的銷售,那麼現在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互聯網的支持下,製造企業也開始朝著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的運營和服務方向發展,不光生產產品,也要做產品的運營和服務,更要對產品的全生命周期提出運營和維護上的保障。中國製造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工業發展的一個新模式,就是工業開始越來越走向個性化定製的一個新時代,傳統工業下做不到個性定製,因為成本高,那麼在互聯網的支持下,在智能化的支持下,現在可以非常方便的獲取到用戶的需求和訂單,通過網路的智能計算來進行產業的協同分工,使得過去變化多樣的產品的零部件的形態可以進行網路化的協同生產。即使在一個工廠里,也可以做到柔性和協同。  所以,互聯網和工業的比較使得人們夢寐以求的這樣一個個性定製、規模生產,成本還可以保持不增或者降低成為可能。而且通過個性定製,應該講去掉了中間化,而且也真正實現了以顧客為中心,以用戶為中心的未來製造的先進理念。只有在工業和互聯網密切的結合融合下,這樣的先進的生產模式才得以實現。我們也看到製造業和工業正在朝分散化方向發展,傳統的聚集型、園區型、大規模的生產方式,正在朝這樣一個分散和泛在的製造模式在轉變,異地協同,然後泛在的製造,甚至將來我們可以出現無所不在的製造模式,隨著3D列印這樣一種泛在製造的方式和創新模式的出現,會對製造業的生態和業態產生深刻的影響。  正是由於這樣的變革,「中國製造2025」為我們清晰地指明了中國製造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就是要大力推動製造業的數字化、網路化和智能化,建立起一個全新的智能工業體系。未來30年的中國製造業即將發生的變革歷程,應該講是中國製造一個「黃金時代」。原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中美戰略中心主任、眾創共享商業生態圈模式創建者吳霽虹:中國企業智造的未來入口在哪裡?Arduino系統晶元是一個開源的硬體及微處理器的系統。它的作用能夠接收各種各樣的信號,這個信號源包括全球定位系統,誰都可以去參與、開發和改進。  這個事例在今天的成功說明,如果僅僅是一個先進的製造設備,或者一個先進的製造設備的模塊是不夠的,今天這個世界需要一種全新的模式,不是單打獨鬥的模式,是一種眾創共贏的模式,在這個模式上獲得大眾的創意,然後同時也把大眾的需求凝在一起。  它的路徑最後能夠完全打造出一個全新的、跨界的、智能製造的商業生態,而這個智能製造的商業生態通過網路鏈接各個智能硬體成為他們的母體,就是從本質上來講,能夠成為他們的母體。  我們可以看到這些網路鏈接,包括了機器人的售貨、空間攝像、安全系統、3D列印、空氣環保、污染等。可以說在生活中無所不有。「中國製造2025」好像很遙遠,其實不遙遠,很多東西已經發生在今天的這個社會。那麼,它的這個模式特點就是通過了眾創O2O的一個創新工場,把C2B、C2C、B2B、C2M等完全整合在一個平台上,而且人人可以參與。   在眾創時代,如果能夠通過把很複雜的、技術的、製造的,以及服務的很多的這些新技術能夠通過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使技術能夠產業化,能夠改造現有工廠傳統的這種模式。那麼,這就是C2C商業生態圈的模式,也是當今轉型升級的企業必須得從頂層設計入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切入點。  在智能製造的未來裡面其實就有一個分工原則,這個分工運用就是讓機器要幹流程和運算的事,讓人干情感和創造性的事。全球智能製造產業聯盟(矽谷)秘書長、德國工業4.0研究院常務理事夏妍娜:產業互聯網的下一個風口及未來  當前,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導致了新一輪的產業革命,各國都在爭相挑戰,中國也在迎頭趕上。2012年美國GE提出工業互聯網,美國提出先進位造業的國家戰略,2013年法國提出新工業法國,德國提出「工業4.0」,包括英國提出未來的製造業的預測,2015年我國提出「中國製造2025」國家戰略,日本提出日本機器人2050的新戰略。所以,整個全球主流國家提出的都是跟科技、工業、產業相關的國家戰略。  美國創新技術是洶湧而來,志在改變這個世界。以色列暗流涌動併購高潮崛起,德國閑庭靜步,一展它過去百年嚴謹的作風,為我們展示了一系列的製造之美,中國則是伴隨著「互聯網+雙創+中國製造2025」等國家戰略概念的出台,迎來了「工業4.0」和「中國製造2025」嶄新的時代。  德國2013年提出「工業4.0」,德國在全球是高端製造,有非常強大的工業製造的基礎,特別是在嵌入式和控制設備還有能力。所以,德國在關注整個系統的同時,更加關注他生產過程當中的虛擬化和智能化的深刻改變。當然,德國提出它的戰略還受了美國兩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和事件的影響。第一個是美國蘋果的推出,在硬體製造上面,德國比美國更加有優勢。第二、當美國特斯拉推出的時候,德國就更加有危機感了。  所以,作為歐盟的發動機,德國希望守住它的高端製造再來布局軟體和工業互聯網的技術。那中國提出「中國製造2025」,是從製造大國到製造強國轉型過程當中做出的頂層設計以及路徑選擇。其中,加快新一代的信息技術和工業的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智能製造為一個主攻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工業互聯網和德國的「工業4.0」,他們的目標一致,但是邏輯相反。美國是從軟體到硬體,德國是從硬體到軟體。但無論是美國的工業互聯網還是德國的「工業4.0」,還是「中國製造2025」它們的核心都是智能製造。「工業4.0」作為一個革命性的概念,它本身擁抱的就是全價值鏈。現在隨著技術的發展,已經模糊了虛擬和現實的邊界,也模糊了製造和服務和產品的邊界。「工業4.0」要實現的是整個價值網路、組織和生態系統的自動化。「工業4.0」是一個全新的時代和開始,預計需要30年到50年的演進和推進的時間,因為工業1.0歷時86年,工業2.0歷時99年,工業3.0歷時44年,德國認為他們從3.0到4.0至少需要10年到20年的時間。那麼,中國沒有經過完整的工業化的進程。所以,我們至少吸收30年到50年的時間推進的進程。  實現智能製造需要跨越五個階段,從信息孤島階段到產供銷階段,到製造業全價值鏈階段,到物聯網階段,最後進階到「工業4.0」的階段。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艱巨的、複雜的一個過程,它需要整體規劃,然後分步推進和實施。  中國過去30年是要素驅動,未來30年將是創新驅動,中國過去30年我們是碎片市場、原始市場,是機會市場,現在中國進入到系統市場和成熟市場,中國過去是高速增長,現在進入到中速增長,未來可能不增長,所以所有的經濟發展一定會符合生物的進化論。  現在新一論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處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交匯期,席捲全球的產業互聯網呼嘯而來,新工業革命給我們開啟了一個數十萬億的新市場,也給製造業轉型升級奏響新的進行曲,產業互聯網的風口已經來臨。矽谷創客資本創始人、以色列窪地科技創始人趙勝:中國正在從消費互聯轉向產業互聯  這個時代是一個互聯網時代,一個指數級變化的時代,所以理解是當下,想像才是未來。2014年中國最火的是O2O,2015年中國最火的是孵化器,2016年則是人工智慧,AlphaGO只是一個預演。人工智慧將是一場認知的革命,認知在未來30年應該是最重要的詞,所有的一切,人類社會起源是認知,假如人類社會面臨最大挑戰,假如會終結,也會終結於認知。  未來新的世界是什麼,是世界人工智慧、基因組、超級生物、全球腦、石墨硒、精準治療等等技術的發展。過去4年,主要工業發達國家都是跟互聯網融合的策略,科技的發展程度決定了未來15年整個製造的競爭將由德國和美國組成,新工業革命的本質是基於標準。1993年美國國家政府修建信息高速公路,美國正式進入互聯網時代,中國從1998年到今天互聯網時代還不到20年。過去30年我們的發展基礎是「鐵公基」,未來將會把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作為基礎設施。   過去230年當中,人類經歷了四次科技革命和工業革命。在1784年瓦特發明了蒸汽機,人類進入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在這個時間點上,中國錯過了第一次工業革命。而第二次和第三次都發生在美國,所以美國在世界上已經強大了100年以上。第四次工業革命是由德國發起,德國希望憑藉第四次工業革命重新領導這個世界的話語權。中國跟德國都錯過了前三次工業革命,所以這次工業革命對現在的政府來說,不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而是背水一戰,破釜沉舟。國家提出的民族復興,還有國防經濟建設都是由「中國製造2025」來承載的。  現在IBM正在全面試圖理解和詮釋「終極演算法」,並認為「演算法」正在統治世界,所以IBM在朝著一個認知的互聯網前進。這個世界從分工走向分布,工業時代有兩個標誌,第一個是分工,第二個是模具,因為分工形成大規模生產,所以提現在的高效率。那麼互聯網時代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是分散式計算,互聯網在美國產生的那一刻起,他們希望是一個沒有中心節點的。「互聯網+雙創+中國製造2025」彼此結合在一起進行工業創新,將會催生一場「新工業革命」。從這三個國家戰略從概念的包含關係上講,說明中國正在從消費互聯網進入產業互聯網,產業互聯網這個詞變得非常重要。  對於中國而言,產業互聯網包括「中國製造2025」,從信息科技到數據科技。互聯網是人類社會3000年來最大的力量,今天的互聯網就是昨天的蒸汽機和水電煤,互聯網是基礎設施,是這個時代的基礎設施。  新經濟的基礎設施是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它的調控政策是供給側改革,從供給端進行投入。中國經濟兩個30年,上一個30年是要素驅動,要素驅動背後核心是人口紅利,下一個30年的驅動是創新驅動,背後是技術紅利。

  當前,以中國製造的兩個30年的整個盈利模式對比,在過去中國製造業有三種賺錢方式,第一,OEM,比如台灣富士康。第二,B2B,比如整個大型製造行業。第三,B2B、B2C,如生產冰箱,生產出來通過蘇寧進行銷售。那麼未來三種盈利模式是什麼。第一,基於3D的個性化定製。第二,基於智能製造的B2B。第三,就是「O2O+C2B+智能製造」。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6年行動計劃,專家表示,這是中國供應側改革、發力「中國製造」的舉措之一。計劃要求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以消費者普遍關注的消費品為重點,開展改善消費品供給專項行動,組織實施消費品質量提升工程,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同時,計劃要求加強質量整治、淘汰落後產能和化解過剩產能。

推薦閱讀:

我是工業品銷售 - 《從零開始做銷售》
根據您的需要定製 提供高品質的舒適
工業旅遊——不務正業OR不誤正業
煤油和碳氫清洗劑的區別
三年內,工業互聯網必死?

TAG:互聯網 | 工業 | 工業革命 | 革命 | 產業 | 聯網 |